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用于集装箱的装卸车侧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32749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10 12: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集装箱货运装卸车辆技术领域,提供一种新型用于集装箱的装卸车侧移装置,包括与装卸车本体的升降架连接的旋转属具、两个货叉架、两个货叉、第一侧移驱动装置、第二侧移驱动装置、至少一根连接杆和两组导向轴,两组导向轴分别设于旋转架正面左部和右部,所述第一侧移驱动装置和第二侧移驱动装置分别设于旋转架正面上且第一侧移驱动装置和第二侧移驱动装置的输出轴分别连接并带动两个货叉架同时于两组导向轴上左右往返滑动,所述第一侧移驱动装置和第二侧移驱动装置均连接并受控于装卸车本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现有大型装卸车无法对中、大型集装箱进行整体旋转倾翻装卸货和装卸整个集装箱的问题。翻装卸货和装卸整个集装箱的问题。翻装卸货和装卸整个集装箱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用于集装箱的装卸车侧移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集装箱货运装卸车辆
,特别涉及一种新型用于集装箱的装卸车侧移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集装箱是指具有一定刚度、 强度和尺寸规格专供周转使用的大型装货容器,使用集装箱转运货物,可直接在发货人的仓库装货,运到收货人的仓库卸货,中途更换车、船时,无需将货物从箱内取出,可直接将整个集装箱吊运到车船上或者直接将集装箱旋转倾翻将货物直接倾倒入车船上,但是其需要通过固定的大型起吊设备进行起吊来实现集装箱上货物的一次性卸货或转移集装箱位置。而大型起吊设备一般在大型的码头等地才有设置,对于小码头一般只能采用人工结合叉车对货物进行搬运,搬运效率低。对于要将集装箱从装载货物的地方输送至车船上运输还需将装满货物的集装箱或者空的集装箱装配到集装箱运输车上或从集装箱运输车上卸下集装箱。对于小型的集装箱现有的做法是采用大型装卸车进行集装箱整体倾翻和装卸至集装箱运输车上,但是对于大型的集装箱就只能去大型的码头采用大型起吊设备对集装箱进行操作,平常从货物出产地只能对集装箱运输车上拖载的集装箱进行装货卸货,因现有的大型装卸车的升举动力有限当中、大型的集装箱内装载货物后整个集装箱的重心不是在大型装卸车的货叉中心位置时,由于重心偏离,进而使得大型装卸车的属具要升举旋转带动集装箱旋转时力臂变短而大型装卸车的动力又是固定的,进而造成动力不足无法对中、大型集装箱升举旋转倾翻等操作,因而使得中、大型集装箱的使用受限无法有效使用于小型码头等无装设大型起吊设备的场所,其货物从中、大型集装箱搬运至车船上时只能采用人工和和叉车结合装卸货,造型货物运输的搬运成本增加中、大型集装箱搬运至车船上的成本,同时作业麻烦效率低。如中国专利文献:CN201821590075.X 一种具有卡紧功能的集装箱专用搬运属具,一种具有卡紧功能的集装箱专用搬运属具,包括与叉车的升降装置可拆卸连接的叉架,所述叉架在远离叉车的一侧设有横梁,所述横梁左右对称地设有两个用于插入集装箱的对应孔位的“L”形结构的货叉,所述货叉沿集装箱的长度方向滑动连接有位于水平面内的“L”形结构的连杆,所述连杆的端部连接有与集装箱的端部的锁杆卡接的抓手,所述连杆与货叉间设有弹簧;所述货叉的上端还销接有用于压紧集装箱的顶面的压板,所述压板与货叉间设有压力缸,本技术在转运集装箱时可以卡紧集装箱防止其滑落。其只能对集装箱进行平运,无法实现集装箱的整体倾翻,同时当集装箱内装载多种货物造成重心偏离中部时,采用此种集装箱专用搬运属具还具有翻车等隐患。为此亟待对亟待开发一种可对中、大型集装箱进行整体倾翻旋转等操作进行装卸货的大型装卸车。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因此,针对上述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新型用于集装箱的装卸车侧移装置,结构合理稳固、可调整集装箱整体重心、调整加大旋转集装箱所要旋转方的旋转力臂、使大
型装卸车在现有属具旋转动力的基础上实现小、中、大型集装箱的随意旋转角度整体倾翻、便于集装箱的整体快速倾翻卸货、装货以及整个集装箱的装卸于集装箱运输车上。
[0004]为解决此技术问题,本技术采取以下方案:一种新型用于集装箱的装卸车侧移装置,包括与装卸车本体的升降架连接的旋转属具、两个货叉架和两个货叉,所述旋转属具包括回转驱动装置、固定架、回转支承和旋转架,所述回转支承外圈一端端面与固定架正面相固接,所述回转驱动装置设于固定架背面且回转驱动装置输出轴穿过固定架与固定架正面上回转支承内圈相啮合带动回转支承内圈转动,回转支承内圈自由端面与旋转架背面固定连接,还包括第一侧移驱动装置、第二侧移驱动装置、至少一根连接杆和两组导向轴,两组导向轴分别设于旋转架正面左部和右部,两个货叉分别固设于货叉架上,两个货叉架分别可滑动设于两组导向轴上且两个货叉架分别与各根连接杆的两端相固接,所述第一侧移驱动装置和第二侧移驱动装置分别设于旋转架正面上且第一侧移驱动装置和第二侧移驱动装置的输出轴分别连接并带动两个货叉架同时于两组导向轴上左右往返滑动,所述第一侧移驱动装置和第二侧移驱动装置均连接并受控于装卸车本体。
[0005]进一步的,每组导向轴包括至少一组导向单元,所述导向单元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固定座和两端分别与两个固定座固定连接的固定轴。
[0006]更进一步的,每组导向轴包括两组导向单元,两组导向单元分别平行设于旋转架正面左部或右部的上部和下部。
[0007]更进一步的,每个货叉架朝向旋转架的一面上设有与两组导向单元相适配的轴套,两个货叉架分别经轴套可滑动地套设于两组导向单元的固定轴上。
[000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侧移驱动装置和第二侧移驱动装置为气缸或油缸。
[0009]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侧移驱动装置和第二侧移驱动装置的输出轴伸方向缩互为反向设置。
[0010]进一步的,所述回转驱动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回转马达。
[0011]更进一步的,所述回转驱动装置包括两个回转马达,两个回转马达输出轴均连接并带动回转支承内圈且两个回转马达的输出轴并行分布同向共同带动回转支承内圈转动。
[0012]更进一步的,所述回转驱动装置包括三个回转马达,三个回转马达输出轴均连接并带动回转支承内圈且三个回转马达的输出轴以正三角形方式分布同向共同带动回转支承内圈转动。
[0013]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旋转架上设置两组导向轴并将固定连接有货叉的货叉架可平移滑动地与导向轴连接,由连接杆根据集装箱上设置的货叉插槽间距将两个货叉架固定使两个货叉的间距与集装箱上的货叉插槽相匹配,同时设置第一侧移驱动装置和第二侧移驱动装置分别连接并带动两个货叉架同时于两组导向轴上左右往返滑动,当集装箱的重心位置偏离时,驾驶员可以根据集装箱的重心所处大概位置启动第一侧移驱动装置和第二侧移驱动装置带动货叉上的集装箱进行相对于旋转架的整体侧移,将整个集装箱的重心往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偏移,使得旋转动力方向的力臂变长进而将旋转整个集装箱的动力需求降低,有效实现整个集装箱的整体快速旋转,整个结构合理稳固、可快速调整集装箱整体重心、调整加大旋转集装箱所要旋转方的旋转力臂、使大型装卸车在现有属具旋转动力的基础上实现小、中、大型集装箱随意旋转角度的整体倾翻,便于集装箱的整体快速倾翻卸货、装货以及整个集装箱的装卸于集装箱运输车上,
通过进一步的设置,即每组导向轴设置两组平行导向单元,使得两个货叉架可于旋转架上平稳侧移,增强整体的结构的稳固,通过将第一侧移驱动装置和第二侧移驱动装置的输出轴伸缩反向设置使得货叉架可同时受到推力和拉力同时作用,更易推动调整集装箱的重心位,通过将回转驱动装置设置成两个回转马达共同推动可实现2倍的旋转扭力,通过将回转驱动装置设置成三个回转马达以正三角形分布共同推动旋转架旋转可实现3倍的旋转扭力,实现40吨数集装箱的旋转,更有效地实现大型集装箱的整体旋转倾翻,可广泛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部分分解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另一角度的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用于集装箱的装卸车侧移装置,包括与装卸车本体的升降架连接的旋转属具、两个货叉架和两个货叉,所述旋转属具包括回转驱动装置、固定架、回转支承和旋转架,所述回转支承外圈一端端面与固定架正面相固接,所述回转驱动装置设于固定架背面且回转驱动装置输出轴穿过固定架与固定架正面上回转支承内圈相啮合带动回转支承内圈转动,回转支承内圈自由端面与旋转架背面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侧移驱动装置、第二侧移驱动装置、至少一根连接杆和两组导向轴,两组导向轴分别设于旋转架正面左部和右部,两个货叉分别固设于货叉架上,两个货叉架分别可滑动设于两组导向轴上且两个货叉架分别与各根连接杆的两端相固接,所述第一侧移驱动装置和第二侧移驱动装置分别设于旋转架正面上且第一侧移驱动装置和第二侧移驱动装置的输出轴分别连接并带动两个货叉架同时于两组导向轴上左右往返滑动,所述第一侧移驱动装置和第二侧移驱动装置均连接并受控于装卸车本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用于集装箱的装卸车侧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每组导向轴包括至少一组导向单元,所述导向单元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固定座和两端分别与两个固定座固定连接的固定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用于集装箱的装卸车侧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每组导向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柯贤玄江荣富黄自峰肖世勤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福大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