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电机纯电动汽车的动力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33787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10 12: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电机纯电动汽车的动力系统,包括第一电机、第二电机、与所述第一电机相连接的第一传动机构、与所述第二电机相连接的第二传动机构、与所述第一传动机构与第二传动机构相连接的中间轴、位于所述中间轴与所述第一传动机构之间的单向离合器、与所述中间轴相连接的第三传动机构以及与所述第三传动机构相连接的车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双电机纯电动汽车的动力系统,采用了双电机两档结构,可以满足整车在起步、急加速等工况下的动力性能需求;通过单向离合器的设置,对第一电机进行选择性断开,有效降低了电耗,并防止第二电机对第一电机的反拖,保护了电机,增强了系统的可靠性。系统的可靠性。系统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电机纯电动汽车的动力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驱动系统
,具体地,涉及一种双电机纯电动汽车的动力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能源紧缺和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国家法规也在朝着越来越严格的方向发展,发展电动汽车是降低汽车油耗、减少排放、改善大气环境和满足排放的必经之路。
[0003]目前市场上多数的电动汽车均为纯电动单档系统,对于动力性和效率方面存在这一定的限制,在动力性方面、尤其是爬陡坡和急加速的时候表现出来的实际性能并不能令人十分满意,而多电机系统的模式切换往往需要多个离合器或同步器等执行机构,导致结构较为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双电机纯电动汽车的动力系统,结构简单,实现了两档驱动,且保护了电机,增强了系统的可靠性。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双电机纯电动汽车的动力系统,包括第一电机、第二电机、与所述第一电机相连接的第一传动机构、与所述第二电机相连接的第二传动机构、与所述第一传动机构与第二传动机构相连接的中间轴、位于所述中间轴与所述第一传动机构之间的单向离合器、与所述中间轴相连接的第三传动机构以及与所述第三传动机构相连接的车轮;
[0006]所述单向离合器包括与所述第一传动机构相连接的外圈、与所述中间轴相连接的内圈以及位于所述外圈与所述内圈之间的锁止结构;
[0007]所述外圈的转速大于所述内圈的转速时,所述单向离合器为啮合状态,并传递扭矩;
[0008]所述外圈的转速小于所述内圈的转速时,所述单向离合器为非啮合状态,所述第一传动机构与所述中间轴相互独立工作。
[0009]优选地,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包括第一主动齿轮和与所述第一主动齿轮相互啮合的第一从动齿轮,其中所述第一主动齿轮通过花键与所述第一电机相连接。
[0010]优选地,所述第一从动齿轮与所述单向离合器的外圈相连接。
[0011]优选地,所述第二传动机构包括第二主动齿轮和与所述第二主动齿轮相互啮合的第二从动齿轮,其中,所述第二主动齿轮通过花键与所述第二电机相连接。
[0012]优选地,所述第二从动齿轮与所述中间轴通过花键连接。
[0013]优选地,所述中间轴包括与所述内圈相连接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第二从动齿轮相连接的第二输入端以及与所述第三传动机构相连接的输出端。
[0014]优选地,所述第二输入端与所述第二从动齿轮通过花键连接。
[0015]优选地,所述第三传动机构包括主减输入齿轮和主减齿轮,所述主减齿轮与所述
主减输入齿轮相互啮合,所述主减输入齿轮与所述中间轴的输出端相连接;
[0016]所述车轮与所述主减齿轮相连接。
[0017]优选地,还包括差速器,所述差速器与所述车轮相连接。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9]1、本技术提供的双电机纯电动汽车的动力系统,采用了双电机两档结构,可以满足整车在起步、急加速等工况下的动力性能需求;通过单向离合器的设置,对第一电机进行选择性断开,有效降低了电耗,并防止第二电机对第一电机的反拖,保护了电机,增强了系统的可靠性。
[0020]2、本技术提供的双电机纯电动汽车的动力系统,采用单向离合器作为断开装置,为纯机械断开装置,与多片离合器相比,单向离合器无须复杂的控制策略,且成本低廉,结构简单,所需布置空间较小,无需复杂的液压控制模块或电磁离合器驱动控制模块,对于动力系统的成本重量等都有较好的改善;与狗牙式离合器相比,单向离合器在内外圈等速时结合,结合过程更加平稳,提高了整车的平顺性和舒适性。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双电机纯电动汽车的动力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优选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23]如图1所示,一种双电机纯电动汽车的动力系统,包括第一电机1、第二电机2、与所述第一电机1相连接的第一传动机构3、与所述第二电机2相连接的第二传动机构4、与所述第一传动机构3与第二传动机构4相连接的中间轴5、位于所述中间轴5与所述第一传动机构3之间的单向离合器6、与所述中间轴5相连接的第三传动机构7以及与所述第三传动机构7相连接的车轮8;
[0024]所述单向离合器6包括与所述第一传动机构3相连接的外圈61、与所述中间轴5相连接的内圈62以及位于所述外圈61与所述内圈62之间的锁止结构63;
[0025]所述外圈61的转速大于所述内圈62的转速时,所述单向离合器6为啮合状态,并传递扭矩;
[0026]所述外圈61的转速小于所述内圈62的转速时,所述单向离合器6为非啮合状态,所述第一传动机构3与所述中间轴5相互独立工作。
[0027]所述第一电机1用于提供动力,其驱动力通过所述第一传动机构3传递至所述中间轴5,实现所述第一电机1对所述中间轴5的驱动。
[0028]所述第二电机2用于提供动力,其驱动力通过所述第二传动机构4传递至所述中间轴5,实现所述第二电机2对所述中间轴5的驱动。
[0029]所述第一传动机构3与所述第一电机1相连接,用于传递驱动力,其包括第一主动齿轮31和与所述第一主动齿轮31相互啮合的第一从动齿轮32,其中所述第一主动齿轮31通过花键与所述第一电机1相连接,便于传递所述第一电机1的驱动力,所述第一从动齿轮32与所述第一主动齿轮31相互啮合,保证所述第一电机1的驱动力能够传递至所述第一从动
齿轮32。
[0030]为了实现所述第一传动机构3与所述单向离合器6之间的联动作用,所述第一从动齿轮32与所述单向离合器6的外圈61相连接,故所述第一从动齿轮32转动时,所述外圈61跟随所述第一从动齿轮32一起转动。
[0031]所述第二传动机构4与所述第二电机2相连接,用于传递驱动力,其包括第二主动齿轮41和与所述第二主动齿轮41相互啮合的第二从动齿轮42,其中所述第二主动齿轮41通过花键与所述第二电机2相连接,便于传递所述第二电机2的驱动力,所述第二从动齿轮42与所述第二主动齿轮41相互啮合,保证所述第二电机2的驱动力能够传递至所述第二从动齿轮42。
[0032]为了实现所述第二传动机构4与所述中间轴5之间的联动作用,所述第二从动齿轮42与所述中间轴5通过花键连接,故所述第二从动齿轮42转动时,所述中间轴5跟随所述第二从动齿轮42一起转动。
[0033]所述中间轴5用于传递所述第一电机1及第二电机2的驱动力,并将该驱动力传递至第三传动机构7,其包括与所述内圈相连接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第二从动齿轮相连接的第二输入端以及与所述第三传动机构相连接的输出端,所述第一输入端与所述内圈62相连接,故当所述单向离合器6处于啮合状态时,所述外圈61的转动传递至所述内圈62,内圈62的转动再传递至所述第一输入端,从而将第一传动机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电机纯电动汽车的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电机、第二电机、与所述第一电机相连接的第一传动机构、与所述第二电机相连接的第二传动机构、与所述第一传动机构与第二传动机构相连接的中间轴、位于所述中间轴与所述第一传动机构之间的单向离合器、与所述中间轴相连接的第三传动机构以及与所述第三传动机构相连接的车轮;所述单向离合器包括与所述第一传动机构相连接的外圈、与所述中间轴相连接的内圈以及位于所述外圈与所述内圈之间的锁止结构;所述外圈的转速大于所述内圈的转速时,所述单向离合器为啮合状态,并传递扭矩;所述外圈的转速小于所述内圈的转速时,所述单向离合器为非啮合状态,所述第一传动机构与所述中间轴相互独立工作。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电机纯电动汽车的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包括第一主动齿轮和与所述第一主动齿轮相互啮合的第一从动齿轮,其中所述第一主动齿轮通过花键与所述第一电机相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电机纯电动汽车的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从动齿轮与所述单向离合器的外圈相连接。4.如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国飞甄玉珂王川张良莫宇钊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