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真空度真空玻璃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32077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10 10: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真空玻璃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真空度真空玻璃,包括上片、下片,所述上片、下片外缘之间设置有密封件,密封件包括由气密性材料制成的密封框架和由低软化点材料制成的支撑组件,其中,支撑组件支撑高度高于所述密封框架安装高度。本发明专利技术针对现有真空玻璃制造中,难以达到高真空度的问题,创新型的采用低软化点材料用于支撑及导气,完成抽真空后,加热使其形变,完美封闭导气通道的同事与其他密封件配合形成气密。密封件配合形成气密。密封件配合形成气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真空度真空玻璃及其制造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真空玻璃
,具体为一种高真空度真空玻璃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真空玻璃大多采用以下几种方式封接:一、采用纤焊料封接,为了达到制造钢化玻璃的目的,在不断研制低温玻璃纤焊料被严格控制烧结时间,也只能做出玻璃表面应力在 24-69Mpa 之间的半钢化玻璃,并且纤焊料的污染大、生产周期长、成品率低下的因素阻碍了真空玻璃的发展 ;二、用有机材料塑脂胶封接的情况,存在长久老化,易放气的情况;三、用对玻璃周边进行红外射线激光封接,但是这种方法目前尚未成熟;四、用金属焊料封边,存在金属焊料与玻璃的粘结强度不够,玻璃开槽,工艺复杂,成本多,并且在玻璃表面嵌入沟槽,加大了成本。
[0003]现有的真空玻璃还存在以下问题 :1. 在玻璃表面开孔排气,接触面小,缺点是通道不畅通,留有小孔,另一种是真空容器排气,虽然没有排气口,腔体存在空间大,能耗大的问题 ;2. 现有技术一般都是排气和封边同时完成,纤焊料被加热熔化后,会释放大量气体,合并时留存在真空层内的气体再也无法排除,所以真空玻璃真空度始终无法达到理想的要求 ;3. 在吸气剂的使用上,由于钢化真空玻璃的发展,给吸气剂的使用提出了更苛刻的要求,关于吸气剂激活必须在真空环境下高温塑封中才能激活,蒸散型吸气剂在钢化玻璃狭小的夹层内升高到 400℃,钢化玻璃的应力会发生改变,不利于钢化玻璃的生产;非蒸散型吸气剂通过保护罩不会氧化失效,但是效果不明显;并且吸气剂会吸收玻璃粉燃烧的空气,使吸气剂无法得到有效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现有真空玻璃无法达到高真空度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真空度,制造成本低,工艺流程简洁,生产效率高的真空玻璃及制造方法。
[0005]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真空度真空玻璃,包括上片、下片,所述上片、下片外缘之间设置有密封件,其特征是:所述密封件包括由气密性材料制成的密封框架和由低软化点材料制成的支撑组件,其中,所述支撑组件支撑高度高于所述密封框架安装高度。
[0006]所述的一种高真空度真空玻璃,其特征是:所述支撑组件具体为支撑框架,所述支撑框架与所述密封框架内外贴合。
[0007]所述的一种高真空度真空玻璃,其特征是:所述上片、下片外缘之间形成截面宽度由外而内逐渐减小的环腔,所述密封框架设置于所述环腔内。
[0008]所述的一种高真空度真空玻璃,其特征是: 所述上片、下片与所述密封件的接触
面均为等离子处理面。
[0009]所述的一种高真空度真空玻璃,其特征是:所述上片、下片外缘之间的相对面包括斜面,两相对的斜面形成截面宽度由外而内逐渐减少的环腔。
[0010]一种高真空度真空玻璃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 将下片玻璃外缘布设支撑件和密封框架,所述支撑件由低软化点材料制成,所述密封框架安装高度低于所述支撑件支撑高度;步骤二:将上片玻璃置于下片玻璃之上,边缘对齐,此时上片玻璃搭接于所述支撑框架之上;步骤三:将合片的玻璃水平置入抽真空装置内进行抽真空;步骤四:真空度达到预设值后,将抽真空装置及其内部的玻璃整体加热,所述支撑框架软化丧失支撑功能,上片玻璃在重力作用下与所述支撑框架、密封框架贴合;步骤五:将合片后的玻璃从抽真空装置中取出,在外缘打胶封口。
[0011]所述的一种高真空度真空玻璃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一中包括如下步骤:S1:将上片、下片两片玻璃与密封件接触面进行等离子表面处理;S2:将下片玻璃外缘布设支撑件和密封框架,所述支撑件由低软化点材料制成,所述密封框架安装高度低于所述支撑件支撑高度。
[0012]所述的一种高真空度真空玻璃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一中包括如下步骤:S1、将上下两片玻璃进行磨边处理,并进钢化炉进行钢化处理;S2、将钢化完成的下片玻璃上布设支撑物;S3:将上片、下片两片玻璃与密封件接触面进行等离子表面处理;S4:将下片玻璃外缘布设支撑件和密封框架,所述支撑件由低软化点材料制成,所述密封框架安装高度低于所述支撑件支撑高度。
[0013]所述的一种高真空度真空玻璃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步骤一中,所述支撑件布为与所述密封框架贴合的支撑框架,所述支撑框架上留有抽气槽。
[0014]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真空玻璃制造中,难以达到高真空度的问题,创新型的采用低软化点材料用于支撑及导气,完成抽真空后,加热使其形变,完美封闭导气通道的同事与其他密封件配合形成气密。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实施例二密封件布设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安装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制造完成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安装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制造完成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三密封件布设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四密封件布设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五密封件布设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1-上片,2-下片,21-支撑框架,22-密封框架,23-支撑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17]实施例一:如图1、2、3所示,一种高真空度真空玻璃,包括上片1,下片2,本实施例中玻璃形状为常见的四边形。上片1、下片2为玻璃体,首先经过磨边处理,并进入钢化炉进行钢化处理,将钢化完成的下片2上布设支撑物,布设完毕后,将上片1、下片2边部进行等离子表面处理,处理后的边部表面与密封件粘接贴合更紧密,气密性更好,而后将下片2边缘布设支撑框架21和密封框架22,支撑框架21由低软化点材料制成,支撑框架21上留有供抽真空的抽气槽,密封框架22与支撑框架21紧密贴合,本实施例中,密封框架22位于支撑框架21外侧,但亦可布设于支撑框架21内侧。布设完毕后,支撑框架21高度高于密封框架22高度,上片1置于下片2之上并齐边,此时,上片1有支撑框架21支撑。将合片的玻璃置入真空釜内抽真空,当真空度达到预设值后,将真空釜置入加热室中加热至支撑框架21软化温度,真空釜内的支撑框架21软化后丧失支撑功能,上片1在重力作用下与支撑框架21,密封框架22贴合,支撑框架21的抽气槽也在形变中封闭。将合片的玻璃从真空釜中取出,在大气压强作用下,支撑框架21、密封框架22与上片1、下片2更加紧密贴合,从而保持玻璃内部的高真空度。在密封框架22外侧打胶封口后,真空玻璃制作完成。
[0018]实施例二:如图1、4、5所示,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不同之处在于,上片1、下片2的边缘进一步加工,外缘侧相对面之间形成截面宽度由外而内逐渐减小的环腔,密封框架22设置于环腔内,在玻璃内部抽真空后,密封框架22被大气压向环腔内侧挤压,由于环腔截面宽度逐渐减小,在密封框架22向内挤压过程中,与环腔两想对面之间的贴合越紧密,从而保证良好的气密性。本实施例中,上片1、下片2外缘侧相对面均设置一斜面,两斜面形成的环腔呈“八”字形截面,在实际设计中,环腔截面亦可呈其他形状,只要保证其在整体趋向宽度收窄,均可达到上述密封效果,因此,各种截面形状之变化也均落入本专利技术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真空度真空玻璃,包括上片(1)、下片(2),所述上片、下片外缘之间设置有密封件,其特征是:所述密封件包括由气密性材料制成的密封框架和由低软化点材料制成的支撑组件,其中,所述支撑组件支撑高度高于所述密封框架安装高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真空度真空玻璃,其特征是:所述支撑组件具体为支撑框架,所述支撑框架与所述密封框架内外贴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真空度真空玻璃,其特征是:所述上片、下片外缘之间形成截面宽度由外而内逐渐减小的环腔,所述密封框架设置于所述环腔内。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真空度真空玻璃,其特征是: 所述上片、下片与所述密封件的接触面均为等离子处理面。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真空度真空玻璃,其特征是:所述上片、下片外缘之间的相对面包括斜面,两相对的斜面形成截面宽度由外而内逐渐减少的环腔。6.一种高真空度真空玻璃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 将下片玻璃外缘布设支撑件和密封框架,所述支撑件由低软化点材料制成,所述密封框架安装高度低于所述支撑件支撑高度;步骤二:将上片玻璃置于下片玻璃之上,边缘对齐,此时上片玻璃搭接于所述支撑框架之上;步骤三:将合片的玻璃水平置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矫振清矫光哲
申请(专利权)人:吉尔博建筑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