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负压吸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301484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6 12: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医用负压吸引装置,包括负压泵和无源抽负压机构;所述负压泵包括瓶体和上盖,所述上盖密封连接至所述瓶体以封闭所述瓶体的瓶口,所述上盖设置有用于抽压或泄压的抽泄压口、用于与外部构件连接的控制开关和负压表;所述无源抽负压机构能够与所述负压泵的抽泄压口接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无源的医用负压吸引装置,压力保持性好,成本较低且体积较小,易于移动,在抽吸手术中操作简单。在抽吸手术中操作简单。在抽吸手术中操作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医用负压吸引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医用负压吸引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医用负压吸引装置的原理是通过一定方法制造其吸引头的负压状态,这样大气压就会将吸引头外的物质向吸引头挤压,从而完成“吸引”效果。
[0003]医用负压吸引装置一般是用于吸除手术中出血、渗出物、脓液、胸腔脏器中的内容物,使手术清楚,减少污染机会。由于神经介入领域的发展,在内科介入手术中,在治疗颅内血栓的过程中,医用负压吸引装置用来提供一定的负压,来帮助医生进行血栓抽吸。
[0004]目前市面上的血栓抽吸产品的负压来源为产品自带的有源负压泵,这个负压泵体积较大,且需要插电使用,导致负压泵移动受限,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给医护人员带来不便。插电使用也导致负压泵在遇到没有电力的突发状况下,无法使用。另外,这种负压泵成本较高。而大部分的医生则是在手术中利用注射器的抽拉过程产生的负压进行抽吸血栓的操作,但是这种方式对医生的技术要求较高,在手术中需要一名医生专门控制注射器进行抽吸,增加了手术中医生的人数,且注射器容量较小,压力流失很快,造成医生需要过程中更换注射器,造成医生操作不便利性。
[0005]公开于该技术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技术的一般
技术介绍
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医用负压吸引装置,其是一种无源的医用负压吸引装置,压力保持性好,成本较低且体积较小,易于移动,在抽吸手术中操作简单。
[0007]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8]一种医用负压吸引装置,包括负压泵和无源抽负压机构;所述负压泵包括瓶体和上盖,所述上盖密封连接至所述瓶体以封闭所述瓶体的瓶口,所述上盖设置有用于抽压或泄压的抽泄压口、用于与外部构件连接的控制开关和负压表;所述无源抽负压机构能够与所述负压泵的抽泄压口接合。
[0009]优选地,所述上盖设有周向凸缘,所述周向凸缘沿周向方向设置有凹槽,所述瓶体的瓶口边缘嵌合在所述凹槽中,所述凹槽与所述瓶体的瓶口边缘的嵌合处设置有第一密封圈。
[0010]优选地,所述上盖的边缘连接有用于使所述上盖锁扣至所述瓶体的两个或更多个锁扣件。
[0011]优选地,所述负压表与所述上盖螺纹连接,所述负压表与所述上盖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二密封圈。
[0012]优选地,所述控制开关的两端均设置有鲁尔接头,所述控制开关的一端通过鲁尔
接头与所述上盖直接连接或间接连接,所述控制开关的另一端通过鲁尔接头与所述外部构件连接,所述上盖的用于连接所述控制开关的开口处设置有第三密封圈。
[0013]优选地,所述抽泄压口内设置有活动销,所述抽泄压口与所述活动销之间设置有密封塞,所述抽泄压口外部设置有连接至所述上盖的保护帽。
[0014]优选地,与所述控制开关连接的所述外部构件为医用抽吸构件。
[0015]优选地,所述瓶体由透明材料或半透明材料制成,所述瓶体外部标识有容量刻度。
[0016]优选地,所述无源抽负压机构为抽负压枪,所述抽负压枪包括管状主体、手柄和抽负压嘴,所述抽负压嘴连接在所述管状主体的前端以与所述负压泵的所述抽泄压口接合,所述手柄的延伸部分设置在所述管状主体内部,所述手柄的延伸部分的前端连接有抽负压塞,通过拉动所述手柄的手持部分来带动所述抽负压塞的移动。
[0017]优选地,所述抽负压塞与所述管状主体之间沿所述手柄的延伸部分设置有弹簧。
[0018]优选地,所述抽负压嘴和所述抽负压塞由橡胶或硅胶制成;所述抽负压嘴的内径与所述抽泄压口的外径相对应以使所述抽负压嘴与所述抽泄压口紧密配合。
[001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20]1、本技术的无源的医用负压吸引装置与有源的医用负压吸引装置相比,成本较低,体积较小,易于移动。
[0021]2、本技术的无源的医用负压吸引装置为手动抽负压装置,无需插电使用,仅需要在手术前根据手术情况,按照负压表显示利用抽负压枪抽取合适的负压即可,不占手术室的电源口,不存在由于电气安全带来的风险。
[0022]3、本技术在负压泵上盖和负压泵瓶身的中间位置设计有瓶口密封圈,在负压表和负压泵上盖的连接处有密封圈,在鲁尔接头与负压泵上盖的连接处也有密封圈,使负压泵有很好的压力保持性能,从而在抽吸手术中提供相对稳定的负压值。
[0023]4、抽泄压口的活动销和密封塞的结构设计提供了一个类似于单向阀的功能,使利用抽负压枪对负压泵抽负压的过程中,负压泵中的气体只会从负压泵内部向外部传递,增加抽负压的效率。
[0024]5、抽泄压口的保护帽的设计需要医护人员在完成抽负压的过程后,将保护帽盖到抽泄压口上,防止之后医护人员误操作,造成负压泵泄压,同时,抽压口保护帽与负压泵的上盖相连接,防止抽泄压口的保护帽丢失。
[0025]6、本技术的控制开关的外部连接部分为鲁尔接头,与市面上大部分的用于抽吸的中间导管和抽吸导管相匹配,且控制开关操作简单,方便医生一只手操作。
[0026]7、负压泵的瓶体为透明材料制成,且标有容量刻度,方便医生观察抽吸血量。
[0027]8、负压泵的上盖设置2-5个锁扣件,该锁扣件可以在抽负压之前扣紧负压泵的上盖和负压泵的瓶体,增加抽负压过程中的密闭性,提升手动抽负压的效率,同时锁住的负压泵防止医生误操作造成负压泵内血液溢出。
[0028]9、抽负压嘴为橡胶或硅胶材质,抽负压嘴的内径与抽压/泄压口的外径紧密配合,提升抽负压过程该位置的密闭性,提高抽负压效率。
[0029]10、抽负压塞为橡胶或者硅胶材质,提高抽负压枪的整体的真空度,提升抽负压效率,提高负压泵可以抽到的负压值。
[0030]11、抽负压枪的手柄的手持部分为TPE软胶包胶结构,使医护人员在手动抽负压的
过程中手感较好,不易于伤手。
附图说明
[0031]图1为根据本技术的实施方案的医用负压吸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2为根据本技术的实施方案的负压泵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控制开关间接连接在上盖上。
[0033]图3为图2的负压泵的部分剖视图。
[0034]图4为根据本技术的实施方案的抽负压枪的结构示意图。
[0035]图5为图4的抽负压枪的剖视图。
[0036]图6为根据本技术的实施方案的负压泵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控制开关直接连接在上盖上。
[0037]附图标记说明:
[0038]1、负压泵;101、上盖;102、负压表;103、抽泄压口;104、锁扣件;105、控制开关;106、瓶体;107、鲁尔接头;108压力延长管;109、第一密封圈;110、第二密封圈;111、第三密封圈;112、保护帽;113、活动销;114、密封塞;2、抽负压枪;201、管状主体;20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用负压吸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负压泵和无源抽负压机构;所述负压泵包括瓶体和上盖,所述上盖密封连接至所述瓶体以封闭所述瓶体的瓶口,所述上盖设置有用于抽压或泄压的抽泄压口、用于与外部构件连接的控制开关和负压表;所述无源抽负压机构能够与所述负压泵的抽泄压口接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负压吸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设有周向凸缘,所述周向凸缘沿周向方向设置有凹槽,所述瓶体的瓶口边缘嵌合在所述凹槽中,所述凹槽与所述瓶体的瓶口边缘的嵌合处设置有第一密封圈。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医用负压吸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的边缘连接有用于使所述上盖锁扣至所述瓶体的两个或更多个锁扣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负压吸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表与所述上盖螺纹连接,所述负压表与所述上盖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二密封圈。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负压吸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开关的两端均设置有鲁尔接头,所述控制开关的一端通过鲁尔接头与所述上盖直接连接或间接连接,所述控制开关的另一端通过鲁尔接头与所述外部构件连接,所述上盖的用于连接所述控制开关的开口处设置有第三密封圈。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磊李中华李敬马剑翔于博宇魏铭任贺成
申请(专利权)人:赛诺医疗科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