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烟叶采收和分级两用比色手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33915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10 12: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烟叶采收和分级两用比色手环,包括环体和环锁,环体与环锁连接,环锁包括公端和母端,公端和母端均设有磁铁,公端与母端的磁铁磁极互异;环体内侧和外侧表面均设有环体标识,环体标识设有文字标识和颜色标识;环体标识包括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第一标识是按照大田烟叶上部、中部、下部的成熟度不同而设置,第一标识用于区分成熟度;第二标识是按照烤后烟叶不同颜色的色度不同而设置,第二标识用于区分色度,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分别设置在环体的内侧和外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方案,解决了烟农采摘、分类编杆装炕时对烟叶成熟度把握不准和分级员分级时对烤后烟叶色度难区分的问题,而且方便携带,实用性较强。实用性较强。实用性较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烟叶采收和分级两用比色手环


[0001]本技术涉及烟叶采收和分级辅助工具领域,具体指的是一种烟叶采收和分级两用比色手环。

技术介绍

[0002]根据国家烟草的标准,对烟草的检验和验收都有明确的规定和说明,综合烤烟的成熟度、叶片结构、身份、油分、色度、长度都达到某级规定时,残伤不超过某级允许度时,才定为某级,不同级别的烤烟的进行处理和包装不同。
[0003]在烤烟的烟叶采收和收购分级分类中,由于需要区别的分级种类较多,烟叶的颜色差距细微使得颜色区分不明显,在人工采收和分级过程中,容易引起视觉疲劳和采收或收购分级错误。对此,中国专利CN205922862U公开了一种烟叶分级对比色卡,分级工人根据该对比色卡进行分拣,缓解工人长时间工作而产生视觉疲劳,提高烟叶分级的质量,但该比色卡仅能在分级台上使用;中国专利CN209707361U公开了一种比色手环,方便携带,但该技术方案仅适用于烟叶采收,不能用于烟叶分级;而且其比色卡分为上部、中部、下部共三块,在使用时需要反复调换比色卡,很容易损坏比色卡的转换结构;另外,该比色手环上设有透明镜面的环盖,在使用过程中,环盖容易被损坏,存在划伤腕部的安全隐患。
[0004]总结上述技术中存在不方便携带、使用方式单一、实用性较低、而且容易损坏的特点。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烟叶采收和分级两用比色手环,将烟叶对比的资料放在手环上,不仅方便携带,而且实用性强,同时解决了烟农采摘、分类编杆装炕时对烟叶成熟度把握不准和分级员分级时对烤后烟叶色度难区分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0007]一种烟叶采收和分级两用比色手环,包括环体和环锁,环体与环锁连接,环锁包括公端和母端,公端和母端均设有磁铁,公端与母端的磁铁磁极互异;环体内侧和外侧表面均设有环体标识,环体标识设有文字标识和颜色标识;环体标识包括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第一标识是按照大田烟叶上部、中部、下部的成熟度不同而设置,第一标识用于区分成熟度;第二标识是按照烤后烟叶不同颜色的色度不同而设置,第二标识用于区分色度,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分别设置在环体的内侧和外侧;环体的内侧和外侧均可与腕部接触佩戴。
[000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收和分级两用,同时解决了烟农采摘、分类编杆装炕和分级员分级时对烤后烟叶色度难区分的问题,增加了产品的使用性能,提升了产品的利用率,而且方便携带,实用性较强。
[0009]进一步优化为,环锁的公端设有突出结构,环锁的母端设有凹陷结构,突出结构与凹陷结构适配。
[001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凹凸结构的环锁,方便佩戴,而且不会和环锁周围的物体发生
勾挂。
[0011]进一步优化为,第一标识指烟叶位置代号和烟叶成熟度;烟叶位置代号包括:B(上部叶代号)、C(中部叶代号)以及X(下部叶代号);烟叶成熟度包括:过熟、适熟、欠熟以及不熟;其中,每个位置的烟叶对应的成熟度标识区都用相应程度烟草的颜色填充。
[001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标识用于烟农采摘、分类编杆装炕时用,方便烟农查看采收标准,及时将烟叶采收分类规整。
[0013]进一步优化为,第二标识指烟叶的颜色和烟叶色度等级,烟叶的颜色包括:R(红棕色)、F(橘黄色)以及L(柠檬黄色),烟叶色度等级包括:1、2、3、4以及5,其中,从1-5分别代表的浓度等级为:浓、强、中、弱、淡,不同的烟草色度标识区分别用相应程度烟叶的颜色填充。
[001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标识用于分级员分级时对烤后烟叶分级时用,根据待分拣烟叶的颜色的色度对烟叶进行分级,并随时查看烟叶分级标准。
[0015]进一步优化为,环体采用硅胶制成。
[001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硅胶制成的环体可保护用户腕部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不被擦伤。
[0017]进一步优化为,环体的长度范围为:165-225mm,环体的宽度范围为8-15mm,环体的厚度范围为1.5-3mm。
[001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述环体的尺寸范围范围为最佳使用范围,环体的长度根据用户腕部尺寸而调节。
[0019]进一步优化为,环体标识通过印刷、雕刻或粘贴的方式制备。
[002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环体标识可通过印刷、雕刻或者粘贴的方式置于环体的内侧和外侧。
[0021]进一步优化为,环体标识的粘贴材料选用防水材料。
[002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水的粘贴材料防止环体标识在使用过程中因为雨水或被水浸泡而使环体标识脱落。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实施例中环锁的示意图;
[0025]图3为实施例中环体的第一标识;
[0026]图4为实施例中环体的第二标识;
[0027]图中:1-环体;21-母端;22-公端。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需提前说明的是,本申请中的上、下、左、右方位词与说明书附图中的上、下、左、右方位词一致,但是不限于具体结构的方位。
[0029]需要提前说明的是,本技术中所提到的采收时烟草成熟度的分类方法和烟叶颜色色度的分级方法均与国家烤烟的标准一致,即,本申请中提到的字母代号和烟叶色度等级均来自于国标,而非既定。
[0030]一种烟叶采收和分级两用比色手环,如图1所示,包括环体1和环锁,环体1与所述
环锁连接,环锁包括公端22和母端21,公端22和母端21均设有磁铁,公端22与母端21的磁铁磁极互异;环体1内侧和外侧表面均设有环体标识,环体标识设有文字标识和颜色标识;环体标识包括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第一标识是按照大田烟叶上部、中部、下部的成熟度不同而设置,第一标识用于区分成熟度;第二标识是按照烤后烟叶不同颜色的色度不同而设置,第二标识用于区分色度,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分别设置在环体的内侧和外侧;环体的内侧和外侧均可与腕部接触佩戴。
[0031]如图2所示,环锁的公端22设有突出结构,环锁的母端21设有凹陷结构,突出结构与凹陷结构适配,凹凸结构的环锁,方便佩戴,而且不会和环锁周围的物体发生勾挂。
[0032]如图3所示,第一标识指烟叶位置代号和烟叶成熟度;烟叶位置代号包括:B(上部叶代号)、C(中部叶代号)以及X(下部叶代号);烟叶成熟度包括:过熟、适熟、欠熟以及不熟;其中,每个位置的烟叶对应的成熟度标识区都用相应程度烟草的颜色填充;第一标识用于烟农采摘、分类编杆装炕时用,方便烟农查看采收标准,及时将烟叶采收分类规整。
[0033]如图4所示,第二标识指烟叶的颜色和烟叶色度等级,烟叶的颜色包括:R(红棕色)、F(橘黄色)以及L(柠檬黄色),烟叶色度等级包括:1、2、3、4以及5,其中,从1-5分别代表的浓度等级为:浓、强、中、弱、淡,不同的烟草色度标识区分别用相应程度烟草的颜色填充;第二标识用于用于分级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烟叶采收和分级两用比色手环,包括环体和环锁,所述环体与所述环锁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环锁包括公端和母端,所述公端和所述母端均设有磁铁,所述公端与所述母端的磁铁磁极互异;所述环体内侧和外侧表面均设有环体标识,所述环体标识设有文字标识和颜色标识;所述环体标识包括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所述第一标识是按照大田烟叶上部、中部、下部的成熟度不同而设置,所述第一标识用于区分成熟度;所述第二标识是按照烤后烟叶不同颜色的色度不同而设置,所述第二标识用于区分色度,所述第一标识和所述第二标识分别设置在所述环体的内侧和外侧;所述环体的内侧和外侧均可与腕部接触佩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烟叶采收和分级两用比色手环,其特征在于:所述环锁的公端设有突出结构,所述环锁的母端设有凹陷结构,所述突出结构与所述凹陷结构适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烟叶采收和分级两用比色手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标识指烟叶位置代号和大田烟叶成熟度;所述烟叶位置代号包括:上部叶代号B、中部叶代号C以及下部叶代号X;所述烟叶成熟度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流程玉渊张常兴史玉龙程明安马宇赵云刘园吴疆李倩牛莉莉王辉赵明阳曾超徐永改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烟草公司南阳市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