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插式MOSFET的晶体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33667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10 12: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直插式MOSFET的晶体管,其陶瓷导热本体一表面开有第一条形凹槽、第二条形凹槽和第三凹槽,此第一条形凹槽、第二条形凹槽和第三凹槽内分别填充有第一导电条、第二导电条和导电块;所述MOSFET芯片安装于陶瓷导热本体上,此源极区、漏极区和栅极区分别与第一导电条、导电块一端和第二导电条电连接;陶瓷导热本体具有一从环氧封装体端面延伸出的散热板,位于环氧封装体内的陶瓷导热本体具有至少一个通孔;所述快恢复二极管的正极和负极均通过导电金线连接到第一导电条、导电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降低了功率MOS的热阻,从而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器件的功率,也避免了陶瓷导热本体与环氧封装体的分层,防止水汽进入器件内部。部。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直插式MOSFET的晶体管


[0001]本技术涉及半导体器件
,尤其涉及一种直插式MOSFET的晶体管。

技术介绍

[0002]场效应管在同步整流开关电源及脉冲电源工业领域中广泛应用,为此,现有技术中很多涉及场效应管的封装结构,一般大电流的封装结构是将场效应管的直接焊接在电路板上,然后再将电路板固定在相应的导电基座上,最后进行相应的封装。采用上述结构的场效应管封装结构,由于场效应管工作温度较高,且散热效果不好,容易导致焊点由于高温作用下而软化,致使场效应管与电路板接触不良而影响工作;另外,现有器件体积较大,不利于安装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直插式MOSFET的晶体管,该直插式MOSFET的晶体管降低了功率MOS的热阻,从而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器件的功率,也避免了陶瓷导热本体与环氧封装体的分层,防止水汽进入器件内部。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直插式MOSFET的晶体管,包括:位于环氧封装体中的MOSFET芯片、快恢复二极管、陶瓷导热本体、源极管脚、漏极管脚和栅极管脚,此源极管脚、漏极管脚和栅极管脚从环氧封装体内向外延伸出;
[0005]所述陶瓷导热本体一表面开有第一条形凹槽、第二条形凹槽和第三凹槽,此第一条形凹槽、第二条形凹槽和第三凹槽内分别填充有第一导电条、第二导电条和导电块;
[0006]所述MOSFET芯片上具有源极区、漏极区和栅极区,所述MOSFET芯片安装于陶瓷导热本体上,此源极区、漏极区和栅极区分别与第一导电条、导电块一端和第二导电条电连接;
[0007]所述源极管脚与第一导电条电连接,所述漏极管脚与导电块另一端电连接,所述栅极管脚与第二导电条电连接;
[0008]所述陶瓷导热本体具有一从环氧封装体端面延伸出的散热板,位于环氧封装体内的陶瓷导热本体具有至少一个通孔;所述快恢复二极管的正极和负极均通过导电金线连接到第一导电条、导电块。
[0009]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改进的方案如下:
[0010]1. 上述方案中,所述陶瓷导热本体的通孔数目为2个。
[0011]2. 上述方案中,所述漏极管脚位于源极管脚和栅极管脚之间。
[0012]3. 上述方案中,所述MOSFET芯片位于第一导电条、第二导电条之间。
[0013]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0014]1. 本技术直插式MOSFET的晶体管,其MOSFET芯片安装于陶瓷导热本体上,此源极区、漏极区和栅极区分别与第一导电条、导电块一端和第二导电条电连接,快恢复二极管的正极和负极均通过导电金线连接到第一导电条、导电块,有效防止了截止瞬间产生的
感应电压击穿MOSFET芯片,从而提高了器件的可靠性;还有,其MOSFET芯片安装于陶瓷导热本体上,此源极区、漏极区和栅极区分别与第一导电条、导电块一端和第二导电条电连接,降低了功率MOS的热阻,从而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器件的功率,充分发挥了功率MOS大功率,低功耗的优势。
[0015]2. 本技术直插式MOSFET的晶体管,其陶瓷导热本体一表面开有第一条形凹槽、第二条形凹槽和第三凹槽,此第一条形凹槽、第二条形凹槽和第三凹槽内分别填充有第一导电条、第二导电条和导电块,源极管脚与第一导电条电连接,漏极管脚与导电块另一端电连接,所述栅极管脚与第二导电条电连接,既有利于进一步缩小器件的体积,也减少器件中部件的数目,同时由于散热区和本体为一个整体,提高了器件整体结构稳定性;还有,其陶瓷导热本体具有一从环氧封装体端面延伸出的散热板,位于环氧封装体内的陶瓷导热本体具有至少一个通孔,既进一步改善了热量的扩散,也避免了陶瓷导热本体与环氧封装体的分层,防止水汽进入器件内部。
附图说明
[0016]附图1为本技术直插式MOSFET的晶体管的结构示意图;
[0017]附图2为附图1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18]以上附图中:1、环氧封装体;2、MOSFET芯片;21、源极区;22、MOSFET芯片;23、MOSFET芯片;3、陶瓷导热本体;31、第一条形凹槽;32、第二条形凹槽;33、第三凹槽;4、源极管脚;5、漏极管脚;6、栅极管脚;71、第一导电条;72、第二导电条;73、导电块;8、导电线;9、散热板;10、通孔;11、快恢复二极管;12、导电金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19]实施例1:一种直插式MOSFET的晶体管,包括:位于环氧封装体1中的MOSFET芯片2、快恢复二极管11、陶瓷导热本体3、源极管脚4、漏极管脚5和栅极管脚6,此源极管脚4、漏极管脚5和栅极管脚6从环氧封装体1内向外延伸出;
[0020]所述陶瓷导热本体3一表面开有第一条形凹槽31、第二条形凹槽32和第三凹槽33,此第一条形凹槽31、第二条形凹槽32和第三凹槽33内分别填充有第一导电条71、第二导电条72和导电块73;
[0021]所述MOSFET芯片2上具有源极区21、漏极区22和栅极区23,所述MOSFET芯片2安装于陶瓷导热本体上,此源极区21、漏极区22和栅极区23分别与第一导电条71、导电块73一端和第二导电条72电连接;
[0022]所述源极管脚4与第一导电条71电连接,所述漏极管脚5与导电块73另一端电连接,所述栅极管脚6与第二导电条72电连接;
[0023]所述陶瓷导热本体3具有一从环氧封装体1端面延伸出的散热板9,位于环氧封装体1内的陶瓷导热本体3具有至少一个通孔10;所述快恢复二极管11的正极和负极均通过导电金线12连接到第一导电条71、导电块73。
[0024]上述漏极管脚5位于源极管脚4和栅极管脚6之间。
[0025]实施例2:一种直插式MOSFET的晶体管,包括:位于环氧封装体1中的MOSFET芯片2、快恢复二极管11、陶瓷导热本体3、源极管脚4、漏极管脚5和栅极管脚6,此源极管脚4、漏极
管脚5和栅极管脚6从环氧封装体1内向外延伸出;
[0026]所述陶瓷导热本体3一表面开有第一条形凹槽31、第二条形凹槽32和第三凹槽33,此第一条形凹槽31、第二条形凹槽32和第三凹槽33内分别填充有第一导电条71、第二导电条72和导电块73;
[0027]所述MOSFET芯片2上具有源极区21、漏极区22和栅极区23,所述MOSFET芯片2安装于陶瓷导热本体上,此源极区21、漏极区22和栅极区23分别与第一导电条71、导电块73一端和第二导电条72电连接;
[0028]所述源极管脚4与第一导电条71电连接,所述漏极管脚5与导电块73另一端电连接,所述栅极管脚6与第二导电条72电连接;
[0029]所述陶瓷导热本体3具有一从环氧封装体1端面延伸出的散热板9,位于环氧封装体1内的陶瓷导热本体3具有至少一个通孔10;所述快恢复二极管11的正极和负极均通过导电金线12连接到第一导电条71、导电块73。
[003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直插式MOSFET的晶体管,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环氧封装体(1)中的MOSFET芯片(2)、快恢复二极管(11)、陶瓷导热本体(3)、源极管脚(4)、漏极管脚(5)和栅极管脚(6),此源极管脚(4)、漏极管脚(5)和栅极管脚(6)从环氧封装体(1)内向外延伸出;所述陶瓷导热本体(3)一表面开有第一条形凹槽(31)、第二条形凹槽(32)和第三凹槽(33),此第一条形凹槽(31)、第二条形凹槽(32)和第三凹槽(33)内分别填充有第一导电条(71)、第二导电条(72)和导电块(73);所述MOSFET芯片(2)上具有源极区(21)、漏极区(22)和栅极区(23),所述MOSFET芯片(2)安装于陶瓷导热本体上,此源极区(21)、漏极区(22)和栅极区(23)分别与第一导电条(71)、导电块(73)一端和第二导电条(72)电连接;所述源极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开航马云洋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秦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