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室内空气质量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29932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6 12: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室内空气质量检测装置,包括壳体、若干负压风口、负压风机、检测机构和消杀机构;若干负压风口凸出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各外壁面,若干负压风口与负压风机的输入端连通并在壳体周围形成负压区域,所述负压风机的输出端依次串联检测机构和消杀机构,将吸入的空气输送至检测机构检测再经由消杀机构消毒杀菌后排出。该室内空气质量检测装置通过在壳体周围形成负压区域,避免附着在壳体外壁面的病毒向外扩散。并对吸入装置内部的空气进行消毒杀菌处理,避免沾染于装置内部的病毒随流经的空气扩散。特别是除检测功能以外,该装置还可单独作为空气杀菌消毒装置使用,对室内空间中的病毒进行消杀处理。中的病毒进行消杀处理。中的病毒进行消杀处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室内空气质量检测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空气质量检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室内空气质量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室内空气指建筑物内部空间的空气,室内空气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长期处于室内的人员健康。室内空间封闭,空气流通缓慢,产生氧含量降低、建筑装修材料释放的甲醛等有害物质浓度升高、烟尘等微小颗粒混杂于空气中对人体呼吸道造成损伤、病毒存续时间长增大感染概率等问题。因此,需经常对室内空气进行质量检测。
[0003]由于空气质量检测装置可作为多个室内空间的共用设备,经常在多个室内空间交替使用,现有的室内空气检测装置无防传染功能,若在带有病毒室内空间使用,其表面易沾染病毒,再未经过仔细的消毒杀菌处理便拿到另一个室内空间使用,可能会导致病毒扩散。
[0004]因此,亟需一种具备防止其自身成为病毒传播载体的室内空气质量检测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室内空气质量检测装置,通过在壳体周围产生负压区域完成取样,同时负压区域可有效避免沾染在装置表面的病毒向外界扩散。
[0006]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7]一种室内空气质量检测装置,包括壳体、若干负压风口、负压风机、检测机构和消杀机构;若干负压风口凸出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各外壁面,若干负压风口与负压风机的输入端连通并在壳体周围形成负压区域,所述负压风机的输出端依次串联检测机构和消杀机构,将吸入的空气输送至检测机构检测再经由消杀机构消毒杀菌后排出。
[0008]通过上述方案,本专利技术至少得到以下技术效果:
[0009]壳体的每一个外壁面均设置有负压风口,由负压风机提供负压吸力,将壳体周围的空气沿负压风口吸入壳体内,再依次经过负压风机、检测机构和消杀机构,最后排出装置外形成空气循环路径。其中,检测机构用于检测空气质量,消杀机构则用于对检测过的气体进行消毒杀菌处理后排出到外界。
[0010]负压风机在进出多个室内空间的过程中始终保持开启状态,通过负压风口在壳体周围形成负压区域,使附着在壳体上的病毒无法向外扩散。直至对所有室内空间完成检测后,对该室内空气质量检测装置全面消毒杀菌后关停负压风机,壳体周围的负压区域才会消失。避免了室内空气质量检测装置自身成为携带病毒的载体,并降低病毒扩散的风险。
[0011]优选的,任一负压风口包括凸出于壳体外壁的台体和进风管;所述台体的周向侧壁开设有通孔,所述进风管的一端贯穿台体并与通孔连通,另一端与负压风机的输入端连通。
[0012]优选的,所述壳体的各外壁面均为内凹弧形面,若干负压风口一一对应地设置于壳体各外壁面的最低处。
[0013]优选的,所述检测机构包括检测室和设置于其内部的传感器组;所述检测室设有
连通于负压风机输出端的第一进气口和连通于消杀机构的第一出气口,所述传感器组设置于第一进气口和第一出气口之间。
[0014]优选的,所述传感器组选用pm2.5传感器、氧气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或甲醛气体传感器中的一种或多种搭配。
[0015]优选的,所述消杀机构包括消杀室、设置于其内部的消杀组件和排气管;所述消杀室设有连通于检测机构的第二进气口和第二出气口,所述排气管一端连通第二出气口,另一端穿出壳体将消杀室内与外界连通。
[0016]优选的,所述消杀组件包括过滤层、喷雾器和紫外线灯;所述过滤层设置于第二进气口和第二出气口之间,所述喷雾器用于制造杀菌消毒剂喷雾与空气混合消毒杀菌,所述紫外线灯对空气进行照射杀菌。
[0017]优选的,所述壳体内还设置有控制终端和无线信号模块;所述控制终端分别与检测机构、负压风机、消杀机构、以及无线信号模块通信连接,所述控制终端通过无线信号模块与接收端建立无线通信连接。
[0018]优选的,所述负压风机的输出端还与消杀机构连通。
[0019]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20]该室内空气质量检测装置通过在壳体周围形成负压区域,避免附着在壳体外壁面的病毒向外扩散。并对吸入装置内部的空气进行消毒杀菌处理,避免沾染于装置内部的病毒随流经的空气扩散。特别是除检测功能以外,该装置还可单独作为空气杀菌消毒装置使用,对室内空间中的病毒进行消杀处理。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专利技术在一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室内空气质量检测装置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专利技术在一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室内空气质量检测装置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3]图例:
[0024]1壳体;2负压风口;3负压风机;4检测机构;5消杀机构;6控制终端;7无线信号模块;
[0025]21台体;22进风管;
[0026]41检测室;42传感器组;43第一进气口;44第一出气口;
[0027]51消杀室;52消杀组件;53排气管;54第二进气口;55第二出气口;
[0028]211通孔;
[0029]521过滤层;522喷雾器;523紫外线灯。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31]实施例1:
[0032]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室内空气质量检测装置,包括壳体1、若干负压风口2、负压经济、检测机构4和消杀机构5;壳体1为六面体结构,其六个外壁面均设置有一个负压风口2,六个负压风口2与负压风机3的输入端连通,负压风机3的输出端依次串联检测机构4和消杀机构5。负压风机3开启后产生的吸力经由六个负压风口2传递至壳体1的六个外壁面,在
壳体1周围形成负压区域,阻止附着在壳体1上的病毒向外扩散。
[0033]为使负压区域更贴合壳体1的外壁面,六个负压风口2均凸出于壳体1的六个外壁面设置。每个负压风口2包括凸出于壳体1外壁的台体21和进风管22;台体21的周向侧壁开设有通孔211,进风管22贯穿台体21与壳体1将通孔211与负压风机3连通。使通孔211的孔口成为负压吸力的进口,更贴合壳体1的外壁面,增强负压吸力对壳体1外壁面上附着病毒的吸收效果,同时可有效避免附着在壳体1外壁面上的病毒逃逸扩散。
[0034]将壳体1的六个外壁面均设置为内凹弧形面,每个负压风口2均设置于对应外壁面的最低处,负压风口2吸入空气时,整个内凹弧形面处于负压吸力的影响范围内,对附着在内凹弧形面上的病毒产生吸收和拘束效果;还可以通过内凹弧形使空气在壳体1附近产生气体涡流效应,避免外界气流与壳体1外壁面接触后向外扩散。
[0035]该室内空气质量检测装置的检测功能由检测机构4完成,检测机构4由设置在壳体1内的检测室41和设置在检测室41内的传感器组42构成。检测室41设置第一进气口43和第一出气口44分别连通气路上游的负压风机3和气路下游的消杀机构5,传感器组42设置于第一进气口43和第一出气口44之间的空气流经通道内。空气从壳体1周围的外界环境中经由负压风口2吸入,经过负压风机3后进入检测室41,在检测室41的封闭环境下,通过空气质量传感器组42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室内空气质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若干负压风口、负压风机、检测机构和消杀机构;若干负压风口凸出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各外壁面,若干负压风口与负压风机的输入端连通并在壳体周围形成负压区域,所述负压风机的输出端依次串联检测机构和消杀机构,将吸入的空气输送至检测机构检测再经由消杀机构消毒杀菌后排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室内空气质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任一负压风口包括凸出于壳体外壁的台体和进风管;所述台体的周向侧壁开设有通孔,所述进风管的一端贯穿台体并与通孔连通,另一端与负压风机的输入端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室内空气质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各外壁面均为内凹弧形面,若干负压风口一一对应地设置于壳体各外壁面的最低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室内空气质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机构包括检测室和设置于其内部的传感器组;所述检测室设有连通于负压风机输出端的第一进气口和连通于消杀机构的第一出气口,所述传感器组设置于第一进气口和第一出气口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室内空气质量检测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海兰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智航中小企业管理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