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处理污水或废水及飞灰水洗液的沉淀净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323670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10 12: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处理污(废)水及飞灰水洗液的沉淀净化装置,包括进水区、沉淀区、出水区和污泥区,采用折流进出水,紊流分布器进行补水,沉淀区分段设置,污泥区分段设置,可以增加水流路径和停留时间,使污泥更有效沉淀,并根据每一分段内不同的污泥沉降速率和沉降量,设置不同的排泥时间间隔,可有效的避免污泥的局部沉积、板结等问题;净化装置的污泥区设置防堵塞装置,在保证污泥有效外排的基础上,还可有效预防污泥区的排泥口堵塞。还可有效预防污泥区的排泥口堵塞。还可有效预防污泥区的排泥口堵塞。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处理污水或废水及飞灰水洗液的沉淀净化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污(废)水处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污(废)水和飞灰水洗液的沉淀净化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净化装置作为一种污(废)水处理及飞灰水洗液净化系统中污泥/飞灰污泥的净化单元,其主要作用是有效解决污(废)水处理及飞灰水洗液在沉淀净化过程中污泥沉积。现有的关于飞灰污泥净化系统内的污泥处理效果一般,飞灰水洗及水处理过程中致使飞灰污泥在处理设备内均有不同程度的污泥沉积,严重情况下会导致工艺管线的堵塞,影响整个处理工艺的处理工序。
[0003]飞灰水洗液污泥沉淀现有的处理技术是使用缓存水池,在缓存水池内通过中心筒中心进水,底部出水,且设置了一个大的沉淀区,池底设置刮泥机,利用刮泥机设置的传动轴带动刮板推送污泥至底部中心的排泥区。缓存水池沉降存在以下问题:1.污泥沉降不集中,需要机动带刮板的刮泥机把四周的污泥推送至底部中心的排泥区,会形成局部有污泥沉积、板结等问题。2.使用机动设备(比如刮泥机),机动设备会使项目的运行费用和维修费用增加。
[0004]针对这一部分情况,我方设计此技术的净化装置,用以解决污(废)水处理及飞灰水洗液中污泥在工艺段多处沉淀及严重堵塞工艺管道的情况,本技术性能稳定可靠,处理效果好,出水水质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用于处理污(废)水及飞灰水洗液的沉淀净化装置,本技术专利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0006]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用于污(废)水处理及飞灰水洗液沉淀的净化装置,净化装置的形状为长方体,所述净化装置的长宽比为4.5:1至6:1之间,高度不低于3500mm,所述净化装置包括:
[0007]进水区,所述进水区设置在净化装置的一侧,所述进水区池壁上设置均匀水流分布器,所述水流分布器距离净化装置底部水平面500mm至900mm处;
[0008]沉淀区,所述沉淀区包括斜管填料以及斜管的支撑组件,所述沉淀区设计容积应不小于净化装置容积的1/2;
[0009]出水区,所述出水区设置在净化装置的另一侧,所述出水区池壁上设置均匀水流分布器,距离净化装置顶部水平面300mm至700mm处。
[0010]污泥区,所述污泥区设置在净化装置的底部,所述的污泥区分别位于进水区底部、沉淀区底部、出水区底部,且每一分段沉淀区均需设置排泥管,所述排泥管的直径范围 50mm-100mm。
[0011]进一步的,所述进水区、所述沉淀区和所述出水区之间均设置分隔板;所述进水
区、所述沉淀区、所述出水区、所述污泥区相连接处焊接连接。
[0012]进一步的,所述沉淀区包括斜管填料A区,水流回转区,斜管填料B区,三个区域分隔设置,使斜管填料A区出水只能经过水流回转区,水流回转区出水只能经过斜管填料B 区,单向出水设计。
[0013]进一步的,所述进水区水流分布器紊流板的开孔率为25%-50%,可设置4—6排开孔,所有布水孔的过水面积需满足实际项目处理水量的应用;所述出水区的水流分布器紊流板的开孔率为25%-50%,可设置4—6排开孔。
[0014]进一步的,所述沉淀区的斜管填料的安装角度与水平面的夹角为45
°
—70
°

[0015]进一步的,所述沉淀区的斜管填料的支撑组件焊接或螺栓固定在净化装置的池身上,所述斜管填料的支撑组件需做防腐处理。斜管填料A区和斜管填料B区内斜管的设置为相逆方向,其中一个斜管填料区内的斜管右倾斜设置,另一斜管填料区内的斜管需左倾斜设置。
[0016]进一步的,所述沉淀区内斜管填料采用专用填料绳进行绑定或采用圆钢固定,圆钢必须做防腐处理。
[0017]进一步的,所述沉淀区在竖向方向设置2-6段,优选3-4段。
[0018]进一步的,所述的水流分布器,可采用圆形,也可采用三角形、菱形等各类可均匀过水形状。
[0019]进一步的,所述的污泥区设置在净化装置的底部,进水区底部、沉淀区底部、净水端底部均分别设置分段,所述的污泥区每一分段,均需设置排泥管,可实现定期自动排泥的效果。在排泥管内部设置一个与污泥外排方向一致,用于提供鼓气或鼓水作用的短管,为进入污泥管内的污泥提供一定的冲击力,有助于污泥的顺利排出。
[0020]本技术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0021]1.净化装置设置折流进出水,增加污(废)水/飞灰水洗液的停留时间,可以使污(废)水 /飞灰水洗液固体悬浮物更有效沉淀。
[0022]2.净化装置设置紊流分布器进行补水,可使进水的速度更均匀和稳定,降低紊流扰动。
[0023]3.净化装置取消机动设备,可降低项目能耗及繁琐的维修过程。
[0024]4.净化装置沉淀区分段设置,设置3部分折流,可以增加水流路径和停留时间,可以使污泥更有效沉淀。
[0025]5.净化装置污泥区分段设置,根据每一分段内不同的污泥沉降速率和沉降量,设置不同的排泥时间间隔,可有效的避免污泥的局部沉积、板结等问题。
[0026]6.净化装置出水区与沉淀区分隔设置,出水区可以当提升池使用,水泵抽吸时避免扰动沉淀区的污泥。
[0027]7.净化装置的污泥区设置防堵塞装置,在保证污泥有效外排的基础上,还可有效预防污泥区的排泥口堵塞。
附图说明
[0028]图1为本技术一种用于处理污(废)水及飞灰水洗液的沉淀净化装置主体结构示意图。
[0029]图2为本技术一种用于处理污(废)水及飞灰水洗液的沉淀净化装置A-A剖面图和 B-B剖面图。
[0030]1—进水区,1.1-进水紊流分布器,2—沉淀区,2.1—斜管填料A区,2.2—水流回转区,2.3—斜管填料B区,3—出水区,3.1—出水紊流分布器,4—污泥区,4.1—排泥孔, 4.2—防堵塞管(气/水)。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下面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技术或条件的,按照本领域内的文献所描述的技术或条件或者按照产品说明书进行。
[0032]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本技术采用垃圾焚烧飞灰为原料,进行水洗脱氯处理。
[0033]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图1为本技术一种用于处理污(废)水及飞灰水洗液的沉淀净化装置主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用于处理污(废)水及飞灰水洗液的沉淀净化装置A-A剖面图和B-B剖面图。参照图1所示,本技术一种用于污(废)水处理及飞灰水洗液沉淀的净化装置,包括:进水区1、沉淀区2、出水区3、污泥区4。
[0034]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参照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所述进水区1包括进水紊流分布器1.1;所述沉淀区2包括斜管填料A区2.1,水流回转区2.2,斜管填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处理污水或废水及飞灰水洗液的沉淀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净化装置的形状为长方体,所述净化装置的长宽比为4.5:1至6:1之间,高度不低于3500mm,所述净化装置包括:进水区,所述进水区设置在净化装置的一侧,所述进水区池壁上设置均匀水流分布器,所述水流分布器距离净化装置底部水平面500mm至900mm处;沉淀区,所述沉淀区包括斜管填料以及斜管的支撑组件,所述沉淀区设计容积应不小于净化装置容积的1/2;出水区,所述出水区设置在净化装置的另一侧,所述出水区池壁上设置均匀水流分布器,距离净化装置顶部水平面300mm至700mm处;污泥区,所述污泥区设置在净化装置的底部,所述的污泥区分别位于进水区底部、沉淀区底部、出水区底部,且每一分段沉淀区均需设置排泥管,所述排泥管的直径范围50mm-100m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处理污水或废水及飞灰水洗液的沉淀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区、所述沉淀区和所述出水区之间均设置分隔板;所述进水区、所述沉淀区、所述出水区、所述污泥区相连接处焊接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处理污水或废水及飞灰水洗液的沉淀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区包括斜管填料A区,水流回转区,斜管填料B区,三个区域分隔设置,使斜管填料A区出水只能经过水流回转区,水流回转区出水只能经过斜管填料B区,单向出水设计。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处理污水或废水及飞灰水洗液的沉淀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区水流分布器紊流板的开孔率为25%-50%,设置4—6排开孔,所有布水孔的过水面积需满足实际项目处理水量的应用;所述出水区的水流分布器紊流板的开孔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忠锋李扬杰安君孔令然赵小楠赵利英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中科国润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