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式焙烧机立体温度场测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286899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6 11: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式焙烧机立体温度场测定装置,涉及铁矿球团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带式焙烧机台车无法评价料层内立体温度场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台车、支架、多个热电偶、补偿导线和温度记录装置;支架设置在带式焙烧机台车的篦条下方,下套管的一端位于两个侧栏板之间,另一端穿过台车一侧的侧栏板并设置有接口;外套管的一端与接口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温度记录装置固定连接;下套管上端的开口由远离接口的一端到另一端间隔分布,上套管的上端延伸至台车篦条上方的料层中;热电偶测温端位于上套管中,温度记录装置记录各热电偶测得的温度信息;本发明专利技术有效揭示了带式焙烧机料层中行进方向不同位置、不同高度及不同分段处的温度三维分布情况。三维分布情况。三维分布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式焙烧机立体温度场测定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铁矿球团
,具体为一种带式焙烧机立体温度场测定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世界上焙烧球团主要有竖炉法、带式焙烧机法和链篦机-回转窑法三种。目前,带式焙烧机球团矿生产能力占世界总能力的66.43%,链篦机—回转窑球团矿生产能力占26.71%,竖炉球团矿生产能力占7.4%。在上述三种模式中,带式焙烧机以其占地面积少、一次投资成本较少、原料适用性强、效率高、工序能耗低、球团质量均匀等优点,逐渐成为氧化球团的主流工艺。
[0003]在带式焙烧机的生产中,焙烧温度的影响贯穿于干燥、预热、焙烧、均热和冷却等各阶段中,它的合理与否同球团成品的质量息息相关。过烧对于球团矿的抗压强度影响不大,但热损失增加,能耗高;失烧对球团矿的还原度和还原膨胀性有不利的影响,所以焙烧温度对于球团质量来说十分重要。因此,焙烧温度的适宜性和均匀性关系到带式焙烧机的节能降耗和高炉冶炼。
[0004]目前,市面上的带式焙烧机各焙烧段仅由烟罩中一点温度来代表,缺乏一种对带式焙烧机台车立体温度场进行测定的装置,因此,急需一种带式焙烧机立体温度场测定装置来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式焙烧机立体温度场测定装置,以解决现有带式焙烧机台车无法评价料层内立体温度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式焙烧机立体温度场测定装置,包括带式焙烧机的台车、支架、多个热电偶、补偿导线和温度记录装置;支架设置在带式焙烧机台车的篦条下方,支架包括多个上套管、下套管、接口和外套管;台车的两侧固设有竖直的侧栏板,下套管的一端位于两个侧栏板之间,另一端穿过台车一侧的侧栏板并设置有接口,下套管与台车固定连接;外套管的一端与接口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温度记录装置固定连接;下套管的上端设有多个开口,上套管的数量与开口数相等,多个上套管分别与下套管上端的开口固定连接,下套管上端的开口由远离接口的一端到另一端间隔分布,上套管的上端延伸至台车篦条上方的料层中;多个热电偶设置在上套管与下套管中,上套管的侧面由上至下开设有若干个测定孔,热电偶的测温端伸出测定孔,补偿导线设置在外套管内,一端与温度记录装置电连接,另一端通过接口与各热电偶电连接,温度记录装置记录各热电偶测得的温度信息。
[0007]优选的,下套管两侧对称设置有多个子支架,下套管垂直于侧栏板,子支架垂直于下套管且水平设置,每个子支架远离主套管一端的上端也开设有开口并安装有上套管。
[0008]优选的,上套管和下套管的材料耐热1300℃以上。
[0009]优选的,上套管竖直设置,高度与台车的篦条上方料层厚度相匹配。
[0010]优选的,上套管由上至下开设有若干个测定孔,相邻测定孔的间距为50~150mm。
[0011]优选的,热电偶的数量与所有测定孔的总数相等,且每个测定孔处设置有一个热电偶的测温端。
[0012]优选的,热电偶为单铂铑热电偶。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4]1、该带式焙烧机立体温度场测定装置,弥补了现有技术的缺陷,有效揭示了带式焙烧机料层中行进方向不同位置、不同高度及不同分段处的温度三维分布情况,可用于评价带式焙烧机台车在横截方向、行进方向和料层垂直方向上的温度差异状况,为掌握带式焙烧机料层横向区域温度场分布创造了条件,方便今后针对性地调控生球布料方式和厚度,有利于改善生球的烘干、预热、焙烧效果,有利于提高和稳定回转窑球团焙烧质量,另外,也有利于控制过烧、失烧,利于节能降耗;同时,也可以为改善带式焙烧机横断面的均匀性,以及优化各焙烧段的热工制度提供方向,利于进一步改良带式焙烧机,以进一步改善球团矿产质量。
[0015]2、该带式焙烧机立体温度场测定装置的上套管采用了从料层下部埋入的方式固设在台车上,从填料时即全部埋在料层中,杜绝了上层插入或埋入导致的空气进入影响测量结果。
[0016]3、该带式焙烧机立体温度场测定装置,在台车行进方向以及垂直于行进方向的纵向及水平向均设置有热电偶,可以全程全方位测量料层内不同位置的温度情况,几乎不受任何条件限制,可以提供绝佳的实验和分析环境,对工艺发展有着难以估量的好处。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为了便于观察支架部分结构,省略支架上方的料层及篦条等;
[0019]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上套管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支架;2、上套管;3、下套管;4、接口;5、外套管;6、热电偶;7、补偿导线;8、温度记录装置;9、台车;11、子支架;21、测定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1]请参阅图1至图3,一种带式焙烧机立体温度场测定装置,包括市面常见的带式焙烧机台车9,还包括支架1、多个热电偶6、补偿导线7和温度记录装置8;支架1设置在带式焙烧机台车9的篦条下方,支架1包括多个上套管2、下套管3、接口4和外套管5;台车9的两侧固设有竖直的侧栏板,下套管3的一端位于两个侧栏板之间,另一端穿过台车9一侧的侧栏板并设置有接口4,下套管3与台车9固定连接;外套管5的一端与接口4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温度记录装置8固定连接;下套管3的上端设有多个开口,上套管2的数量与开口数相等,多个上套管2分别与下套管3上端的开口固定连接,下套管3上端的开口由远离接口4的一端到另一端间隔分布,上套管2的上端延伸至台车9篦条上方的料层中;多个热电偶6设置在上套管2与下套管3中,上套管2的侧面由上至下开设有若干个测定孔21,热电偶6的测温端伸出测定孔21;补偿导线7设置在外套管5内,一端与温度记录装置8电连接,另一端通过接口4与各
热电偶6电连接,温度记录装置8记录各热电偶6测得的温度信息。
[0022]为了进一步地获取带式焙烧机料层内的温度场信息,还可以采用如图2所示的结构,下套管3两侧对称设置有多个子支架11,下套管3垂直于侧栏板,子支架11垂直于下套管3且水平设置,每个子支架11远离主套管一端的上端也开设有开口并安装有上套管2。
[0023]由于带式焙烧机的工作环境影响,一般的,上套管2和下套管3的材料需要耐热1300℃以上。
[0024]在一种较优的实施方式中,上套管2竖直设置,高度与台车9的篦条上方料层厚度相匹配,匹配规则为,尽量令上套管2的上端可以伸至料层上部内,这样才方便测量料层上部的温度,具体的可以为上套管2的上端距离料层上表面50~100mm,或根据需求自行调节;为了更好地获取带式焙烧机料层内的温度场信息,相邻测定孔21的间距可以设置为50~150mm;热电偶6的数量最好与所有测定孔21的总数相等,且每个测定孔21处设置有一个热电偶6的测温端。
[0025]另外,热电偶6优选的可以采用单铂铑热电偶。
[0026]在一较优的实施例中,共设有10个子支架11和15个上套管2,如图2所示,下套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式焙烧机立体温度场测定装置,包括带式焙烧机的台车(9),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架(1)、多个热电偶(6)、补偿导线(7)和温度记录装置(8);支架(1)设置在带式焙烧机台车(9)的篦条下方,支架(1)包括多个上套管(2)、下套管(3)、接口(4)和外套管(5);台车(9)的两侧固设有竖直的侧栏板,下套管(3)的一端位于两个侧栏板之间,另一端穿过台车(9)一侧的侧栏板并设置有接口(4),下套管(3)与台车(9)固定连接;外套管(5)的一端与接口(4)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温度记录装置(8)固定连接;下套管(3)的上端设有多个开口,上套管(2)的数量与开口数相等,多个上套管(2)分别与下套管(3)上端的开口固定连接,下套管(3)上端的开口由远离接口(4)的一端到另一端间隔分布,上套管(2)的上端延伸至台车(9)篦条上方的料层中;多个热电偶(6)设置在上套管(2)与下套管(3)中,上套管(2)的侧面由上至下开设有若干个测定孔(21),热电偶(6)的测温端伸出测定孔(21),补偿导线(7)设置在外套管(5)内,一端与温度记录装置(8)电连接,另一端通过接口(4)与各热电偶(6)电连接,温度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轶李邦平张晓萍李小静熊德怀
申请(专利权)人: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