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输液器内表面的超疏水涂层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30886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10 09: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医用输液器内表面的超疏水涂层的制备方法,其采用纳米氧化锌、环氧树脂、表面活性剂和分散剂制备纳米氧化锌环氧树脂超疏水混悬液,然后均匀喷射于输液器内表面,形成超疏水涂层。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有:采用“氧化锌超疏水层+纳米硅超疏水层”,形成双层超疏水层,使得疏水性能大大提高,好解决现有输液器在输血、干细胞输液过程中管壁残留问题,全面提升产品性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医用输液器内表面的超疏水涂层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医用输液器内表面的超疏水涂层的制备方法,属于超疏水材料


技术介绍

[0002]在临床实践中,发现现有输液器在进行输血、干细胞输液时,往往会在输液器管壁上有一定量的残留,造成浪费,尤其是进行干细胞输液时,由于干细胞多为贴壁细胞,多滞留管内,造成干细胞浪费可达10%以上。针对这种情况,在临床上会用0.9%生理盐水冲管,但至于用多少0.9%生理盐水才能把输液管中的有效成分冲洗干净,并没有明确的标准,大部情况凭的是感觉。而0.9%生理盐水对于患者病情治疗来说是不需要的,特别是对于需要控制液体入量的患者。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医用输液器内表面的超疏水涂层的制备方法,通过在输液器内表面喷涂超疏水涂层,大大减少血液、干细胞在管壁上的粘附性,有效解决临床问题。
[0004]本专利技术通过下述方案实现:一种医用输液器内表面的超疏水涂层的制备方法,其采用纳米氧化锌、环氧树脂、表面活性剂和分散剂制备纳米氧化锌环氧树脂超疏水混悬液,然后均匀喷射于输液器内表面,形成超疏水涂层。
[0005]一种医用输液器内表面的超疏水涂层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0006]步骤一、配制乙醇/丙酮溶液,形成溶液A;
[0007]步骤二、将氧化锌粉末依次加入溶液A中,后加入少量的低表面能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氧基硅烷,混合搅拌,制得悬浊液A;
[0008]步骤三、在悬浊液A中加入环氧树脂和固化剂,形成悬浊液B,备用;
[0009]步骤四、将聚苯乙烯和纳米硅颗粒混合制成溶胶,将其溶入到乙醇溶液中,加入环氧树脂,形成悬浮液C;
[0010]步骤五、开启高压喷涂机,将超疏水材料悬浊液C均匀喷涂于输液器内表面,进行固化,然后将后超疏水材料悬浊液B喷涂于输液器表面,再固化,制得稳定性优良的双层超疏水涂层。
[0011]一种医用输液器内表面的超疏水涂层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0012]步骤一、配制100质量份数的体积比为1﹕1的乙醇/丙酮溶液,混合均匀,形成溶液A;
[0013]步骤二、将5-8质量份数粒径10nm氧化锌粉末依次加入溶液A中,后加入少量的低表面能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氧基硅烷,即制得悬浊液A;
[0014]步骤三、在悬浊液A中加入适量环氧树脂和固化剂,形成悬浊液B,备用;
[0015]步骤四、将5-10质量份数的聚苯乙烯和5-10质量份数的纳米硅颗粒混合制成溶
胶,将其溶入到50-60质量份数的乙醇溶液中,加入1-5质量份数的环氧树脂,形成悬浮液C;
[0016]步骤五、开启高压喷涂机,将超疏水材料悬浊液C均匀喷涂于输液器内表面,在常温下固化,然后将后超疏水材料悬浊液B喷涂于输液器表面,再固化,制得稳定性优良的双层超疏水涂层。
[0017]所述步骤二中在制得悬浊液A前混合搅拌2h,搅拌转速为500-600rpm。
[0018]所述步骤三中形成悬浊液B前采用超声振荡30min。
[0019]所述步骤五中开启高压喷涂机,设置适合的喷涂压力后进行喷涂。
[0020]所述步骤五中开启高压喷涂机,设置适宜的喷涂压力,将超疏水材料悬浊液C均匀喷涂于输液器内表面,在常温下固化2h,然后将后超疏水材料悬浊液B喷涂于输液器表面,在100℃条件下固化30min,再在5℃条件下固化10min,制得稳定性优良的双层超疏水涂层。
[0021]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采用“氧化锌超疏水层+纳米硅超疏水层”,形成双层超疏水层,使得疏水性能大大提高,好解决现有输液器在输血、干细胞输液过程中管壁残留问题,全面提升产品性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但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不局限所述内容。
[0023]为了清楚,不描述实际实施例的全部特征,在下列描述中,不详细描述公知的功能和结构,因为它们会使本专利技术由于不必要的细节而混乱,应当认为在任何实际实施例的开发中,必须做出大量实施细节以实现开发者的特定目标,例如按照有关系统或有关商业的限制,由一个实施例改变为另一个实施例,另外,应当认为这种开发工作可能是复杂和耗费时间的,但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仅仅是常规工作。
[0024]实施例1:一种医用输液器内表面的超疏水涂层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0025]步骤一、配制100质量份数的体积比为1﹕1的乙醇/丙酮溶液,混合均匀,形成溶液A;
[0026]步骤二、将5质量份数粒径10nm氧化锌粉末依次加入溶液A中,后加入少量的低表面能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氧基硅烷,在转速为500rpm下混合搅拌2h,即制得悬浊液A;
[0027]步骤三、在悬浊液A中加入适量环氧树脂和固化剂,超声振荡30min,形成悬浊液B,备用;
[0028]步骤四、将5质量份数的聚苯乙烯和5质量份数的纳米硅颗粒混合制成溶胶,将其溶入到50质量份数的乙醇溶液中,加入1质量份数的环氧树脂,形成悬浮液C;
[0029]步骤五、开启高压喷涂机,设置适宜的喷涂压力,将超疏水材料悬浊液C均匀喷涂于输液器内表面,在常温下固化2h,然后将后超疏水材料悬浊液B喷涂于输液器表面,在100℃条件下固化30min,再在5℃条件下固化10min,制得稳定性优良的双层超疏水涂层。
[0030]实施例2:一种医用输液器内表面的超疏水涂层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0031]步骤一、配制100质量份数的体积比为1﹕1的乙醇/丙酮溶液,混合均匀,形成溶液A;
[0032]步骤二、将8质量份数粒径10nm氧化锌粉末依次加入溶液A中,后加入少量的低表面能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氧基硅烷,在转速为600rpm下混合搅拌2h,即制得悬浊液A;
[0033]步骤三、在悬浊液A中加入适量环氧树脂和固化剂,超声振荡30min,形成悬浊液B,
备用;
[0034]步骤四、将10质量份数的聚苯乙烯和10质量份数的纳米硅颗粒混合制成溶胶,将其溶入到60质量份数的乙醇溶液中,加入5质量份数的环氧树脂,形成悬浮液C;
[0035]步骤五、开启高压喷涂机,设置适宜的喷涂压力,将超疏水材料悬浊液C均匀喷涂于输液器内表面,在常温下固化2h,然后将后超疏水材料悬浊液B喷涂于输液器表面,在100℃条件下固化30min,再在5℃条件下固化10min,制得稳定性优良的双层超疏水涂层。
[0036]实施例3:一种医用输液器内表面的超疏水涂层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0037]步骤一、配制100质量份数的体积比为1﹕1的乙醇/丙酮溶液,混合均匀,形成溶液A;
[0038]步骤二、将7质量份数粒径10nm氧化锌粉末依次加入溶液A中,后加入少量的低表面能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氧基硅烷,在转速为550rpm下混合搅拌2h,即制得悬浊液A;
[0039]步骤三、在悬浊液A中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用输液器内表面的超疏水涂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采用纳米氧化锌、环氧树脂、表面活性剂和分散剂制备纳米氧化锌环氧树脂超疏水混悬液,然后均匀喷射于输液器内表面,形成超疏水涂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输液器内表面的超疏水涂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配制乙醇/丙酮溶液,形成溶液A;步骤二、将氧化锌粉末依次加入溶液A中,后加入少量的低表面能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氧基硅烷,混合搅拌,制得悬浊液A;步骤三、在悬浊液A中加入环氧树脂和固化剂,形成悬浊液B,备用;步骤四、将聚苯乙烯和纳米硅颗粒混合制成溶胶,将其溶入到乙醇溶液中,加入环氧树脂,形成悬浮液C;步骤五、开启高压喷涂机,将超疏水材料悬浊液C均匀喷涂于输液器内表面,进行固化,然后将后超疏水材料悬浊液B喷涂于输液器表面,再固化,制得稳定性优良的双层超疏水涂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输液器内表面的超疏水涂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配制100质量份数的体积比为1﹕1的乙醇/丙酮溶液,混合均匀,形成溶液A;步骤二、将5-8质量份数粒径10nm氧化锌粉末依次加入溶液A中,后加入少量的低表面能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氧基硅烷,即制得悬浊液A;步骤三、在悬浊液A中加入适量环氧树脂和固化剂,形成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欢荣曹新民魏金金夏小荣
申请(专利权)人:鹰潭荣嘉集团医疗器械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