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血液透析穿刺部位的保护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333632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10 12: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血液透析穿刺部位的保护支架,包括底板、手部放置板、合页以及盖板;所述底板的左上方边缘处设置有两个合页,且在底板的上方还固定设置有一手部放置板,所述手部放置板的前后两端与底板的前后前后两端相平齐,且在手部放置板的左侧端设置有一盖板,所述在盖板的左侧设置有两对通孔,所述的合页与盖板左侧的两对通孔相连接,且所述的底板与盖板之间通过合页铰接式连接。其优点表现在:本装置能够使患者的内瘘侧肢体进行稳定固定,并解决了患者熟睡时肢体不自主运动所发生的针体滑脱、出现局部肿胀或者针头滑出血管外而终止血透的问题,同时避免了外界物体与患者的穿刺部位进行亲密接触,减少了持巾钳对床单的损坏。床单的损坏。床单的损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血液透析穿刺部位的保护支架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血液透析穿刺部位的保护支架。

技术介绍

[0002]血液透析患者逐年递增,而且接受内瘘手术的患者日益增多,患者每周血透三次,每次四小时,通常使用的内瘘穿刺针为16G号钢针,由于针硬粗,内瘘处皮肤经反复穿刺,所以内瘘穿刺处的皮肤长年累月已形成瘢痕组织,极易容易出血或滑脱,尤其是在患者熟睡时肢体的不自主运动导致针头滑出血管外引起血肿,或滑出体外终止血液透析的治疗,如未及时发现可能危及患者生命。目前所使用的内瘘保护支架经文献查询是1996年作者研制出一种简易保护支架,与穿刺部位与盖被隔开,一直使用至今。但是这种内瘘保护支架弊端较多,不利于医护人员观察,肢体的不自主运动得不到很好的固定,使用持巾钳对床单的损坏较多。因此当患者熟睡时肢体的不自主运动以及医护人员的观察和对床单位的损坏得不到很好的保护作用。
[0003]上述内瘘保护支架只是与穿刺部位与盖被隔开,当患者熟睡时肢体的不自主运动得不到很好的固定作用,一旦发生针头滑脱造成局部血肿或大量出血危及患者生命;而且医护人员必须掀开盖被才能观察到患者内瘘穿刺处的情况,并且每次使用持巾钳固定血路管都会增加了对床单的损伤,长期下来需要花费大量的财力、物力和人力。
[0004]中国专利申请:CN204364527U公开了一种医疗中使用的保护支架,具体涉及一种血液透析内瘘保护支架。该保护支架包括至少两个拱形支架,拱形支架间隔一定距离且呈并排设置,拱形支架之间设置有若干个连接支架;拱形支架的宽度为15-20cm,拱形支架的高度为12-18cm。该装置虽然能够避免病人活动时盖被牵拉出穿刺针,防止造成大出血的危险,但该装置并未设置可以固定管路的装置,因此在具体实施起来未固定的管路可能会造成持巾钳固定对床单的损伤,而且底部也没有可以供患者进行撑托的装置,患者伤口处渗出的血渍或者液体容易污染到床被,进而增加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
[0005]中国专利申请:CN205885757U公开了一种尺动脉贵要静脉内瘘双轨支架,包括固定架和固定板,所述固定架包括两个滑轨和两个伸缩杆;两个滑轨上下正对平行设置,两个滑轨通过伸缩杆连接;所述伸缩杆与滑轨垂直,两个伸缩杆分别设置在滑轨两端边缘位置;该装置能够防止患者睡觉时手放下压迫手术部位,影响内瘘的成功及成熟,虽然在作用上杜绝穿刺部位直接与床面接触,并避免压迫穿刺部位,但该装置整体为一种简单的金属框架制成,在使用起来会给患者造成不适感,而且装置的四周都为镂空设置,很容易被外界的一些因素碰及到患者内瘘处伤口,对患者内瘘处造成二次伤害。
[0006]所以综上所述,现亟需要一种能够使患者的内瘘侧肢体进行稳定固定,并且避免外界物体与患者的穿刺部位进行亲密接触,减少持巾钳对床单的损坏,提高患者舒适度的适用于血液透析穿刺部位的保护支架,但是关于这种新型的用于血液透析穿刺部位的保护支架,目前还未见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血液透析穿刺部位的保护支架。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0009]一种用于血液透析穿刺部位的保护支架,所述的保护支架由底板、手部放置板、合页以及盖板组成;所述的底板呈长方体结构设置,所述底板的左上方边缘处设置有两个合页,所述的两个合页之间的距离间隔为14-20cm,且在底板的上方还固定设置有一手部放置板,所述手部放置板的前后两端与底板的前后前后两端相平齐,且在手部放置板的左侧端设置有一盖板,所述的盖板呈半圆形结构设置,且展开后为一个规则的长方体,所述在盖板的左侧设置有两对通孔,所述的合页与盖板左侧的两对通孔相连接,且所述的底板与盖板之间通过合页铰接式连接,其所述盖板的右侧能够将底板的右侧边缘进行完整覆盖。
[0010]在上述所述的用于血液透析穿刺部位的保护支架中,作为一个优选方案,所述手部放置板的表面还设置有一沿轴向方向贯穿的U型凹槽,且所述U型凹槽的前端尺寸小于U型凹槽的后端尺寸。
[0011]在上述所述的用于血液透析穿刺部位的保护支架中,作为一个优选方案,在靠近U型凹槽的前段位置还设置有两个长方形槽孔,所述两个长方形槽孔的长度为5-8cm,宽度为 2-4cm,所述的长方形槽孔分别对称设置在U型凹槽的两侧,且上下贯穿手部放置板与底板。
[0012]在上述所述的用于血液透析穿刺部位的保护支架中,作为一个优选方案,所述手部放置板上还设置有一层皮质包裹记忆棉,且所述的皮质包裹记忆棉完全覆盖在手部放置板上,并在皮质包裹记忆棉的表面留有与所述长方形槽孔相匹配的尺寸口。
[0013]在上述所述的用于血液透析穿刺部位的保护支架中,作为一个优选方案,所述底板的右上方表面还固定设置有若干血路管固定夹,且所述的血路管固定夹位于手部放置板的右侧位置。
[0014]在上述所述的用于血液透析穿刺部位的保护支架中,作为一个优选方案,所述的盖板为透明材质制成,且在盖板的表面上还设置有若干透气孔。
[0015]本技术优点在于:
[0016]1、本技术结构简单,实用性强,能够在患者血液透析上机时可直接使用。
[0017]2、本技术中所述盖板的设置能够能够患者穿刺部位卫生,防止其他物品掉落在患者手臂穿刺部位上,同时盖板所采用的透明材质能够方便医护人员有效的直视患者穿刺处部位情况是否渗血、针头是否滑脱等问题,使其能够进行及时的应对处理,且盖板表面的若干透气孔设置能够对患者内置手臂进行及时的散热,避免内瘘肢体出汗过多造成局部伤口的感染。
[0018]3、本技术中所述的手部放置板上的U型凹槽能够以及长方形槽孔的设置能够对患者内瘘肢体进行稳定固定,避免了患者熟睡时肢体不自主运动所发生的针体滑脱、出现局部肿胀或者针头滑出血管外而终止血透的问题,同时手部放置板上的皮质包裹记忆棉不仅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同时还能够对患者内瘘肢体处渗出的血渍和液体进行消毒清洗,以便于重复使用,避免了资源的浪费,节省了开支。
[0019]4、本技术中所述底板上若干血路管固定夹的设置能够实现对血路管的有序固定,避免了血管路触碰到其它位置造成不必要的滑脱或者破损,影响患者的顺利透析,同时也解决了持巾钳固定血路管增加了对床单造成损伤的问题,降低科室经费费用。
附图说明
[0020]附图1是本技术中所述用于血液透析穿刺部位的保护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0021]附图2是本技术中所述用于血液透析穿刺部位的保护支架部件之间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0022]附图3是本技术中所述用于血液透析穿刺部位的保护支架的主视图。
[0023]附图4是本技术中所述用于血液透析穿刺部位的保护支架的侧面结构示意图(一)。
[0024]附图5是本技术中所述用于血液透析穿刺部位的保护支架的侧面结构示意图(二)。
[0025]附图6是本技术中所述用于血液透析穿刺部位的保护支架的俯视图。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血液透析穿刺部位的保护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保护支架由底板、手部放置板、合页以及盖板组成;所述的底板呈长方体结构设置,所述底板的左上方边缘处设置有两个合页,所述的两个合页之间的距离间隔为14-20cm,且在底板的上方还固定设置有一手部放置板,所述手部放置板的前后两端与底板的前后前后两端相平齐,且在手部放置板的左侧端设置有一盖板,所述的盖板呈半圆形结构设置,且展开后为一个规则的长方体,所述在盖板的左侧设置有两对通孔,所述的合页与盖板左侧的两对通孔相连接,且所述的底板与盖板之间通过合页铰接式连接,其所述盖板的右侧能够将底板的右侧边缘进行完整覆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血液透析穿刺部位的保护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手部放置板的表面还设置有一沿轴向方向贯穿的U型凹槽,且所述U型凹槽的前端尺寸小于U型凹槽的后端尺寸。3.根据权利要求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洪向姜丽
申请(专利权)人: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