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计算应用的自动化恒温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335644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10 12: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计算应用的自动化恒温器,涉及计算应用技术领域,包括恒温箱,所述恒温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传导箱,所述传导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控温箱,所述控温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半导体制冷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该计算应用的自动化恒温器,通过设置有半导体制冷片、电加热杆以及进风口,恒温箱内腔的温度变化超过预设值,半导体制冷片对控温箱内部传导液进行温度调整,然后第二水泵将传导液输入至传导槽内部,使得传导液在重力的作用下落至传导槽的内部,当传导液液面位于吸取管底端的位置时,第一水泵的吸水端将传导液排入至控温箱内部,继续进行循环使用,从而使得恒温箱内部温度调整效率更强,同时也减少了能源的消耗。的消耗。的消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计算应用的自动化恒温器


[0001]本技术涉及计算应用
,具体为一种计算应用的自动化恒温器。

技术介绍

[0002]计算机作为一种普通的产品逐渐进入人们生活、工作之中的各个领域,它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工具。随着计算机机箱内部电子组件朝高频高速发展的趋势,相应产生的热量也越来越多,致使计算机机箱内部的温度不断升高,严重影响CPU等重要电子组件运行时的稳定性。由于计算机内部及CPU的温度都不能超过特定值,且最好能够维持恒定,否则会影响CPU或其它电子组件的正常运作。现有的自动化恒温器温度调整效率较差,同时能源的消耗也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计算应用的自动化恒温器,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计算应用的自动化恒温器,包括恒温箱,所述恒温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传导箱,所述传导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控温箱,所述控温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半导体制冷片,所述控温箱内腔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电加热杆,所述控温箱内腔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水泵,所述控温箱内腔远离第二水泵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水泵,所述恒温箱的内部开设有传导槽,所述第二水泵的出水端延伸至控温箱的外侧并固定连接有输入管,所述输入管的底端通过管道与传导槽内部连通,所述第一水泵的吸水端延伸至控温箱的外侧并固定连接有吸取管,所述吸取管的底端通过管道与传导槽的内部连通。
[0005]优选的,所述传导箱的外侧开设有吸风口,所述恒温箱内壁的顶部且位于传导箱的下方镶嵌有风扇,所述恒温箱的顶部且位于风扇的两侧均开设有进风口。
[0006]优选的,所述恒温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钢丝网保护架,所述风扇位于钢丝网保护架的内部。
[0007]优选的,所述恒温箱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台,所述固定台的顶部开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台的内部且位于固定槽的两侧均开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内腔远离固定槽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推动弹簧,所述推动弹簧靠近固定槽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推动杆,所述推动杆的一端延伸至固定槽的内部并固定连接有夹板。
[0008]优选的,所述恒温箱内腔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温度传感器。
[0009]优选的,所述恒温箱的一侧且位于输入管的下方固定连接有控制面板。
[0010]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计算应用的自动化恒温器,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1]1、该计算应用的自动化恒温器,通过设置有半导体制冷片、电加热杆以及进风口,恒温箱内腔的温度变化超过预设值,半导体制冷片对控温箱内部传导液进行温度调整,然后第二水泵的吸水端将传导液吸入,然后第二水泵的出水端将传导液输入至输入管,通过
输入管输入至传导槽内部,使得传导液在重力的作用下落至传导槽的内部,当传导液液面位于吸取管底端的位置时,第一水泵的吸水端通过吸取管将传导液吸入,然后通过第一水泵的出水端将传导液排入至控温箱内部,继续进行循环使用,从而使得恒温箱内部温度调整效率更强,同时也减少了能源的消耗。
[0012]2、该计算应用的自动化恒温器,通过设置有钢丝网保护架、吸风口以及进风口,风扇转动,将外界空气从吸风口吸入到传导箱内部,控温箱内部的传导液的热量经由控温箱底部传导给传导箱内部的空气进行温度调整,使得传导液对传导箱内部的空气进行降温,同时传导箱内部冷却后的空气通过进风口输入至恒温箱内腔,使得恒温箱内腔的内部温度能够均匀分布,防止恒温箱内腔温度不均匀导致本恒温器恒温失效的情况发生。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主视图;
[0014]图2为本技术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本技术固定台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6]图4为本技术图2的A处示意图。
[0017]图中:1、恒温箱;2、控温箱;3、半导体制冷片;4、电加热杆;5、第一水泵;6、第二水泵;7、输入管;8、吸取管;9、传导槽;10、传导箱;11、吸风口;12、风扇;13、进风口;14、钢丝网保护架;15、固定台;16、固定槽;17、连接槽;18、推动杆;19、推动弹簧;20、夹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19]请参阅图1至图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计算应用的自动化恒温器,包括恒温箱1,恒温箱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传导箱10,传导箱1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控温箱2,控温箱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半导体制冷片3,控温箱2内腔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电加热杆4,控温箱2内腔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水泵6,控温箱2内腔远离第二水泵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水泵5,恒温箱1的内部开设有传导槽9,第二水泵6的出水端延伸至控温箱2的外侧并固定连接有输入管7,输入管7的底端通过管道与传导槽9内部连通,第一水泵5的吸水端延伸至控温箱2的外侧并固定连接有吸取管8,吸取管8的底端通过管道与传导槽9的内部连通。
[0020]传导箱10的外侧开设有吸风口11,恒温箱1内壁的顶部且位于传导箱10的下方镶嵌有风扇12,恒温箱1的顶部且位于风扇12的两侧均开设有进风口13,使得风扇12转动,将外界空气从吸风口11吸入到传导箱10内部,经由控温箱2底部将传导箱10内部空气的热量传导至控温箱2内部的传导液,使得传导液对传导箱10内部的空气进行温度调整,同时传导箱10内部温度调整后的空气通过进风口13输入至恒温箱1内腔,使得恒温箱1内腔的内部温度能够均匀分布,恒温箱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钢丝网保护架14,风扇12位于钢丝网保护架14的内部,防止风扇12的扇叶对使用人员造成伤害,恒温箱1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台15,固定台15的顶部开设有固定槽16,固定台15的内部且位于固定槽16的两侧均开设有连接槽17,连接槽17内腔远离固定槽16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推动弹簧19,推动弹簧19靠近固
定槽16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推动杆18,推动杆18的一端延伸至固定槽16的内部并固定连接有夹板20,将机箱放置在固定槽16的内部,然后推动弹簧19推动推动杆18向机箱方向移动,同时推动杆18推动夹板20向机箱方向移动,使得机箱固定在两个夹板20之间,防止机箱在恒温箱1内腔进行晃动,恒温箱1内腔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温度传感器,使得温度传感器能够检测到恒温箱1内腔的温度,从而方便对恒温箱1内腔温度进行调整,恒温箱1的一侧且位于输入管7的下方固定连接有控制面板,使得本恒温器便于操控。
[0021]综上,该计算应用的自动化恒温器,使用时,将机箱放置在固定槽16的内部,然后推动弹簧19推动推动杆18向机箱方向移动,同时推动杆18推动夹板20向机箱方向移动,使得机箱固定在两个夹板20之间,在机箱使用过程中,温度传感器检测到恒温箱1内腔的温度过高,此时控制面板控制半导体制冷片3启动,此时半导体制冷片3对控温箱2内部传导液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计算应用的自动化恒温器,包括恒温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恒温箱(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传导箱(10),所述传导箱(1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控温箱(2),所述控温箱(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半导体制冷片(3),所述控温箱(2)内腔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电加热杆(4),所述控温箱(2)内腔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水泵(6),所述控温箱(2)内腔远离第二水泵(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水泵(5),所述恒温箱(1)的内部开设有传导槽(9),所述第二水泵(6)的出水端延伸至控温箱(2)的外侧并固定连接有输入管(7),所述输入管(7)的底端通过管道与传导槽(9)内部连通,所述第一水泵(5)的吸水端延伸至控温箱(2)的外侧并固定连接有吸取管(8),所述吸取管(8)的底端通过管道与传导槽(9)的内部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计算应用的自动化恒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导箱(10)的外侧开设有吸风口(11),所述恒温箱(1)内壁的顶部且位于传导箱(10)的下方镶嵌有风扇(12),所述恒温箱(1)的顶部且位于风扇(12)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离乡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