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支护排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296527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6 12: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装配式支护排水结构,具体包括毛细排水板,毛细排水板内设有毛细导水通道;毛细排水板的侧面上形成有沟槽;多条毛细导水通道并排设置于毛细排水板内;多条沟槽并排设置于毛细排水板的表面上;每条沟槽分别沿其对应的一条毛细导水通道分布于毛细排水板的表面上,并且每条沟槽分别与其对应的一条毛细导水通道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装配式支护排水结构,使得土体排水结构实现装配式,尤其对于土壤中过饱和水等可以有效排除,避免基坑支护土体长期浸水从而垮塌风险。土体长期浸水从而垮塌风险。土体长期浸水从而垮塌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支护排水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装配式支护排水
,具体涉及一种装配式支护排水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已经有绿色装配式边坡防护产品以及工程应用实例,但仍然采用常规的泄水孔排水,排水效果不佳,尤其对于土壤中过饱和水等无法有效排除,基坑支护土体长期浸水,存在垮塌风险。
[0003]基于上述绿色装配式边坡防护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尚未有相关的解决方案;因此迫切需要寻求有效方案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一种装配式支护排水结构,旨在解决现有绿色装配式边坡防护结构容易积水的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装配式支护排水结构,包括毛细排水板,毛细排水板内设有毛细导水通道;毛细排水板的侧面上形成有沟槽;多条毛细导水通道并排设置于毛细排水板内;多条沟槽并排设置于毛细排水板的表面上;每条沟槽分别沿其对应的一条毛细导水通道分布于毛细排水板的表面上,并且每条沟槽分别与其对应的一条毛细导水通道连通。
[0006]进一步地,毛细排水板用于铺设在边坡土壤的表面上,并且毛细排水板带有沟槽的表面面向边坡的表面贴合。
[0007]进一步地,毛细排水板为L型结构;或者,毛细排水板为弧形结构,弧形结构与边坡的坡面弧度一致。
[0008]进一步地,毛细排水板为PVC高密度聚合材料制成。
[0009]进一步地,沟槽并排设置于毛细排水板的底面上;装配式支护排水结构还包括复合面层和定位件;复合面层铺盖于毛细排水板的顶面上;定位件穿过复合面层和毛细排水板,并通过卡扣将复合面层和毛细排水板连接在一起。
[0010]进一步地,复合面层的上表面分布有多组钢丝绳,多组钢丝绳沿横向和纵向交叉分布于复合面层的表面上;定位件沿横向钢丝绳和纵向钢丝绳的交叉点穿过复合面层和毛细排水板并伸入边坡的土壤内。
[0011]进一步地,复合面层的上表面分布有多组钢丝绳,多组钢丝绳沿横向和纵向交叉分布于复合面层的表面上;每组钢丝绳包括两条钢丝绳,定位件夹紧在两条钢丝绳之间,并通过卡扣锁紧;卡扣套设在定位件的端头,并将钢丝绳夹紧在卡扣和复合面层之间。
[0012]进一步地,定位件为土钉或锚索。
[0013]进一步地,复合面层为网格状结构,且复合面层为纤维材料制成。
[001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装配式支护排水结构,使土体排水结构实现装配式,尤其对于土壤中过饱和水等可以有效排除,避免基坑支护土体长期浸水从而垮塌风险。
附图说明
[0015]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6]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装配式支护排水结构平面图;
[0018]图2为本专利技术定位件与复合面层和毛细排水板连接示意图;
[0019]图3为本专利技术毛细排水板结构(含土壤)示意图;
[0020]图4为本专利技术毛细排水板结构(未含土壤)示意图。
[0021]图中:1—定位件;2—复合面层;3—钢丝绳;4—毛细排水板;5—端头;6—卡扣;7—毛细导水通道;8—土壤;9—沟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2]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
[0023]如图1至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装配式支护排水结构,包括毛细排水板4,毛细排水板4内设有毛细导水通道7;毛细排水板4的侧面上形成有沟槽9;多条毛细导水通道并排设置于毛细排水板4内;多条沟槽9并排设置于毛细排水板4的表面上;每条沟槽9分别沿其对应的一条毛细导水通道7分布于毛细排水板4的表面上,并且每条沟槽9分别与其对应的一条毛细导水通道7连通;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装配式支护排水结构,使土体排水也实现了装配式,其中,毛细排水板4结构本身所具有的“毛细力”作用,主动将土壤中过饱和水通过沟槽倒吸进入毛细导水通道内,“毛细力”及“虹吸力”在毛细管孔内产生负压,促使排水带主动吸水、排水,可有效排除土体内部的积水。
[0024]优选地,结合上述方案,如图1至图4所示,毛细排水板4用于铺设在边坡土壤8的表面上,并且毛细排水板4带有沟槽9的表面面向边坡的表面贴合,使水流由下往上倒吸进入毛细导水通道;如此一来土壤颗粒因重力自然沉淀不致随同水流进入毛细导水通道7内,同时也不会在进水的槽沟9附近产生淤积现象,即由于沟槽9开口面向土壤8一侧,使得自然状态下土壤颗粒不会进入槽沟9产品积聚,从而导致淤泥;但是毛细排水板4内部的沟槽9既能进水,同时也造成漏水,此时毛细防排水板4则利用毛细导水通道7表面张力使水在沟槽9上产生封闭效果,从而避免漏水;当水进入毛细导水通道7内时,由于毛细现象会自然而然对土壤中的水分产生吸收的效果,直到沟槽9灌满并以重力流向外排放;当水流到达出口处时因落差产生虹吸作用,进一步对土壤内部的水产生液位差,从而进行排水,大幅增加吸排水效果。
[0025]优选地,结合上述方案,如图1至图4所示,毛细排水板4为L型结构;或者,毛细排水板4为弧形结构,并且弧形结构与边坡的坡面弧度一致,这样能够起到很好的贴合防护作用,方便定位。
[0026]优选地,结合上述方案,如图1至图4所示,毛细排水板4为PVC高密度聚合材料制成,这样使得毛细排水板4具有较好的韧性,埋于土中可以起到拉结土壤的作用。
[0027]优选地,结合上述方案,如图1至图4所示,沟槽9并排设置于毛细排水板4的底面上;进一步地,装配式支护排水结构还包括复合面层2和定位件1;复合面层2铺盖于毛细排水板4的顶面上;定位件1穿过复合面层2和毛细排水板4,并通过卡扣6将复合面层2和毛细
排水板4连接在一起,从而实现装配。
[0028]优选地,结合上述方案,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复合面层2的上表面分布有多组钢丝绳3,多组钢丝绳3沿横向和纵向交叉分布于复合面层2的表面上,从而将复合面层2贴合布置在毛细排水板4的表面上;进一步地,定位件1沿横向钢丝绳3和纵向钢丝绳3的交叉点穿过复合面层2和毛细排水板4并伸入边坡的土壤8内,这样定位更加牢靠,不轻易脱落。
[0029]优选地,作为上述方案的可替换方案,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复合面层2的上表面分布有多组钢丝绳3,多组钢丝绳3沿横向和纵向交叉分布于复合面层2的表面上;每组钢丝绳3包括两条钢丝绳3,定位件1夹紧在两条钢丝绳3之间,并通过卡扣6锁紧;卡扣6套设在定位件1的端头,并将钢丝绳3夹紧在卡扣6和复合面层2之间,这样能够有效实现夹紧定位。
[0030]优选地,结合上述方案,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定位件1优选为土钉或锚索。
[0031]优选地,结合上述方案,如图1至图4所示,复合面层2为网格状结构,且复合面层2为纤维材料制成。
[003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装配式支护排水结构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0033]第一、在基坑侧壁上钻孔,施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支护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毛细排水板(4),所述毛细排水板(4)内设有毛细导水通道(7);所述毛细排水板(4)的侧面上形成有沟槽(9);多条所述毛细导水通道并排设置于所述毛细排水板(4)内;多条所述沟槽(9)并排设置于所述毛细排水板(4)的表面上;每条所述沟槽(9)分别沿其对应的一条毛细导水通道(7)分布于所述毛细排水板(4)的表面上,并且每条所述沟槽(9)分别与其对应的一条毛细导水通道(7)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支护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毛细排水板(4)用于铺设在边坡土壤(8)的表面上,并且所述毛细排水板(4)带有沟槽(9)的表面面向所述边坡的表面贴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配式支护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毛细排水板(4)为L型结构;或者,所述毛细排水板(4)为弧形结构,所述弧形结构与所述边坡的坡面弧度一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支护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毛细排水板(4)为PVC高密度聚合材料制成。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装配式支护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沟槽(9)并排设置于所述毛细排水板(4)的底面上;所述装配式支护排水结构还包括复合面层(2)和定位件(1);所述复合面层(2)铺盖于所述毛细排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延红全文博刘刚程宇培李伟常龙张嘉谋康佐良安和平黄林喜张博曹乐门锦民任培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