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炉喷煤环式流化下出料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282412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6 11: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炉喷煤环式流化下出料系统。该高炉喷煤环式流化下出料系统,包括:喷吹罐、混合器、流化装置和煤粉输送总管,煤粉输送总管包括相连通的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第一管路位于补气空间内,第二管路位于补气空间外,第一管路的第一端与落煤口相连通,第一管路的第二端与第二管路相连通,第一管路的中线与第二管路的中线位于同一条直线上,第一管路的管壁上开设有通孔,通孔上设置有第二滤网,以使氮气通过第二滤网进入第一管路的腔体。以使氮气通过第二滤网进入第一管路的腔体,避免了煤粉输送总管堵塞的情况,保证了高炉的正常生产,并且通过氮气在腔体内的流动以使煤粉含量更加稳定均匀,提高了煤粉的使用率和燃烧效果。用率和燃烧效果。用率和燃烧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炉喷煤环式流化下出料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高炉设备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高炉喷煤环式流化下出料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国内多数钢铁企业现有高炉喷吹系统设计为上出料式喷吹工艺,上出料喷吹方式受物料流动原理影响较大,影响正常喷吹,给高炉炉况顺行造成一定影响。综合现场状况分析,发现上出料存在有以下缺点:受物料流动原理的影响较大,造成喷吹后期(喷一罐煤粉为一个周期)瞬时煤量波动极大,并且无法掌控。在煤粉管道内的输送压力保持恒定的情况下,煤粉管道内煤粉含量的突然增大,后序进过煤粉分配器进入到煤粉支管,在输送压力相对较小的情况下,输送煤粉的速度可能会降低,因此相对容易造成煤粉管道堵塞的情况。同时,在煤粉输送总管道内,也有可能会发生此类的问题,影响高炉的正常生产。引射管在喷吹罐内,磨损较大,也会造成瞬时煤量波动影响正常喷吹。由于对喷吹总管的磨损,有可能存在使管道内壁直径相对增大的情况。在其他工作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管道截面积的相对增大,会增大管道内介质的流量。喷吹流量增大,喷吹罐内的煤粉体积保持不变,就会相对减小喷吹罐的正常喷吹时间。在整体工艺工序保持正常运行的情况下,进入高炉的煤粉量相对增大,焦炭的使用没有变化。这样,就会加大了煤的浪费,同时,煤粉量的增大,还有会影响正常的燃烧使用率和燃烧效果、燃烧率。长此以往,会对生产造成极大的浪费。引射管在喷吹罐体内部,不方便设备的检查和正常维护。在现场遇到事故需要进行设备检修的情况下,设备检修的不方便性,就有可能会在对设备的相关部件拆卸的时间上有相对较大的浪费,检修时间也会相应的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炉喷煤环式流化下出料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高炉喷煤环式流化下出料系统对煤粉输送总管管道道内煤粉输送效率低且煤粉含量不稳定的问题。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高炉喷煤环式流化下出料系统,包括:喷吹罐,喷吹罐具有空腔,喷吹罐的上方开设有给煤阀;混合器,混合器的外壳的底部为半球形,混合器具有补气空间,混合器的上部具有开口,补气空间通过开口与空腔相连通,混合器与氮气供入装置相连接;流化装置,流化装置设置于开口处,流化装置具有第一滤网,通过流化装置的第一滤网可避免煤粉落入补气空间内,流化装置具有落煤口;煤粉输送总管,煤粉输送总管包括相连通的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第一管路位于补气空间内,第二管路位于补气空间外,第一管路的第一端与落煤口相连通,第一管路的第二端与第二管路的第一端相连通,第二管路的第二端用于向高炉供煤粉,第一管路的中线与第二管路的中线位于同一条直线上,第一管路的管壁上开设有通孔,通孔上设置有第二滤网,以使氮气通过第二滤网进入第一管路的腔体。
[0005]进一步地,流化装置为锥形,流化装置的大径端设置于开口处,流化装置的小径端与第一管路相连通,流化装置的锥形面上开设有多个通气孔,第一管路的内周面上覆盖有第二滤网,第二滤网为圆环形,第二滤网将多个通孔覆盖。
[0006]进一步地,第一滤网和第二滤网一体成型设置。
[0007]进一步地,第一管路的外周面上设置有多个通孔,第二滤网为多个,多个第二滤网与多个通孔一一对应地设置。
[0008]进一步地,多个通孔沿第一管路的周向间隔地设置。
[0009]进一步地,流化装置的大径端与开口处可拆卸连接。
[0010]进一步地,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的连通处穿过混合器的外壳的底壁中心。
[0011]应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通过在第一管路上设置通孔,在通孔上设置第二滤网,以使氮气通过第二滤网进入第一管路的腔体,避免了高炉喷煤环式流化下出料系统对煤粉输送总管堵塞的情况,保证了高炉的正常生产,并且通过氮气在腔体内的流动以使煤粉含量更加稳定均匀,提高了煤粉的使用率和燃烧效果。
附图说明
[0012]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3]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高炉喷煤环式流化下出料系统的混合器、流化装置及煤粉输送总管的组装结构示意图;以及
[0014]图2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高炉喷煤环式流化下出料系统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5]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0016]10、喷吹罐;
[0017]20、混合器;
[0018]30、流化装置;
[0019]40、煤粉输送总管;41、第一管路;411、通孔;42、第二管路。
具体实施方式
[0020]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
[0021]如图1和图2所示,该高炉喷煤环式流化下出料系统,包括:喷吹罐10、混合器20、流化装置30以及煤粉输送总管40,喷吹罐10具有空腔,喷吹罐10的上方开设有给煤阀,混合器20的外壳的底部为半球形,混合器20具有补气空间,混合器20的上部具有开口,补气空间通过开口与空腔相连通,混合器20与氮气供入装置相连接,流化装置30设置于开口处,流化装置30具有第一滤网,以通过流化装置30的第一滤网避免煤粉落入补气空间内,流化装置30具有落煤口,煤粉输送总管40包括相连通的第一管路41和第二管路42,第一管路 41位于补气空间内,第二管路42位于补气空间外,第一管路41的第一端与落煤口相连通,第一管路41的第二端与第二管路42的第一端相连通,第二管路42的第二端用于向高炉供煤粉,第一管
路41的中线与第二管路42的中线位于同一条直线上,第一管路41的管壁上开设有通孔411,通孔411上设置有第二滤网,以使氮气通过第二滤网进入第一管路41的腔体。通过在第一管路上设置通孔,在通孔上设置第二滤网,以使氮气通过第二滤网进入第一管路的腔体,避免了煤粉输送总管堵塞的情况,保证了高炉的正常生产,并且通过氮气在腔体内的流动以使煤粉含量更加稳定均匀,提高了煤粉的使用率和燃烧效果。
[0022]如图2所示,流化装置30为锥形,流化装置30的大径端设置于开口处,流化装置30的小径端与第一管路41相连通,流化装置30的锥形面上开设有多个通气孔,通气孔上设置有第一滤网。这样设置便于煤粉与氮气更好的混合流化,流化装置的主要部件时流化板,采用高科技高性能不锈钢烧结丝网制造,其特点是耐高温、抗腐蚀、机械强度高、刚性大、使用寿命长,孔隙精度高、气流分布均匀、阻力损失小。其中,如果总管端即第一管路在喷吹罐体内部,不方便设备的检查和正常维护。在现场遇到事故需要进行设备检修的情况下,设备检修的不方便性,就有可能会在对设备的相关部件拆卸的时间上有相对较大的浪费,检修时间也会相应的增加。正常生产时间每推迟一分钟,便会减少一分钟的生产效益。而本申请通过将流化装置30的小径端与第一管路41可拆卸相连接以便于检修。第一管路41的内周面上覆盖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炉喷煤环式流化下出料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喷吹罐(10),所述喷吹罐(10)具有空腔,所述喷吹罐(10)的上方开设有给煤阀;混合器(20),所述混合器(20)的外壳的底部为半球形,所述混合器(20)具有补气空间,所述混合器(20)的上部具有开口,所述补气空间通过所述开口与所述空腔相连通,所述混合器(20)与氮气供入装置相连接;流化装置(30),所述流化装置(30)设置于所述开口处,所述流化装置(30)具有第一滤网,通过所述流化装置(30)的第一滤网可避免煤粉落入补气空间内,所述流化装置(30)具有落煤口;煤粉输送总管(40),所述煤粉输送总管(40)包括相连通的第一管路(41)和第二管路(42),所述第一管路(41)位于所述补气空间内,所述第二管路(42)位于所述补气空间外,所述第一管路(41)的第一端与所述落煤口相连通,所述第一管路(41)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管路(42)的第一端相连通,所述第二管路(42)的第二端用于向高炉供煤粉,所述第一管路(41)的中线与所述第二管路(42)的中线位于同一条直线上,所述第一管路(41)的管壁上开设有通孔(411),所述通孔(411)上设置有第二滤网,以使氮气通过所述第二滤网进入所述第一管路(41)的腔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杰王玉环赵宇恒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环瑞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