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滚降荧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320745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10 10: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低滚降荧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从下至上依次包括透明衬底层、阳极层、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发光层、电子传输层、电子注入层及阴极层;发光层由主体材料与客体材料的交替薄层结构构成。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较传统的主体/客体共混型结构效率滚降问题得到显著改善;同时,对于具有高三重态能级的主体材料,由主体/客体交替薄层结构所构成的发光层还能够减少主体材料的激子向传输层的能量转移,进而提高激子利用率。提高激子利用率。提高激子利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低滚降荧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低滚降的荧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具有自发光、亮度大、发光效率高、驱动电压低、能耗低、工作温度范围宽等优点,在照明和显示领域有广泛的应用。经过多年的发展,OLED性能得到极大的提高,但严重的效率滚降和低的器件寿命仍是制约其实现大批量产业化应用的主要阻碍。器件中载流子和激子得不到很好管理使得高电压下载流子在发光层中不平衡的分布及激子的聚集,进而引起激子-激子及激子-极化子猝灭,这是导致器件效率滚降的主要原因。而荧光OLED具有寿命长、成本低等特点,是OLED照明和显示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荧光有机发光器件中,效率滚降主要受到单重态-三重态猝灭和单重态-极化子猝灭的影响,但在高电流下载流子的不平衡也是荧光器件面临的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低滚降荧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解决荧光器件效率滚降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二是提供一种低滚降荧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制备方法。
[0004]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低滚降荧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包括发光层,所述发光层包括交替设置的主体材料层和客体材料层。
[0005]其中,主体材料层的主体材料包括具有咔唑基团的化合物,客体材料层的客体材料包括荧光客体。
[0006]发光层包括若干交替层,交替层包括一层主体材料层和一层客体材料层,每层主体材料层的厚度为3~5nm,每层客体材料层的厚度为0.1~1nm。
[0007]为了进一步降低器件的效率滚降,作为优选地,交替层的数量为3~7层。
[0008]上述荧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还包括透明衬底层、阳极层、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电子传输层、电子注入层及阴极层,所述透明衬底层、阳极层、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发光层、电子传输层、电子注入层及阴极层依次层叠设置。如该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从下至上依次包括透明衬底层、阳极层、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发光层、电子传输层、电子注入层及阴极层。
[0009]其中,透明衬底层可为玻璃、塑料等,阳极层可为氧化铟锡、氧化铟锌等,空穴注入层可为氧化钼、PEDOT:PSS等,空穴传输层可为TAPC、TCTA等空穴传输材料,电子传输层可为TmPyPB、Bphen等电子传输材料,电子注入层可为氟化锂、碳酸铯等碱金属化合物,阴极可为铝、银等金属。优选地,所述透明衬底层的材料为玻璃或柔性塑料,所述阴极层材料为金、银、铜、铝或镁中的一种或两种。
[0010]所述透明衬底层的厚度为1~1.5mm,阳极层的厚度为80~110nm,无机空穴注入层
厚度为1~5nm,有机空穴注入层厚度为20~50nm,空穴传输层的厚度为20~45nm,发光层的厚度15~25nm,电子传输层的厚度为40~60nm,电子注入层的厚度为0.5~2nm,阴极层的厚度为80~120nm。
[0011]作为优选地,交替蒸镀的发光层中,发光层的顶层为主体材料层,主体材料层与电子传输层接触;发光层的底层为客体材料层,客体材料层与空穴传输层接触。即最底层客体材料与空穴传输层接触,最顶层主体材料与电子传输层接触。
[0012]本专利技术创新地提出了一种具有交替发光层的器件结构,该设计可以避免主体材料上产生的激子转移至空穴传输层,导致传输层的发光。因此,可以进一步降低器件的效率滚降。采用上述交替蒸镀发光层的荧光器件,获得了较低的效率滚降,亮度由1cd/m2到1000cd/m2的效率滚降小于20%,同时器件亮度和效率也获得了提升。
[0013]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荧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在具有阳极层的透明衬底上,依次沉积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发光层、电子传输层、电子注入层及阴极层;其中,发光层采用主客体材料交替蒸镀制备得到。
[0014]所述空穴传输层的蒸镀速率为0.2~0.3nm/s,发光层的蒸镀速率为0.2~0.3nm/s,电子传输层的蒸镀速率为0.2~0.3nm/s,电子注入层的蒸镀速率为0.005~0.01nm/s,阴极层的蒸镀速率为0.8~1nm/s。
[0015]专利技术原理:本专利技术中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从下至上依次包括透明衬底层、阳极层、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发光层、电子传输层、电子注入层及阴极层。其中,发光层由主体材料与客体材料的交替薄层结构构成。本专利技术提出采用主体客体交替蒸镀的方式制备发光层结构,拓宽了激子的复合区域,提高了激子的复合率以及利用率。同时这一结构还能有效减少主体材料到空穴传输层之间的能量转移,最终器件的效率滚降显著降低。本专利技术设计的一种新型器件结构还提高了器件亮度,降低了启亮电压,推动了荧光OLED器件的生产应用,具有较大的经济价值。本专利技术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较传统的主体/客体共混型结构效率滚降问题得到显著改善。同时,对于具有高三重态能级的主体材料,由客体/主体交替薄层结构所构成的发光层还能够减少主体材料的激子向传输层的能量转移,进而提高激子利用率。
[0016]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低滚降荧光有机发光二极管,发光层采用交替蒸镀的方式制备;一方面发光层的厚度大,因而激子的复合区域宽,有利于主体和客体之间的能量转移,提高了激子的复合率以及利用率,从而提升了二极管的发光效率;另外,由于空穴传输层和主体材料之间存在客体材料,所以能有效减少主体材料到空穴传输层之间的能量转移。最终制备的荧光有机发光二极管具有很低的效率滚降,同时发光效率高于现有技术中多层结构的荧光有机发光二极管。这一新型器件结构还提高了器件亮度,降低了启亮电压,有效促进了荧光OLED生产应用,具有极大的经济价值。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具有交替蒸镀发光层的荧光器件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具有掺杂发光层的荧光器件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具有掺杂发光层和阻挡层的荧光器件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实施例1与对比例1-1、对比例1-2和对比例1-3的性能对比图,其中图4(a)为
亮度-电压-电流密度曲线,图4(b)为电流效率-亮度-功率效率曲线;
[0021]图5为实施例2与对比例2-1和对比例2-2的性能对比图,其中图5(a)为亮度-电压-电流密度曲线,图5(b)为电流效率-亮度-功率效率曲线;
[0022]图6为实施例3与对比例3-1和对比例3-2的性能对比图,其中图6(a)为亮度-电压-电流密度曲线,图6(b)为电流效率-亮度-功率效率曲线;
[0023]图7为实施例3与实施例4、实施例5和实施例6的性能对比图,其中图7(a)为亮度-电压-电流密度曲线,图7(b)为电流效率-亮度-功率效率曲线;
[0024]图8为实例1与对比例1-1、对比例1-2和对比例1-3的电致发光光谱对比图;
[0025]图9为实施例2与对比例2-1和对比例2-2的电致发光光谱对比图;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滚降荧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包括发光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层包括交替设置的主体材料层和客体材料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滚降荧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主体材料层的主体材料包括具有咔唑基团的化合物,客体材料层的客体材料包括荧光客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滚降荧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发光层包括若干交替层,交替层包括一层主体材料层和一层客体材料层,每层主体材料层的厚度为3~5nm,每层客体材料层的厚度为0.1~1nm。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低滚降荧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交替层的数量为3~7层。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滚降荧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透明衬底层、阳极层、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电子传输层、电子注入层及阴极层,所述透明衬底层、阳极层、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发光层、电子传输层、电子注入层及阴极层依次层叠设置。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低滚降荧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衬底层的厚度为1~1.5mm,阳极层的厚度为80~110nm,无机空穴注入层厚度为1~5nm,有机空穴注入层厚度为20~50nm,空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明光陈润锋潘飞黄维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邮电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