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面向终端应用的多通道融合的自适应网络链路选择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31309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10 09: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面向终端应用的多通道融合的自适应网络链路选择方法,包括网络链路探测模块、信道管理模块、频繁访问目标存储模块、终端应用和目标服务,面向终端应用的多通道融合的自适应网络链路选择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终端应用在访问目标服务前,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终端应用技术领域,该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面向终端应用的多通道融合的自适应网络链路选择方法,可以解决单一通信链路网络拥塞及故障的问题,提升用户体验,该方法的主要策略是根据网络链路探测模块返回的结果动态选择出口链路,并且为了降低对同一目标服务的重复探测,须将选择结果上传到网络信道管理模块,作为下次客户端访问同一目标时信道选择的参考依据,降低服务访问延迟。降低服务访问延迟。降低服务访问延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面向终端应用的多通道融合的自适应网络链路选择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终端应用
,具体为面向终端应用的多通道融合的自适应网络链路选择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终端应用越来越丰富,为了解决多个终端应用同时发送数据时面临的网络拥塞问题,终端配置了个多个网络出口,应用可以根据需要动态选择网络链路。
[0003]多出口网络链路为终端提供了多种网络出口的灵活性,避免了单一通信链路网络拥塞及故障的问题,与此同时,终端面临着网络出口链路选择的问题。
[0004]传统的路由策略是基于目的地址匹配规则来进行,数据报文根据匹配的结果从选择的网络链路出口发送,很难按照实际的网络拥塞等情况动态选择出口链路,导致链路上的负载不均衡,用户体验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面向终端应用的多通道融合的自适应网络链路选择方法,解决了传统的路由策略容易导致链路上的负载不均衡,用户体验不佳的问题。
[0006]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面向终端应用的多通道融合的自适应网络链路选择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S1:设置有网络链路探测模块、信道管理模块、频繁访问目标存储模块、终端应用和目标服务,终端应用在访问目标服务前,从频繁访问目标存储模块(部署于终端)中查找目标,如果目标可达链路只有一条,则选择该出口链路;
[0008]S2:如果目标可达链路存在多条,并且在有效时间α内,则根据选择网络拥塞最低的链路;
[0009]S3:如果频繁访问目标存储模块中没有该条记录,则从信道管理模块中查询获取,并且在有效时间α内,则根据该结果选择链路;
[0010]S4:如果信道管理模块中该记录也不存在,网络链路探测模块则对目标进行探测,将探测结果上传到信道管理模块,并返回给终端应用;
[0011]S5:终端应用根据返回的结果选择出口链路,并在频繁访问目标存储模块中更新记录。
[0012]进一步地,还包括用于所述终端应用显示的显示屏;插接组件,所述插接组件设置于所述显示屏上,所述插接组件包括插接头,所述显示屏上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开设有滑动槽;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固定于所述插接头的内部,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固定槽,所述固定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上滑动连接有滑动板,所述滑动板上固定连接有定位杆,所述固定板上开设有定位槽;推动装置,所述推动装置固定于所述插接头上,所述推动装置包括推动杆,所述推动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盘,并且推动杆的一
端固定连接有圆盘。
[0013]进一步地,所述插接头与所述显示屏滑动连接,所述滑动槽的内表面与所述推动杆滑动连接。
[0014]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板共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固定板对称分布在所述插接头的两侧,并且两个固定板上的结构相同。
[0015]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槽开设与所述插接头的内部,所述滑动板与所述固定槽的内表面滑动连接。
[0016]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槽共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固定槽对称分布在所述插接头的两侧,并且两个固定槽内部的结构相同。
[0017]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与所述滑动板固定连接。
[0018]进一步地,所述定位杆的一端贯穿所述插接头的左侧且延伸至所述固定槽的内部,并且定位杆与所述插接头滑动连接。
[0019]进一步地,所述定位杆的一端与所述定位槽相适配,所述固定盘与所述固定槽的内表面滑动连接。
[0020]进一步地,所述推动杆的一端贯穿所述插接头的左侧且延伸至所述固定槽的内部,并且推动杆与所述插接头滑动连接。
[00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2]本专利技术提供了面向终端应用的多通道融合的自适应网络链路选择方法,可以解决单一通信链路网络拥塞及故障的问题,提升用户体验,该方法的主要策略是根据网络链路探测模块返回的结果动态选择出口链路,并且为了降低对同一目标服务的重复探测,须将选择结果上传到网络信道管理模块,作为下次客户端访问同一目标时信道选择的参考依据,降低服务访问延迟。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第一实施例的系统框图;
[0024]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第二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5]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图2中显示屏的俯视图;
[0026]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图3中A处放大图。
[0027]图中:1-显示屏、2-插接组件、21-插接头、22-固定板、23-滑动槽、3
-ꢀ
定位组件、31-固定槽、32-支撑杆、33-滑动板、34-定位杆、35-定位槽、4
-ꢀ
推动装置、41-推动杆、42-固定盘、43-圆盘、5-复位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9]第一实施例
[0030]请参阅图1,本专利技术提供技术方案:面向终端应用的多通道融合的自适应网络链路选择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1]S1:设置有网络链路探测模块、信道管理模块、频繁访问目标存储模块、终端应用和目标服务,终端应用在访问目标服务前,从频繁访问目标存储模块(部署于终端)中查找目标,如果目标可达链路只有一条,则选择该出口链路;
[0032]S2:如果目标可达链路存在多条,并且在有效时间α内,则根据选择网络拥塞最低的链路;
[0033]S3:如果频繁访问目标存储模块中没有该条记录,则从信道管理模块中查询获取,并且在有效时间α内,则根据该结果选择链路;
[0034]S4:如果信道管理模块中该记录也不存在,网络链路探测模块则对目标进行探测,将探测结果上传到信道管理模块,并返回给终端应用;
[0035]S5:终端应用根据返回的结果选择出口链路,并在频繁访问目标存储模块中更新记录。
[0036](1)网络出口链路选择依据包括:链路的拥塞情况、目标服务在该链路下是否可达。如果在该链路下,目标服务不可达,则直接探测其他链路;如果在多条链路目标服务可达下,再探测网络的拥塞状态和耗时,上述两个指标可同时探测。
[0037](2)自适应算法的高效性和灵活性,自适应算法对上述两个指标分配了不同的优先级,其中链路是否可达优先级高于网络拥塞状态。
[0038]第二实施例
[0039]请参阅图2、图3和图4,基于本申请的第一实施例提供的面向终端应用的多通道融合的自适应网络链路选择方法,本申请的第二实施例提出另面向终端应用的多通道融合的自适应网络链路选择方法。第二实施例仅仅是第一实施例优选的方式,第二实施例的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面向终端应用的多通道融合的自适应网络链路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设置有网络链路探测模块、信道管理模块、频繁访问目标存储模块、终端应用和目标服务,终端应用在访问目标服务前,从频繁访问目标存储模块(部署于终端)中查找目标,如果目标可达链路只有一条,则选择该出口链路;S2:如果目标可达链路存在多条,并且在有效时间α内,则根据选择网络拥塞最低的链路;S3:如果频繁访问目标存储模块中没有该条记录,则从信道管理模块中查询获取,并且在有效时间α内,则根据该结果选择链路;S4:如果信道管理模块中该记录也不存在,网络链路探测模块则对目标进行探测,将探测结果上传到信道管理模块,并返回给终端应用;S5:终端应用根据返回的结果选择出口链路,并在频繁访问目标存储模块中更新记录。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向终端应用的多通道融合的自适应网络链路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所述终端应用显示的显示屏(1);插接组件(2),所述插接组件(2)设置于所述显示屏(1)上,所述插接组件(2)包括插接头(21),所述显示屏(1)上固定连接有固定板(22),所述固定板(22)上开设有滑动槽(23);定位组件(3),所述定位组件(3)固定于所述插接头(21)的内部,所述定位组件(3)包括固定槽(31),所述固定槽(3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杆(32),所述支撑杆(32)上滑动连接有滑动板(33),所述滑动板(33)上固定连接有定位杆(34),所述固定板(22)上开设有定位槽(35);推动装置(4),所述推动装置(4)固定于所述插接头(21)上,所述推动装置(4)包括推动杆(41),所述推动杆(4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盘(42),并且推动杆(4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圆盘(4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面向终端应用的多通道融合的自适应网络链路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顺健周舟钟友兵黄园园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