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浓缩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的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322746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10 11: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浓缩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的设备,包括培养液过滤装置和外泌体超滤装置;所述培养液过滤装置包括培养液放置瓶、过滤装置和过滤液储存瓶;所述过滤液储存瓶开设有排气口、出液口和回液口;所述外泌体超滤装置包括中空壳体和位于所述中空壳体内部的超滤膜,所述超滤膜将所述中空壳体分隔成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二腔室分别通过凸条形成若干通道;所述外泌体超滤装置的进样口与所述第一腔室的蛇形流道的始端连通,所述外泌体超滤装置的出样口与所述第一腔室的蛇形流道的末端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廉、可大规模使用、可降低分离成本的用于外泌体浓缩的装置。置。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浓缩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的设备


[0001]本技术属于生物实验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浓缩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的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各种免疫性性疾病的研究已经成为一个热门,而研究发现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疾病并不是依靠其自身细胞分化,进而替代损伤的细胞进而修复病灶治疗疾病。现在热门的研究是间充质干细胞的分泌的外泌体,其对免疫调控,病变组织修复等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常规使用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免疫相关疾病,需要考虑很多因素,如异体细胞的免疫源性,细胞在体内潜在成瘤性等。但外泌体为脂蛋白颗粒,能有效的通过脂膜结构运输有效成分,且有极低的免疫原性,因此使用外泌体进行治疗是一种有希望的策略。常用的外泌体分离方法是超速离心法,免疫分离法,PEG6000沉淀法和离心超滤法。其中超速离心主要适用于科学研究,其分析纯度高是外泌体分离的金标准,但是其分离仪器成本高,且通量很低,不适用大规模生产。而免疫分离法,使用抗体特异性结合外泌体表面抗原,进而分离外泌体,但是该方法需要昂贵的抗体也导致了其成本昂贵。PEG6000沉淀法会在沉淀过程中引入PEG6000,而该试剂最终会存在于外泌体内,导致外泌体产品的污染。离心超滤法,是在在离心时,在液体中产生压力,迫使液体通过滤膜进而对外泌体进行浓缩,该方法同样存在通量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廉、可大规模使用、可降低分离成本的用于外泌体浓缩的装置。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浓缩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的设备,包括培养液过滤装置和外泌体超滤装置,所述培养液过滤装置和所述外泌体超滤装置通过管道连通;
[0005]所述培养液过滤装置包括底部开口的培养液放置瓶、过滤装置和过滤液储存瓶,所述过滤装置包括过滤器壳体以及位于所述过滤器壳体内部的过滤网,所述过滤器壳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培养液放置瓶、所述过滤液储存瓶螺纹连接;
[0006]所述过滤液储存瓶开设有排气口、出液口和回液口,所述排气口通过排气管与真空泵连通,所述出液口通过出液管的一端与所述外泌体超滤装置的进样口连通,所述出液管的另一端与所述过滤液储存瓶内部的出样管连通,所述回液口通过回液管与所述外泌体超滤装置的出样口连通;
[0007]所述外泌体超滤装置包括中空壳体和位于所述中空壳体内部的超滤膜,所述超滤膜将所述中空壳体分隔成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二腔室分别通过凸条形成若干通道,所述第一腔室内的相邻通道首尾连通以使所述第一腔室形成蛇形流道,所述第二腔室内的相邻通道首尾连通以使所述第二腔室形成蛇形流道;
[0008]所述外泌体超滤装置的进样口与所述第一腔室的蛇形流道的始端连通,所述外泌体超滤装置的出样口与所述第一腔室的蛇形流道的末端连通;
[0009]所述第二腔室具有废液排出口;
[0010]所述出液管设有第一截止阀和动力泵,所述回液管设有第二截止阀。
[0011]本技术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
[0012]进一步地说,所述过滤器壳体的两端内壁具有内螺纹,所述培养液放置瓶的瓶口和所述过滤液储存瓶的瓶口分别设有与所述内螺纹相匹配的外螺纹。
[0013]进一步地说,所述培养液放置瓶和所述过滤液储存瓶皆为广口瓶。
[0014]进一步地说,所述排气口设有透气滤膜。
[0015]进一步地说,所述过滤网的孔径为0.45μm。
[0016]进一步地说,所述中空壳体包括第一半壳体和第二半壳体,所述第一半壳体与所述超滤膜的一侧形成所述第一腔室,所述第二半壳体与所述超滤膜的另一侧形成所述第二腔室。
[0017]进一步地说,所述凸条形成于所述第一半壳体相对于所述超滤膜的一侧;所述凸条形成于所述第二半壳体相对于所述超滤膜的一侧。
[0018]进一步地说,所述第一半壳体、所述第二半壳体和所述凸条皆为玻璃材质。
[0019]进一步地说,所述第一腔室的宽度为1-2mm,所述第二腔室的宽度为1-1.5mm。
[0020]进一步地说,所述出样口为锥形口,所述锥形口的大口径端与所述第一腔室连通,所述锥形口的小口径端与所述出样管连通。
[002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至少具有以下几点:
[0022]1.本技术的设计,可以简单、快速的对细胞培养上清液的外泌体进行浓缩;本技术在合适的灭菌后可以重复使用,以降低生产成本;也可根据相关原理,进行设备同比例放大,以适用于更大规模的浓缩外泌体,实现了低成本,短时间方便、高效地浓缩外泌体的效果;
[0023]2.本技术的过滤液储存瓶开设有排气口、出液口和回液口,该过滤液储存瓶不仅可以用于储存过滤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的细胞碎片,也可以为外泌体超滤装置提供样本存储与超滤液回收,可以减少液体转移的次数,以降低了样本污染的可能。
附图说明
[0024]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5]图2是图1的A部放大图;
[0026]图3是本技术外泌体超滤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0027]图4是本技术第一半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5是本技术第二半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6是本技术外泌体超滤装置的剖视图;
[0030]附图中各部分标记如下:
[0031]培养液放置瓶1、过滤装置2、过滤器壳体21、过滤网22、过滤液储存瓶3、排气口31、出液口32、回液口33、排气管4、真空泵5、出液管6、出样管7、回液管8、外泌体超滤装置9、中空壳体91、超滤膜92、第一腔室93、第二腔室94、进样口95、出样口96、凸条97、废液排出口
98、第一截止阀10、动力泵11、第二截止阀12、透气滤膜13、第一半壳体a、第二半壳体b、凸起a1和凹坑b1。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0033]实施例:一种用于浓缩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的设备,如图1-图3所示,包括培养液过滤装置和外泌体超滤装置,所述培养液过滤装置和所述外泌体超滤装置通过管道连通;
[0034]所述培养液过滤装置包括底部开口的培养液放置瓶1、过滤装置2和过滤液储存瓶3,所述过滤装置包括过滤器壳体21以及位于所述过滤器壳体内部的过滤网22,所述过滤器壳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培养液放置瓶、所述过滤液储存瓶螺纹连接;过滤液储存瓶的表面具有刻度线,便于观察从外泌体超滤装置中进入过滤液储存瓶内的浓缩液的体积;由于培养液放置瓶的底部为开口状,当该设备未使用时,可在培养液放置瓶的底部盖上一玻璃板,避免外界污染物落入培养液放置瓶内。
[0035]所述过滤液储存瓶开设有排气口31、出液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浓缩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培养液过滤装置和外泌体超滤装置,所述培养液过滤装置和所述外泌体超滤装置通过管道连通;所述培养液过滤装置包括底部开口的培养液放置瓶、过滤装置和过滤液储存瓶,所述过滤装置包括过滤器壳体以及位于所述过滤器壳体内部的过滤网,所述过滤器壳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培养液放置瓶、所述过滤液储存瓶螺纹连接;所述过滤液储存瓶开设有排气口、出液口和回液口,所述排气口通过排气管与真空泵连通,所述出液口通过出液管的一端与所述外泌体超滤装置的进样口连通,所述出液管的另一端与所述过滤液储存瓶内部的出样管连通,所述回液口通过回液管与所述外泌体超滤装置的出样口连通;所述外泌体超滤装置包括中空壳体和位于所述中空壳体内部的超滤膜,所述超滤膜将所述中空壳体分隔成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二腔室分别通过凸条形成若干通道,所述第一腔室内的相邻通道首尾连通以使所述第一腔室形成蛇形流道,所述第二腔室内的相邻通道首尾连通以使所述第二腔室形成蛇形流道;所述外泌体超滤装置的进样口与所述第一腔室的蛇形流道的始端连通,所述外泌体超滤装置的出样口与所述第一腔室的蛇形流道的末端连通;所述第二腔室具有废液排出口;所述出液管设有第一截止阀和动力泵,所述回液管设有第二截止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浓缩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器壳体的两端内壁具有内螺纹,所述培养液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洋洋崔恒宓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易诺维生物医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