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医用设备CT机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CT探测装置,包括第一组装面、第二组装面、拉环A、拉环B、CT探测组件、定位仪以及主基板,所述第一组装面设置于CT探测组件的上部,所述第二组装面设置于CT探测组件的下部,所述拉环A、拉环B均设置于CT探测组件的右侧,所述定位仪设置于CT探测组件的左侧,所述主基板设置于定位仪上。本发明专利技术作为主要定位,用于控制主基板间的定位精度并防止探测组件在安装时偏移,保证了探测器间隙的均匀性,可进行精确定位,简化了公差要素,加工和精度更容易控制,有效升高信噪比,能够用于成像诊断。能够用于成像诊断。能够用于成像诊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CT探测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用设备 CT 机
,具体的说是一种CT探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CT可根据人体不同组织对X线的吸收与透过率的不同,应用灵敏度极高的仪器对人体进行扫描,然后将扫描所获取的数据输入电子计算机,电子计算机对数据进行处理后,就CT机可摄下人体被检查部位的断面或立体的图像,发现体内任何部位的细小病变,因此探测器是CT机的核心部件,探测器的质量是直接决定CT设备的最关键技术指标,直接影响到成像效果。目前国外比较先进的CT生产厂家使用的探测器均为发光晶体(稀土 陶瓷)探测器,主要区别在发光晶体上,有闪烁晶体探测器、稀土陶瓷探测器、金属陶瓷探测 器、宝石探测器等。但各种探测器的排列结构基本相同,均为 X 线与光电二极管的接收面相垂直,X 线照射晶体使晶体发出可见光,可见光使光电二极管导通。
[0003]由于现有的医用设备CT探测器是由多个探测器模块安装在一个弧形或多边形的导轨支架上来构成整个探测器。在工作时,CT机的球管发出X射线,经限束器限制形成一个锥形的光束并照射到 探测器上,经探测器转化为光电信号并经过一系列的处理和图像重建和校正算法后生成CT图像。因此,每个模块的定位精度显得尤为重要,当模块的时间位置与理论位置偏差较大时,会导致CT图像产生模糊、条纹状、带状、混叠等多种伪影。
[0004]综上所述,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我们提出一种高精度定位的CT探测装置,从而解决以上提到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之处,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CT探测装置。
[0006]本专利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CT探测装置,包括第一组装面、第二组装面、拉环A、拉环B、CT探测组件、定位仪以及主基板,所述第一组装面设置于CT探测组件的上部,所述第二组装面设置于CT探测组件的下部,所述拉环A、拉环B均设置于CT探测组件的右侧,所述定位仪设置于CT探测组件的左侧,所述主基板设置于定位仪上。
[0007]上述的一种CT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装面、第二组装面设置为相同的型号参数。
[0008]上述的一种CT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环A、拉环B设置为相同的型号参数。
[0009]上述的一种CT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CT探测组件包括滤波片、主扫描探测板、副扫描探测板以及安装块,所述滤波片设置于CT探测组件的内部,所述主扫描探测板、副扫描探测板依次设置于CT探测组件上,所述副扫描探测板通过安装块固定于主扫描探测板的一侧。
[0010]上述的一种CT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块的数量均设置为二个。
[0011]上述的一种CT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仪包括夹块、固台、滑块、矫正架、定位架以及定位感知探头,所述主基板通过夹块设置于固台上,所述固台设置于定位仪顶
部的右端,所述矫正架通过滑块设置定位仪于顶部的左端,所述定位感知探头通过定位架设置于矫正架上。
[0012]上述的一种CT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块的数量均设置为二个。
[0013]上述的一种CT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基板包括光电二极管、内晶体以及光电二极管引线,所述光电二极管依次设置于内晶体上,所述光电二极管引线设置于光电二极管的内部。
[0014]上述的一种CT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电二极管的数量均设置为若干个。
[001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该种CT探测装置作为主要定位,用于控制主基板间的定位精度并防止探测组件在安装时偏移,保证了探测器间隙的均匀性,可进行精确定位,简化了公差要素,加工和精度更容易控制,有效升高信噪比,能够用于成像诊断。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CT探测装置整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CT探测装置CT探测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CT探测装置定位仪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种CT探测装置主基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1第一组装面、2第二组装面、3拉环A、4拉环B、5CT探测组件、51滤波片、52主扫描探测板、53副扫描探测板、54安装块、6定位仪、61夹块、62固台、63滑块、64矫正架、65定位架、66定位感知探头、7主基板、71光电二极管、72内晶体、73光电二极管引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请参阅图1-4,一种CT探测装置,包括第一组装面1、第二组装面2、拉环A3、拉环B4、CT探测组件5、定位仪6以及主基板7,第一组装面1设置于CT探测组件5的上部,第二组装面2设置于CT探测组件5的下部,拉环A3、拉环B4均设置于CT探测组件5的右侧,定位仪6设置于CT探测组件5的左侧,主基板7设置于定位仪6上。
[0020]本专利技术中,其中第一组装面1、第二组装面2设置为相同的型号参数,便于固定CT探测组件5;拉环A3、拉环B4设置为相同的型号参数,便于移动CT探测组件5;CT探测组件5包括滤波片51、主扫描探测板52、副扫描探测板53以及安装块54,滤波片51设置于CT探测组件5的内部,主扫描探测板52、副扫描探测板53依次设置于CT探测组件5上,副扫描探测板53通过安装块54固定于主扫描探测板52的一侧;安装块54的数量均设置为二个,便于固定副扫描探测板53;定位仪6包括夹块61、固台62、滑块63、矫正架64、定位架65以及定位感知探头66,主基板7通过夹块61设置于固台62上,固台62设置于定位仪6顶部的右端,矫正架64通过滑块63设置定位仪6于顶部的左端,定位感知探头66通过定位架65设置于矫正架64上,夹块61的数量均设置为二个,能够精确定位;主基板7包括光电二极管71、内晶体72以及光电二极管引线73,光电二极管71依次设置于内晶体72上,光电二极管引线73设置于光电二极管
71的内部,光电二极管71的数量均设置为若干个,简化了公差要素,加工和精度更容易控制,有效升高信噪比,能够用于成像诊断。
[0021]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是:使用时,首先通过定位仪6调节主基板7的检测位置精度,利用CT探测组件5进行人体扫描检测,最后由CT探测组件5通过0
°
和 180
°
接收的信号,在得到诊断后的三维图像,用户可以与计算机系统7进行交互,对此图像进行剪切、统计、查看切片、改变透明度和染色等操作;也可以使用基于人工智能的疾病自动识别技术,让计算机系统7对图像进行智能识别,提高的疾病判读速度和人工效率。本专利技术作为主要定位,用于控制主基板间的定位精度并防止探测组件在安装时偏移,保证了探测器间隙的均匀性,可进行精确定位,简化了公差要素,加工和精度更容易控制,有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CT探测装置,包括第一组装面(1)、第二组装面(2)、拉环A(3)、拉环B(4)、CT探测组件(5)、定位仪(6)以及主基板(7),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装面(1)设置于CT探测组件(5)的上部,所述第二组装面(2)设置于CT探测组件(5)的下部,所述拉环A(3)、拉环B(4)均设置于CT探测组件(5)的右侧,所述定位仪(6)设置于CT探测组件(5)的左侧,所述主基板(7)设置于定位仪(6)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CT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装面(1)、第二组装面(2)设置为相同的型号参数。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CT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环A(3)、拉环B(4)设置为相同的型号参数。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CT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CT探测组件(5)包括滤波片(51)、主扫描探测板(52)、副扫描探测板(53)以及安装块(54),所述滤波片(51)设置于CT探测组件(5)的内部,所述主扫描探测板(52)、副扫描探测板(53)依次设置于CT探测组件(5)上,所述副扫描探测板(53)通过安装块(54)固定于主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建文,
申请(专利权)人:陈建文,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