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增加储能无功-电压调节稳定性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318999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10 09: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增加储能无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增加储能无功-电压调节稳定性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增加储能无功-电压调节稳定性的方法,该方法减少储能无功调节过程中电压偏差,增加储能无功-电压控制系统稳定性。

技术介绍

[0002]电网容量不断增加,区域电网结构变的复杂,由光伏、风电等高渗透率分布式电源点组成的微网,由于其低惯性、低阻尼特性,势必会对大电网的频率稳定性造成影响。储能单元作为可以灵活充放电的电源,能够实现在电网中动态吸收、释放能量,且因为其响应快速、控制灵活,在维持电网电压稳定有无可替代的优势。
[0003]为了使储能设备具备电压调节能力,在储能逆变装置中利用相应的功率控制系统、单机或加装独立控制装置完成下垂特性控制。但在储能装置实际运行过程中,存在线路阻抗分布不均匀、输出压降非线性等问题,这就会导致储能逆变装置电压调节存在稳态偏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增加储能无功-电压调节稳定性的方法,该方法减少储能无功调节过程中电压偏差的方法,对传统储能无功-电压下垂控制进行改进,提出一种动态下垂控制方案,增加储能无功-电压控制系统稳定性。
[0005]本专利技术采取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0006]一种增加储能无功-电压调节稳定性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1)建立储能逆变装置功率传输方程;
[0008]2)根据储能逆变装置内部参数性质,将步骤1)储能逆变装置功率传输方程进行化简;
[0009]3)根据步骤2)储能逆变装置功率传输化简方程,引入下垂系数,得到储能无功-电压下垂控制方程;
[0010]4)设定步骤3)储能无功-电压下垂控制方程电压调节幅值上限、下限;
[0011]5)在步骤4)储能无功-电压下垂控制方程电压调节幅值上限基础上,设定储能逆变装置电压正调节动态下垂系数k
i1

[0012]6)在步骤4)储能无功-电压下垂控制方程电压调节幅值下限基础上,设定储能逆变装置电压正调节动态下垂系数k
i2

[0013]7)将步骤5)、步骤6)得到的储能逆变装置电压正调节动态下垂系数k
i1
和储能逆变装置电压正调节动态下垂系数k
i2
进行组合得到新型动态下垂系数k
i
,自动调节下垂系数来减少电压调节范围;
[0014]8)将步骤7)得到的新型动态下垂系数k
i
应用于储能无功-电压下垂控制中,得到动态下垂控制方程,提高储能电压调节稳定性。
[0015]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步骤1)的具体实现方法为:建立储能逆变装置功率传
输方程:其中:R
f
、X
f
为滤波电路电阻值及感抗值;U
i
为储能逆变装置交流侧电压;U0为网侧电压;δ为功角差。
[0016]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步骤2)的具体实现方法为:根据储能逆变装置内部参数性质:R
f
<<X
f
,将步骤1)储能逆变装置功率传输方程进行化简:
[0017]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步骤3)的具体实现方法为:根据步骤2)储能逆变装置功率传输化简方程,引入下垂系数k,得到储能无功-电压下垂控制方程:U
i
=U
0-kQ。
[0018]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步骤4)的具体实现方法为:设定步骤3)储能无功-电压下垂控制方程电压调节幅值上限:U
max
、下限:U
min

[0019]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步骤5)的具体实现方法为:在步骤4)储能无功-电压下垂控制方程电压调节幅值上限基础上,当U-U0>0,设定储能逆变装置电压正调节动态下垂系数k
i1
:其中:ΔQ为无功调节量。
[0020]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步骤6)的具体实现方法为:在步骤4)储能无功-电压下垂控制方程电压调节幅值下限基础上,当U-U0≤0,设定储能逆变装置电压正调节动态下垂系数k
i2

[0021]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步骤7)的具体实现方法为:将步骤5)、步骤6)得到的储能逆变装置电压正调节动态下垂系数k
i1
和储能逆变装置电压正调节动态下垂系数k
i2
进行组合得到新型动态下垂系数k
i
:当U-U0>0,即调节电压为正时,分子系数选择U
max-U0;当U-U0≤0,即调节电压为负时,选择U
min-U0,自动调节下垂系数来减少电压调节范围。
[0022]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步骤8)的具体实现方法为:将步骤7)得到的新型动态下垂系数k
i
应用于储能无功-电压下垂控制中,得到动态下垂控制方程:U
i
=U
0-k
i
Q
i
,提高储能电压调节稳定性。
[00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至少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0024]1.本专利技术出一种减少储能无功调节过程中电压偏差的方法,可以有效解决储能逆变装置电压调节过程中存在的稳态偏差问题。
[0025]2.本专利技术对传统储能无功-电压下垂控制进行改进,提出一种动态下垂控制方案,增加储能无功-电压控制系统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26]图1为储能逆变装置电路结构图;
[0027]图2为储能逆变装置无功-电压下垂特性图;
[0028]图3为储能逆变装置无功-电压动态下垂特性图;
[0029]图4为能逆变装置电压调节对比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通过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0031]如图1所示,储能逆变装置功率传输方程可表示为:
[0032][0033]式(1)中:R
f
、X
f
为滤波电路电阻值及感抗值;U
i
为储能逆变装置交流侧电压;U0为网侧电压;δ为功角差。储能逆变装置内部参数中,通常满足R
f
<<X
f
,则式(1)可简化为:
[0034][0035]如图2所示,储能逆变装置输出有功功率与功角有关,输出无功功率与电压有关。为了实现并网逆变器电压调节,控制方程为:
[0036]U
i
=U
0-kQ
ꢀꢀꢀꢀꢀꢀ
(3)
[0037]式(3)中:k是无功功率下垂系数。
[0038]如图3所示,传统下垂无功-电压控制中,下垂系数k为定值,无功-电压量与电压调节量成线性关系,但在储能装置中,一些内部电气设备对于电压波动较为敏感,当电压大范围调节时,极易造成内部设备脱网。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动态下垂控制方案,自动调节下垂系数来减少无功-电压范围,新型动态下垂系数可表示为: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增加储能无功-电压调节稳定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建立储能逆变装置功率传输方程;2)根据储能逆变装置内部参数性质,将步骤1)储能逆变装置功率传输方程进行化简;3)根据步骤2)储能逆变装置功率传输化简方程,引入下垂系数,得到储能无功-电压下垂控制方程;4)设定步骤3)储能无功-电压下垂控制方程电压调节幅值上限、下限;5)在步骤4)储能无功-电压下垂控制方程电压调节幅值上限基础上,设定储能逆变装置电压正调节动态下垂系数k
i1
;6)在步骤4)储能无功-电压下垂控制方程电压调节幅值下限基础上,设定储能逆变装置电压正调节动态下垂系数k
i2
;7)将步骤5)、步骤6)得到的储能逆变装置电压正调节动态下垂系数k
i1
和储能逆变装置电压正调节动态下垂系数k
i2
进行组合得到新型动态下垂系数k
i
,自动调节下垂系数来减少电压调节范围;8)将步骤7)得到的新型动态下垂系数k
i
应用于储能无功-电压下垂控制中,得到动态下垂控制方程,提高储能电压调节稳定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加储能无功-电压调节稳定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的具体实现方法为:建立储能逆变装置功率传输方程:其中:R
f
、X
f
为滤波电路电阻值及感抗值;U
i
为储能逆变装置交流侧电压;U0为网侧电压;δ为功角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增加储能无功-电压调节稳定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的具体实现方法为:根据储能逆变装置内部参数性质:R
f
<<X
f
,将步骤1)储能逆变装置功率传输方程进行化简: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增加储能无功-电压调节稳定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的具体实现方法为:根据步骤2)储能逆变装置功率传输化简方程,引入下垂系数k,得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沛豪孙钢虎兀鹏越柴琦王小辉寇水潮高峰姜宁郭新宇孙梦瑶李志鹏赵俊博薛磊贺婷郭霞张立松潘海波王文强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