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控钢结构双扇防护密闭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309857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10 09: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控钢结构双扇防护密闭门,包括上框架,所述上框架底部的左右两侧均转动连接有支撑柱,两个所述支撑柱的底端转动连接有下框架,所述支撑柱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护门本体,防护门本体的后侧设置有气动机构,防护门本体的内部设置有密闭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控门技术领域。该电控钢结构双扇防护密闭门,通过设置有密闭机构,利用电机的转动,配合第一转轴、第二转轴、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一齿条、第二齿条、第一推杆、密封板和第二推杆,实现手自一体化的锁死,不仅能够对该防护门本体进行卡接,而且可以对防护门本体与外框的接触处实施密闭,使得操作起来更加的方便,同时提高了该防护门本体的密闭性。同时提高了该防护门本体的密闭性。同时提高了该防护门本体的密闭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控钢结构双扇防护密闭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控门
,具体为一种电控钢结构双扇防护密闭门。

技术介绍

[0002]防护密闭门应能阻挡冲击波,满足相应的抗力要求;选用时,不仅应满足洞口尺寸的需要,还应满足设计压力要求;钢结构门虽然价格较高,防早期核辐射性能也较差,但因其自重较轻,启闭灵活,故通常用于尺寸相对较大的车辆出入口,钢制防护密闭门采用平开式;按门扇数量划分,有单扇人防门和双扇人防门两种,双扇门一般用于尺寸较大的车辆出入口。
[0003]现有的电控钢结构双扇防护密闭门常利用电机带动门的转动,不仅容易损坏,而且噪音较大,维修起来也比较的麻烦,同时存在门与外框的接触部位仍然存在缝隙,密闭性较差,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控钢结构双扇防护密闭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控钢结构双扇防护密闭门,解决了传统的利用电机带动门的转动易损坏、噪音大且维修麻烦,同时密封性较差的问题。
[0005]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电控钢结构双扇防护密闭门,包括上框架,所述上框架底部的左右两侧均转动连接有支撑柱,两个所述支撑柱的底端转动连接有下框架,所述支撑柱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护门本体,所述防护门本体的后侧设置有气动机构,所述防护门本体的内部设置有密闭机构,所述密闭机构中包括电机,所述电机的表面与防护门本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电机输出轴的表面通过连轴器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表面活动连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二转轴的表面且位于第一齿轮的后侧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防护门本体的内部且位于第一齿轮的两侧活动连接有第一齿条,所述防护门本体内部且位于第一齿条的后侧活动连接有第二齿条,所述第一齿条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一推杆,所述第一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密封板,所述第二齿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推杆,所述第二转轴的一端与防护门本体的内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轴的另一端贯穿防护门本体并固定连接有转动把手。
[0006]优选的,所述第一转轴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二转轴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的外表面与第二锥齿轮的外表面啮合。
[0007]优选的,所述防护门本体的顶部与底部均开设有放置槽,所述防护门本体的内部且位于放置槽的内表面开设有通槽,所述防护门本体的内部且位于通槽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卡槽,两个所述防护门本体的相对侧之间均开设有第一滑槽。
[0008]优选的,所述防护门本体的相对侧之间且位于第一滑槽的下方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互相远离的一侧均开设有第二卡槽。
[0009]优选的,所述第一推杆和第一齿条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卡块,所述第二推杆和
第二齿条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卡块,所述第一卡块的外表面与第一卡槽的内表面滑动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第二卡块的外表面与第二卡槽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所述第一齿条和第一推杆的外表面与通槽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所述第二齿条和第二推杆的外表面与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的内表面均滑动连接,所述放置槽的内表面与密封板的外表面接触。
[0011]优选的,所述上框架和下框架的相对侧之间均开设有嵌槽,所述密封板的表面与嵌槽的内表面接触,所述防护门本体的表面设置有密封橡胶板。
[0012]优选的,所述气动机构中包括与墙体固定连接的气缸,所述气缸的一端滑动连接有第三推杆,所述防护门本体的后侧固定连接有转动块,所述第三推杆的一端与转动块的内表面转动连接。
[0013]有益效果
[0014]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控钢结构双扇防护密闭门。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5](1)、该电控钢结构双扇防护密闭门,通过在密闭机构中包括电机,电机的表面与防护门本体的内壁固定连接,电机输出轴的表面通过连轴器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的表面活动连接有第二转轴,第二转轴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第二转轴的表面且位于第一齿轮的后侧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防护门本体的内部且位于第一齿轮的两侧活动连接有第一齿条,防护门本体内部且位于第一齿条的后侧活动连接有第二齿条,第一齿条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一推杆,第一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密封板,第二齿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推杆,第二转轴的一端与防护门本体的内部转动连接,第二转轴的另一端贯穿防护门本体并固定连接有转动把手,通过设置有密闭机构,利用电机的转动,配合第一转轴、第二转轴、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一齿条、第二齿条、第一推杆、密封板、第二推杆和转动把手,实现手自一体化的锁死,不仅能够对该防护门本体进行卡接,而且可以对防护门本体与外框的接触处实施密闭,使得操作起来更加的方便,同时提高了该防护门本体的密闭性。
[0016](2)、该电控钢结构双扇防护密闭门,通过在气动机构中包括与墙体固定连接的气缸,气缸的一端滑动连接有第三推杆,防护门本体的后侧固定连接有转动块,第三推杆的一端与转动块的内表面转动连接,通过设置有气动机构,利用气缸的推动,配合第三推杆、转动块和防护门本体,从而摒弃了传统的利用电机转动带来的不便,使得该电控钢结构双扇防护密闭门噪音小,不容易磨损损坏,且比较方便操作,提升了该防护门本体操作时的效率。
[0017](3)、该电控钢结构双扇防护密闭门,通过设置有电机和气缸,利用远程的开关进行控制,从而实现了远程的实时操控,避免防护门本体转动时对人体造成损害,同时加快了开关门的效率。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外部结构立体图;
[0019]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爆炸结构图;
[0020]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内部结构立体图;
[0021]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局部结构立体图;
[0022]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外部结构侧视图;
[0023]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图2中A处局部放大图。
[0024]图中:1-上框架、2-支撑柱、3-下框架、4-防护门本体、5-气动机构、51-气缸、52-第三推杆、53-转动块、6-密闭机构、601-电机、602-第一转轴、603-第二转轴、604-第一齿轮、605-第二齿轮、606-第一齿条、607-第二齿条、608-第一推杆、609-密封板、610-第二推杆、611-转动把手、612-第二锥齿轮、613-第一锥齿轮、614-放置槽、615-通槽、616-第一卡槽、617-第一滑槽、618-第二滑槽、619-第二卡槽、620-第一卡块、621-第二卡块、622-嵌槽、623-密封橡胶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6]请参阅图1-6,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电控钢结构双扇防护密闭门,包括上框架1,上框架1底部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控钢结构双扇防护密闭门,包括上框架(1),所述上框架(1)底部的左右两侧均转动连接有支撑柱(2),两个所述支撑柱(2)的底端转动连接有下框架(3),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护门本体(4),所述防护门本体(4)的后侧设置有气动机构(5),所述防护门本体(4)的内部设置有密闭机构(6);所述密闭机构(6)中包括电机(601),所述电机(601)的表面与防护门本体(4)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电机(601)输出轴的表面通过连轴器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602),所述第一转轴(602)的表面活动连接有第二转轴(603),所述第二转轴(603)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604),所述第二转轴(603)的表面且位于第一齿轮(604)的后侧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605),所述防护门本体(4)的内部且位于第一齿轮(604)的两侧活动连接有第一齿条(606),所述防护门本体(4)内部且位于第一齿条(606)的后侧活动连接有第二齿条(607),所述第一齿条(606)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一推杆(608),所述第一推杆(60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密封板(609),所述第二齿条(60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推杆(610),所述第二转轴(603)的一端与防护门本体(4)的内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轴(603)的另一端贯穿防护门本体(4)并固定连接有转动把手(6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控钢结构双扇防护密闭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轴(60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613),所述第二转轴(603)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612),所述第一锥齿轮(613)的外表面与第二锥齿轮(612)的外表面啮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控钢结构双扇防护密闭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门本体(4)的顶部与底部均开设有放置槽(614),所述防护门本体(4)的内部且位于放置槽(614)的内表面开设有通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敏魏星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铁盾民防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