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公路坑洞自动维修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坑洞维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公路坑洞自动维修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由于公路上车流量巨大,货运车辆超载超速行驶,长期如此往往会对公路造成很大的损伤,形成坑洞,而坑洞会对其他过往车辆带来不便,且及其危险,增加事故几率,坑洞的维修需要材料的运输,维修人员的调动,费时费力,增加成本,为了解决这种问题,特公开了一种坑洞自动维修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公路坑洞自动维修系统,包括平移装置、抹平装置、注料装置和混合装置。
[0004]所述的抹平装置包括支撑底板。
[0005]所述的注料装置包括电机仓、左连接杆、右连接杆、混料螺杆、密封仓。
[0006]所述的混合装置包括注料电机、轴支撑板、右连接轴、中间从动连接轴、注料装置密封仓。
[0007]所述的支撑底板固定安装在两块侧支撑板上,所述的电机仓固定安装在支撑底板的上表面,所述的左连接杆转动安装在支撑底板的下侧轴孔中,所述的右连接杆转动安装在支撑底板的下右侧轴孔中,所述的混料螺杆转动安装在支撑底板的下侧中部轴孔中,所述的密封仓固定安装在支撑底板的下表面,所述的注料电机固定安装在电机仓上,所述的轴支撑板固定安装在支撑底板的上表面,所述的右连接轴转动安装在支撑底板的的右上侧表面,所述的中间从动连接轴转动安装在支撑底板的上表面的右侧,所述的注料装置密封仓中部穿过支撑底板与密封仓进行焊接。
[0008]所述的平移装置还包括侧固定板、丝杠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公路坑洞自动维修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平移装置(1)、抹平装置(2)、注料装置(3)和混合装置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抹平装置(2)包括支撑底板(201;所述的注料装置(3)包括电机仓301、左连接杆(307)、右连接杆(310)、混料螺杆(314)、密封仓(316);所述的混合装置(4)包括注料电机(401)、轴支撑板(403)、右连接轴(407)、中间从动连接轴(410)、注料装置密封仓(415);所述的支撑底板(201)固定安装在两块侧支撑板(108)上,所述的电机仓(301)固定安装在支撑底板(201)的上表面,所述的左连接杆(307)转动安装在支撑底板(201)的下侧轴孔中,所述的右连接杆(310)转动安装在支撑底板(201)的下右侧轴孔中,所述的混料螺杆(314)转动安装在支撑底板(201)的下侧中部轴孔中,所述的密封仓(316)固定安装在支撑底板(201)的下表面,所述的注料电机(401)固定安装在电机仓(301)上,所述的轴支撑板(403)固定安装在支撑底板(201)的上表面,所述的右连接轴(407)转动安装在支撑底板(201)的的右上侧表面,所述的中间从动连接轴(410)转动安装在支撑底板(201)的上表面的右侧,所述的注料装置密封仓(415)中部穿过支撑底板(201)与密封仓316进行焊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公路坑洞自动维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平移装置(1)还包括侧固定板(102)、丝杠(103)、侧连接板(104)、连接板(105)、平移电机支撑架(106)、平移电机(107)和侧支撑板(108),所述的支撑板(101)和侧固定板(102)有两块,所述的两块侧固定板(102)的内侧分别固定两块支撑板(101),所述的丝杠(103)转动安装在两块平移装置(1)抹平装置(2)抹平装置(2)的中间部位,所述的侧连接板(104)有两块,所述的连接板(105)有三块,分别等分穿过丝杠(103)固定安装在两块侧连接板(104)的内侧,所述的平移电机支撑架(106)固定安装在侧固定板(102)侧表面,所述的平移电机(107)固定安装在平移电机支撑架(106)上,所述的侧支撑板(108)有两块,分别固定安装在两块侧连接板(104)的内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公路坑洞自动维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抹平装置(2)包括电机托板(202)、上传动斜齿轮(204)、中间从动轴(205)、上从动轴(206)、上从动斜齿轮(207)、上侧左从动直齿轮(208)、上侧右从动轴(209)、上侧右从动直齿轮(210)、中间右斜齿轮(213)、中间左从动轴(212)、中间右斜齿轮(213)、中间左直齿轮(214)、上平移齿条(215)、传动仓(216)、下电机托板(217)、下伺服电机(218)、连接斜齿轮(219)、下从动轴(220)、上连接斜齿轮(221)、下连接斜齿轮(222)、右从动轴(223)、左从动斜齿轮(224)、右从动直齿轮(225)和下平移齿条(226),所述的电机托板(202)固定安装在支撑底板(201)上表面,所述上伺服电机(203)固定安装在电机托板(202)上,所述的上传动斜齿轮(204)转动安装在电机托板(202)的一端,所述的中间从动轴(205)固定安装在支撑底板(201)的下表面,所述的上从动轴(206)穿过中间从动轴(205),所述的上从动斜齿轮(207)转动安装在上从动轴(206)的上端,所述的上从动斜齿轮(207)与上传动斜齿轮(204)形成齿轮啮合,所述的上侧左从动直齿轮(208)转动安装在上从动轴(206)的下端,所述的上侧右从动轴(209)端部穿过中间从动轴(205)的左侧轴孔,所述的上侧右从动直齿轮(210)转动安装在上侧右从动轴(209)的上端,所述的上侧右从动直齿轮(210)与上侧左从动直齿轮(208)形成齿轮啮合,所述的中间右从动斜齿轮(211)转动安装在上侧右从动轴(209)的下端,所述的中间
左从动轴(212)穿过中间从动轴(205)下侧轴孔,所述的中间右斜齿轮(213)转动安装在中间左从动轴(212)的右端,所述的中间右斜齿轮(213)与中间右从动斜齿轮(211)形成齿轮啮合,所述的中间左直齿轮(214)转动安装在中间左从动轴(212)的左端,所述的上平移齿条(215)右侧滑轨与支撑底板(201)内部滑槽进行滑动配合,所述的上平移齿条(215)与中间左直齿轮(214)形成齿轮啮合,所述的传动仓(216)固定安装在上平移齿条(215)右侧,所述的下电机托板(217)固定安装在传动仓(216)的内侧,所述的下伺服电机(218)固定安装在下电机托板(217)上,所述的连接斜齿轮(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