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在漏电断路器上的恒流源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337028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10 12: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应用在漏电断路器上的恒流源电路,包括有整流模块和恒流模块,恒流模块包括有恒流芯片U1、恒流芯片U2、电阻R1、电阻R2、电阻R3和稳压二极管D5,恒流芯片U1的输入端与电阻R1的一端相连,该端同时与整流模块相连,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在恒流芯片U1的接地端和电阻R2的一端,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在稳压二极管D5的负极和恒流芯片U2的接地端,恒流芯片U1的输出端与恒流芯片U2的输入端相连,恒流芯片U2的输出端连接在电阻R3的一端,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稳压二极管D5的正极,该端同时作为供电端接入至漏电断路器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一能在50V下动作,且在220V上功率不到0.2W,同时功率因数也能达到0.9以上,有效降低损耗。有效降低损耗。有效降低损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在漏电断路器上的恒流源电路


[0001]本技术涉及断路器
,特别涉及一种应用在漏电断路器上的恒流源电路。

技术介绍

[0002]断路器是指能够关合、承载和开断正常回路条件下的电流并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关合、承载和开断异常回路条件下的电流的开关装置。在现有断路器中一般的漏电电路板为了满足50V动作,在220V上电流比较大,如果用电阻降压则功率大于0.3W,而不能满足小于0.3W标准的要求;如果用阻容降压则功率因数一般小于0.2。因此,若是能够提供一种能在50V下动作,且在220V上功率不到0.2W,同时功率因数也能达到0.9以上的恒流源电路,能够降低损耗,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应用在漏电断路器上的恒流源电路,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所提出的问题。
[0004]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应用在漏电断路器上的恒流源电路,包括有整流模块和恒流模块,所述的整流模块可将输入电源整流后输出至恒流模块;
[0005]所述的恒流模块包括有恒流芯片U1、恒流芯片U2、电阻R1、电阻R2、电阻R3和稳压二极管D5,恒流芯片U1的输入端与电阻R1的一端相连,该端同时与整流模块相连,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在恒流芯片U1的接地端和电阻R2的一端,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在稳压二极管D5的负极和恒流芯片U2的接地端,恒流芯片U1的输出端与恒流芯片U2的输入端相连,恒流芯片U2的输出端连接在电阻R3的一端,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稳压二极管D5的正极,该端同时作为供电端接入至漏电断路器内。
[0006]进一步设置是:所述的整流模块包括有整流二极管D1、整流二极管D2、整流二极管D3和整流二极管D4,整流二极管D1的正极与整流二极管D3的负极相连,整流二极管D1的负极与整流二极管D2的负极相连,整流二极管D2的正极与整流二极管D4的负极相连,整流二极管D4的正极与整流二极管D3的正极相连,该端同时接地;输入电源的两端分别接在整流二极管D1的正极和整流二极管D2的正极,整流二极管D2的负极连接在恒流芯片U1的输入端。
[000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08]1、本技术采用恒流源的形式,可以提高供电电压,并能实现50V时的电流与300V时的电流基本一样,从而避免了高压时功率消耗过大的情况出现,样品实测在220V时功率只有0.13W。
[0009]2、本技术因未使用降压电容所以功率因数高,一般0.9以上,且完全满足消耗功率小于0.3W的标准要求,有效降低损耗,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实施例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2]参考附图1,一种应用在漏电断路器上的恒流源电路,包括有整流模块和恒流模块,整流模块可将输入电源整流后输出至恒流模块;
[0013]恒流模块包括有恒流芯片U1、恒流芯片U2、电阻R1、电阻R2、电阻R3和稳压二极管D5,恒流芯片U1的输入端与电阻R1的一端相连,该端同时与整流模块相连,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在恒流芯片U1的接地端和电阻R2的一端,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在稳压二极管D5的负极和恒流芯片U2的接地端,恒流芯片U1的输出端与恒流芯片U2的输入端相连,恒流芯片U2的输出端连接在电阻R3的一端,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稳压二极管D5的正极,该端同时作为供电端接入至漏电断路器内。
[0014]整流模块包括有整流二极管D1、整流二极管D2、整流二极管D3和整流二极管D4,整流二极管D1的正极与整流二极管D3的负极相连,整流二极管D1的负极与整流二极管D2的负极相连,整流二极管D2的正极与整流二极管D4的负极相连,整流二极管D4的正极与整流二极管D3的正极相连,该端同时接地;输入电源的两端分别接在整流二极管D1的正极和整流二极管D2的正极,整流二极管D2的负极连接在恒流芯片U1的输入端。
[0015]在本实施例中,恒流芯片U1和恒流芯片U2的型号均为BP9918B,当然其他型号的稳压芯片也可,电阻R1和电阻R2的阻值为1M欧姆,电阻R3的阻值为10K欧姆,稳压二极管D5采用9.1V稳压管;整流二极管D1、整流二极管D2、整流二极管D3和整流二极管D4的型号均为1N4007。
[0016]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公开了具体详实的电路图,本领域的工作人员应当且理应能知晓,本实施例是可实施且具有新颖性的。
[0017]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在漏电断路器上的恒流源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整流模块和恒流模块,所述的整流模块可将输入电源整流后输出至恒流模块;所述的恒流模块包括有恒流芯片U1、恒流芯片U2、电阻R1、电阻R2、电阻R3和稳压二极管D5,恒流芯片U1的输入端与电阻R1的一端相连,该端同时与整流模块相连,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在恒流芯片U1的接地端和电阻R2的一端,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在稳压二极管D5的负极和恒流芯片U2的接地端,恒流芯片U1的输出端与恒流芯片U2的输入端相连,恒流芯片U2的输出端连接在电阻R3的一端,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稳压二极管D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献国吴钟栅钱伟
申请(专利权)人:乐清市贝加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