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间歇中空丝束棒生产用电控柜,包括呈上、下设置的第一柜体及第二柜体,所述第一柜体的表面设有第一安装平台及第二安装平台,所述第一柜体的背面开设有第一隔离腔,所述第二柜体的背面开设有第二隔离腔及第三隔离腔,所述第一隔离腔、第二隔离腔及第三隔离腔三者之间相互隔离。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间歇中空丝束棒生产用电控柜能将电气控制组件、蒸汽组件及冷却组件相互分隔,避免温度、水汽及凝结水在各组件之间交叉影响,提高整机运行的稳定性及可靠性,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间歇中空丝束棒生产用电控柜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间歇中空丝束棒生产设备,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间歇中空丝束棒生产用的电控柜。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加工间歇中空丝束棒时,一般都是通过蒸汽组件向热成型装置内通入高温高压的蒸汽,使丝束热成型为丝束棒;同时,通过驱动组件驱动芯条在丝束棒内间歇性地插入或退出,使得丝束棒形成中空的结构,最后,通过冷却组件向冷成型装置内通入冷气,使丝束棒冷却。因此,间歇中空丝束棒生产涉及到蒸汽、冷却、电气等方面,机体内部会存在蒸汽、冷却、电气等组件。如果不对这些组件进行合理的布置,其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热量、水汽及凝结水便会在机体内部到处散布,蒸汽、冷却、电气等组件之间存在交叉影响,进而影响整机运行的稳定性及可靠性,缩短设备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将电气控制组件、蒸汽组件及冷却组件相互分隔,避免温度、水汽及凝结水在各组件之间交叉影响,提高整机运行的稳定性及可靠性,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的间歇中空丝束棒生产用电控柜。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间歇中空丝束棒生产用电控柜包括呈上、下设置的第一柜体及第二柜体,所述第一柜体的表面设有第一安装平台及第二安装平台,所述第一柜体的背面开设有第一隔离腔,所述第二柜体的背面开设有第二隔离腔及第三隔离腔,所述第一隔离腔、第二隔离腔及第三隔离腔三者之间相互隔离。
[0005]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技术通过在所述第一柜体开设第一隔离腔,在所述第二柜体开设第二隔离腔及第三隔离腔,并使所述第一隔离腔、第二隔离腔及第三隔离腔三者之间相互隔离,当电气控制组件、蒸汽组件及冷却组件分别设置于各个隔离腔后,可以将电气控制组件、蒸汽组件及冷却组件相互分隔,从而避免温度、水汽及凝结水在各组件之间交叉影响,进而有效提高整机运行的稳定性及可靠性,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0006]较佳地,所述第二安装平台表面的水平高度高于所述第一安装平台表面的水平高度。
[0007]较佳地,还包括第一控制面板、第二控制面板、第三控制面板及与前三者电连接的显示面板,所述第一控制面板、第二控制面板、第三控制面板及显示面板设置于所述第二柜体的前侧。这样可以使各个面板与各个组件分隔开来,避免温度、水汽及凝结水对面板产生影响,提高电气的稳定性。
[0008]具体地,还包括电气控制组件、对间歇中空丝束棒生产提供蒸汽的蒸汽组件及对间歇中空丝束棒生产提供冷气的冷却组件,所述电气控制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二隔离腔内并与所述第二控制面板电连接,所述蒸汽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三隔离腔内并与所述第三控制面板电连接,所述冷却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隔离腔内并与所述第一控制面板电连接。
[0009]较佳地,所述第二隔离腔及第三隔离腔呈横向排列设置。
[0010]较佳地,所述第一柜体及第二柜体使用不锈钢材料制成。
[0011]较佳地,所述第一柜体的前侧及第二柜体的上侧分别开设有供管路或线路穿过的开孔。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技术间歇中空丝束棒生产用电控柜的前侧的结构图。
[0013]图2是本技术间歇中空丝束棒生产用电控柜的背面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为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构造特征、所实现的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0015]如图1及图2所示,本技术的间歇中空丝束棒生产用电控柜100包括呈上、下设置的第一柜体1及第二柜体2,所述第一柜体1的表面设有第一安装平台11及第二安装平台12,所述第二安装平台12表面的水平高度高于所述第一安装平台11表面的水平高度。所述第一柜体1的背面开设有第一隔离腔13,所述第二柜体2的背面开设有第二隔离腔21及第三隔离腔22,所述第二隔离腔21及第三隔离腔22呈横向排列设置。所述第一隔离腔13、第二隔离腔21及第三隔离腔22三者之间相互隔离。所述第一柜体1的前侧及第二柜体2的上侧分别开设有供管路或线路穿过的开孔100a。所述第一柜体1及第二柜体2使用304不锈钢材料制成。
[0016]再如图1及图2所示,所述间歇中空丝束棒生产用电控柜100还包括第一控制面板3、第二控制面板4、第三控制面板5、与前三者电连接的显示面板6、电气控制组件(图中未示)、对间歇中空丝束棒生产提供蒸汽的蒸汽组件(图中未示)及对间歇中空丝束棒生产提供冷气的冷却组件(图中未示),所述第一控制面板3、第二控制面板4、第三控制面板5及显示面板6设置于所述第二柜体2的前侧。这样可以使各个面板与各个组件分隔开来,避免温度、水汽及凝结水对面板产生影响,提高电气的稳定性。所述电气控制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二隔离腔21内并与所述第二控制面板4电连接,所述蒸汽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三隔离腔22内并与所述第三控制面板5电连接,所述冷却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隔离腔13内并与所述第一控制面板3电连接。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技术通过在所述第一柜体1开设第一隔离腔13,在所述第二柜体2开设第二隔离腔21及第三隔离腔22,并使所述第一隔离腔13、第二隔离腔21及第三隔离腔22三者之间相互隔离,当电气控制组件、蒸汽组件及冷却组件分别设置于各个隔离腔后,可以将电气控制组件、蒸汽组件及冷却组件相互分隔,从而避免温度、水汽及凝结水在各组件之间交叉影响,进而有效提高整机运行的稳定性及可靠性,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0018]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技术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技术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本技术所涵盖的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间歇中空丝束棒生产用电控柜,其特征在于:包括呈上、下设置的第一柜体及第二柜体,所述第一柜体的表面设有第一安装平台及第二安装平台,所述第一柜体的背面开设有第一隔离腔,所述第二柜体的背面开设有第二隔离腔及第三隔离腔,所述第一隔离腔、第二隔离腔及第三隔离腔三者之间相互隔离。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间歇中空丝束棒生产用电控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平台的表面水平高度高于所述第一安装平台的表面。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间歇中空丝束棒生产用电控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控制面板、第二控制面板、第三控制面板及与前三者电连接的显示面板,所述第一控制面板、第二控制面板、第三控制面板及显示面板设置于所述第二柜体的前侧。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间歇中空丝束棒生产用电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智育,曹淮,胡跃兵,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中道设备制造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