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置曝气升流式好氧颗粒污泥床及污水处理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29395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6 12:03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分置曝气升流式好氧颗粒污泥床,包括进水管、配水池、曝气池、集水槽、升流反应池、回流廊道和出水井,曝气池的底部设置有曝气设备;曝气池的底部设置有进水口,曝气池的上部设置有第一溢流口;升流反应池的底部设置有下流式过水廊道,集水槽中设置有下漏通道,下流式过水廊道上开设有出水口;回流廊道与出水井、配水池相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污泥床及工艺,在曝气作用下实现了污水的自循环,无需动力源,降低能耗;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单独进行污水处理,也可配合污水厂中其他污水处理单元,经好氧反应将有机物、氨氮分别氧化为二氧化碳和硝态氮,将大粒径颗粒污泥内部和升流反应池上部的厌氧反应将硝态氮转化为氮气去除。应将硝态氮转化为氮气去除。应将硝态氮转化为氮气去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分置曝气升流式好氧颗粒污泥床及污水处理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分置曝气升流式好氧颗粒污泥床及污水处理工艺,具体的说,本专利技术为一种新型污水处理工艺,该设备采取分置曝气的方式实现污水的循环,以升流的方式培养出沉淀性能良好的污泥(例如好氧颗粒污泥),通过曝气量及曝气池运行数量的控制使该工艺在不同污水处理系统中实现不同的处理作用。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污水处理主流技术为传统活性污泥法,该工艺通过利用微生物硝化反硝化的方式实现有机物、氮、磷的去除。随着经济的发展,污水处理的要求及污水的种类不断增大,传统活性污泥抗冲击负荷能力低及抵抗有害物质能力差等缺点开始放大。
[0003]好氧颗粒污泥是在好氧条件下微生物自凝聚形成的一种活性污泥,与传统活性污泥相比,其微生物量更高、活性更强、沉降性能好、抗冲击负荷及抗有毒有害物质能力更强。但目前好氧颗粒污泥的培养和利用好氧颗粒污泥处理污水均采取间歇进水的方式,该方法较大限度的降低了污水处理效率,导致好氧颗粒污泥在实际污水处理厂的应用受到阻碍。本文旨在专利技术一种可快速培养出沉淀性能良好的污泥(例如好氧颗粒污泥),并通过简单的条件控制利用这些污泥在不同污水处理系统中发挥不同作用的污水处理工艺。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为了克服上述技术问题的缺点,提供了一种分置曝气升流式好氧颗粒污泥床及污水处理工艺。
[0005]本专利技术的分置曝气升流式好氧颗粒污泥床,包括进水管以及依次相邻设置的配水池、曝气池、集水槽、升流反应池、回流廊道和出水井,进水管与配水池相连通,用于将待处理污水通入配水池,曝气池的底部设置有曝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池的数量为多个,每个曝气池的底部设置有与配水池的底部相连通的曝气池进水口,曝气池一侧的上部设置有与集水槽相通的第一溢流口;升流反应池的底部设置有多个间隔分布的下流式过水廊道,集水槽中设置有与下流式过水廊道的进水端相通的下漏通道,下流式过水廊道的侧壁上均匀开设有多个出水口;回流廊道一端的上部与出水井相连通,另一端与配水池相连通;升流反应池中培养有颗粒污泥,升流反应池中设置有对溶解氧数值进行测量的DO探头。
[0006]本专利技术的分置曝气升流式好氧颗粒污泥床,所述下漏通道的数量与下流式过水廊道的数量相等,所有下漏通道横截面积的和大于4平方米,以减小污水循环中造成的水力损失。
[0007]本专利技术的分置曝气升流式好氧颗粒污泥床,所述升流反应池的深度为4~5米,曝气池的深度为6~10米。
[0008]本专利技术的分置曝气升流式好氧颗粒污泥床的污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利用分置曝气升流式好氧颗粒污泥床单独进行污水处理,配合传统的硝化反硝化污水处理工艺进行污水处理,或者配合厌氧氨氧化污水处理工艺进行污水处理;单独进行污水处理的工艺
步骤如下:a).进水,待处理的污水经进水管流入配水池,并与经回流廊道流入配水池的回水混合;b).曝气和自循环,利用曝气设备对进入曝气池底部的污水进行曝气充氧,曝气池底部的污水曝气后压强减小,在压力差的作用下配水池中的污水经曝气池进水口流入曝气池,同时,曝气使曝气池中的污水膨胀上升进而液位升高,在液位差的作用下曝气池中的污水经第一溢流口流入集水槽,曝气不仅实现了对污水的充氧,而且还为污水的自循环流动提供了动力源;c).集水和布水,污水流入集水槽后,再经下流通道流入每个下流式过水廊道,并经下流式过水廊道侧壁上的出水口流出,实现污水在升流反应池底部的均匀分布;同时,下流式过水廊道的均匀出水,避免了污泥在升流反应池底部的淤积;d).有机物和氨氮的去除,污水在升流反应池中均匀上升的过程中,污水首先与底部颗粒污泥充分接触,微生物在好氧条件下将水中有机物氧化为二氧化碳、将氨氮氧化为硝态氮;随着污水的上升和溶解氧的不断消耗,升流反应池的上部为缺氧、厌氧状态,污水上升至升流反应池的上部后在厌氧微生物的作用下发生反硝化反应,进一步消耗水中有机物并将硝态氮转化为氮气去除;同时,随着升流反应池底部颗粒污泥粒径的增大,其外部为好氧区,内部为缺氧、厌氧区域,表面好氧微生物将氨氮氧化为硝态氮,硝态氮传递到内部进行反硝化,实现脱氮;e).回流、出水和循环净化,升流反应池上部的污水经第二溢流口流入回流廊道中,回流廊道中的污水大部分回流至配水池,剩余的经出水井排出;回流至配水池的污水与进水混合后再次流入升流反应池进行处理,如此往复循环,实现对污水中有机物和氨氮的去除。
[0009]本专利技术的分置曝气升流式好氧颗粒污泥床的污水处理工艺,分置曝气升流式好氧颗粒污泥床配合传统的硝化反硝化污水处理工艺进行污水处理时:分置曝气升流式好氧颗粒污泥床放置于缺氧池之后,关闭回流廊道进入配水池的通道,污水经回流廊道直接回流至缺氧池,此时分置曝气升流式好氧颗粒污泥床主要起到硝化作用,升流反应池中溶解氧控制在4mg/L以上,由于曝气池为污水充氧,使得污泥表面往往存在大量好氧微生物,这些微生物利用水中溶解氧将污水中剩余有机物及氨氮氧化为二氧化碳和硝氮,这些硝氮再回流至缺氧池利用进水有机物中进行反硝化实现污水脱氮。
[0010]本专利技术的分置曝气升流式好氧颗粒污泥床的污水处理工艺,分置曝气升流式好氧颗粒污泥床配合配合厌氧氨氧化污水处理工艺进行污水处理时:分置曝气升流式好氧颗粒污泥床作为短程硝化池置于厌氧氨氧化池之后,关闭回流廊道进入配水池的通道,经脱碳处理的高氨氮污水先进入厌氧氨氧化池,再进入分置曝气升流式好氧颗粒污泥床,回流水经回流廊道直接进入厌氧氨氧化池,该池溶解氧需控制在0.2~1mg/L,在短程硝化池中将部分氨氮氧化为亚硝态氮,再回流至厌氧氨氧化池进行厌氧氨氧化作用实现脱氮。
[0011]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分置曝气升流式好氧颗粒污泥床,设置有配水池、多个曝气池、进水槽、升流反应池和回流廊道,配水池经曝气池进水口与曝气池相通,曝气池经第一溢流口与进水槽相通,进水槽经下漏通道与升流反应池底部的下流式过水廊道相通,升流反应池经回流廊道与配水池相通,这样,在曝气设备的曝气作用下,不仅实现了对污水的曝气充氧,而且曝气使得曝气池底部的压强减小以及曝气池的液位上升,在水压差
的作用下配水池中的污水流入曝气池,在液位差的作用下曝气池上部的污水流入集水槽,无需增设循环泵作为动力源,实现了污水在配水池-曝气池-集水槽-升流反应池-回水廊道中的自循环,降低了污水处理过程中的能耗。通过对曝气量的大小以及曝气池运行数量的控制,实现了对污水循环流速的控制,适于对不同流速的污水进行处理。
[0012]污水在升流反应池中由下至上均匀上升的过程中,污水首先与底部的颗粒污泥充分接触,在好氧微生物的作用下发生氧化反应,将污水中的有机物、氨氮分别氧化为二氧化碳、硝态氮,随着污水的上升和溶解氧的不断消耗,在升流反应池的上部以及粒径较大污泥内部的缺氧、厌氧区域,经反硝化将硝态氮转化为氮气去除,同时进一步消耗污水中有机物;经多次循环后实现对污水中有机物、氨氮的去除,使其达到排放标准。
[0013]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的分置曝气升流式好氧颗粒污泥床还可配合污水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置曝气升流式好氧颗粒污泥床,包括进水管(1)以及依次相邻设置的配水池(2)、曝气池(3)、集水槽(4)、升流反应池(5)、回流廊道(6)和出水井(7),进水管与配水池相连通,用于将待处理污水通入配水池,曝气池的底部设置有曝气设备(9);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池的数量为多个,每个曝气池的底部设置有与配水池的底部相连通的曝气池进水口(8),曝气池一侧的上部设置有与集水槽相通的第一溢流口(14);升流反应池的底部设置有多个间隔分布的下流式过水廊道(11),集水槽中设置有与下流式过水廊道的进水端相通的下漏通道(10),下流式过水廊道的侧壁上均匀开设有多个出水口(12);回流廊道一端的上部与出水井相连通,另一端与配水池相连通;升流反应池中培养有颗粒污泥,升流反应池中设置有对溶解氧数值进行测量的DO探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置曝气升流式好氧颗粒污泥床,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漏通道(10)的数量与下流式过水廊道(11)的数量相等,所有下漏通道横截面积的和大于4平方米,以减小污水循环中造成的水力损失。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分置曝气升流式好氧颗粒污泥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升流反应池(5)的深度为4~5米,曝气池(3)的深度为6~10米。4.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置曝气升流式好氧颗粒污泥床的污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利用分置曝气升流式好氧颗粒污泥床单独进行污水处理,配合传统的硝化反硝化污水处理工艺进行污水处理,或者配合厌氧氨氧化污水处理工艺进行污水处理;单独进行污水处理的工艺步骤如下:a).进水,待处理的污水经进水管流入配水池,并与经回流廊道流入配水池的回水混合;b).曝气和自循环,利用曝气设备对进入曝气池底部的污水进行曝气充氧,曝气池底部的污水曝气后压强减小,在压力差的作用下配水池中的污水经曝气池进水口流入曝气池,同时,曝气使曝气池中的污水膨胀上升进而液位升高,在液位差的作用下曝气池中的污水经第一溢流口流入集水槽,曝气不仅实现了对污水的充氧,而且还为污水的自循环流动提供了动力源;c).集水和布水,污水流入集水槽后,再经下流通道流入每个下流式过水廊道,并经下流式过水廊道侧壁上的出水口流出,实现污水在升流反应池底部的均匀分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戚伟康施棋李博刘丽芳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泰山自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