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5G的流媒体服务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290557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6 11: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基于5G的流媒体服务平台,所述平台包括:若干采集单元,每个景区对应一个采集单元,采集单元用于采集景区数据;若干处理单元,每个景区对应一个处理单元,用于将采集的景区数据压缩处理为流媒体数据;若干5G通讯终端,用于将采集的景区数据传输至处理单元,以及将流媒体数据传输至平台服务器;浏览单元,用于用户浏览平台服务器中的流媒体数据;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基于5G的流媒体服务平台,通过本平台的5G通讯方式能够实现现场视频的快速处理和上传,且采用流媒体技术,使得用户无需再等待媒体完全下载完成即可观看,提高使用体验。体验。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5G的流媒体服务平台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智慧旅游领域,具体地,涉及基于5G的流媒体服务平台。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以及经济的发展,外出旅游逐渐成为了人们节假日的首选,而在旅游前观察各个景点的情况则成为了人们旅游前必做的攻略,通过观看景点的视频便于人们快速了解景点,便于作出相应正确的旅游计划。
[0003]传统的景区视频制作是采用在线下制作后上传至网上,然后用户下载观看,人们必须要先下载这些多媒体内容到本地计算机,在漫长的等待之后(因为受限于带宽,下载通常要花上较长的时间),才可以看到或听到媒体传达的信息,导致观看体验较差,且传统景区视频在现场采集后携带回工作室然后使用宽带上传,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景区现场视频的处理效率和上传效率,以及用户端的观看体验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基于5G的流媒体服务平台,通过本平台的5G通讯方式能够实现现场视频的快速处理和上传,且采用流媒体技术,使得用户无需再等待媒体完全下载完成即可观看,提高使用体验。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基于5G的流媒体服务平台,所述平台包括:
[0006]若干采集单元,每个景区对应一个采集单元,采集单元用于采集景区数据;
[0007]若干处理单元,每个景区对应一个处理单元,用于将采集的景区数据压缩处理为流媒体数据;
[0008]若干5G通讯终端,用于将采集的景区数据传输至处理单元,以及将流媒体数据传输至平台服务器;
[0009]浏览单元,用于用户浏览平台服务器中的流媒体数据。
[0010]其中,本专利技术的原理为:通过采集单元采集景区数据;通过处理单元将采集的景区数据压缩处理为流媒体数据;通过5G通讯终端将采集的景区数据传输至处理单元,以及将流媒体数据传输至平台服务器;用户浏览平台服务器中的流媒体数据。通过本平台的5G通讯方式能够实现现场视频的快速处理和上传,且采用流媒体技术,使得用户无需再等待媒体完全下载完成即可观看,提高使用体验。
[0011]优选的,所述平台还包括注册单元,用于用户在平台中注册,注册后的用户能够使用浏览单元。
[0012]优选的,采集的景区数据包括:景区的航拍视频、景区的景点视频、景区的宣传视频、景区监控视频、景区实时人数数据和景区的实景图像。
[0013]优选的,用户的注册信息包括用户的喜好景区类型,实时平台还包括推送单元,用于在平台服务器中匹配出与用户喜好景区类型匹配的流媒体数据,并向用户推荐该流媒体数据。
[0014]优选的,每个采集单元对应一个编号,用户能够在平台中根据编号切换采集单元对应的流媒体数据。
[0015]优选的,浏览单元设有评论和打赏模块,用户能够对流媒体数据进行评论和打赏。
[0016]优选的,所述景区为溶洞景区。我国南方具有很多溶洞景区,溶洞内部位特殊的地质景色,为了保护相应的地质景观,溶洞内不能使用机械打孔设备,因为打孔容易使得岩石松动或掉落,而传统的监控摄像头或摄像器件的安装通常为打孔固定,这种安装方式在溶洞中不适用,会使得岩石松动或掉落,且溶洞通常下方具有流水或河流,这使得溶洞内监控摄像头的安装增加了难度,传统的安装方式无法在溶洞中应用。
[0017]溶洞是可溶性岩石中因喀斯特作用所形成的地下空间,溶洞的形成是石灰岩地区地下水长期溶蚀的结果,石灰岩里不溶性的碳酸钙受水和二氧化碳的作用能转化为可溶性的碳酸氢钙。由于石灰岩层各部分含石灰质多少不同,被侵蚀的程度不同,就逐渐被溶解分割成互不相依、千姿百态、陡峭秀丽的山峰和奇异景观的溶洞,由此形成的地貌一般称为喀斯特地貌。
[0018]洞里宽的地方像广场,窄的地方像长廊,高的地方有30m高,整个洞平面上迂回曲折,垂向上可分出三层。雨季,整个洞内都有流水,成为地下河流在坡折处河水跌落,形成瀑布;旱季,局部地区有水,成地下湖泊,可能还有积水很深的潭。
[0019]若采用漂浮的方式安装在水面上,则采集模块随着水面波动而抖动,进而造成拍摄的画面抖动,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对第二安装结构进行了改进,采用水下固定方式,使得安装结构不随着水面抖动,进而防止画面抖动,传统的浮游在水面的方式会随着水面浮动,导致采集的画面抖动,导致采集的画面质量较差,使得平台视频质量较差,且第二安装结构无需对溶洞进行打孔,保护了景区地质景色。
[0020]而水下地形复杂,为了使得在水下固定稳固,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三角支撑架,利用三角固定稳固的优势,并且加上特殊的固定端,利用锥体的下端便于插入水下地面,利用均匀分布且向外延伸的固定钉,能够在复杂的水下地形中插入各自缝隙,便于固定稳固。
[0021]采集单元包括若干采集模块,每个采集模块均用于采集溶洞内的视频和图像数据;每个采集模块对应一个5G通讯终端,每个溶洞中设有若干个数据采集点,每个采集点对应一个采集模块,每个采集模块对应连接一个5G通讯终端,5G通讯终端通过第一安装结构安装在溶洞外,采集模块通过第二安装结构安装在采集点;
[0022]所述第二安装结构包括:三角支撑架、固定板、底座、三个固定端和若干固定钉;三角支撑架的三个支撑架均为长度可调的伸缩架,伸缩架上端与固定板下表面固定连接,伸缩架下端与固定端上端固定连接,固定端下端为锥体,固定端表面均匀分布有若干向固定端外延伸的固定钉,底座固定在固定板上表面,底座用于安装采集模块。
[0023]优选的,申请人研究发现溶洞内湿度大,且溶洞顶部会经常滴水,且溶洞内的游玩项目还有划船项目,因此,会经常有水滴滴落在采集模块的镜头上,导致拍摄的画面出现模糊或异常,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设计了擦拭结构定期对采集模块进行擦拭,保障采集单元的画面采集效果。将空腔下表面设计为网状便于将多余的水分排出,且第一低速转动是擦拭,第二次高速转动是将擦拭套进行甩干便于下次擦拭,保障擦拭效果。
[0024]采集模块为图像采集器或视频采集器,所述采集模块上设有擦拭结构,用于对采集模块的镜头进行擦拭,所述擦拭结构包括:
[0025]控制器、第一电动伸缩杆、擦拭杆、擦拭套、转动电机和第二电动伸缩杆;
[0026]底座内设有空腔,空腔下表面为网状,底座上设有预设开口,第一电动伸缩杆下端延伸至空腔内并与空腔底部固定连接,第一电动伸缩杆上端与采集模块下表面固定连接,预设开口尺寸大于采集模块尺寸,控制器、第二电动伸缩和转动电机均固定在空腔内,第二电动伸缩杆一端与转动电机的转动轴连接,第二电动伸缩杆另一端与擦拭杆中部连接,擦拭套套设在擦拭杆表面,擦拭套用于对采集模块的镜头进行擦拭,控制器用于控制第一电动伸缩杆和第二电动伸缩杆的长度,以及控制转动电机的启停和转速;
[0027]其中,擦拭结构对采集模块的镜头的擦拭过程为:
[0028]控制器控制第一电动伸缩杆缩短至第一预设长度,使得采集模块移动至空腔中;
[0029]控制器控制第二电动伸缩杆伸长至第二预设长度,使得擦拭套与采集模块的镜头接触;
[0030]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5G的流媒体服务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包括:若干采集单元,每个景区对应一个采集单元,采集单元用于采集景区数据;若干处理单元,每个景区对应一个处理单元,用于将采集的景区数据压缩处理为流媒体数据;若干5G通讯终端,用于将采集的景区数据传输至处理单元,以及将流媒体数据传输至平台服务器;浏览单元,用于用户浏览平台服务器中的流媒体数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5G的流媒体服务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还包括注册单元,用于用户在平台中注册,注册后的用户能够使用浏览单元。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5G的流媒体服务平台,其特征在于,采集的景区数据包括:景区的航拍视频、景区的景点视频、景区的宣传视频、景区监控视频、景区实时人数数据和景区的实景图像。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5G的流媒体服务平台,其特征在于,用户的注册信息包括用户的喜好景区类型,实时平台还包括推送单元,用于在平台服务器中匹配出与用户喜好景区类型匹配的流媒体数据,并向用户推荐该流媒体数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5G的流媒体服务平台,其特征在于,每个采集单元对应一个编号,用户能够在平台中根据编号切换采集单元对应的流媒体数据。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5G的流媒体服务平台,其特征在于,浏览单元设有评论和打赏模块,用户能够对流媒体数据进行评论和打赏。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5G的流媒体服务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景区为溶洞景区,采集单元包括若干采集模块,每个采集模块均用于采集溶洞内的视频和图像数据;每个采集模块对应一个5G通讯终端,每个溶洞中设有若干个数据采集点,每个采集点对应一个采集模块,每个采集模块对应连接一个5G通讯终端,5G通讯终端通过第一安装结构安装在溶洞外,采集模块通过第二安装结构安装在采集点;所述第二安装结构包括:三角支撑架、固定板、底座、三个固定端和若干固定钉;三角支撑架的三个支撑架均为长度可调的伸缩架,伸缩架上端与固定板下表面固定连接,伸缩架下端与固定端上端固定连接,固定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道华黄维杨陈周涛曾俊黄泓蓓李武鸿伏彦林刘杰王小腊洪江彭容罗玉周林张明娟许江泽吴婷婷詹飞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中科大旗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