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大圆弧段索塔钢筋网片整体弯折成型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30992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10 09: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超大圆弧段索塔钢筋网片整体弯折成型装置,所述钢筋网片包括纵筋和箍筋布设形成的平面;其包括:立方架体;弯折部,其固定设置于所述立方架体上,用于将所述钢筋网片弯折成预制形状;所述弯折部包括起始端、中间段和末尾端;钩设部,其设置在所述立方架体上位于所述弯折部的所述起始端位置处;提拉部,其位于所述弯折部的末尾端位置;其中,所述钢筋网片贴合铺设于所述起始端、中间段和末尾端,且所述中间段为具有预设轨迹的曲面,通过所述钩设部固定住所述钢筋网片的一端,通过所述提拉部拉取所述钢筋网片远离所述起始端的一端将所述钢筋网片进行弯折。可广泛应用于钢筋网片弯折技术领域。钢筋网片弯折技术领域。钢筋网片弯折技术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大圆弧段索塔钢筋网片整体弯折成型装置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大型钢筋网片弯折
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超大圆弧段索塔钢筋网片整体弯折成型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混凝土桥塔在大跨径斜拉桥、悬索桥中应用广泛,既是主要承重构件,又是表现桥梁景观最突出的部分。桥塔形式不再局限于传统立柱或门式结构,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异形桥塔,直线与曲线的结合应用使得桥塔构型更为复杂,超大圆弧段的索塔构型就是其中一种。
[0003]桥塔钢筋施工最普遍的方式是后场单元件加工,现场全人工绑扎成型,属于劳动密集型作业,技术要求低,对异型结构适应性强。为减轻劳动强度,降低安全风险、提高施工效率,目前我国一些企业也开始在桥塔中尝试应用钢筋模块化技术,这项技术在桩基、墩柱及盖梁施工中已趋于成熟。在鸭池河大桥中,借鉴钢箱梁节段厂内匹配加工的思路,在地面设置桥塔钢筋预拼胎架,人工绑扎节段钢筋部品,然后吊装至已浇塔柱顶面进行连接,相比常规钢筋散装每节段安装时间3~4天,装配化安装仅需14小时即可完成;在南沙大桥中,尝试采用钢筋网片拼装的方式施工索塔钢筋,主筋通过锥套锁紧式套筒进行连接。然而,这两种方案仍然需大量人工绑扎,其自动化程度不高,离基于现代工厂的工业化建造要求还有着较大差距。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稳定、拆装方便可重复使用的超大圆弧段索塔钢筋网片整体弯折成型装置及方法。
[0005]为了实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超大圆弧段索塔钢筋网片整体弯折成型装置,所述钢筋网片包括纵筋和箍筋布设形成的平面;包括:
[0006]立方架体;
[0007]弯折部,其固定设置于所述立方架体上,用于将所述钢筋网片弯折成预制形状;
[0008]所述弯折部包括起始端、中间段和末尾端;
[0009]钩设部,其设置在所述立方架体上位于所述弯折部的所述起始端位置处;
[0010]提拉部,其位于所述弯折部的末尾端位置;
[0011]其中,所述钢筋网片贴合铺设于所述起始端、中间段和末尾端,且所述中间段为具有预设轨迹的曲面,通过所述钩设部固定住所述钢筋网片的一端,通过所述提拉部拉取所述钢筋网片远离所述起始端的一端将所述钢筋网片进行弯折。
[0012]优选地,所述中间段上间隔设置有若干夹取装置,以及位于所述中间段的节段区间的所述钢筋网片上间隔设置有若干临时固定装置,若干所述固定装置与若干所述夹取装置一一对应。
[0013]优选地,所述弯折部包括:
[0014]一斜撑,其固定设置在所述立方架体上,所述斜撑的两端分别为所述起始端和末尾端;
[0015]若干连杆,其一端沿所述斜撑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若干所述连杆的另一端呈扇形张开设置形成所述曲面。
[0016]优选地,所述临时固定装置为工字钢,其沿所述钢筋网片的箍筋方向间隔布设,且工字钢的一对翼板的棱边贴合所述钢筋网片设置。
[0017]优选地,若干所述夹取装置一一对应设置在若干所述连杆远离所述斜撑的一端;
[0018]所述夹取装置均包括:
[0019]一T型构件,其包括横直部和竖直部,所述横直部远离所述竖直部的侧壁间隔设置一对夹槽,用于抓取所述工字钢的一对翼板;
[0020]所述竖直部远离所述横直部的一端同轴心设置第一螺杆;
[0021]所述连杆远离所述斜撑的一端设置螺孔,所述第一螺杆与所述螺杆匹配。
[0022]优选地,一对所述夹槽分别夹取一所述工字钢的一对翼板的远离所述钢筋网片的棱边,一对所述夹槽的相对远离侧壁上均贯穿设置一第二螺杆,所述第二螺杆伸入所述夹槽内的一端设置吸盘;
[0023]所述夹槽内远离所述第二螺杆的内壁上还设置有若干橡胶的凸点。
[0024]一种超大圆弧段索塔钢筋网片整体弯折成型装置及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25]步骤S1,将若干所述工字钢间隔安设于平直状态的所述钢筋网片上,使各所述工字钢间距与所述弯折部的连杆间距一致,得到预弯折钢筋网片;
[0026]步骤S2,将所述步骤S1中的预弯折钢筋网片的其中一端的所述工字钢与所述弯折部的所述起始端连接固定,然后利用所述提拉部对所述预弯折钢筋网片的另一端进行提拉,直至所述预弯折钢筋网片位于所述中间段的曲面轨迹相适应后停止提拉,得到成型的弯折钢筋网片。
[0027]优选地,所述步骤S2中利用所述提拉部对所述预弯折钢筋网片的另一端进行提拉还包括:
[0028]先通过吊装器械进行提拉,使所述预弯折的钢筋网片由平直状态逐渐弯折形成与所述弯折部的曲面相贴合的弯折轨迹,再利用手拉葫芦对位于末尾端的预弯折钢筋网片进行水平横拉并固定,直至所述预弯折钢筋网片形成与所述中间段的曲面形成一致轨迹。
[0029]优选地,所述步骤S1中,在将所述预弯折钢筋网片的一端与所述弯折部固定前,先将多个所述夹取装置一一对应安装至若干所述连杆上,并调整所述夹取装置的夹槽对应与所述工字钢的一对翼板的棱边位置对应,当一对翼板的棱边伸缩一对所述夹槽内时,拧动第二螺杆使所述第二螺杆具有所述吸盘的一端抵于所述翼板的侧壁。
[0030]本专利技术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0031]1、结构稳定,通过本专利技术的装置能够满足大体积钢筋网片的弯折成型,弯折时通过在弯折部分的各个节点对钢筋网片进行固定,以增强其塑行的稳定性。
[0032]2、结构简单,通过结构式预制胎架配合提拉机构即可完成超大圆弧状钢筋网片的弯折,经济效益高、利用率高、弯折效果好。
[0033]3、安装拆卸方便,通过临时固定方式对钢筋网片进行弯折,可随时根据加工需求进行拆卸安装调整,大大提高了网片的弯折效率。
[0034]本专利技术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专利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0035]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钢筋网片与工字钢的位置结构示意图;
[0036]图2为本专利技术超大圆弧段索塔钢筋网片整体弯折成型装置的对钢筋网片进行弯折的结构示意图;
[0037]图3为本专利技术超大圆弧段索塔钢筋网片整体弯折成型装置对钢筋网片完成成功后的结构示意图;
[0038]图4为本专利技术T型构件与工字钢的安装位置结构图;
[0039]图5为本图4中A的放大结构图;
[0040]说明书附图标记说明:1、钢筋网片,2、立方架体,3、连接杆,4、钩设部,5、提拉部,6、斜撑,7、T型构件,8、第二螺杆,9、吸盘,10、工字钢,11、凸点,12、第一螺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4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0042]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术语“横向”、“纵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大圆弧段索塔钢筋网片整体弯折成型装置,所述钢筋网片包括纵筋和箍筋布设形成的平面;其特征在于,包括:立方架体;弯折部,其固定设置于所述立方架体上,用于将所述钢筋网片弯折成预制形状;所述弯折部包括起始端、中间段和末尾端;钩设部,其设置在所述立方架体上位于所述弯折部的所述起始端位置处;提拉部,其位于所述弯折部的末尾端位置;其中,所述钢筋网片贴合铺设于所述起始端、中间段和末尾端,且所述中间段为具有预设轨迹的曲面,通过所述钩设部固定住所述钢筋网片的一端,通过所述提拉部拉取所述钢筋网片远离所述起始端的一端将所述钢筋网片进行弯折。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大圆弧段索塔钢筋网片整体弯折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段上间隔设置有若干夹取装置,以及位于所述中间段的节段区间的所述钢筋网片上间隔设置有若干临时固定装置,若干所述固定装置与若干所述夹取装置一一对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大圆弧段索塔钢筋网片整体弯折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部包括:一斜撑,其固定设置在所述立方架体上,所述斜撑的两端分别为所述起始端和末尾端;若干连杆,其一端沿所述斜撑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若干所述连杆的另一端呈扇形张开设置形成所述曲面。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大圆弧段索塔钢筋网片整体弯折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临时固定装置为工字钢,其沿所述钢筋网片的箍筋方向间隔布设,且工字钢的一对翼板的棱边贴合所述钢筋网片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超大圆弧段索塔钢筋网片整体弯折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夹取装置一一对应设置在若干所述连杆远离所述斜撑的一端;所述夹取装置均包括:一T型构件,其包括横直部和竖直部,所述横直部远离所述竖直部的侧壁间隔设置一对夹槽,用于抓取所述工字钢的一对翼板;所述竖直部远离所述横直部的一端同轴心设置第一螺杆;所述连杆远离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鸿杨秀礼张永涛秦宗平陈鸣程茂林曾炜吴中正黄剑陈斌奉思东华晓涛张晓平廖朝昶夏昊刘修成朱明清张益鹏严双桥涂同珩李涛管政霖方之遥范晨阳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