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从茶油中提取油茶多酚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28370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6 11: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油茶果提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从茶油中提取油茶多酚的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采取超临界去除油茶籽中的茶油,然后进一步提取油茶多酚,因此提高了油茶多酚的提取率,采用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油茶多酚的粗提物溶液,过程相比于液液溶剂纯化法过程简单,且无溶剂污染,更加环保,得到的油茶多酚纯度高,其质量含量可高达78%以上,较液液溶剂纯化法高。另外,过程采用去油茶籽和油茶果壳为原料提取油茶多酚,充分提高了原料的利用率另外,过程中还以果壳做为原料之一提取油茶多酚,从而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整个工艺过程简单,且无溶剂污染,使用量少,绿色环保。绿色环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从茶油中提取油茶多酚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油茶果提取
,具体涉及一种从茶油中提取油茶多酚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油茶是一种山茶科植物,与橄榄油、椰子、油棕并称为世界四大木本油料植物。从油茶籽中提取的茶油其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达到90%以上,具有“东方橄榄油”的美誉。提油后的油茶饼粕中含有皂素、多酚、角鲨烯、多糖以及蛋白等多种活性物质,故油茶具有很高的综合利用价值。
[0003]油茶果壳及油茶籽中均含有油茶多酚,果壳中含量相对较高。研究表明油茶多酚可清除活性氧自由基、阻断脂质过氧化过程、提高人体内酶的活性,具有抗突变、抗癌、抗衰老的功效。其次,油茶多酚可通过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含量来清除动脉血管壁上胆固醇的蓄积,从而起到降血压、降血脂、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心肌梗塞等疾病的作用。除此之外,油茶多酚还具有提高人体综合免疫能力的功效,已被广泛应用于医药保健品、化妆品和食品行业。因此油茶多酚具有潜在的开发利用价值。
[0004]目前,目前提取油茶多酚的方法主要有溶剂法、沉淀法和吸附法。溶剂法虽然工艺简单,适于大规模生产,但是生产周期长、温度高、茶多酚易氧化失活,同时在生产的过程中使用大量有机溶剂,操作不够安全,对环境造成污染,不符合“绿色化学”的发展方向;沉淀法主要利用金属离子与多酚形成络合物,从溶液中沉淀出来,后用酸溶解,使多酚从沉淀中游离出来,该方法有机溶剂量较大,且掺入金属离子;吸附法主要是通过有机溶剂提取后,利用树脂吸附分离茶多酚,此法后续分离较繁琐,油茶多酚的提取方法主要是溶剂提取,也可利用超声波或微波辅助提取油茶多酚。在使用溶剂提取油茶多酚的同时会得到油茶皂素、多酚等物质,故分离纯化提取液并得到较纯的油茶多酚有着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了一种工艺过程简单,且无溶剂污染,使用量少,绿色环保的从茶油中提取油茶多酚的方法。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从茶油中提取油茶多酚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7]步骤一:将油茶果去壳得到的油茶籽和壳分别进行干燥,使其水分质量含量低于4%;
[0008]步骤二:将干燥后的油茶籽及果壳分别粉碎至20目,备用;
[0009]步骤三:将所述油茶籽粉末加入萃取釜,进行脱除茶油1.5-4h,从萃取釜出来的CO的流速进入分离罐,进行分离,在分离罐中得到茶油;
[0010]步骤四:经过步骤三脱茶油后的油茶籽或步骤二得到的粉碎的果壳采用20%-80%的乙醇水溶液按照每克原料加入l-30ml的乙醇水溶液进行混合后,在温度30-80℃T搅拌提取30-180min,得油茶多酚提取液,再经旋转蒸发后得油茶多酚粗提物,其中油茶多酚
质量含量为5-8%;
[0011]步骤五:将步骤四所得到的油茶多酚粗提物溶于水中配制成含油茶多酚粗提物浓度为0.1-lmg/mL的油茶多酚粗提物水溶液,并采用0.Imol/LHC1溶液调节pH至1-7,备用;
[0012]步骤六:将进行前处理,将所述油茶多酚粗提物水溶液以1.0-5.OBV/h的速度由吸附柱的上端加入,其中油茶多酚粗提物水溶液加料量为柱体积的2-6倍,待流经吸附柱的流出液浓度不再变化,此时树脂吸附达饱和,使用去离子水以600mL/h的流速对吸附饱和的树脂进行漂洗1-2次以除去杂质,收集洗涤液,再别利用乙醇溶液进行梯度洗脱,并收集洗脱液,洗脱液经45℃减压旋转蒸发得纯化的质量含量为43%-75%的油茶多酚产品;
[0013]步骤七:将所述含油茶多酚产品减压蒸发,得到淡黄色粉末状固体。
[0014]进一步的,所述萃取釜的萃取条件为:压力15-45MPa,温度35-65℃,C0的流速为30-150L/h。
[0015]进一步的,步骤三中,所述分离包括一级分离和二级分离。
[0016]进一步的,所述一级分离在温度为35-65℃和压力10-20MPa进行。
[0017]进一步的,所述二级分离在温度20-40℃和压力4-7MPa下进行。
[0018]进一步的,所述大孔树脂的前处理步骤为:经乙醇浸泡24h除去树脂中残留的包括致孔剂的有机溶剂,再用NaOH水溶液浸泡,并以水洗至中性;接着用HC1水溶液浸泡,然后采用去离子水洗涤至中性后于100℃进行干燥,将干燥后的大孔吸附树脂装入吸附柱中。
[0019]进一步的,在吸附温度25-45℃,吸附时间1-4h。
[0020]进一步的,所述洗脱条件为:0-80%乙醇溶液解吸脱附,乙醇溶液由上至下,流速0.5-5.0BV/h,解吸温度25-45℃,解吸时间1-4h,以收集器收集洗脱液。
[00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0022]本专利技术采取超临界去除油茶籽中的茶油,然后进一步提取油茶多酚,因此提高了油茶多酚的提取率,采用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油茶多酚的粗提物溶液,过程相比于液液溶剂纯化法过程简单,且无溶剂污染,更加环保,得到的油茶多酚纯度高,其质量含量可高达78%以上,较液液溶剂纯化法高。另外,过程采用去油茶籽和油茶果壳为原料提取油茶多酚,充分提高了原料的利用率另外,过程中还以果壳做为原料之一提取油茶多酚,从而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整个工艺过程简单,且无溶剂污染,使用量少,绿色环保。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了更好的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的描述。
[0024]将大孔树脂进行前处理:经乙醇浸泡24h除去树脂中残留的包括致孔剂的有机溶剂,再用NaOH水溶液浸泡,并以水洗至中性;接着用HC1水溶液浸泡,然后采用去离子水洗涤至中性后于100℃进行干燥,将干燥后的大孔吸附树脂装入吸附柱中。
[0025]实施例1:
[0026]步骤一:将油茶果去壳得到的油茶籽和壳分别进行干燥,使其水分质量含量低于4%;
[0027]步骤二:将干燥后的油茶籽及果壳分别粉碎至20目,备用;
[0028]步骤三:将所述油茶籽粉末加入萃取釜,压力15MPa,温度35℃,C0的流速为30L/h的条件先进行萃取,进行脱除茶油1.5h,从萃取釜出来的CO的流速进入分离罐,进行分离,
分离包括一级分离和二级分离,所述一级分离在温度为35℃和压力10MPa进行,所述二级分离在温度20℃和压力4MPa下进行,在分离罐中得到茶油;
[0029]步骤四:经过步骤三脱茶油后的油茶籽或步骤二得到的粉碎的果壳采用20%的乙醇水溶液按照每克原料加入30ml的乙醇水溶液进行混合后,在温度30℃T搅拌提取30min,得油茶多酚提取液,再经旋转蒸发后得油茶多酚粗提物,其中油茶多酚质量含量为5%;
[0030]步骤五:将步骤四所得到的油茶多酚粗提物溶于水中配制成含油茶多酚粗提物浓度为0.1mg/mL的油茶多酚粗提物水溶液,并采用0.Imol/LHC1溶液调节pH至7,备用;
[0031]步骤六:将进行前处理,将所述油茶多酚粗提物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从茶油中提取油茶多酚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将油茶果去壳得到的油茶籽和壳分别进行干燥,使其水分质量含量低于4%;步骤二:将干燥后的油茶籽及果壳分别粉碎至20目,备用;步骤三:将所述油茶籽粉末加入萃取釜,进行脱除茶油1.5-4h,从萃取釜出来的CO的流速进入分离罐,进行分离,在分离罐中得到茶油;步骤四:经过步骤三脱茶油后的油茶籽或步骤二得到的粉碎的果壳采用20%-80%的乙醇水溶液按照每克原料加入l-30ml的乙醇水溶液进行混合后,在温度30-80
°
CT搅拌提取30-180min,得油茶多酚提取液,再经旋转蒸发后得油茶多酚粗提物,其中油茶多酚质量含量为5-8%;步骤五:将步骤四所得到的油茶多酚粗提物溶于水中配制成含油茶多酚粗提物浓度为0.1-lmg/mL的油茶多酚粗提物水溶液,并采用0.Imol/LHC1溶液调节pH至1-7,备用;步骤六:将进行前处理,将所述油茶多酚粗提物水溶液以1.0-5.OBV/h的速度由吸附柱的上端加入,其中油茶多酚粗提物水溶液加料量为柱体积的2-6倍,待流经吸附柱的流出液浓度不再变化,此时树脂吸附达饱和,使用去离子水以600mL/h的流速对吸附饱和的树脂进行漂洗1-2次以除去杂质,收集洗涤液,再别利用乙醇溶液进行梯度洗脱,并收集洗脱液,洗脱液经45
°
C减压旋转蒸发得纯化的质量含量为43%-75%的油茶多酚产品;步骤七:将所述含油茶多酚产品减压蒸发,得到淡黄色粉末状固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永军候治聪柴凌杰李莉谭海东
申请(专利权)人:洞口县亿丰农林牧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