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座椅悬架系统的动态控制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308142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10 09:25
描述了与用于对由主动座椅悬架系统施加至座椅的旋转运动和升降运动的相对量进行控制的系统和方法有关的实施方式。制的系统和方法有关的实施方式。制的系统和方法有关的实施方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主动座椅悬架系统的动态控制
[0001]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0002]本申请要求于2018年5月15日提交的序列号为62/671,735的美国临时申请在35 U.S.C.
§
119(e)下的优先权的权益,该美国临时申请的全部公开内容通过参引并入本文。


[0003]所公开的实施方式涉及主动座椅悬架系统的动态控制。

技术介绍

[0004]车辆在其被操作时经受各种运动输入。例如,当车辆沿着道路驾驶时,运动和加速度可以从各种来源输入至车辆,所述各种来源包括但不限于道路输入(例如,隆起部、坑洼部和其他高度变化)、转向输入、加速和/或制动事件以及其他适当的来源。因此,车辆包括诸如被动悬架系统、半主动悬架系统和/或主动悬架系统之类的悬架系统,以减轻可以传输至车辆的框架的这些加速度和位移中的至少一部分。然后,这些加速度和位移可以传递至车辆乘员所位于的车辆的车厢。为了帮助减轻这些加速度和位移被传输至位于车辆车厢内的乘员,一些车辆可以包括主动座椅悬架系统,所述主动座椅悬架系统可以控制相关联的车辆座椅在一个或更多个平移和/或旋转方向上的包括例如升降、侧倾和/或俯仰的运动,以至少部分地减轻传输至座椅和乘员的加速度和位移。

技术实现思路

[0005]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一种用于控制车辆中的座椅的运动的方法可以包括:使用第一控制策略向座椅施加第一旋转响应和第一升降响应;接收车辆的车辆状况;至少部分地基于车辆的驾驶状况和车辆状况中的一者或更多者来确定第二控制策略;以及使用第二控制策略向座椅施加第二旋转响应和第二升降响应。
[0006]在另一实施方式中,车辆座椅主动悬架可以包括至少两个致动器,所述至少两个致动器构造成附接至车辆座椅以对车辆座椅绕至少一个轴线的旋转和车辆座椅的升降进行控制。车辆座椅主动悬架还可以包括操作性地联接至至少两个致动器的控制器。控制器可以配置成命令至少两个致动器使用第一控制策略向座椅施加第一旋转响应和第一升降响应。控制器还可以配置成接收关于车辆的车辆状况,以至少部分地基于车辆的驾驶状况和车辆状况中的一者或更多者来确定第二控制策略。控制器可以配置成命令至少两个致动器使用第二控制策略向座椅施加第二旋转响应和第二升降响应。
[0007]应当理解的是,可以以任何合适的组合来布置前述概念以及下面所讨论的其他概念,因为本公开不限于该方面。此外,通过以下结合附图考虑时的各种非限制性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其他优点和新颖特征将变得明显。
附图说明
[0008]除非指明如此,否则附图不意在按比例绘制。在附图中,在各个附图中图示的每个
相同或几乎相同的部件可以由相似的标记表示。为了清楚的目的,并非在每个附图中都标记了每个部件。在附图中:
[0009]图1是处于中立位置的连接至主动悬架系统的车辆座椅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示意性横截面图;
[0010]图2是处于旋转取向的图1的车辆座椅和主动悬架系统的示意性横截面图;
[0011]图3是用于车辆主动座椅悬架系统的控制方法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0012]图4是用于车辆主动座椅悬架系统的控制方法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0013]图5是用于控制主动座椅悬架系统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控制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某些类型的主动座椅悬架系统可以包括两个或更多个致动器,所述两个或更多个致动器被协同操作以控制车辆座椅在两个或更多个方向上的运动,包括车辆座椅的侧倾和升降。例如,在两个线性致动器附接至车辆座椅基部的相对部分的情况下,如果两个致动器沿同一方向同步地延伸或压缩相同的量,则车辆座椅可以竖向地上下移动。以这种方式,可以控制升降。类似地,如果仅一个致动器移位,或者如果每个致动器沿不同的方向移动或移动不同的量,则座椅可能相对于车辆侧倾,并且在一些情况下,座椅还可以竖向地移动以提供侧倾和升降的组合。然而,专利技术人已经认识到的是,在某些类型的车辆主动座椅悬架系统中,可以基于座椅的整体位置和取向在可以为座椅提供的升降和侧倾的量之间进行权衡。例如,如下面进一步详述的,提供期望的侧倾角度可能会限制主动座椅悬架系统能够提供的升降响应的量,并且反之亦然。
[0015]鉴于上述情况,专利技术人已经认识到与下述方面相关联的益处:控制主动座椅悬架系统的操作,以在不同的操作状况下对旋转(例如,侧倾和/或俯仰)和升降提供不同量的控制。例如,可能希望识别车辆和容纳在车辆的座椅可能经受的驾驶状况和/或车辆状况。基于该信息,可以调节座椅的主动悬架系统的操作以提供在旋转和/或升降方向上的或多或少的运动减轻,这取决于在该时间段期间更期望哪种类型的运动减轻。可以基于操作期间的驾驶状况和/或车辆状况继续调节主动座椅悬架系统的操作,以提供沿任何其他适当方向的相对更多或更少的旋转、升降和/或运动。因此,通过基于车辆和/或座椅操作所处的状况相对于另一方向上的响应和/或运动范围来提供一个方向上的响应和/或运动范围的增加,可以为座椅乘员提供改进的整体运动减轻。
[0016]在一个特定的实施方式中,可以控制车辆座椅的主动悬架系统以使用第一控制策略向座椅施加第一旋转响应和第一升降响应。使用与车辆状况和/或驾驶状况有关的信息,第一控制策略可以被更新为第二控制策略。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以使用车辆状况和驾驶状况两者来确定第二控制策略。此外,在一些应用中,可以至少部分地基于接收到的一个或更多个车辆状况来确定车辆的一个或更多个驾驶状况。在任何一种情况下,可以实现第二控制策略以控制主动座椅悬架系统向座椅施加第二旋转响应和第二升降响应。
[0017]如在下文中进一步详述的,车辆座椅的旋转可以对应于车辆座椅绕任何适当的轴线的旋转。例如,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旋转可以对应于车辆座椅的侧倾和/或俯仰中的一者或更多者。在一个特定的实施方式中,座椅的所述旋转可以对应于座椅的侧倾。
[0018]应当理解的是,可以实现用于对由主动座椅悬架系统提供的旋转和/或升降的相
对量进行控制的任何数量的不同控制策略。因此,当前的公开不应该限于任何特定的控制策略。也就是说,以下详细描述了几种可能的控制策略,这些控制策略用于响应于输入至车辆和/或车辆座椅的运动、加速度和/或力来控制由主动座椅悬架系统施加至车辆座椅的旋转和升降的量。
[0019]根据特定的驾驶状况和/或车辆状况,可能期望对座椅的升降运动或旋转运动具有更多的命令权限。在这种情况下,与另一运动相比,可能希望向座椅提供相对更多的一种类型的运动。在一个这样的实施方式中,主动座椅悬架系统的控制器可以调节旋转和/或升降命令的比和/或绝对增益。例如,通过增加一种类型的运动的增益同时减小另一类型的运动的增益或保持另一类型的运动的增益恒定,将改变由控制器命令相关联的致动器进行的旋转和/或升降运动的相对量。在任何一种情况下,最终的控制策略都可以看作是降低主动座椅悬架系统相对于在对应的增益减小或保持恒定的方向上的运动的灵敏度,同时增加主动座椅悬架系统在另一方向上的灵敏度。
[0020]在另一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用于控制车辆中的座椅的运动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使用第一控制策略向所述座椅施加第一旋转响应和第一升降响应;接收所述车辆的车辆状况;至少部分地基于所述车辆的驾驶状况和所述车辆状况中的一者或更多者来确定第二控制策略;以及使用所述第二控制策略向所述座椅施加第二旋转响应和第二升降响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至少部分地基于所述车辆状况来确定所述车辆的所述驾驶状况。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驾驶状况至少部分地基于所述车辆的定位位置以及来自地图的信息来确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接收所述驾驶状况。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控制策略至少部分地基于所确定的驾驶状况和所述车辆状况两者来确定。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车辆状况包括所述座椅的侧倾、升降和俯仰中的至少一者。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旋转响应是第一侧倾响应,并且所述第二旋转响应是第二侧倾响应。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控制策略具有用于升降和旋转中的至少一者的第一最大阈值,并且其中,所述第二控制策略具有用于所述升降和旋转中的至少一者的第二最大阈值,其中,所述第一最大阈值与所述第二最大阈值不同。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用于所述升降和旋转中的至少一者的所述第一最大阈值和所述第二最大阈值小于所述升降和旋转中的至少一者的最大运动范围。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控制策略包括将第一增益或增益比应用至升降和旋转中的至少一者,并且其中,所述第二控制策略包括将第二增益或增益比应用至所述升降和旋转中的至少一者,其中,所述第一增益或增益比与所述第二增益或增益比不同。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确定所述第二控制策略还包括至少部分地基于用户输入来确定所述第二控制策略。12.一种车辆主动座椅悬架系统,包括:至少两个致动器,所述至少两个致动器构造成附接至车辆座椅,以对所述车辆座椅绕至少一个轴线的旋转和所述车辆座椅的升降进行控制;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操作性地联接至所述至少两个致动器,其中,所述控制器配置成命令所述至少两个致动器使用第一控制策略向座椅施加第一旋转响应和第一升降响应,其中,所述控制器配置成接收关于车辆的车辆状况,其中,所述控制器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布里安
申请(专利权)人:动态清晰收购一代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