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食用调和油混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32828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10 12: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食用调和油混料装置,属于调和油生产领域,包括混合罐,所述混合罐上端外壁右侧固定安装有开关A,所述开关A右侧固定安装有开关B,所述开关B右侧固定安装有开关C,所述混合罐上端外壁左侧固定安装有入料口,所述混合罐中心上端外壁固定安装有电机A,所述电机A下端贯穿混合罐上端侧壁转动安装有转杆,所述转杆外壁转动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外侧壁固定安装有搅拌杆,所述搅拌杆外端固定安装有固定圈。通过设置高效搅拌装置和加热装置以及便于移动的装置,提高了混料装置的实用性。用性。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食用调和油混料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调和油生产
,尤其涉及一种食用调和油混料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和油,又称高合油,它是根据使用需要,将两种以上经精炼的油脂按比例调配制成的食用油。调和油透明,可作熘、炒、煎、炸或凉拌用油。调和油一般选用精炼大豆油、菜籽油、花生油、葵花籽油、棉籽油等为主要原料,还可配有精炼过的米糠油、玉米胚油、油茶籽油、红花籽油、小麦胚油等特种油酯。其加工过程是:根据需要选择上述两种以上精炼过的油酯,再经脱酸、脱色、脱臭、调合成为调和油,在生产的过程中需要将不同的油料进行混合则需要使用混料装置。
[0003]专利CN201420504939.7的公布了一种调和油原料混合装置,该混合装置针对叶片搅拌来将各种油原料混合到一起,由于叶片的搅拌能力有限,位于叶片转轴处的油料难以被叶片带动参与混合,因此该混合装置难以达到将各种油料充分混合的效果,通过用喷嘴将油料雾化然后搅拌,通过雾化混合、搅拌混合后,各种油料被充分混合到一起。
[0004]上述混料装置有些不足之处:1、上述混料装置在对原料进行混合的过程中搅拌效果不佳,导致混合后的油料依然处于份分层分料状态,需要重新进行混料,降低了生产的效率,降低了混料装置的实用性。2、上述混料装置自身不便于移动运输,当需要将混料设备移动至其他地方,则需要借住其他运输设备进行移动,费时费力,且增加了成本,降低了装置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提供一种食用调和油混料装置,旨在采用高效搅拌结构和加热装置,当需要对多种原料进行混合时,将不同的原料从入料口向下依次倒入混合罐内部,按动开关A通过控制器电机A运转同时带动与电机A串联的加热铁丝通电加热,电机A运转带动下端的转杆转动,转杆转动带动外壁转动安装的搅拌杆转动,搅拌杆在转轴外壁的三等边点向外呈三菱锥体安装,在搅拌杆对原料进行搅拌时,搅拌杆拨动原料,原料同时对搅拌杆产生一定的阻力,因为搅拌杆不是水平安装,具有一定的倾角,阻力在倾角上产生向上或向下的分力,在分力的带动下推动搅拌杆向上或者向下移动,从而使搅拌杆在转轴的作用下自身围绕着转轴转动的同时整体围绕着转杆转动,从而形成全方位转动对原料进行搅拌,使搅拌的更加彻底,同时两侧的加热铁丝通电加热,热量从内测壁固定安装的半开槽向混合罐散发,对被搅拌的原料进行加热,在加热的状态下原料更加容易混合,当混合结束后按动开关C通过控制器控制电磁阀打开,混料从出料口向下放出,提高了混料的效果,增加了装置的实用性。
[0006]通过转动结构,当需要移动运输混料装置时,按动开关B通过控制器控制电机B运转,电机B运转带动下端螺杆转动,螺杆通过外壁切有螺纹与螺套内壁切有螺纹相互啮合,带动螺套在螺杆外壁转动向下移动,螺套向下移动带动外部活动套接的球套向下移动,球
套向下移动带动两侧固定安装的连板在通槽内向下移动,连板向下移动带动下端转动安装的转轮向下移动,使转轮向下移动接触地面后将混合罐顶起使底柱悬空后停止电机B运转,即可直接推动混合罐进行移动运输,提高了混料装置的实用性。
[0007]本技术提供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08]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食用调和油混料装置包括混合罐,所述混合罐上端外壁右侧固定安装有开关A,所述开关A右侧固定安装有开关B,所述开关B右侧固定安装有开关C,所述混合罐上端外壁左侧固定安装有入料口,所述混合罐中心上端外壁固定安装有电机A,所述电机A下端贯穿混合罐上端侧壁转动安装有转杆,所述转杆外壁转动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外侧壁固定安装有搅拌杆,所述搅拌杆外端固定安装有固定圈,所述混合罐左右两侧外壁固定安装有固定板A,所述固定板A内部固定安装有加热铁丝,所述固定板A内端侧壁固定安装有半开槽,所述混合罐下端侧壁固定安装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下端内部固定安装有电磁阀,所述出料口外侧混合罐下侧外壁四角皆固定安装有底柱,所述固定板A下端前后侧皆固定安装有固定仓,所述固定仓上端内部固定安装有固定板B,所述固定板B上端固定安装有电机B,所述电机B下端贯穿固定板B转动安装有螺杆,所述螺杆外壁转动套接有螺套,所述螺套外壁活动套接有球套,所述球套两侧外壁固定安装有连板,所述固定板B下端侧壁固定安装有通槽,所述连板下端贯穿通槽转动安装有转轮。
[0009]可选的,所述螺杆外壁固定安装有螺纹,所述螺套内壁固定安装有与螺杆外壁螺纹相配合的螺纹,构成转动结构。
[0010]可选的,所述半开槽安装有九组,且均匀分布。
[0011]可选的,所述搅拌杆安装在转轴的边缘三等分点,且呈向外的三菱柱状安装。
[0012]可选的,所述开关A、开关B和开关C输入端与外界电源通过导线构成电连接,所述开关A的输出端与电机A和加热铁丝的输入端通过导线构成电连接,所述开关C的输出端与电磁阀的输入端通过导线构成电连接,所述开关B的输出端与电机B的输入端通过导线构成电连接,所述电机B的输出端与螺杆的转动输入端相连接。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4]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食用调和油混料装置,通过高效搅拌结构和加热装置,当需要对多种原料进行混合时,将不同的原料从入料口向下依次倒入混合罐内部,按动开关A通过控制器电机A运转同时带动与电机A串联的加热铁丝通电加热,电机A运转带动下端的转杆转动,转杆转动带动外壁转动安装的搅拌杆转动,搅拌杆在转轴外壁的三等边点向外呈三菱锥体安装,在搅拌杆对原料进行搅拌时,搅拌杆拨动原料,原料同时对搅拌杆产生一定的阻力,因为搅拌杆不是水平安装,具有一定的倾角,阻力在倾角上产生向上或向下的分力,在分力的带动下推动搅拌杆向上或者向下移动,从而使搅拌杆在转轴的作用下自身围绕着转轴转动的同时整体围绕着转杆转动,从而形成全方位转动对原料进行搅拌,使搅拌的更加彻底,同时两侧的加热铁丝通电加热,热量从内测壁固定安装的半开槽向混合罐散发,对被搅拌的原料进行加热,在加热的状态下原料更加容易混合,当混合结束后按动开关C通过控制器控制电磁阀打开,混料从出料口向下放出,提高了混料的效果,增加了装置的实用性。
[0015]2、通过转动结构,当需要移动运输混料装置时,按动开关B通过控制器控制电机B运转,电机B运转带动下端螺杆转动,螺杆通过外壁切有螺纹与螺套内壁切有螺纹相互啮
合,带动螺套在螺杆外壁转动向下移动,螺套向下移动带动外部活动套接的球套向下移动,球套向下移动带动两侧固定安装的连板在通槽内向下移动,连板向下移动带动下端转动安装的转轮向下移动,使转轮向下移动接触地面后将混合罐顶起使底柱悬空后停止电机B运转,即可直接推动混合罐进行移动运输,提高了混料装置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图1为本实用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食用调和油混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料装置包括混合罐(1),所述混合罐(1)上端外壁右侧固定安装有开关A(2),所述开关A(2)右侧固定安装有开关B(3),所述开关B(3)右侧固定安装有开关C(4),所述混合罐(1)上端外壁左侧固定安装有入料口(5),所述混合罐(1)中心上端外壁固定安装有电机A(6),所述电机A(6)下端贯穿混合罐(1)上端侧壁转动安装有转杆(7),所述转杆(7)外壁转动安装有转轴(8),所述转轴(8)外侧壁固定安装有搅拌杆(9),所述搅拌杆(9)外端固定安装有固定圈(10),所述混合罐(1)左右两侧外壁固定安装有固定板A(11),所述固定板A(11)内部固定安装有加热铁丝(12),所述固定板A(11)内端侧壁固定安装有半开槽(13),所述混合罐(1)下端侧壁固定安装有出料口(14),所述出料口(14)下端内部固定安装有电磁阀(15),所述出料口(14)外侧混合罐(1)下侧外壁四角皆固定安装有底柱(25),所述固定板A(11)下端前后侧皆固定安装有固定仓(16),所述固定仓(16)上端内部固定安装有固定板B(17),所述固定板B(17)上端固定安装有电机B(18),所述电机B(18)下端贯穿固定板B(17)转动安装有螺杆(19),所述螺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东旭张映梅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康信东旭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