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纱线浸渍助剂合成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31129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10 09: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纱线浸渍助剂合成方法,它涉及纺织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将不饱和脂环族化合物、催化剂溶于有机溶剂得到混合物,催化剂为过渡金属化合物和季铵盐的混合物;将双氧水溶于有机溶剂中;将溶解后的双氧水加入混合物中反应,在2小时内滴加完双氧水溶液,滴加时不断搅拌,滴加完毕后反应;将反应液充分冷却让催化剂析出后过滤,将过滤后的滤液置入分液漏斗中,静止分液,分去上层水相,取有机相;将碱金属碳酸盐加入分离出的有机相中进行反应,反应后固液分离,取液相中的有机相,有机相经水洗后,旋蒸脱溶减压蒸馏得到环氧树脂。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纱线浸渍助剂合成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纺织
,具体涉及一种纱线浸渍助剂合成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纱线浸渍于环氧树脂助剂中,树脂渗透入纱线中,可以反复熔化并在室温下冷却固化,由此纱线中的纤维单丝通过树脂至少部分地彼此结合在一起。环氧树脂具有很好的耐候性、耐紫外光以及抗电子辐射性能,可应用于纺织产品上。目前常用的环氧树脂的制备工艺主要为过氧酸氧化法和催化氧化法。其中,过氧酸氧化法的生产条件苛刻,且生产过程中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催化氧化法则是以具有氧化作用的金属化合物为催化剂,并以过氧化物为氧源,从而催化合成环氧化合物,生产条件较温和,产率较高。
[0003]环氧树脂的反应转化需要通过催化剂催化进行,催化剂通常使用合成专用的催化剂,合成催化剂合成过程复杂,反应时间长,难以满足工业生产中要求的生产效率,催化时,催化剂不能完全从有机相中析出,严重影响产品品质,且催化效率低,产品得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纱线浸渍助剂合成方法,能够解决催化效率低、产品得率低、催化剂不能完全从有机相中析出的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包括以下步骤:S1、将不饱和脂环族化合物、催化剂溶于有机溶剂,在搅拌下升温至60-90℃得到混合物,催化剂为过渡金属化合物和季铵盐的混合物,将双氧水溶于有机溶剂中,室温搅拌至完全溶解;S2、将溶解后的双氧水加入步骤S1中的混合物中反应,滴加双氧水溶液时不断搅拌,滴加完毕后控制温度在50-60℃反应4-6小时;S3、将反应液充分冷却让催化剂析出后过滤,将过滤后的滤液置入分液漏斗中,静止分液,分去上层水相,取有机相;S4、将碱金属碳酸盐加入步骤S3中分离出的有机相中进行反应,反应后固液分离,取液相中的有机相,有机相经水洗后,旋蒸脱溶减压蒸馏得到环氧树脂。
[0006]进一步地,所述催化剂季铵盐为苄基三乙基氯化铵(TEBA)、四丁基溴化铵、四丁基氯化铵、四丁基硫酸氢铵(TBAB)、三辛基甲基氯化铵、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或十四烷基三甲基氯化铵。
[0007]进一步地,所述催化剂过渡金属化合物为含Ni、Pt、Pd、Cr、Rh、Ru的过渡金属化合物。
[0008]进一步地,所述碱金属碳酸盐为碳酸钠、碳酸钾、碳酸氢钠或碳酸氢钾中的至少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0009]进一步地,所述有机溶剂为烷烃类溶剂。
[0010]进一步地,所述不饱和脂环族化合物、催化剂与有机溶剂的质量比为100:(2-5):
(120-150)。
[0011]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将不饱和脂环族化合物、催化剂先溶于有机溶剂,再将双氧水溶于有机溶剂,两者充分溶解后将双氧水溶液加入反应物中反应,反应在过渡金属化合物和季铵盐的混合物催化剂中进行,催化反应效率高,产品得率提高,且反应后通过碱金属碳酸盐的作用,可顺利将催化剂从有机相中析出,避免残留在有机相产物内的催化剂影响产品品质。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下面的实施例可以使本专业的技术人员更全面地理解本专利技术,但并不因此将本专利技术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
[0013]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包括以下步骤:S1、将不饱和脂环族化合物、催化剂溶于有机溶剂,在搅拌下升温至60-90℃得到混合物,催化剂为过渡金属化合物和季铵盐的混合物。
[00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催化剂季铵盐为苄基三乙基氯化铵(TEBA)、四丁基溴化铵、四丁基氯化铵、四丁基硫酸氢铵(TBAB)、三辛基甲基氯化铵、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或十四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催化剂过渡金属化合物为含Ni、Pt、Pd、Cr、Rh、Ru的过渡金属化合物。
[00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有机溶剂为烷烃类溶剂。
[0016]将双氧水溶于有机溶剂中,室温搅拌至完全溶解;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步骤S1中不饱和脂环族化合物与双氧水中含有的过氧化氢的摩尔比为1:(2-3)。
[0017]S2、将溶解后的双氧水加入步骤S1中的混合物中反应,在2小时内滴加完双氧水溶液,滴加时不断搅拌,滴加完毕后控制温度在50-60℃反应4-6小时。
[0018]S3、将反应液充分冷却让催化剂析出后过滤,将过滤后的滤液置入分液漏斗中,静止分液,分去上层水相,取有机相;S4、将碱金属碳酸盐加入步骤S3中分离出的有机相中进行反应,反应后固液分离,取液相中的有机相,有机相经水洗后,旋蒸脱溶减压蒸馏得到环氧树脂。
[001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碱金属碳酸盐为碳酸钠、碳酸钾、碳酸氢钠或碳酸氢钾中的至少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002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不饱和脂环族化合物、催化剂与有机溶剂的质量比为100:(2-5):(120-150)。
[002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步骤S4中,精馏的条件为:100-3000Pa、70-90℃下进行精馏。具体地,氮气氛围下,先在500-3000Pa、70-90℃下精馏至有机相中溶剂含量低于1%,然后在100-500Pa、70-90℃下精馏至有机相中溶剂含量低于100ppm。
[0022]实施例一S1、将3,4-环己烯基甲酸-3,4-环己烯基甲酯、催化剂苄基三乙基氯化铵和含Ni、Pt的过渡金属化合物溶于有机溶剂烷烃类溶剂,在搅拌下升温至60℃得到混合物;将双氧水溶于有机溶剂烷烃类溶剂中,室温搅拌至完全溶解;S2、将溶解后的双氧水加入步骤S1中的混合物中反应,在2小时内滴加完双氧水溶液,
滴加时不断搅拌,滴加完毕后控制温度在60℃反应4小时。
[0023]S3、将反应液充分冷却让催化剂析出后过滤,将过滤后的滤液置入分液漏斗中,静止分液,分去上层水相,取有机相;S4、将碳酸钠及水一起加入步骤S3中分离出的有机相中进行反应,反应后固液分离,取液相中的有机相,有机相经水洗后,旋蒸脱溶减压蒸馏得到环氧树脂。
[0024]3,4-环己烯基甲酸-3,4-环己烯基甲酯、苄基三乙基氯化铵和含Ni、Pt的过渡金属化合物与有机溶剂的质量比为100:2:120。
[0025]实施例二S1、将3,4-环己烯基甲酸-3,4-环己烯基甲酯、四丁基溴化铵和含Pd、Cr的过渡金属化合物溶于烷烃类溶剂,在搅拌下升温至70℃得到混合物;将双氧水溶于烷烃类溶剂中,室温搅拌至完全溶解;S2、将溶解后的双氧水加入步骤S1中的混合物中反应,在2小时内滴加完双氧水溶液,滴加时不断搅拌,滴加完毕后控制温度在50℃反应6小时。
[0026]S3、将反应液充分冷却让催化剂析出后过滤,将过滤后的滤液置入分液漏斗中,静止分液,分去上层水相,取有机相;S4、将碳酸钾加入步骤S4中分离出的有机相中进行反应,反应后固液分离,取液相中的有机相,有机相经水洗后,旋蒸脱溶减压蒸馏得到环氧树脂。
[0027]3,4-环己烯基甲酸-3,4-环己烯基甲酯、四丁基溴化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纱线浸渍助剂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将不饱和脂环族化合物、催化剂溶于有机溶剂,在搅拌下升温至60-90℃得到混合物,催化剂为过渡金属化合物和季铵盐的混合物,将双氧水溶于有机溶剂中,室温搅拌至完全溶解;S2、将溶解后的双氧水加入步骤S1中的混合物中反应,滴加双氧水溶液时不断搅拌,滴加完毕后控制温度在50-60℃反应4-6小时;S3、将反应液充分冷却让催化剂析出后过滤,将过滤后的滤液置入分液漏斗中,静止分液,分去上层水相,取有机相;S4、将碱金属碳酸盐加入步骤S3中分离出的有机相中进行反应,反应后固液分离,取液相中的有机相,有机相经水洗后,旋蒸脱溶减压蒸馏得到环氧树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纱线浸渍助剂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季铵盐为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训华
申请(专利权)人:如皋市丹凤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