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排水缓冲池防护结构,包括缓冲池本体和设置在该缓冲池本体内的过滤装置,过滤装置固定在缓冲池本体的底部,过滤装置将缓冲池本体分隔成蓄水区域和抽水区域,过滤装置包括间隔板和至少一个透水板,间隔板的下边缘固定在缓冲池本体的底部,间隔板的两个竖向侧边分别固定在缓冲池本体的内壁上,间隔板的中部贯穿有过水开口,透水板通过安装座固定在过水开口上,透水板上贯穿有若干过水孔,抽水区域内设有潜水排污泵。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透水板对污水进行过滤的过程中,在过水开口处设置多块透水板,当透水板损坏或发生故障时,可将发生故障或损坏的透水板取出,不影响污水过滤,避免了管道发生堵塞,提升水泵的工作效率。泵的工作效率。泵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排水缓冲池防护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防护结构,具体涉及一种排水缓冲池防护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在污水处理的过程中,污水注入到缓冲池内,缓冲池内会放置大量的球形滤料,在水泵抽取的过程中,大量的球形滤料以及杂质淤积会随水泵的抽取在下一阶段造成大量的淤积,对管道进行堵塞,会影响水泵的工作效率,需要定期对管道进行清理,工作难度大,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缓冲池内部防护结构,能有效的过滤掉污水中的杂物以及球形滤料,提高水泵的工作效率。
[0004]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排水缓冲池防护结构,包括缓冲池本体和设置在该缓冲池本体内的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固定在所述缓冲池本体的底部,所述过滤装置将所述缓冲池本体分隔成蓄水区域和抽水区域,其特征在于:
[0006]所述过滤装置包括间隔板和至少一个透水板,所述间隔板竖向设置,所述间隔板的下边缘固定在所述缓冲池本体的底部,所述间隔板的两个竖向侧边分别固定在所述缓冲池本体的内壁上,所述间隔板的中部贯穿有过水开口,所述过水开口的上部向上延伸出所述间隔板的上边缘,所述过水开口的下部向下延伸出所述间隔板的下边缘,所述透水板竖向设置,所述透水板通过安装座固定在所述过水开口上,所述透水板的下边缘与所述缓冲池本体的底部贴合;
[0007]所述透水板上贯穿有若干过水孔,所有所述过水孔均匀分布在所述透水板上,所述抽水区域内还设有潜水排污泵。
[0008]采取以上技术方案的显著效果是:利用间隔板和至少一个透水板,将所述缓冲池本体分隔呈两个区域,随着潜水排污泵工作,水流向抽水区域内聚集,污水中所含的球形滤料以及杂质经过透水板上的过水孔进入抽水区域,拦截下了大量的杂物,减小潜水排污泵内进入的球形滤料以及杂质。
[0009]所述安装座包括两个竖向设置的条形卡座,两个所述条形卡座正对设置,两个所述条形卡座分别固定在所述过水开口的两个竖向侧边;
[0010]两个所述条形卡座相互靠近的侧面上还分别竖向设有条形卡槽,所述条形卡槽的上端向上延伸出所述条形卡座的上端,所述透水板的两个竖向侧边与两个所述条形卡槽一一对应,所述透水板的两个竖向侧边分别位于对应的所述条形卡槽内。
[0011]所述间隔板的下边缘还设有若干固定块,所有所述固定块沿所述间隔板的下边缘均匀设置,所有所述固定块水平固定在所述间隔板的下边缘,所有所述固定块的下表面与所述缓冲池本体的底面贴合,所有所述固定块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缓冲池本体的底面。采
用以上技术方案的优点是,利用固定块对所述间隔板进行加强,保证所述间隔板的稳定性。
[0012]所述缓冲池本体内还设有至少两个固定杆,所述固定杆水平设置,两个所述固定杆与两个所述条形卡座一一对应,所述固定杆的一端连接在对应的所述条形卡座的上端,所述固定杆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缓冲池本体的内壁上,所述固定杆与所述间隔板之间还设有加强杆。
[0013]所述缓冲池本体的底部还设有沉降槽,所述沉降槽位于所述抽水区域内,所述潜水排污泵位于所述沉降槽内。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的优点是,利用高低落差,使水流自动向所述抽水区域内流动,保证抽水区域内水量充沛。
[0014]所述透水板上还设有两根加强筋,两根所述加强筋倾斜且交叉设置,所述加强筋与所述透水板贴合。
[0015]有益效果:在透水板对污水进行过滤的过程中,在所述过水开口处可设置多块透水板,当透水板损坏或发生故障时,可将发生故障或损坏的透水板取出,在过水开口处的其余透水板继续工作,不影响污水过滤,避免了管道发生堵塞,提升水泵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图1的俯视图;
[0018]图3为图1的右视图;
[0019]图4为图3的A-A剖视图;
[0020]图5为图3的B-B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2]如图1和图5所示,一种排水缓冲池防护结构,包括缓冲池本体1和设置在该缓冲池本体1内的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固定在所述缓冲池本体1的底部,所述过滤装置将所述缓冲池本体1分隔成蓄水区域和抽水区域,其特征在于:
[0023]所述过滤装置包括间隔板2和至少一个透水板3,所述间隔板2竖向设置,所述间隔板2的下边缘固定在所述缓冲池本体1的底部,所述间隔板2的两个竖向侧边分别固定在所述缓冲池本体1的内壁上,所述间隔板2的中部贯穿有过水开口,所述过水开口的上部向上延伸出所述间隔板2的上边缘,所述过水开口的下部向下延伸出所述间隔板2的下边缘,所述透水板3竖向设置,所述透水板3通过安装座固定在所述过水开口上,所述透水板3的下边缘与所述缓冲池本体1的底部贴合;
[0024]所述透水板3上贯穿有若干过水孔,所有所述过水孔均匀分布在所述透水板3上,所述抽水区域内还设有潜水排污泵8
[0025]具体的:
[0026]所述安装座包括两个竖向设置的条形卡座4,两个所述条形卡座4正对设置,两个所述条形卡座4分别固定在所述过水开口的两个竖向侧边;
[0027]两个所述条形卡座4相互靠近的侧面上还分别竖向设有条形卡槽,所述条形卡槽的上端向上延伸出所述条形卡座4的上端,所述透水板3的两个竖向侧边与两个所述条形卡
槽一一对应,所述透水板3的两个竖向侧边分别位于对应的所述条形卡槽内。
[0028]所述间隔板2的下边缘还设有若干固定块5,所有所述固定块5沿所述间隔板2的下边缘均匀设置,所有所述固定块5水平固定在所述间隔板2的下边缘,所有所述固定块5的下表面与所述缓冲池本体1的底面贴合,所有所述固定块5 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缓冲池本体1的底面。
[0029]所述缓冲池本体1内还设有至少两个固定杆6,所述固定杆6水平设置,两个所述固定杆6与两个所述条形卡座4一一对应,所述固定杆6的一端连接在对应的所述条形卡座4的上端,所述固定杆6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缓冲池本体1 的内壁上,所述固定杆6与所述间隔板2之间还设有加强杆。
[0030]所述缓冲池本体1的底部还设有沉降槽,所述沉降槽位于所述抽水区域内,所述潜水排污泵8位于所述沉降槽内。
[0031]所述透水板3上还设有两根加强筋,两根所述加强筋倾斜且交叉设置,所述加强筋与所述透水板3贴合。
[0032]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描述仅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启示下,在不违背本技术宗旨及权利要求的前提下,可以做出多种类似的表示,这样的变换均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排水缓冲池防护结构,包括缓冲池本体(1)和设置在该缓冲池本体(1)内的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固定在所述缓冲池本体(1)的底部,所述过滤装置将所述缓冲池本体(1)分隔成蓄水区域和抽水区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装置包括间隔板(2)和至少一个透水板(3),所述间隔板(2)竖向设置,所述间隔板(2)的下边缘固定在所述缓冲池本体(1)的底部,所述间隔板(2)的两个竖向侧边分别固定在所述缓冲池本体(1)的内壁上,所述间隔板(2)的中部贯穿有过水开口,所述过水开口的上部向上延伸出所述间隔板(2)的上边缘,所述过水开口的下部向下延伸出所述间隔板(2)的下边缘,所述透水板(3)竖向设置,所述透水板(3)通过安装座固定在所述过水开口上,所述透水板(3)的下边缘与所述缓冲池本体(1)的底部贴合;所述透水板(3)上贯穿有若干过水孔,所有所述过水孔均匀分布在所述透水板(3)上,所述抽水区域内还设有潜水排污泵(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排水缓冲池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包括两个竖向设置的条形卡座(4),两个所述条形卡座(4)正对设置,两个所述条形卡座(4)分别固定在所述过水开口的两个竖向侧边;两个所述条形卡座(4)相互靠近的侧面上还分别竖向设有条形卡槽,所述条形卡槽的上端向上延伸出所述条形卡座(4)的上端,所述透水板(3)的两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正诚,刘石虎,卢杉杉,张华,庞东梅,尹恒,杨溯,朱悦,袁艺,李政,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排水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