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事故应急救援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318457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10 09: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矿山事故应急救援机器人,涉及应急设备领域,包括驱动机构和辅助机构,将装置放置于矿口,操作人员利用遥控器在远端向数据收发器发送信号,驱动电机驱动旋转轴进行旋转,旋转轴带动安装接头两端的螺旋叶进行同向旋转,从而将整体装置在螺旋叶的风力驱动下进行飞行,整体装置能够在飞行状态下穿越处于离地面较高的矿山空隙处,无法在飞行状态下移动的整体装置,匀速降低驱动电机的旋转速度,整体装置会使抗震机构与地面接触,抗震机构与地面接触时,调节轮盘的底端同时与地面接触,通过异性快的角度调整从而使调节轮盘整体进行度旋转,通过传动电机驱动其进行旋转,从而带动整体装置在矿山事故地面进行移动。动整体装置在矿山事故地面进行移动。动整体装置在矿山事故地面进行移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矿山事故应急救援机器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应急设备领域,尤其涉及矿山事故应急救援机器人。

技术介绍

[0002]矿山有一定开采境界的采掘矿石的独立生产经营单位。矿山主要包括一个或多个采矿车间(或称坑口、矿井、露天采场等)和一些辅助车间,大部分矿山还包括选矿场(洗煤厂)。矿山规模(也称生产能力)通常用年产量或日产量表示。年产量即矿山每年生产的矿石数量。按产量的大小,分为大型、中型、小型3种类型。矿山规模的大小,要与矿山经济合理的服务年限相适应,只有这样,才能节省基建费用,降低成本。在矿山生产过程中,采掘作业既是消耗人力、物力最多,占用资金最多,又是降低采矿成本潜力最大的生产环节。降低采掘成本的主要途径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及产品质量,降低物资消耗。
[0003]在矿山开采的过程中,为了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均配置有应急救援机器人,现市面上的应急救援机器人大多数具有实用性较差、无法胜任多种环境状态、无法对矿洞内的扬尘进行处理和无法携带应急物品的问题。
[0004]针对上述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了矿山事故应急救援机器人。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矿山事故应急救援机器人,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矿山事故应急救援机器人,包括驱动机构和辅助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载体、数据收发器、摄像头和移动机构,所述载体的外圈安装有数据收发器,所述数据收发器的两端开设有摄像头,所述载体的四端安装有移动机构,所述载体的上下两端安装有辅助机构,所述辅助机构包括倾洒机构和抗震机构,所述载体的顶端安装有倾洒机构,所述载体的下端安装有抗震机构;
[0007]所述移动机构包括安装筒、调节轮盘和升降机构,所述安装筒的下端内腔安装有调节轮盘,所述安装筒的上端安装有升降机构。
[0008]优选的,所述调节轮盘包括异性块、贯穿横轴、衔接块、安装盘、安装壳、衔接柱、传动电机和旋转异轮,所述异性块通过贯穿横轴与衔接块活动连接,所述衔接块的下端安装有安装盘,所述安装盘的下端安装有安装壳,所述安装壳的两端通过横杆与衔接柱固定连接,所述安装壳的内腔安装有传动电机,所述传动电机的下端安装有旋转异轮。
[0009]优选的,所述旋转异轮包括带动内盘、外接盘、外安装环、外接环条和圆形轮环,所述带动内盘的外圈安装有外接盘,所述外接盘的外圈安装有外安装环,所述外安装环的外圈环形阵列开设有外接环条,所述外接环条的另一端安装有圆形轮环。
[0010]优选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驱动电机、旋转轴、安装接头和螺旋叶,所述驱动电机的上端安装有旋转轴,所述的上端安装有安装接头,所述安装接头的两端安装有螺旋叶。
[0011]优选的,所述倾洒机构包括盛料盒体、侧开腔、内嵌筒、上接块、上安装壳和洒水孔,所述盛料盒体的侧端开设有侧开腔,所述盛料盒体的内腔贯穿设置有内嵌筒,所述内嵌
筒的顶端与上接块活动连接,所述上接块的上端安装有上安装壳,所述上安装壳的顶端铺设有洒水孔。
[0012]优选的,所述抗震机构包括支撑底板、弹性基筒和支撑顶板,所述支撑底板的上端四角安装有弹性基筒,所述弹性基筒的顶端与支撑顶板活动连接。
[0013]优选的,所述弹性基筒包括安装顶壳、密封条环、弹性夹壳和弹性内柱,所述安装顶壳的下端安装有密封条环,所述密封条环的之间安装有弹性夹壳,所述密封条环的内腔贯穿安装有弹性内柱。
[0014]优选的,所述圆形轮环的外圈为合成橡胶材质制成的构件。
[0015]优选的,所述安装筒的一侧开设有凹槽,凹槽的开设宽度大于异性块的宽度。
[001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8]1、本专利技术提出的矿山事故应急救援机器人,整体装置由驱动机构与辅助机构组成,将装置放置于矿口,操作人员利用遥控器在远端向数据收发器发送信号,驱动电机驱动旋转轴进行旋转,旋转轴带动安装接头两端的螺旋叶进行同向旋转,从而将整体装置在螺旋叶的风力驱动下进行飞行,整体装置能够在飞行状态下穿越处于离地面较高的矿山空隙处。
[0019]2、本专利技术提出的矿山事故应急救援机器人,无法在飞行状态下移动的整体装置,匀速降低驱动电机的旋转速度,整体装置会使抗震机构与地面接触,利用弹性内柱对整体装置的抗震性能进行提升,避免在降落过程中下降速度过快而导致装置内腔的精密构件损坏的情况发生,抗震机构与地面接触时,调节轮盘的底端同时与地面接触,通过异性快的角度调整从而使调节轮盘整体进行度旋转,此时旋转异轮外圈与地面接触,通过传动电机驱动其进行旋转,从而带动整体装置在矿山事故地面进行移动,且因圆形轮环的外圈为合成橡胶材质,其具有较大的抓地力,使其在矿山中不会因石块潮湿度较大而移动能力下降的情况发生。
[0020]3、本专利技术提出的矿山事故应急救援机器人,可将应急物资放置于侧开腔的内腔,将应急物资第一时间通过机器人输送至受困人员手中,在内嵌筒内腔可储存有适量的清水,在矿山中遇到扬尘较大的情况时,可通过洒水孔喷出,利用细化的水雾对扬尘进行处理,提升了装置的实用性和功能多样性。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专利技术矿山事故应急救援机器人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专利技术移动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本专利技术调节轮盘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4为本专利技术倾洒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5]图5为本专利技术抗震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6]图6为本专利技术弹性基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7]附图标记:1、驱动机构;11、载体;12、数据收发器;13、摄像头;14、移动机构;141、安装筒;142、调节轮盘;1421、异性块;1422、贯穿横轴;1423、衔接块;1424、安装盘;1425、安装壳;1426、衔接柱;1427、传动电机;1428、旋转异轮;14281、带动内盘;14282、外接盘;
14283、外安装环;14284、外接环条;14285、圆形轮环;143、升降机构;1431、驱动电机;1432、旋转轴;1433、安装接头;1434、螺旋叶;2、辅助机构;21、倾洒机构;211、盛料盒体;212、侧开腔;213、内嵌筒;214、上接块;215、上安装壳;216、洒水孔;22、抗震机构;221、支撑底板;222、弹性基筒;2221、安装顶壳;2222、密封条环;2223、弹性夹壳;2224、弹性内柱;223、支撑顶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为了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但下述实施例仅仅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0029]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
[0030]实施例1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矿山事故应急救援机器人,包括驱动机构(1)和辅助机构(2),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1)包括载体(11)、数据收发器(12)、摄像头(13)和移动机构(14),所述载体(11)的外圈安装有数据收发器(12),所述数据收发器(12)的两端开设有摄像头(13),所述载体(11)的四端安装有移动机构(14),所述载体(11)的上下两端安装有辅助机构(2),所述辅助机构(2)包括倾洒机构(21)和抗震机构(22),所述载体(11)的顶端安装有倾洒机构(21),所述载体(11)的下端安装有抗震机构(22);所述移动机构(14)包括安装筒(141)、调节轮盘(142)和升降机构(143),所述安装筒(142)的下端内腔安装有调节轮盘(141),所述安装筒(142)的上端安装有升降机构(14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山事故应急救援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轮盘(142)包括异性块(1421)、贯穿横轴(1422)、衔接块(1423)、安装盘(1424)、安装壳(1425)、衔接柱(1426)、传动电机(1427)和旋转异轮(1428),所述异性块(1421)通过贯穿横轴(1422)与衔接块(1423)活动连接,所述衔接块(1423)的下端安装有安装盘(1424),所述安装盘(1424)的下端安装有安装壳(1425),所述安装壳(1425)的两端通过横杆与衔接柱(1426)固定连接,所述安装壳(1425)的内腔安装有传动电机(1427),所述传动电机(1427)的下端安装有旋转异轮(1428)。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矿山事故应急救援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异轮(1428)包括带动内盘(14281)、外接盘(14282)、外安装环(14283)、外接环条(14284)和圆形轮环(14285),所述带动内盘(14281)的外圈安装有外接盘(14282),所述外接盘(14282)的外圈安装有外安装环(14283),所述外安装环(14283)的外圈环形阵列开设有外接环条(14284),所述外接环条(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玉莲余芳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亭瑞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