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暨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牵引竖直游离端阻生磨牙的矫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28484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6 11: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牵引竖直游离端阻生磨牙的矫治装置,包括锚型钩、弹性牵引件和牵引组件;锚型钩包括粘贴底板、连接柱和多个牵引钩,连接柱的一端与粘贴底板连接,另一端与多个牵引钩连接,粘贴底板粘固于阻生磨牙牙面;牵引组件包括固位合支托、悬臂和连接体,固位合支托贴合于指定支抗牙,固位合支托朝远中方向延伸出两个悬臂,两个悬臂分别位于阻生磨牙拟萌出轨迹的颊舌侧,悬臂上设有多个悬挂钮,连接体位于上颌腭侧或下颌舌侧,连接体分别与两侧的固位合支托连接;弹性牵引件一端与牵引钩连接,另一端与悬挂钮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绝大多数游离端阻生磨牙,尤其对于低位水平阻生伴严重颊舌向倾斜的复杂病例,有明显优势。优势。优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牵引竖直游离端阻生磨牙的矫治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涉及一种牵引竖直游离端阻生磨牙的矫治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正畸临床中,磨牙阻生,尤其是游离端磨牙的埋伏阻生是常见的错合畸形。发病率最高的是下颌第三磨牙,然后是上颌第三磨牙,也有游离端第二磨牙阻生,甚至第一第二磨牙共同埋伏阻生的情况,不仅影响咬合功能,还可能会对邻牙、对颌牙、甚至整个口颌系统的稳定造成影响。
[0003]在矫正设计中,通常至少要保留两颗磨牙来行使咀嚼功能并维持颌间高度。对于第一或/和第二磨牙的先天阻生,正畸医生须尽力促萌以改善功能;对于阻生的第三磨牙,传统处理措施多为拔除,但对很多第一或第二磨牙已经缺失或存在严重牙体问题的患者来说,若能将健康的第三磨牙牵引竖直纳入牙列,替代缺失磨牙,确实为最理想的方法。
[0004]相较于牙列中段的埋伏牙,游离端阻生磨牙的牵引竖直显得更为复杂和困难。主要原因有:

游离端埋伏磨牙大多数是多根牙,有近远中颊舌向各向阻生可能性,远端骨质较致密,情况复杂;

游离端磨牙所在位置为口腔深部,外科暴露或正畸操作空间极为有限。

生物力学上,磨牙竖直时其近中单端组牙难以提供有效支抗,难以实现远中方向、合向或颊舌向等多向牵引时的三维控制。
[0005]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此提出了不同的正畸导萌方法或个性化矫治装置,总体上分为五类,但均有一些局限:
[0006]1、常规矫治类主要指使用分牙圈、分牙簧、辅弓、直立片段弓、NiTi丝及NiTi推簧的方法。

由于要在颊面粘接颊面管等附件,需暴露较多牙冠,基本只适用轻中度倾斜中位阻生;

其施力系统局限于牙弓颊侧,对于颊舌向控制较差;

若片段弓部分延申至龈方可能会导致牙龈损伤;

支抗不足。
[0007]2、磁力矫治类是指包埋磁块于埋伏牙合面及对颌合垫,利用磁极相吸牵引磨牙的方法。

只适用于基本直立的埋伏磨牙;

其制作工序复杂;

磁力施加大小和方向难以控制;

逐渐增高的合垫不适感较强。
[0008]3、弯制弓丝类包括多曲推簧小拉钩、悬臂梁直立弹簧、后倾悬臂技术、直立闭隙簧等,是利用弹性弓丝的形变力,施加于阻生磨牙实现牵引。

只适用于下颌近中阻生磨牙;

难以施加颊舌向和合向力;

弯制弓丝与阻生牙(或附件)为点接触,难以精确控制大小方向;

若插入游离端磨牙近中邻间隙,可能导致牙周损伤。
[0009]4、环框支架类包括活动支架或环框式磨牙竖直器等装置,可施加远中方向的弹力牵引。

只限于近中或水平阻生的下颌磨牙,不能应用于上颌;

制作较为复杂,需手工弯制焊接;

能够初步实现颊舌向的控制但准确度不佳;。
[0010]5、种植支抗类指应用临时支抗装置完成或辅助完成游离端磨牙牵引的方法。

属于有创操作,有微螺钉松动折断的风险;

可植入部位有限,施力方向局限,上颌磨牙难以
实现合向牵引。
[0011]综上所述,目前国内外用于牵引阻生磨牙的方法多样但适应证局限,还没有一个能够实现上下颌游离端磨牙各方向牵引的矫治器;大部分装置需手工弯制焊接,技术难度大,医生耗时长;并且在对邻近组织的影响、提供持续轻力方面还有所欠缺。因此,研究一种能解决上述问题的可定制商品化的游离端埋伏磨牙牵引装置意义重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12]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牵引竖直游离端阻生磨牙的矫治装置,能够实现上下颌游离端磨牙各方向牵引。
[0013]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牵引竖直游离端阻生磨牙的矫治装置,包括锚型钩、弹性牵引件和牵引组件;所述锚型钩包括粘贴底板、连接柱和多个牵引钩,连接柱的一端与粘贴底板连接,另一端与多个牵引钩连接,粘贴底板粘固于阻生磨牙牙面;所述牵引组件包括固位合支托、悬臂和连接体,固位合支托贴合于指定支抗牙,固位合支托朝远中方向延伸出两个悬臂,两个悬臂分别位于阻生磨牙拟萌出轨迹的颊舌侧,悬臂上设有多个悬挂钮,连接体位于上颌腭侧或下颌舌侧,连接体分别与两侧的固位合支托连接;所述弹性牵引件一端与牵引钩连接,另一端与悬挂钮连接。
[0014]进一步,所述悬挂钮为蘑菇状,悬挂钮包括主体部和头部,主体部的一端与悬臂连接,另一端与头部连接,头部的直径大于主体部的直径。
[0015]进一步,所述头部的直径为1.2-1.5mm,主体部的直径为0.7-0.8mm。
[0016]进一步,所述牵引钩的自由端与粘贴底板之间具有第一间隙,悬挂钮的头部与悬臂之间具有第二间隙。弹性牵引件的一端从第一间隙滑进挂住牵引钩,弹性牵引件的另一端通过第二间隙挂住悬挂钮的头部。
[0017]进一步,所述第一间隙为1.0-1.2mm,第二间隙为1.2-1.5mm。
[0018]进一步,所述连接体为弧形舌弓,直径为1.0-1.2mm,制作时需离开粘膜组织面和非支抗牙舌面2mm。
[0019]进一步,所述粘贴底板包括组织面和光滑面,所述组织面上设有凹凸网格,组织面粘贴于阻生磨牙牙面,光滑面与连接柱连接。
[0020]进一步,所述悬臂为直径为1.0-1.2mm的圆丝。
[0021]进一步,所述粘贴底板、固位合支托、悬臂和连接体分别采用金属3D打印技术一体化成型,粘贴底板的形状与阻生磨牙的牙面形状匹配。采用金属3D打印技术一体化成型,更贴合口腔结构,不妨碍咬合。
[0022]上述牵引竖直游离端阻生磨牙的矫治装置的矫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3]步骤S1:制作口腔模型或进行口内扫描,对口腔模型及CBCT数据进行3D建模,分离出阻生磨牙的3D解剖形态,根据阻生磨牙暴露的牙面确定粘贴底板的粘贴位置及支抗牙的选择,根据粘贴位置采用金属3D打印技术一体化成型粘贴底板,采用粘接剂将粘贴底板粘固于粘贴位置;
[0024]步骤S2:采用金属3D打印技术一体化成型固位合支托、悬臂和连接体,固位合支托贴合于指定支抗牙合面,固位合支托朝远中方向延伸出两个悬臂,两个悬臂分别位于阻生磨牙拟萌出轨迹的颊舌侧,连接体分别与两侧的固位合支托连接;
[0025]步骤S3:将弹性牵引件的一端与牵引钩连接,另一端与悬挂钮连接,对阻生磨牙进行弹性牵引,随着阻生磨牙的移动,及时对牵引过程中的阻生磨牙进行阻力分析,调整弹性牵引件的施力大小和施力方向,待阻生磨牙的合面暴露后,重新在阻生磨牙合面粘接与阻生磨牙合面形状匹配的粘贴底板,继续通过弹性牵引件施加弹性牵引力,直至阻生磨牙牵引竖直至预期位置。
[0026]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7](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牵引竖直游离端阻生磨牙的矫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锚型钩、弹性牵引件和牵引组件;所述锚型钩包括粘贴底板、连接柱和多个牵引钩,连接柱的一端与粘贴底板连接,另一端与多个牵引钩连接,粘贴底板粘固于阻生磨牙牙面;所述牵引组件包括固位合支托、悬臂和连接体,固位合支托贴合于指定支抗牙,固位合支托朝远中方向延伸出两个悬臂,两个悬臂分别位于阻生磨牙拟萌出轨迹的颊舌侧,悬臂上设有多个悬挂钮,连接体位于上颌腭侧或下颌舌侧,连接体分别与两侧的固位合支托连接;所述弹性牵引件一端与牵引钩连接,另一端与悬挂钮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牵引竖直游离端阻生磨牙的矫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挂钮为蘑菇状,悬挂钮包括主体部和头部,主体部的一端与悬臂连接,另一端与头部连接,头部的直径大于主体部的直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牵引竖直游离端阻生磨牙的矫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的直径为1.2-1.5mm,主体部的直径为0.7-0.8mm。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牵引竖直游离端阻生磨牙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孔卫东刘畅孔德明李祖安陆茵
申请(专利权)人:暨南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