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源装置及投影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32717 阅读:1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提供一种不增加构件数目、即使发光管破裂碎片也不会飞散的外部、且可以有效地对发光管进行冷却的光源装置。在具备具有在电极之间进行放电发光的发光部111及设置在发光部111的两侧上的密封部112的发光管11、和使从发光管11放射出的光束向一定方向一致地向前方射出的反射器12的光源装置10中,具备盖部件16和覆盖该盖部件16的开口部的透明部件14,所述盖部件16以覆盖前述反射器12的光束射出开口的方式设置,具有使动该反射器12射出的光束射出的开口部,在外侧形成散热片162,由吸收从前述发光管11发出的热、将所吸收的热传导给前述散热片162的热传导材料16构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光源装置、及具备该光源装置的投影机,所述光源装置具备具有在电极之间进行放电发光的发光部、及设置在该发光部两侧的密封部的发光管,和将从该发光管放射出的光束朝着一定方向一致地射出的反射器。
技术介绍
过去,已经采用根据图像信息对从光源发出的光束进行调制、并对光学影像进行放大投影的投影机,这种投影机与个人计算机一起被用于会议等中的演示。并且,近年来,对应于在家庭中在大画面中观看电影等的需要,将这种投影机用于家庭影院的用途。作为在投影机中使用的光源装置,已知将金属卤化物灯或高压水银灯等放电型发光管、以及反射器装入到灯架等中,可以与灯架一起从投影机上拆卸下来的装置。在发光管没有点亮的情况下,或者在破裂的情况下,有必要对其进行更换。在此,由于光源装置的更换是由投影机的使用者进行的,所以当从投影机上拆下光源装置时,以破裂的发光管的碎片不会飞散的方式,在光源装置中采用利用玻璃等透明板覆盖将发光管配置于内部的反射器的光束射出开口。另一方面,发光管由于在发光的同时还发热,所以为了延长发光管的寿命,优选向发光管内吹入冷却空气、积极地进行冷却。作为同时具备这种防爆结构和冷却结构的光源装置,已知在以发光管为中心与反射器的光束射出开口部分对称的位置上形成冷却空气导入用的一对开口部的装置(例如,参照特开2002-107823号公报( 、 段,图7)。在该光源装置中,在灯架上设有对反射器的开口进行开关的盖部件,如将光源装置装于投影机盖部件打开,可以将冷却空气导入,在发光管破裂要更换光源装置从投影机取出光源装置时,由盖部件闭塞反射器开口,碎片不会向外部飞散。但是,记载于前述特开2002-107823号公报中的光源装置,有必要在灯架上设置盖部件,为了在相对于投影机进行装卸时对盖部件进行开关,必须设置盘簧等加载构件,存在增加构成光源装置的构件数目、组装变得复杂、伴随着部件数目增加而提高制品的成本的问题。此外,在投影机内装有光源装置时,因盖部件打开着,发光管破裂时,多少会有碎片飞散进投影机内的可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增加构件数目、即使发光管破裂碎片也不会飞散到外部、并且可以有效地对发光管进行冷却的光源装置、以及投影机。本专利技术的光源装置,在具备具有在电极之间进行放电发光的发光部及设置在该发光部的两侧上的密封部的发光管、和使从该发光管放射出的光束向一定方向一致地向前方射出的反射器的光源装置中,其特征在于,具备盖部件和覆盖该盖部件的开口部的透明部件,所述盖部件以覆盖前述反射器的光束射出开口的方式设置,具有使从该反射器射出的光束射出的开口部,在外侧形成散热片,由吸收从前述发光管发出的热、将所吸收的热传导给前述散热片的热传导材料构成。在此,作为发光管,可以采用高亮度发光的各种发光管,例如,可以采用金属卤化物灯、高压水银灯等。并且,作为反射器,可以采用抛物面反射器、椭圆反射器,反射器的反射面优选为反射可见光、而透射红外线的所谓冷光镜。进而,作为盖部件,可以采用合成树脂、金属、陶瓷等各种材料,但是优选采用金属或陶瓷。而且,与反射器对向的盖部件的热吸收部,优选为不会将从发光管而来的光反射回到反射器侧的结构,例如,优选在热吸收部中形成V型槽,通过黑氧化铝处理等对热吸收部的面进行精加工。采用本专利技术,由于利用盖部件的热传导性将从发光管而来的热排出到外部,所以不必在反射器上形成用于导入冷却空气的开口部,可以实现完全的防爆结构,而构成光源装置的构件的件数不会增加。并且,在由合成树脂等形成盖部件的情况下,存在由于发光管的热而使盖部件恶化的可能性,而且优选不会产生硅氧烷等有害气体。对此,若利用金属或陶瓷形成盖部件,则不会出现上述情况,可提高光源装置的耐久性。进而,如以金属形成盖部件,可以通过熔融等将发光管破裂的光源装置的盖部件的废料用于其它构件。在本专利技术中,前述反射器是具有椭圆面形状的反射面的椭圆反射器,在于发光管中设置覆盖发光部的前方侧大致一半的副反射镜的情况下,该发光管优选从椭圆反射器的光束射出开口突出地设置。采用本专利技术,从发光管的发光部向前方射出的光束,被副反射镜反射并再次被反射器射出。因而,即使减小反射器光轴方向的长度,由副反射镜从发光部向前方射出的光束也能入射到反射器,几乎没有被反射器反射而未射出的光束,所以可以实现光源装置的小型化。在本专利技术中,前述盖部件优选具备热吸收部,该热吸收部由随着从反射器的光束射出开口朝向光束射出方向直径逐渐缩小的大致锥形筒体构成。在此,热吸收部优选剖面仿照椭圆反射器的汇聚光的尖细形状。采用本专利技术,由于热吸收部形成这样的形状,所以即使从反射器射出的光束与热吸收部接触,反射的光也不会变成漫反射光而再次返回反射器侧,形成可以射出适当光束的光源装置。在本专利技术中,前述散热片,优选由在热吸收部的外侧沿着与反射器的光轴正交方向延伸的板状体构成。采用本专利技术,由于散热片由沿着与反射器光轴方向正交的方向延伸的板状体构成,所以在投影机的光源装置容纳部分中,冷却片配置在光源装置的侧方,利用该冷却片可以有效地冷却光源装置。在本专利技术中,前述透明构件优选为使从椭圆反射器射出的汇聚光平行的平行化透镜,作为平行化透镜,例如可以采用平行化凹透镜等。采用本专利技术,由于可以将椭圆反射器的汇聚光平行化,并且可以利用盖部件和平行化透镜密封发光管,所以可以进一步减少构成光源装置的构件数目。在本专利技术中,前述平行化透镜为平行化凹透镜,沿光束透射方向的厚度尺寸优选在2mm以上。在此,在沿着平行化凹透镜的光束透射方向厚度尺寸不均匀的情况下,例如,在光束入射面为凹面、光束出射面为平面的情况下,只要最薄的部分在2mm以上就可以。当沿着平行化凹透镜的光束透射方向的厚度尺寸不到2mm时,随着发光管的破裂则有可能最终造成平行化凹透镜破损。对此,在本专利技术中,由于平行化凹透镜的厚度尺寸在2mm以上,所以即使发光管破裂,平行化凹透镜也不会破损,可以可靠地防止破裂的发光管的碎片飞散。在本专利技术中,前述平行化凹透镜,优选地,其光束入射面是非球面的凹面,光束出射面为平面。前述非球面优选为双曲面。采用这样的本专利技术,由于平行化凹透镜的光束入射面为非球面的凹面,光束出射面为平面,所以在光束出射面中可以是光不会受到折射,可以提高出射光束的平行度。并且,由于平行化凹透镜的光束入射面为凹面,所以可以防止发光管的密封部和平行化凹透镜的干涉。进而,即使在发光管破裂时,发光管的碎片也不易碰到平行化凹透镜,可以更有效地防止平行化凹透镜的破损。进而,在本专利技术中,优选在前述平行化凹透镜的光束射出面上形成防止紫外线透过的紫外线屏蔽膜。采用这种的本专利技术,由于在平行化凹透镜的光束出射面上形成防止紫外线透过的紫外线屏蔽膜,所以可以防止紫外线从光源装置射出。并且,在于凹面侧上施加紫外线屏蔽膜的情况下,存在不能充分发挥紫外线屏蔽膜的特性的可能性。对此,在本专利技术中,由于在平面侧形成紫外线屏蔽膜,所以可以充分发挥紫外线屏蔽膜的特性。进而,本专利技术的平行化凹透镜,由于其光束入射面形成非球面的凹面,所以在光束入射面侧将光束平行化,从光束出射面射出该平行化的光束。但是,在于光束入射面上形成紫外线屏蔽膜的情况下,不得不使用与光束入射角相应的特殊的紫外线屏蔽膜。与此相对,在本专利技术中,由于在光束出射面上形成紫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光源装置,是具备具有在电极之间进行放电发光的发光部及设置在该发光部的两侧上的密封部的发光管、和使从该发光管放射出的光束向一定方向一致地向前方射出的反射器的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盖部件和覆盖该盖部件的开口部的透明部件,所述盖部件以覆盖前述反射器的光束射出开口的方式设置,具有使从该反射器射出的光束射出的开口部,在外侧形成有散热片,由吸收来自前述发光管的热、将所吸收的热传导给前述散热片的热传导材料构成。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目黑弘行竹泽武士北村公一藤森基行秋山光一
申请(专利权)人: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