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桥梁梁底加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320789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10 10: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桥梁梁底加固装置,属于桥梁加固技术领域,包括弧形支撑框架、可调支撑杆组件、底部钢板和基座,每一弧形支撑框架的底部对应有一可调支撑杆组件,所述弧形支撑框架为若干块且通过可调支撑杆组件支撑使其抵接于桥梁梁底,相邻两弧形支撑框架之间相互铰接,所述可调支撑杆组件的下端连接至底部钢板,所述底部钢板通过基座支撑,所述基座预埋在地面以下。本发明专利技术装置可以适应大部分变形梁底的结构形状,从而提高安装效率和加固的稳定性,还能节约施工成本。还能节约施工成本。还能节约施工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桥梁梁底加固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桥梁加固
,具体涉及一种桥梁梁底加固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发展,相应的,交通运输量以及汽车的荷载也在大幅度的增加,很多桥梁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损伤,对这些旧桥进行加固,使其能继续为公共交通服务成为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
[0003]现在技术中公开了许多对石砌拱桥的加固方案,方案中,需要先根据桥梁的梁底结构,预先设计和制造出预制构件,然后将加固的装置与石拱桥梁的梁底紧密结合,用于支撑桥梁梁底的支撑,但是由于梁底的底部结构在长久使用后难免产生了一系列变形,因此梁底的整体形状已经不是规则的圆弧形,从而造成加固构件与桥梁梁体不能很好地贴合,影响其支撑性能。因此急需提供一种桥梁梁底加固装置,可以适应大部分变形梁底的结构形状,提从而提高安装效率和加固的稳定性,节约施工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桥梁梁底加固装置,可以适应大部分变形梁底的结构形状,从而提高安装效率和加固的稳定性,还能节约施工成本。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本专利技术一种桥梁梁底加固装置,包括弧形支撑框架、可调支撑杆组件、底部钢板和基座,每一弧形支撑框架的底部对应有一可调支撑杆组件,所述弧形支撑框架为若干块且通过可调支撑杆组件支撑使其抵接于桥梁梁底,相邻两弧形支撑框架之间相互铰接,所述可调支撑杆组件的下端连接至底部钢板,所述底部钢板通过基座支撑,所述基座预埋在地面以下;所述可调支撑杆组件包括螺纹长杆、旋转安装座以及螺纹短杆,所述螺纹长杆的上端与所述弧形支撑框架抵接,所述旋转安装座包括座体,所述座体的上部形成用于与所述螺纹长杆的下端端部配合的安装槽,所述座体的下部形成与所述螺纹短杆连接的螺纹孔,所述螺纹短杆的下端与所述底部钢板连接,通过转动所述旋转安装座,可带动所述螺纹长杆上升或下降。
[0007]进一步,所述弧形支撑框架包括弧形顶板和与所述弧形顶板固定相连的胎架,所述胎架包括方形的框体以及交叉设置在所述框体内的交叉杆,所述胎架位于梁底一侧,所述框体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铰接部,所述框体的另一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铰接部对应铰接的第二铰接部。
[0008]进一步,所述弧形顶板的下部开设有定位槽,所述螺纹长杆的上端抵接在所述定位槽内。
[0009]进一步,所述螺纹长杆的上部螺纹连接有一套筒,所述套筒的两侧分别铰接有第一附支撑斜杆和第二附支撑斜杆,所述第一附支撑斜杆和第二附支撑斜杆与所述套筒之间还设置有弹性复位装置,所述弹性复位装置用于保持第一附支撑斜杆和第二附支撑斜杆的
外端对弧形支撑框架进行支撑。
[0010]进一步,所述套筒的下端设置有止动装置,所述止动装置与所述螺纹长杆螺纹相连。
[0011]进一步,所述螺纹短杆的下端固定连接至一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底部钢板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所述连接板上开设有通孔,所述底部钢板上对应开设有滑槽,所螺栓同时穿过所述通孔和滑槽将两者进行连接。
[0012]进一步,所述基座相隔设置在底部钢板的底部,所述滑槽位于相邻两基座之间的间隙内。
[0013]进一步,所述基座内预埋有锚钉,所述锚钉与所述底部钢板焊接。
[0014]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5]本专利技术一种桥梁梁底加固装置,弧形支撑框架为若干块且通过可调支撑杆组件支撑使其抵接于桥梁梁底,相邻两弧形支撑框架之间相互铰接,从而使得弧形支撑框架之间可以适应改变多种弧度,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固定弧度造成的“支撑不到位”的技术问题,通过可调支撑杆组件的支撑,能让每一块弧形支撑框架与桥梁的梁底进行贴合,支撑效果更好。
[0016]本专利技术装置中,所述可调支撑杆组件包括螺纹长杆、旋转安装座以及螺纹短杆,所述螺纹长杆的上端与所述弧形支撑框架抵接,通过转动所述旋转安装座,可带动所述螺纹长杆上升或下降,在安装结束后,通过调整旋转安装座,还能改变可调支撑杆组件的支撑长度,从而方便安装和拆卸,便于更换和维护,同时,通过改变支撑长度,可以调整可调支撑杆组件的预支撑力,以应对后续桥梁的承载情况,防止桥梁的进一步损伤或破坏。
[0017]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或者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从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专利技术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0018]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附图进行说明:
[0019]图1为本专利技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图1在A处的放大图;
[0021]图3为图1在B处的放大图;
[0022]图4为弧形支撑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5为基座的布置示意图。
[0024]附图中标记如下:弧形支撑框架1、弧形顶板11、胎架12、定位槽13、框体111、交叉杆112、第一铰接部113、第二铰接部114、可调支撑杆组件2、螺纹长杆21、旋转安装座22、座体221、安装槽222、螺纹孔223、螺纹短杆23、底部钢板3、基座4、套筒51、第一附支撑斜杆52、第二附支撑斜杆53、弹性复位装置54、止动装置55、连接板6、滑槽7、锚钉8。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
所描述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专利技术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基本构想,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26]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0027]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0028]如图1~5所示,本专利技术一种桥梁梁底加固装置,包括弧形支撑框架、可调支撑杆组件、底部钢板和基座,每一弧形支撑框架的底部对应有一可调支撑杆组件,所述弧形支撑框架为若干块且通过可调支撑杆组件支撑使其抵接于桥梁梁底,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桥梁梁底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弧形支撑框架、可调支撑杆组件、底部钢板和基座,每一弧形支撑框架的底部对应有一可调支撑杆组件,所述弧形支撑框架为若干块且通过可调支撑杆组件支撑使其抵接于桥梁梁底,相邻两弧形支撑框架之间相互铰接,所述可调支撑杆组件的下端连接至底部钢板,所述底部钢板通过基座支撑,所述基座预埋在地面以下;所述可调支撑杆组件包括螺纹长杆、旋转安装座以及螺纹短杆,所述螺纹长杆的上端与所述弧形支撑框架抵接,所述旋转安装座包括座体,所述座体的上部形成用于与所述螺纹长杆的下端端部配合的安装槽,所述座体的下部形成与所述螺纹短杆连接的螺纹孔,所述螺纹短杆的下端与所述底部钢板连接,通过转动所述旋转安装座,可带动所述螺纹长杆上升或下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梁梁底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支撑框架包括弧形顶板和与所述弧形顶板固定相连的胎架,所述胎架包括方形的框体以及交叉设置在所述框体内的交叉杆,所述胎架位于梁底一侧,所述框体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铰接部,所述框体的另一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铰接部对应铰接的第二铰接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桥梁梁底加固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军王保群陈富艳董旭孙国富马玉鸿马玉鹏赵冰马青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交通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