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戴式红外血管成像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281984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6 11: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医用器械领域的头戴式红外血管成像仪,以克服现有使用环境的缺陷,满足不同场景的工作需求,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方案包括横截面呈半圆形的帽盖支架,所述帽盖支架包括覆盖额骨的前檐和覆盖枕骨的尾檐,所述前檐和尾檐交汇于顶骨处,所述帽盖支架其余部分镂空;所述前檐处设有探照模块,所述探照模块与前檐之间连接有第一调节架,所述探照模块包括照明灯具和红外线成像仪,本技术方案中相对于传统的手持式或固定式红外线成像仪,本技术方案中将帽盖支架作为红外线成像仪和照明灯具的承载仪器,本技术方案不受场地及环境的限制,使医护人员在给患者做穿刺工作时更加的便利。作时更加的便利。作时更加的便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头戴式红外血管成像仪


[0001]本技术属于医用器械领域,具体是头戴式红外血管成像仪。

技术介绍

[0002]红外偏振成像是将偏振成像技术与红外技术结合而形成,可以克服红外光强成像时的诸多噪声,由于不同物体或同一物体的不同状态会产生不同的偏振状态,形成不同的偏振光谱。偏振光谱测量的是物体辐射在不同偏振方向的对比度,从而将偏振性不同的物体区别开来。红外偏振成像根据待测物体表面的反射图像和浅表图像,在医学、工业和军事方面都都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
[0003]尤其在医学领域更是运用的更为广泛,对于体表注射或者抽血来说,准确的患者的血管对医护人员进行体表注射或者抽血操作来说非常重要,但是对一部分人如小孩、老人等来说,其血管难于快速找到,所以就容易出现多次扎针的才能找到其血管,这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同时也极大的影响了医患关系,所以一种辅助显示患者血管的设备是医学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0004]为了克服上述缺陷,现有技术公告号为CN104997487B的方案公开了一种用于血管穿刺的多波长红外成像导引装置,这种方案利用多波长红外偏振成像导引仪设有红外线发射装置,其以多波长的红外光作为光源,增强了成像的效果,可以快速准确的显示患者的血管。
[0005]但是这种技术方案通常是利用平台式红外线成像仪进行成像,不便于医护人员携带,同时局限了使用范围,在无照明设备应急状态下如突然停电、夜间病房输液等,不便于患者的治疗。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使用环境的缺陷,便于医护人员携带的一种头戴式红外血管成像仪。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头戴式红外血管成像仪包括横截面呈半圆形的帽盖支架,所述帽盖支架包括覆盖额骨的前檐和覆盖枕骨的尾檐,所述前檐和尾檐交汇于顶骨处,所述帽盖支架其余部分镂空;
[0008]所述前檐处设有探照模块,所述探照模块与前檐之间连接有第一调节架,所述探照模块包括照明灯具和红外线成像仪,所述照明灯具与红外线成像仪之间连接有第二调节架,所述第一调节架为阶梯型的支板,且第一调节架的竖向中轴线处带有螺纹槽口,所述螺纹槽的径向两侧镂空,螺纹槽内贯穿有竖向的预紧螺钉,预紧螺钉的表面带有螺帽,螺帽的周向加工有摩擦槽;
[0009]所述第二调节架的横截面为“匚”字形,所述第二调节架包括横向的上支板、横向的下支板和竖向的连接板,所述下支板连接红外线成像仪,所述上支板连接照明灯具。
[0010]进一步,还包括供电模块和主控制模块,所述供电模块、主控制模块和探照模块之
间形成闭合回路,所述探照模块的红外线成像仪与照明灯具之间采用并联电路结构,在并联电路与主控制模块的交汇处设有双侧并联开关,所述主控制模块包括图像处理模块和原位投影模块。
[0011]进一步,所述双侧并联开关包括一档、二档和三档,所述一档用于控制日光灯照明,所述二档用于开启红外线成像仪,所述三档用于同时开启日光灯和红外线成像仪。
[0012]进一步,所述供电模块包括充电电池,所述充电电池外接有usb接口。
[0013]进一步,所述前檐和尾檐之间环绕有径向的连接带,所述连接带的一侧安装 usb接口和双侧并联开关。
[0014]进一步,前檐处形成有横向的支撑柱,支撑柱与红外线成像仪之间铰接有横向的圆头销。
[0015]进一步,所述前檐、尾檐和顶骨处都带有旋转调节装置,所述旋转调节装置包括由上到下依次连接旋钮、齿轮和垫片,齿轮啮合有齿条,所述齿条与帽盖支架一体制造,所述齿条的运动行程中接触有收容槽,所述收容槽位于帽盖支架处。
[0016]进一步,所述帽盖支架与旋钮调节装置的重合处包裹有海绵软垫,所述海绵软垫带有使旋钮伸出的开口。
[0017]进一步,所述探照模块外包裹有灯罩,所述灯罩的横截面为矩形,探照模块包括照明灯具与红外线成像仪,照明灯具与红外线成像仪的光传播方向上带有透镜,所述透镜位于灯罩表面。
[0018]采用上述方案后实现了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方案中相对于传统的手持式或固定式红外线成像仪,本技术方案中将帽盖支架作为红外线成像仪和照明灯具的承载仪器,本技术方案不受场地及环境的限制,使医护人员在给患者做穿刺工作时更加的便利。
[0019]2、相对于现有的平台式红外线成像仪的方案,本技术方案中采用照明功能使得这个仪器即便是在夜晚的时候也能用,在一些条件不好的环境,没有照明或者照明情况不佳的时候也可以很方便的给医护人员的穿刺工作提供照明,夜晚病房病人在休息的时候,这个定向照明的功能也能最大限度的减少因光照对其他病人休息所带来的影响。
[0020]3、相对于现有技术中单纯照明的方案,本技术方案中利用红外成像功能能够有效帮助医护人员在给患者做穿刺工作时,面对不易找到血管的患者,可以很方便的找到血管的位置。
[0021]4、这种头戴式的携带方便,占用空间小,直接戴在头上方便移动,在移动的过程中可以解放双手,使用结束之后可以存放在指定位置,更有利于管理。
[0022]5、相对于固定电源的现有技术,本技术方案中适用场景广:增加了照明设备,可以在无照明设备应急状态下如突然停电、夜间病房输液等,不耽误患者静脉通路的开放。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轴测图;
[0024]图2为图1中旋转调节装置的结构图;
[0025]图3为图1中电路连接关系图;
[0026]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二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8]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帽盖支架1、前檐2、尾檐3、连接带4、第一调节架5、第二调节架6、红外线成像仪7、照明灯具8、预紧螺钉9、旋钮10、上支板11、下支板12、连接板13、齿轮14、垫片15、齿条16、灯罩17。
[0029]实施例一
[0030]实施例一基本如附图1和图3所示:头戴式红外血管成像仪包括横截面呈半圆形的帽盖支架1,帽盖支架1包括覆盖额骨的前檐2和覆盖枕骨的尾檐3,所述前檐2和尾檐3交汇于顶骨处,前檐2和尾檐3之间环绕有径向的连接带4,帽盖支架1其余部分镂空。
[0031]请参考图3,本装置还包括供电模块和主控制模块,供电模块、主控制模块和探照模块之间形成闭合回路,探照模块的型号为UTi165H的红外线成像仪7 与型号为DP021的照明灯具8组成,探照模块之间采用并联电路结构,在并联电路与主控制模块的交汇处安装有型号为5UBO1061CC1的双侧并联开关,所述主控制模块包括图像处理模块和原位投影模块。
[0032]前檐2处设有探照模块,探照模块与前檐2之间连接有第一调节架5,所述探照模块包括照明灯具8和红外线成像仪7,照明灯具8与红外线成像仪7之间连接有第二调节架6,第一调节架5为阶梯型的支板,且第一调节架5的竖向中轴线处带有螺纹槽口,螺纹槽的径向两侧镂空,螺纹槽内贯穿有竖向的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头戴式红外血管成像仪,其特征在于:包括横截面呈半圆形的帽盖支架,所述帽盖支架包括覆盖额骨的前檐和覆盖枕骨的尾檐,所述前檐和尾檐交汇于顶骨处,所述帽盖支架其余部分镂空;所述前檐处设有探照模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戴式红外血管成像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探照模块与前檐之间连接有第一调节架,所述探照模块包括照明灯具和红外线成像仪,所述照明灯具与红外线成像仪之间连接有第二调节架,所述第一调节架为阶梯型的支板,且第一调节架的竖向中轴线处带有螺纹槽口,所述螺纹槽的径向两侧镂空,螺纹槽内贯穿有竖向的预紧螺钉,预紧螺钉的表面带有螺帽,螺帽的周向加工有摩擦槽;所述第二调节架的横截面为“匚”字形,所述第二调节架包括横向的上支板、横向的下支板和竖向的连接板,所述下支板连接红外线成像仪,所述上支板连接照明灯具。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头戴式红外血管成像仪,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供电模块和主控制模块,所述供电模块、主控制模块和探照模块之间形成闭合回路,所述探照模块的红外线成像仪与照明灯具之间采用并联电路结构,在并联电路与主控制模块的交汇处设有双侧并联开关,所述主控制模块包括图像处理模块和原位投影模块。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头戴式红外血管成像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双侧并联开关包括一档、二档和三档,所述一档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渊王静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大学国际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