一种真菌培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33940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10 12: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真菌培养装置,包括底座、滑动导轨、升降机构、支撑板、电机支架、电机、电机转轴、第一转动板和培养皿;所述底座上设有两根滑动导轨和滑动槽,所述滑动导轨上设有所述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顶部与所述支撑板相连,所述升降机构底部可滑动连接在所述滑动槽内;所述电机连接在所述电机支架上,所述电机转轴一端与所述电机连接,另一端连接有所述第一转动板,所述第一转动板两侧固定连接有所述第一磁板;所述培养皿包括皿体和皿盖,所述皿体内安装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上安装有第二转动板,所述第二转动板两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磁板;本装置在不打开培养皿的前提下,可均匀搅拌培养皿中培养液,避免真菌生长不均的问题。问题。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真菌培养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真菌培养
,尤其涉及一种真菌培养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在使用培养皿进行真菌培养的过程中,容易造成真菌聚集在一起,从而影响对真菌的培养,而培养皿此时为密闭状态,不易对培养液进行搅拌,而人为晃动培养皿容易造成培养液洒出,污染培养皿。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真菌培养装置。
[0004]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
[0005]一种真菌培养装置,包括底座、滑动导轨、升降机构、支撑板、电机支架、电机、电机转轴、第一转动板和培养皿;
[0006]所述底座上设有两根滑动导轨和滑动槽,所述滑动导轨上设有所述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顶部与所述支撑板相连,所述升降机构底部可滑动连接在所述滑动槽内;
[0007]所述电机支架固定连接在所述滑动导轨上;所述电机连接在所述电机支架上,所述电机转轴一端与所述电机连接,另一端连接有所述第一转动板,所述第一转动板两侧固定连接有所述第一磁板;
[0008]所述培养皿包括皿体和皿盖,所述皿体内安装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上安装有第二转动板,所述第二转动板两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磁板。
[0009]优选地,所述升降机构包括滑动块、第一转轴、连接铁件,多个所述滑动块可滑动连接在滑动导轨上,所述滑动块上设有两根铰链相连的所述连接铁件,相邻的两根所述连接铁件通过所述第一转轴可转动相连。
[0010]优选地,所述底座两侧设有螺栓,所述螺栓下设有支撑块。
[0011]优选地,所述底座下设有若干伸缩滚轮。
[0012]优选地,所述支撑板设有凹槽。
[0013]优选地,所述第二转轴与所述皿体之间安装有轴承。
[0014]优选地,所述第一磁板和所述第二磁板均为磁铁构成且互为异名磁极。
[0015]采用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真菌培养装置,通过设置升降机构将培养皿运送到合适的高度,再通过电机带动电机转轴和第一转动板,使得第一磁板进行转动,从而带动配合的第二磁板以及第二转动板,达到操作人员在不打开培养皿的前提下,就可以均匀搅拌培养皿中培养液的效果,更有利于真菌的生长,使得真菌不容易聚集在一起,避免真菌生长不均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一种真菌培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多光源杀虫装置的培养皿的结构示意图;
[0018]其中,1为底座,2为滑动导轨,3为升降机构,4为支撑板,5为电机支架,6为电机,7为电机转轴,8为第一转动板,9为培养皿,10为滑动槽,31为滑动块,32为第一转轴,33为连接铁件,11为螺栓,12为支撑块,13为伸缩滚轮,81为第一磁板,41为凹槽,91为皿体,92为皿盖,93为第二转轴,94为第二转动板,95为第二磁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
[0020]参考图1和图2
[0021]一种真菌培养装置,包括底座1、滑动导轨2、升降机构3、支撑板4、电机支架5、电机6、电机转轴7、第一转动板8和培养皿9;
[0022]底座1上设有两根滑动导轨2和滑动槽10,滑动导轨2上设有升降机构3,升降机构3顶部与支撑板4相连,升降机构3底部可滑动连接在滑动槽10内;
[0023]升降机构3包括滑动块31、第一转轴32、连接铁件33,多个滑动块31可滑动连接在滑动导轨2上,滑动块31上设有两根铰链相连的连接铁件33,连接铁件33通过第一转轴32可转动相连;
[0024]底座1两侧设有螺栓11,螺栓11下设有支撑块12,底座1下设有若干伸缩滚轮13;拧动螺栓11将螺栓11下的支撑块12向下拧出,将伸缩滚轮13收起,通过支撑块12使装置固定在实验台上,防止滑动造成培养皿9的损坏;
[0025]电机支架5固定连接在滑动导轨2上;
[0026]电机6连接在电机支架5上,电机转轴7一端与电机6连接,另一端焊接有第一转动板8,第一转动板8两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磁板81;例如电机转轴7可以通过联轴器与电机6连接,电机转轴7与电机6的连接及其安装方式为现有技术,在公开号为CN207371457的专利文件中已公开充分,在这里不做详细描述;
[0027]支撑板4设有凹槽41,用于稳固放置培养皿9;
[0028]培养皿9包括皿体91和皿盖92,皿体91内安装有第二转轴93,第二转轴93与皿体91之间安装有轴承,第二转轴93上安装有第二转动板94,第二转动板94两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磁板95;
[0029]第一磁板81和第二磁板95均为磁铁构成且互为异名磁极;
[0030]具体使用中,将培养皿9放在支撑板4上,随后启动升降机构3,滑动块31在滑动导轨2上向上移动,在向上移动的同时通过第一转轴32带动连接铁件33移动,由于滑动块31向上移动,使得通过第一转轴32连接的各个连接铁件33慢慢伸直,当升降机构3伸直时,升降机构3底部的连接铁件33在滑动槽10内移动,当滑动块31移动到使所有连接铁件33呈一条直线时停止移动,此时培养皿9处于离第一磁板81最近的位置,此时启动电机6,电机6通过电机转轴7带动第一转动板8进行圆周转动,由于第一转动板8的转动也带动第一磁板81一同转动,由于第一磁板81和第二磁板95的磁力关系,从而带动第二磁板95在皿体91底部圆周转动,进而带动第二转动板94圆周转动,使得第二转动板94对皿体91内的培养基进行均匀搅拌,进而便于真菌在培养皿中均匀生长。
[0031]综上所述,采用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真菌培养装置,通过设置升降机构将培养皿运送到合适的高度,再通过电机带动电机转轴和第一转动板,使得第一磁板进行转动,从而带动配合的第二磁板以及第二转动板,达到操作人员在不打开培养皿的前提下,就可以均匀搅拌培养皿中培养液的效果,更有利于真菌的生长,使得真菌不容易聚集在一起,避免真菌生长不均的问题。
[0032]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真菌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滑动导轨、升降机构、支撑板、电机支架、电机、电机转轴、第一转动板和培养皿;所述底座上设有两根滑动导轨和滑动槽,所述滑动导轨上设有所述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顶部与所述支撑板相连,所述升降机构底部可滑动连接在所述滑动槽内;所述电机支架固定连接在所述滑动导轨上;所述电机连接在所述电机支架上,所述电机转轴一端与所述电机连接,另一端连接有所述第一转动板,所述第一转动板两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磁板;所述培养皿包括皿体和皿盖,所述皿体内安装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上安装有第二转动板,所述第二转动板两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磁板。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真菌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向萍王会芳肖敏吴凤芝何舒符美英王三勇
申请(专利权)人:海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