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福争专利>正文

一种升降折叠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28760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6 11: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施工用梯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升降折叠梯,包括第二支架与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位于第二支架的内侧,所述第一支架的外侧上端与第二支架的外侧上端均通过铰接座相连接,所述第一支架内侧下端与扶手的底部之间连接有复位弹簧,所述扶手下端与第二支架之间设置有两组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开设在第一支架一侧中部的方形孔,所述方形孔的内侧下端固定安装有柱体,所述扶手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钢丝绳,所述钢丝绳的一端贯穿方形孔并固定连接在第二支架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使得在施工人员登上扶梯后,可以用手握住扶手保持平衡,同时装置便于折叠,能够快速的实现装卸,放置方便,有利于节省空间的占用。有利于节省空间的占用。有利于节省空间的占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升降折叠梯


[0001]本技术涉及施工用梯
,尤其涉及一种升降折叠梯。

技术介绍

[0002]施工用梯在对墙体进行装饰或对高处的灯管维修时,需要用到,而现有市场上的施工用梯仅能通过施工人员的腿部将梯子的两侧实现夹紧,对操作人员的身体平衡性要求较高,同时梯子不便于装卸,不便于节省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稳定性不足以及不便于折叠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升降折叠梯。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5]设计一种升降折叠梯,包括第二支架与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的尺寸与第二支架的尺寸相互匹配,所述第一支架位于第二支架的内侧,所述第一支架的外侧上端与第二支架的外侧上端均通过铰接座相连接,所述第一支架的内侧滑动设置有扶手,所述扶手呈U型设置,所述第一支架的内侧转动设置有多个踏板,多个所述踏板之间的间距均相同,多个所述踏板之间还设置有限位机构,所述第一支架内侧下端与扶手的底部之间连接有复位弹簧,所述扶手下端与第二支架之间设置有两组调节机构;所述扶手下端与第二支架之间设置有两组调节机构,所述扶手的外侧还套设有两个管体,所述管体与扶手的尺寸相互匹配,两个所述管体的下端之间设置稳定机构,稳定机构用于对腿部的依靠;
[0006]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开设在第一支架一侧中部的方形孔,所述方形孔的内侧下端固定安装有柱体,所述扶手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钢丝绳,所述钢丝绳的一端贯穿方形孔并固定连接在第二支架上,所述钢丝绳的外侧与柱体的外表面上端相互接触。
[0007]优选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通过铰接柱铰接在多个踏板之间的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支架的一侧通过铰接座铰接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通过铰接柱铰接在第二连接杆的外侧。
[0008]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的底部均复合套设有橡胶座,所述橡胶座的底部为弧形设置。
[0009]优选的,所述第二支架与第一支架之间相互接触。
[0010]优选的,所述稳定机构包括安装在管体下端之间的直管,所述直管的下端中部均开设有贯穿直管的限位孔,所述直管的内侧滑动设置有U型杆,所述U型杆贯穿限位孔并延伸至直管的外侧,所述限位孔与U型杆之间为过盈配合。
[0011]优选的,所述直管内侧的U型杆上端固定安装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尺寸与直管内侧的尺寸相互匹配,且限位块的尺寸大于限位孔的尺寸。
[0012]优选的,所述U型杆的内侧下端水平焊接有多个支撑杆。
[0013]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升降折叠梯,有益效果在于:该升降扶手折叠架能够使得
在施工人员登上扶梯后,可以用手握住扶手保持平衡,同时装置便于折叠,能够快速的实现装卸,放置方便,有利于节省空间的占用。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升降折叠梯的结构正视图。
[0015]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升降折叠梯的结构侧视图。
[0016]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升降折叠梯的A部的结构放大图。
[0017]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升降折叠梯的B部的结构放大图。
[0018]图中:扶手1、第一支架2、调节机构3、柱体31、方形孔32、钢丝绳33、第二支架4、第一连接杆5、第二连接杆6、踏板7、橡胶座8、复位弹簧9、管体10、稳定机构11、限位块111、U型杆112、直管113、限位孔114、支撑杆12。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0]实施例1
[0021]参照图1-3,一种升降折叠梯,包括第二支架4与第一支架2,第一支架2的尺寸与第二支架4的尺寸相互匹配,第二支架4与第一支架2之间相互接触,第一支架2与第二支架4的底部均复合套设有橡胶座8,橡胶座8的底部为弧形设置,橡胶座8能够有效的提高装置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从而提高装置整体的稳定性。
[0022]第一支架2位于第二支架4的内侧,第一支架2的外侧上端与第二支架4的外侧上端均通过铰接座相连接,第一支架2的内侧滑动设置有扶手1,扶手1呈U型设置,第一支架2的内侧转动设置有多个踏板7,多个踏板7之间的间距均相同,第一支架2内侧下端与扶手1的底部之间连接有复位弹簧9,扶手1下端与第二支架4之间设置有两组调节机构3;调节机构3包括开设在第一支架2一侧中部的方形孔32,方形孔32的内侧下端固定安装有柱体31,扶手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钢丝绳33,钢丝绳33的一端贯穿方形孔32并固定连接在第二支架4上,钢丝绳33的外侧与柱体31的外表面上端相互接触,在对装置使用时,操作人员通过外力将第一支架2与第二支架4原先的重合调整为交叉,在交叉的过程中第二支架4带动钢丝绳33的一端移动,从而使得钢丝绳33的另一端将扶手1从第一支架2的内部抬升,实现扶手1的升降,有效的实现操作人员手对扶手1的持握,改变传统梯子利用操作人员双腿夹紧的弊端,同时在实现收纳时,将第二支架4与第一支架2合拢时,复位弹簧9此时具有的收缩力会将扶手1收进第一支架2内部,实现快速收纳的效果。
[0023]实施例2
[0024]参照图1-2,作为本技术的另一优选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多个踏板7之间还设置有限位机构,限位机构包括通过铰接柱铰接在多个踏板7之间的第二连接杆6,第二支架4的一侧通过铰接座铰接有第一连接杆5,第一连接杆5的一端通过铰接柱铰接在第二连接杆6的外侧,在第二支架4与第一支架2检测交叉时,第一连接杆5对第二连接杆6有水平方向上的力,致使第二连接杆6受力转动,从而当踏板7转动至水平位置时,在第一连接
杆5的限位效果下,第二连接杆6保持倾斜位置不变,从而操作人员对踏板7施加外力时,踏板7始终不会出现转动的情况出现。
[0025]实施例3
[0026]参考图2和图4,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以及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扶手1的外侧还套设有两个管体10,管体10与扶手1的尺寸相互匹配,两个管体10的下端之间设置稳定机构11,稳定机构11用于对腿部的依靠,稳定机构11包括安装在管体10下端之间的直管113,直管113的下端中部均开设有贯穿直管113的限位孔114,直管113的内侧滑动设置有U型杆112,U型杆112贯穿限位孔114并延伸至直管113的外侧,限位孔114与U型杆112之间为过盈配合,在扶手1抽出时,将U型杆112向下拉动, U型杆112的方向垂直向下,同时U型杆112的位置稳定,对操作人员的腿部实现很好的依靠作用,提高操作人员站立的稳定性。
[0027]直管113内侧的U型杆112上端固定安装有限位块111,限位块111的尺寸与直管113内侧的尺寸相互匹配,且限位块111的尺寸大于限位孔114的尺寸,U型杆112的内侧下端水平焊接有多个支撑杆12,多个支撑杆12能够腿部实现稳定依靠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升降折叠梯,包括第二支架(4)与第一支架(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2)的尺寸与第二支架(4)的尺寸相互匹配,所述第一支架(2)位于第二支架(4)的内侧,所述第一支架(2)的外侧上端与第二支架(4)的外侧上端均通过铰接座相连接,所述第一支架(2)的内侧滑动设置有扶手(1),所述扶手(1)呈U型设置,所述第一支架(2)的内侧转动设置有多个踏板(7),多个所述踏板(7)之间的间距均相同,多个所述踏板(7)之间还设置有限位机构,所述第一支架(2)内侧下端与扶手(1)的底部之间连接有复位弹簧(9),所述扶手(1)下端与第二支架(4)之间设置有两组调节机构(3),所述扶手(1)的外侧还套设有两个管体(10),所述管体(10)与扶手(1)的尺寸相互匹配,两个所述管体(10)的下端之间设置稳定机构(11),稳定机构(11)用于对腿部的依靠;所述调节机构(3)包括开设在第一支架(2)一侧中部的方形孔(32),所述方形孔(32)的内侧下端固定安装有柱体(31),所述扶手(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钢丝绳(33),所述钢丝绳(33)的一端贯穿方形孔(32)并固定连接在第二支架(4)上,所述钢丝绳(33)的外侧与柱体(31)的外表面上端相互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升降折叠梯,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包括通过铰接柱铰接在多个踏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福争
申请(专利权)人:张福争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