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高温耐磨损轴承钢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298394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6 12: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耐高温耐磨损轴承钢,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成分组成:碳0.07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高温耐磨损轴承钢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钢铁冶金
,尤其涉及一种耐高温耐磨损轴承钢。

技术介绍

[0002]轴承钢是所有合金钢中质量要求最严格、检验项目最多、生产难度最大的钢种之一,主要用于滚动轴承的制造。
[0003]国内主要用于轴承制造的轴承钢主要有高碳铬轴承钢如:G8Cr15、GCr15、GCr15SiMn、GCr18Mo等;中碳合金轴承钢如:50CrVA、55SiMo、55SiMoV等;渗碳轴承钢如:G20CrNiMoA、G20Cr2Ni4A等。在使用过程中发现当高碳铬轴承钢使用在高速冲击载荷环境时,容易开裂失效,造成使用寿命低;使用中碳或渗碳轴承钢,虽然能够避免开裂失效,但往往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变形卡死造成运转故障或耐磨性差,使用寿命也不高;而且中碳及渗碳轴承钢,为保证其耐磨性,制造过程必须渗碳或碳氮共渗,这样不但生产周期比较长而且大大增加了制造成本。
[0004]中国专利技术专利CN 106893947A公开了一种可耐400℃高温的轴承钢的制备方法,但是该方法制备的轴承钢,在高温下非常容易损耗,为了降低成本,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耐高温耐磨损轴承钢。

技术实现思路

[0005]基于
技术介绍
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耐高温耐磨损轴承钢。
[0006]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耐高温耐磨损轴承钢,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成分组成:碳 0.07-0.12%;硅 0.015-0.025%;锰0.55-0.72%;钼 2.45-3.75%;铬 5.5-6.2%;钨 0.018-0.025%;钒 0.08-0.13%;镍 ≤0.005%;铜 ≤0.003%;砷 ≤0.005%;锡 ≤0.001%;铅 ≤0.002%;钛 ≤0.003%;钙 ≤0.001%,其余为铁。优选的,所述的轴承钢中,氢、氧、氮的元素含量均<0.0005%。
[0007]优选的,所述的轴承钢中,碳、硅、锰、钼、铬、钨、钒和铁之外的杂质元素总量<0.05%。
[0008]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耐高温耐磨损轴承钢的制备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在EBT型电炉中把废钢进行钢液的初炼;待原料熔化后喷入焦炭粉造泡沫渣,造渣高度为550-650mm,并及时流渣并补加石灰100-200kg,以降低出渣时的磷含量,将磷降低到≤0.01%;钢液温度在1590-1620℃沸腾25-35min除气后采用留钢留渣方式出钢;步骤二,在容量与电炉相匹配的LF钢包精炼炉中,造渣脱氧、脱硫、脱除杂物;同时向钢包内相继加入经过计算的硅铁中间合金、锰铁中间合金、钼铁中间合金、铬铁中间合金、钨铁中间合金、钒铁中间合金,在此工序需要不断加入铝线;在精炼全过程通过装在钢包底部的透气砖向刚也中吹氩气,使钢液获得一定搅拌动能进行精炼钢液,在吹氩气过程中控制钢液不裸露渣面,并采用铁硅粉、碳粉进行顶渣的钢液扩散脱氧,控制温度在1500-1550℃,
然后进入VD工序;步骤三,在VD真空炉中对钢液进行真空处理,在此过程中避免钢液产生大的沸腾在真空度≤67Pa后保持15-20min后吹入氩气20-25min清洗及强化钢液;当罐侧真空破至>98Pa时,打开液压系统,提升真空盖,当真空盖升到顶后,移开罐盖车,并关掉液压系统,然后测温、定氢取随炉样、定氧;当钢液温度在1450-1480℃时开始进行浇铸;步骤四,浇铸,在浇铸及后期的冷却全过程中进行氩气全封闭保护浇铸;在冷却过程中,首先进行恒温冷却到910-930℃后进行模具内冷却,并加保温盖缓冷至室温;步骤五,加热至1050-1070℃固溶,保温后油淬;再加热到600-620℃回火,时间为2-3h,即可。
[0009]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的轴承钢通过采用VD真空炉进行真空处理,有效降低了轴承钢中的气体含量;为了达到更高的硬度和韧性,本专利技术将碳、硅、锰、钼、铬、钨、钒和铁之外的杂质元素总量控制在0.05%以下,同时将氢、氧、氮的元素含量均控制在0.0005%以下,有效提升了轴承钢的耐高温性能。通过对轴承钢中的微量元素进行调整并对杂质进行控制,最终达到耐高温耐磨损的技术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0010]实施例1:一种耐高温耐磨损轴承钢,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成分组成: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成分组成:碳 0.09%;硅 0.023%;锰0.63%;钼 2.88%;铬 5.95%;钨 0.021%;钒 0.12%;镍 ≤0.005%;铜 ≤0.003%;砷 ≤0.005%;锡 ≤0.001%;铅 ≤0.002%;钛 ≤0.003%;钙 ≤0.001%,其余为铁。
[0011]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耐高温耐磨损轴承钢的制备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在EBT型电炉中把废钢进行钢液的初炼;待原料熔化后喷入焦炭粉造泡沫渣,造渣高度为620mm,并及时流渣并补加石灰150kg,以降低出渣时的磷含量,将磷降低到≤0.01%;钢液温度在1605℃沸腾30min除气后采用留钢留渣方式出钢;步骤二,在容量与电炉相匹配的LF钢包精炼炉中,造渣脱氧、脱硫、脱除杂物;同时向钢包内相继加入经过计算的硅铁中间合金、锰铁中间合金、钼铁中间合金、铬铁中间合金、钨铁中间合金、钒铁中间合金,在此工序需要不断加入铝线;在精炼全过程通过装在钢包底部的透气砖向刚也中吹氩气,使钢液获得一定搅拌动能进行精炼钢液,在吹氩气过程中控制钢液不裸露渣面,并采用铁硅粉、碳粉进行顶渣的钢液扩散脱氧,控制温度在1520℃,然后进入VD工序;步骤三,在VD真空炉中对钢液进行真空处理,在此过程中避免钢液产生大的沸腾在真空度≤67Pa后保持18min后吹入氩气22min清洗及强化钢液;当罐侧真空破至>98Pa时,打开液压系统,提升真空盖,当真空盖升到顶后,移开罐盖车,并关掉液压系统,然后测温、定氢取随炉样、定氧;当钢液温度在1475℃时开始进行浇铸;步骤四,浇铸,在浇铸及后期的冷却全过程中进行氩气全封闭保护浇铸;在冷却过程中,首先进行恒温冷却到928℃后进行模具内冷却,并加保温盖缓冷至室温;步骤五,加热至1060℃固溶,保温后油淬;再加热到615℃回火,时间为2.5h,即可。
[0012]实施例2:
一种耐高温耐磨损轴承钢,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成分组成:碳 0.07%;硅 0.025%;锰0.55%;钼 3.75%;铬 5.5%;钨 0.025%;钒 0.08%;镍 ≤0.005%;铜 ≤0.003%;砷 ≤0.005%;锡 ≤0.001%;铅 ≤0.002%;钛 ≤0.003%;钙 ≤0.001%,其余为铁。
[0013]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耐高温耐磨损轴承钢的制备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在EBT型电炉中把废钢进行钢液的初炼;待原料熔化后喷入焦炭粉造泡沫渣,造渣高度为650mm,并及时流渣并补加石灰100kg,以降低出渣时的磷含量,将磷降低到≤0.01%;钢液温度在1620℃沸腾25min除气后采用留钢留渣方式出钢;步骤二,在容量与电炉相匹配的LF钢包精炼炉中,造渣脱氧、脱硫、脱除杂物;同时向钢包内相继加入经过计算的硅铁中间合金、锰铁中间合金、钼铁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耐高温耐磨损轴承钢,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成分组成:碳 0.07-0.12%;硅 0.015-0.025%;锰0.55-0.72%;钼 2.45-3.75%;铬 5.5-6.2%;钨 0.018-0.025%;钒 0.08-0.13%;镍 ≤0.005%;铜 ≤0.003%;砷 ≤0.005%;锡 ≤0.001%;铅 ≤0.002%;钛 ≤0.003%;钙 ≤0.001%,其余为铁。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高温耐磨损轴承钢,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轴承钢中,氢、氧、氮的元素含量均<0.0005%。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高温耐磨损轴承钢,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轴承钢中,碳、硅、锰、钼、铬、钨、钒和铁之外的杂质元素总量<0.05%。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高温耐磨损轴承钢,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成分组成:碳 0.09%;硅 0.023%;锰0.63%;钼 2.88%;铬 5.95%;钨 0.021%;钒 0.12%;镍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盛斌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宝武钢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