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易组装塔吊电缆固定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333067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10 12: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易组装塔吊电缆固定架,其包括塔吊标准节桁架,所述塔吊标准节桁架的表面设置有两个下箍和两个上箍,所述下箍包括U形架,所述U形架内腔两侧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凸块一,两个U形架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块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手持下箍贴合塔吊标准节桁架,接着将上箍也贴合塔吊标准节桁架并推动上箍,使得上箍与下箍贴合,接着通过卡扣,对上箍进行限位,以实现对下箍和上箍的安装,即可达到安装简便的目的,避免了采用铁丝对电缆限位架进行固定,安装牢靠,受风雨影响较小,下箍和上箍还可通过解锁卡扣来拆卸,可转移至其它地方使用,而且可采用现场材料加工,制作简易,损耗小。损耗小。损耗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易组装塔吊电缆固定架


[0001]本技术属于塔吊电缆
,特别是涉及一种易组装塔吊电缆固定架。

技术介绍

[0002]塔吊电缆主要是动力传输及控制电缆,广泛应用于大型塔吊、行车、堆垛机、卷扣机、建筑用露天升降梯、污水厂、磁铁抓举,塔吊电缆具有耐寒、耐磨、耐腐蚀、柔软、防油、无卤素等特性,超强机械负载承受能力,具有良好的弯曲性能。
[0003]塔吊电缆在架设在塔吊上需要用到固定架,传统塔吊电缆固定架为角钢上焊接瓷瓶架臂,架臂上安装瓷瓶,现场安装时常为使用简便,仅使用铁丝进行绑扎固定,电缆固定架自重与电缆产生的荷载均由铁丝承担,再加上风雨锈蚀等环境影响,使得铁丝锈蚀断裂,电缆固定架滑脱失稳经常发生,给使用者带来诸多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易组装塔吊电缆固定架,具有易组装和安装牢靠的优点,解决了传统塔吊电缆固定架为角钢上焊接瓷瓶架臂,架臂上安装瓷瓶,现场安装时常为使用简便,仅使用铁丝进行绑扎固定,电缆固定架自重与电缆产生的荷载均由铁丝承担,再加上风雨锈蚀等环境影响,使得铁丝锈蚀断裂,电缆固定架滑脱失稳经常发生,给使用者带来诸多不便的问题。
[0005]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易组装塔吊电缆固定架,其包括塔吊标准节桁架,所述塔吊标准节桁架的表面设置有两个下箍和两个上箍,所述下箍包括U形架,所述U形架内腔两侧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凸块一,两个U形架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块一,所述上箍包括衔接板,所述衔接板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凸块二,所述凸块二的一侧与U形架的内壁贴合,所述衔接板两侧的顶部均开设有与凸块一相适配的嵌入槽,两个衔接板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块二,两个U形架相背一面的两侧均设置有卡扣,所述U形架的右侧设置有电缆限位架。
[0006]本技术如上所述的用于易组装塔吊电缆固定架,进一步:所述U形架与衔接板的厚度相同。
[0007]本技术如上所述的用于易组装塔吊电缆固定架,进一步:所述U形架内腔的底部与塔吊标准节桁架贴合,所述衔接板的底部与塔吊标准节桁架贴合。
[0008]本技术如上所述的用于易组装塔吊电缆固定架,进一步:所述卡扣包括与U形架固定连接的固定壳,所述固定壳的内腔滑动连接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楔形块,所述楔形块远离活动板的一侧贯穿至固定壳的外侧,所述楔形块的一侧与衔接板贴合,所述活动板远离楔形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与固定壳的内壁固定连接。
[0009]本技术如上所述的用于易组装塔吊电缆固定架,进一步:所述电缆限位架包括焊接在U形架右侧的两个角钢,两个角钢之间固定连接有工型钢,两个凸块一之间的右侧
安装有瓷瓶轴,所述瓷瓶轴的表面转动连接有两个瓷瓶。
[00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1]1、本技术通过手持下箍贴合塔吊标准节桁架,接着将上箍也贴合塔吊标准节桁架并推动上箍,使得上箍与下箍贴合,接着通过卡扣,对上箍进行限位,以实现对下箍和上箍的安装,即可达到安装简便的目的,避免了采用铁丝对电缆限位架进行固定,安装牢靠,受风雨影响较小,下箍和上箍还可通过解锁卡扣来拆卸,可转移至其它地方使用,而且可采用现场材料加工,制作简易,损耗小。
[0012]2、本技术通过卡扣的设置,能够对上箍进行限位,使得上箍始终保持与下箍的贴合,避免了上箍出现脱离的情况。
[0013]3、本技术通过电缆限位架的设置,安装时,将角钢焊接在U形架上,实现对工型钢的固定,接着将电缆拉至两个工型钢之间,然后将瓷瓶轴和瓷瓶安装在工型钢上以实现对电缆的固定。
附图说明
[0014]通过结合以下附图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上述和/或其它方面的优点将变得更清楚和更容易理解,这些附图只是示意性的,并不限制本技术,其中:
[0015]图1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立体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的立体拆分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卡扣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0018]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19]1、塔吊标准节桁架,2、下箍,21、U形架,22、凸块一,3、上箍,31、衔接板,32、凸块二,33、嵌入槽,4、连接块一,5、连接块二,6、卡扣,61、固定壳,62、活动板,63、楔形块,64、弹簧,7、电缆限位架,71、角钢,72、工型钢,73、瓷瓶轴,74、瓷瓶。
具体实施方式
[0020]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描述本技术的易组装塔吊电缆固定架的实施例。
[0021]在此记载的实施例为本技术的特定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于说明本技术的构思,均是解释性和示例性的,不应解释为对本技术实施方式及本技术范围的限制。除在此记载的实施例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能够基于本申请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所公开的内容采用显而易见的其它技术方案,这些技术方案包括采用对在此记载的实施例的做出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和修改的技术方案。
[0022]本说明书的附图为示意图,辅助说明本技术的构思,示意性地表示各部分的形状及其相互关系。请注意,为了便于清楚地表现出本技术实施例的各部件的结构,各附图之间并未按照相同的比例绘制。相同的参考标记用于表示相同的部分。
[0023]图1-3示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易组装塔吊电缆固定架,其包括塔吊标准节桁架1,塔吊标准节桁架1的表面设置有两个下箍2和两个上箍3,下箍2包括U形架21,U形架21内腔两侧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凸块一22,两个U形架21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块一4,上箍3包括衔接板31,衔接板31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凸块二32,凸块二32的一侧与U形架21的内壁贴合,衔接板31两侧的顶部均开设有与凸块一22相适配的嵌入槽33,U形架21与衔接板
31的厚度相同,U形架21内腔的底部与塔吊标准节桁架1贴合,衔接板31的底部与塔吊标准节桁架1贴合,两个衔接板31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块二5,两个U形架21相背一面的两侧均设置有卡扣6,卡扣6包括与U形架21固定连接的固定壳61,固定壳61的内腔滑动连接有活动板62,活动板6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楔形块63,楔形块63远离活动板62的一侧贯穿至固定壳61的外侧,楔形块63的一侧与衔接板31贴合,活动板62远离楔形块6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弹簧64,弹簧64的一端与固定壳61的内壁固定连接,通过卡扣6的设置,能够对上箍3进行限位,使得上箍3始终保持与下箍2的贴合,避免了上箍3出现脱离的情况,U形架21的右侧设置有电缆限位架7,电缆限位架7包括焊接在U形架21右侧的两个角钢71,两个角钢71之间固定连接有工型钢72,两个凸块一22之间的右侧安装有瓷瓶轴73,瓷瓶轴73的表面转动连接有两个瓷瓶74,通过电缆限位架7的设置,安装时,将角钢71焊接在U形架21上,实现对工型钢72的固定,接着将电缆拉至两个工型钢72之间,然后将瓷瓶轴73和瓷瓶74安装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易组装塔吊电缆固定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塔吊标准节桁架(1),所述塔吊标准节桁架(1)的表面设置有两个下箍(2)和两个上箍(3),所述下箍(2)包括U形架(21),所述U形架(21)内腔两侧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凸块一(22),两个U形架(21)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块一(4),所述上箍(3)包括衔接板(31),所述衔接板(31)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凸块二(32),所述凸块二(32)的一侧与U形架(21)的内壁贴合,所述衔接板(31)两侧的顶部均开设有与凸块一(22)相适配的嵌入槽(33),两个衔接板(31)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块二(5),两个U形架(21)相背一面的两侧均设置有卡扣(6),所述U形架(21)的右侧设置有电缆限位架(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易组装塔吊电缆固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架(21)与衔接板(31)的厚度相同。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易组装塔吊电缆固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架(21)内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湜武俊毛宽红林世豪张波刘海龙王果孟珊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