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特种加热型复合纱线及其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32142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10 10: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纱线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特种加热型复合纱线,包括负离子涤纶纤维、罗布麻纤维和莫代尔纤维,所述罗布麻纤维螺旋包缠在负离子涤纶纤维的一侧,所述莫代尔纤维螺旋包缠在罗布麻纤维的一侧,所述莫代尔纤维的一侧螺旋包缠有甲壳素纤维,所述甲壳素纤维的一侧螺旋包缠有合成纤维,还包括一种特种加热型复合纱线的生产工艺。本发明专利技术将导电纤维丝混纺在负离子涤纶纤维、罗布麻纤维、莫代尔纤维、甲壳素纤维和合成纤维之间,使得纱线具有良好的可纺性和亲肤性,在保证抗菌性能的前提下,具备足够的发热性能,加热性能稳定,使用寿命长,能满足广大消费者冬季取暖的需要。能满足广大消费者冬季取暖的需要。能满足广大消费者冬季取暖的需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特种加热型复合纱线及其生产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纱线生产
,具体为一种特种加热型复合纱线及其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0002]在严寒的冬季,人们除了穿衣取暖外还会采用各种取暖方法,在室内可以通过炉火或者暖气来提高室内的温度满足人们的需要,但是在户外,人们似乎只能以多穿衣物来取暖,为此,我们设计了一种特种加热型复合纱线。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特种加热型复合纱线及其生产工艺,具备加热的优点,解决了在严寒的冬季,人们似乎只能以多穿衣物来取暖的问题。
[0004]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特种加热型复合纱线,包括负离子涤纶纤维、罗布麻纤维和莫代尔纤维,所述罗布麻纤维螺旋包缠在负离子涤纶纤维的一侧,所述莫代尔纤维螺旋包缠在罗布麻纤维的一侧,所述莫代尔纤维的一侧螺旋包缠有甲壳素纤维,所述甲壳素纤维的一侧螺旋包缠有合成纤维,所述负离子涤纶纤维、罗布麻纤维、莫代尔纤维、甲壳素纤维和合成纤维之间设有导电纤维丝。
[0005]进一步地,所述导电纤维丝用合成纤维通过化学镀或真空物理溅射金属制成,且负离子涤纶纤维、罗布麻纤维、莫代尔纤维、甲壳素纤维和合成纤维的外表面涂覆有抗菌层。
[0006]进一步地,所述合成纤维为涤纶纤维、腈纶纤维、锦纶纤维和丙纶纤维中的一种。
[0007]进一步地,所述负离子涤纶纤维长度30~40mm,细度4.0dtex~4.5dtex,单纤维强度5.6~5.8cN/dtex,伸长率20~22%。
[0008]进一步地,所述罗布麻纤维长度20~80mm,细度3.9dtex~4.4dtex、单纤维强度10.5cN~14.5cN/dtex,伸长率25~28%。
[0009]进一步地,所述莫代尔纤维长度为30~40mm,细度1.4~1.6dtex,单纤维强度4.2~5.9cN/dtex,伸长率14~16%。
[0010]一种特种加热型复合纱线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制条;步骤二:一道预并;步骤三:二道预并;步骤四:一道混并;步骤五:二道混并;步骤六:粗纱工序;步骤七:细纱工序;步骤八:络筒成包;其中,在步骤一中:分别制备负离子涤纶纤维、罗布麻纤维、莫代尔纤维、甲壳素纤维、合成纤维和导电纤维丝的复合条;在步骤二中:将负离子涤纶纤维、罗布麻纤维、莫代尔纤维、甲壳素纤维和合成纤维与导电纤维丝混并成一道预并条,混并时导电纤维丝与负离子涤纶纤维、罗布麻纤维、莫代尔纤维、甲壳素纤维和合成纤维的复合条均匀分布在喂入条中;在步骤三中:将6~8条负离子涤纶纤维混并成二道预并条;在步骤四中:将一道预并条、二道预并条和合成纤维混并成一道混并条,混并时一道预
并条、二道预并条和合成纤维均匀排列在喂入条中;在步骤五中:将2~5条一道混并条混并成二道混并条,用抗菌整理剂溶液对二道混并条进行浸渍处理后再干燥;在步骤六中:将干燥后的二道混并条牵伸加捻纺制成粗纱,锭速580~660r/min,前罗拉速度165~185r/min;在步骤七中:将粗纱加捻纺制成细纱,钳口间距2.5~3.0mm,前罗拉速度166~180r/min,锭速12500~13600r/min;在步骤八中:将细纱络成筒纱并成包入库。
[0011]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特种加热型复合纱线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步骤一中,负离子涤纶纤维条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10~30份二氧化锆、10~40份二氧化硅、20~60份二氧化钛混合,烧结后粉碎至平均粒径为0.2~0.8微米的陶瓷粉体;S2、将20~40份异丙基三钛酸酯、10~30份1,2~硬脂酸甘油酯、20~40份单硬脂酸甘油酯混合,制得偶联剂;S3、将偶联剂与陶瓷粉体混合,得到改性陶瓷粉体,将改性陶瓷粉体与涤纶共混,挤出、切片,制得负离子涤纶切片,将负离子涤纶切片加热熔融,挤压,喷丝成型。
[0012]进一步地,所述在步骤一中,甲壳素纤维条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甲壳素进行粉碎,然后加入离子液体,在50~150℃温度下溶解1~50小时,得到纺丝原液;S2、将纺丝原液进行过滤和脱泡,然后进行纺丝;S3、将所得到的丝束进行后处理,得到甲壳素纤维条。
[0013]进一步地,所述在步骤五中,抗菌整理剂溶液是将5~20份抗菌剂、5~25份阳离子固色剂、10~30份阳离子柔软剂、10~30份水性树脂和50~100份纯净水混合而成。
[0014]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特种加热型复合纱线及其生产工艺,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通过将导电纤维丝混纺在负离子涤纶纤维、罗布麻纤维、莫代尔纤维、甲壳素纤维和合成纤维之间,使得纱线具有良好的可纺性和亲肤性,在保证抗菌性能的前提下,具备足够的发热性能,加热性能稳定,使用寿命长,能满足广大消费者冬季取暖的需要。
[0015]2、本专利技术,通过负离子涤纶纤维的设置,负离子涤纶纤维是将能释放负离子的陶瓷粉体添加入涤纶中具有调节空气、吸收异味、活化细胞、提高免疫力的功能,并且能够大量吸收热源的热能,并转换成2~20微米的远红外线向人体发射,使人体局部产生温热效应,促进血液循环,同时也有效地抑制人体热量的散发,具备良好的蓄热效果。
[0016]3、本专利技术,通过甲壳素纤维的设置,甲壳素纤维具有抗菌除臭的功能,甲壳素纤维中的氨基和羟基是具有高亲水性的天然物质,且电荷、极性基密度大,从而具有超强的保湿能力,有舒适的湿润感,甲壳素纤维能活化老化细胞,使之转化成健康细胞,有促进衰弱细胞或免疫细胞活性化的作用,甲壳素纤维对各种细菌和真菌有抑制作用,并阻止细菌及大肠杆菌的生长发育,因而对幼土皮性皮肤炎和过敏反应很有疗效。
[0017]4、本专利技术,通过抗菌层的设置,将二道混并条浸渍抗菌整理剂溶液处理形成抗菌层,不仅可对纱线进行抗菌整理,使得纱线具有抗菌作用,能够防止纱线产生霉斑及色变,
可同时对纱线进行固色和柔软整理,能有效的改善纱线的手感和舒适度,且其耐热性好、耐洗性强,生产过程一次成型,能够有效节约成本和能源,附加值更高。
附图说明
[0018]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图1的A处局部放大图。
[0019]图中:1、负离子涤纶纤维;2、罗布麻纤维;3、莫代尔纤维;4、甲壳素纤维;5、合成纤维;6、导电纤维丝;7、抗菌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请参阅图1-2,一种特种加热型复合纱线,包括负离子涤纶纤维1、罗布麻纤维2和莫代尔纤维3,罗布麻纤维2螺旋包缠在负离子涤纶纤维1的一侧,莫代尔纤维3螺旋包缠在罗布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特种加热型复合纱线,包括负离子涤纶纤维(1)、罗布麻纤维(2)和莫代尔纤维(3),其特征在于:所述罗布麻纤维(2)螺旋包缠在负离子涤纶纤维(1)的一侧,所述莫代尔纤维(3)螺旋包缠在罗布麻纤维(2)的一侧,所述莫代尔纤维(3)的一侧螺旋包缠有甲壳素纤维(4),所述甲壳素纤维(4)的一侧螺旋包缠有合成纤维(5),所述负离子涤纶纤维(1)、罗布麻纤维(2)、莫代尔纤维(3)、甲壳素纤维(4)和合成纤维(5)之间设有导电纤维丝(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特种加热型复合纱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纤维丝(6)用合成纤维(5)通过化学镀或真空物理溅射金属制成,且负离子涤纶纤维(1)、罗布麻纤维(2)、莫代尔纤维(3)、甲壳素纤维(4)和合成纤维(5)的外表面涂覆有抗菌层(7)。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特种加热型复合纱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合成纤维(5)为涤纶纤维、腈纶纤维、锦纶纤维和丙纶纤维中的一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特种加热型复合纱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负离子涤纶纤维(1)长度30~40mm,细度4.0dtex~4.5dtex,单纤维强度5.6~5.8cN/dtex,伸长率20~22%。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特种加热型复合纱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罗布麻纤维(2)长度20~80mm,细度3.9dtex~4.4dtex、单纤维强度10.5cN~14.5cN/dtex,伸长率25~28%。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特种加热型复合纱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莫代尔纤维(3)长度为30~40mm,细度1.4~1.6dtex,单纤维强度4.2~5.9cN/dtex,伸长率14~16%。7.一种特种加热型复合纱线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制条;步骤二:一道预并;步骤三:二道预并;步骤四:一道混并;步骤五:二道混并;步骤六:粗纱工序;步骤七:细纱工序;步骤八:络筒成包;其中,在步骤一中:分别制备负离子涤纶纤维、罗布麻纤维、莫代尔纤维、甲壳素纤维、合成纤维和导电纤维丝的复合条;在步骤二中:将负离子涤纶纤维、罗布麻纤维、莫代尔纤维、甲壳素纤维和合成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振刘宁宁刘俊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璟珮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