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岩礁鱼类觅食-庇护权衡行为的监测分析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292432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6 12: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鱼类行为生态监测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岩礁鱼类觅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岩礁鱼类觅食-庇护权衡行为的监测分析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鱼类行为生态监测
,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岩礁鱼类觅食-庇护权衡行为的监测分析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岩礁鱼类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对鱼礁依赖性很强,但在过度捕捞、环境污染的胁迫下,礁石、珊瑚礁等岩礁鱼类栖息地发生退化,资源量锐减。以人工鱼礁投放、增殖放流为生物资源养护基础措施的海洋牧场建设作为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技术体系而成为目前国际研究热点。鱼类行为生态学是这一技术体系的重要理论基础,监测和分析岩礁鱼类的行为特征对优化人工鱼礁布局和放流策略、调整资源开发或养护强度具有重要实践意义。
[0003]岩礁鱼类存在捕食风险和觅食成功之间的权衡,需要在躲避捕食者的同时获取食物资源,根据礁石和食物两种局部资源分布做出行为决策,发生空间上种群的扩散或聚集。然而,目前在岩礁鱼类行为监测内容中仅针对觅食或避敌的单一行为,缺乏对其觅食-庇护权衡行为的分析,原因在于野外自然水体条件复杂、全天候监测困难,不宜设计相关实验进行精确监测,只能通过室内模拟实验进行监测分析,而针对岩礁鱼类觅食-庇护权衡行为的室内模拟实验方法的瓶颈之处体现在:捕食风险与礁石和食物两种资源对岩礁鱼类行为的影响难以在同一空间中同时调控,且已有的行为量化指标简单,影响与野外自然条件的相似度和分析的准确性。
[0004]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捕食风险与礁石和食物两种资源对岩礁鱼类行为的影响在同一空间内监测分析的方法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岩礁鱼类觅食-庇护权衡行为的监测分析方法,本专利技术采用室内模拟实验,同时操控捕食风险与礁石和食物两种资源对岩礁鱼类行为的影响,监测岩礁鱼类在被捕食风险下的觅食-庇护权衡行为,精确测定岩礁鱼类权衡行为指标,分析岩礁鱼类权衡行为特征。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岩礁鱼类觅食-庇护权衡行为的监测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1)驯养和标记实验用鱼
[0008]在当地海域采捕自然生长的岩礁幼鱼及其捕食者,选取无损伤个体,分别在室内养殖池内暂养30d;
[0009]暂养期间,岩礁幼鱼每天两次饱食投喂下沉式颗粒饵料,其捕食者每天两次饱食投喂岩礁幼鱼;
[0010]选取体长、体质量相似的岩礁幼鱼进行麻醉,之后打上不同颜色的标记,每种颜色被标记个体数相等。
[0011](2)搭建实验场地和监测装置
[0012]实验场地选择长方体玻璃钢鱼池,鱼池内壁为白色;
[0013]将实验场地分为三个区域,三分之一用于放置捕食者1尾,为风险区,其余空间可供岩礁幼鱼自由活动,在捕食者空间和岩礁幼鱼之间放置塑料隔离网,避免岩礁幼鱼被直接捕食,再将岩礁幼鱼空间分成大小相等的两部分,其中距离捕食者最远的部分堆积自然礁石,为庇护区,位于风险区和庇护区中间的区域为开放区,岩礁幼鱼在此区域摄食;
[0014]实验场地正上方悬挂双目变焦摄像头,调节焦距使视野包含整个实验场地,采集视频数据存储在内存卡中以便后续分析。
[0015](3)设定鱼群密度和饵料距离梯度
[0016]实验设置5种不同岩礁幼鱼鱼群密度,每种鱼群密度下均分别设置5组不同的饵料离礁距离,即在开放区内离礁不同距离处投喂饵料,因此,实验共25组实验水平,每组进行3次重复实验;
[0017]选取体长、体重相似的捕食者个体参与每组实验。
[0018](4)使实验用鱼适应实验场地
[0019]在每组实验开始前,将岩礁幼鱼和捕食者放入实验场地适应1d,期间不喂食,并在塑料隔离网旁放置不透明幕,以防止岩礁幼鱼适应捕食者;
[0020]实验水体由庇护区流向风险区完成循环,以防止岩礁幼鱼通过水体中化学信息感知到捕食者。
[0021](5)获取觅食-庇护权衡行为数据
[0022]在每次观察前,用不透明幕将岩礁幼鱼隔离在庇护区,然后在开放区投入饵料,投饵量为岩礁幼鱼体质量总和的1%,再移开不透明幕,让岩礁幼鱼可以透过塑料隔离网看到捕食者,随后开始摄像观察;
[0023]观察持续15min,以10s为一个行为单位记录每个岩礁幼鱼个体的行为,分为在庇护区、在开放区、摄食三种。
[0024](6)量化分析权衡行为指标
[0025]根据摄像资料,计算每次观察的15min内每个岩礁幼鱼个体的觅食-庇护权衡行为指标:开始摄食前的潜伏时长、摄食次数、在庇护所内时长。
[0026]统计分析不同鱼群密度和饵料离礁距离下岩礁幼鱼权衡行为特征的差异,并根据行为指标变化特征确定适宜鱼群密度和离礁安全距离。
[0027]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与现有仅针对岩礁鱼类觅食或避敌单一行为监测分析方法相比,本专利技术在室内模拟实验中同时引入捕食风险与礁石和食物两种资源的共同影响,提出一种岩礁鱼类觅食-庇护权衡行为的监测分析方法,技术方案操作可控性高,并给出了权衡行为量化指标,分析得到了适宜鱼群密度和离礁安全距离,为海洋牧场建设实践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
附图说明
[002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9]图1附图为本专利技术的实验场地设计示意图(俯视);
[0030]图2附图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开始摄食前的潜伏时长结果;
[0031]图3附图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在庇护所内时长结果;
[0032]图4附图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摄食次数结果。
[0033]在图1中:A——风险区;
[0034]B——开放区;
[0035]C——庇护区;
[0036]a——捕食者;
[0037]b——投饵处;
[0038]c——岩礁幼鱼;
[0039]f1——入水口;
[0040]f2——出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41]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4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岩礁鱼类觅食-庇护权衡行为的监测分析方法,本专利技术以岩礁鱼类大泷六线鱼幼鱼为例,实施岩礁鱼类觅食-庇护权衡行为的监测分析方法:
[0043]实施例1:大泷六线鱼幼鱼觅食-庇护权衡行为的监测分析方法。
[0044](1)驯养和标记实验用鱼
[0045]在山东荣成海域采捕自然生长的大泷六线鱼幼鱼及其捕食者许氏平鮋,选取无损伤个体,分别在两个7m
×
2m
×
1m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岩礁鱼类觅食-庇护权衡行为的监测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驯养和标记实验用鱼;步骤二:搭建实验场地和监测装置;步骤三:设定鱼群密度和饵料距离梯度;步骤四:使实验用鱼适应实验场地;步骤五:获取觅食-庇护权衡行为数据;步骤六:量化分析权衡行为指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岩礁鱼类觅食-庇护权衡行为的监测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所述的驯养和标记实验用鱼为:在当地海域采捕自然生长的岩礁幼鱼及其捕食者,选取无损伤个体,分别在室内养殖池内暂养30d;暂养期间,岩礁幼鱼每天两次饱食投喂下沉式颗粒饵料,其捕食者每天两次饱食投喂岩礁幼鱼;选取体长、体质量相等的岩礁幼鱼进行麻醉,之后打上不同颜色的标记,每种颜色被标记个体数相等。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岩礁鱼类觅食-庇护权衡行为的监测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所述的搭建实验场地和监测装置具体为:实验场地选择长方体玻璃钢鱼池,鱼池内壁为白色;将实验场地分为三个区域,三分之一的一侧用于放置捕食者1尾,为风险区,其余空间可供岩礁幼鱼自由活动,在捕食者空间和岩礁幼鱼之间放置塑料隔离网,避免岩礁幼鱼被直接捕食,再将岩礁幼鱼空间分成大小相等的两部分,其中距离捕食者最远的部分堆积自然礁石,为庇护区,位于风险区和庇护区中间的区域为开放区,岩礁幼鱼在此区域摄食;实验场地正上方悬挂双目变焦摄像头,调节焦距使视野包含整个实验场地,采集视频数据存储在内存卡中以便后续分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岩礁鱼类觅食-庇护权衡行为的监测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所述的设定鱼群密度和饵料距离梯度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玥孙涛丁刚于道德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