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下式背光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27386 阅读:2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直下式背光模组,其包括多个灯管、一扩散板、一反射板和一散热片,该扩散板设置在该灯管上方,该反射板设置在该灯管下方,具有一反射面和一背侧面,该散热片具有一基座和多个设置在该基座上的鳍片,该基座紧贴该反射板的背侧面。(*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直下式背光模组
本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直下式背光模组,特别是一种具有散热装置的直下式背光模组。
技术介绍
由于液晶显示器具有轻、薄、耗电小等优点,所以被广泛应用于笔记本计算机、行动电话、个人数字助理等现代化信息设备。因为液晶本身不具有发光特性,因此需为其提供背光模组以实现显示功能。背光模组一般可分为侧光式与直下式两种设计。对于中小尺寸液晶显示器,侧光式背光模组具有轻、薄、耗电低等优点。但是,随着科技日益发展,对大尺寸液晶显示器的需求日趋高涨,而大尺寸侧光式背光模组在重量和耗电量等诸方面的表现难如人意,而且侧光式背光模组的光利用率较低,其容纳的光源数目也极为有限,因此无法达到大尺寸液晶显示器的亮度要求。因此,不含导光板的直下式背光模组得以发展起来。一种现有技术直下式背光模组可参阅2003年12月1日公告的中国台湾专利第564,302号,如图1所示,该背光模组110设置在一显示面板112下方,包括多个平行排列的灯管114、一扩散板116、设置在该扩散板116上的增光片122和扩散片124、一反射板118以及一外框120。该灯管114用来提供一光源;该扩散板116位于该灯管114与该显示面板112之间,用来将该灯管114产生的光源散射到该显示面板112;该反射板118设置在该灯管114下方,用来将该灯管114产生的光线反射到该扩散板116,该反射板118具有多个凹凸结构131以及多个开口130,以增加该反射板118的散热效率。该反射板118的凹凸结构131是一倒V型结构。该外框120设置在该反射板118下方并包覆该反射板118周围。该外框120具有多个凹凸结构121,以增加该背光模组110的散热面积。-->该背光模组110通过反射板118的凹凸结构131、开口130以及外框120的凹凸结构121增加散热效率,但是,该背光模组110存在以下问题:该灯管114产生的热量传递到反射板118后,再通过空气以自然对流的方式传导到外框120,当背光模组110内温差不大时,空气的自然对流速度不会很快,而且,通过反射板118的凹凸结构131所能增加的散热面积有限,其在散热上依旧存在热量散发效率不高的问题;在反射板118上设置开口130,则灯管114发射到该开口130位置的光线将通过开口130投射到外框120,而难以再被反射板118反射到扩散板116,导致光利用率不够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直下式背光模组热量散发效率不高、光利用率不够高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散热效率较高而且光利用率较高的直下式背光模组。本专利技术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直下式背光模组,其包括多个灯管、一扩散板、一反射板和一散热片,该扩散板设置在该灯管上方,该反射板设置在该灯管下方,具有一反射面和一背侧面,用以将该灯管产生的光线由该反射面反射到该扩散板,该散热片具有一基座和多个设置在该基座上的鳍片,该基座紧贴该反射板的背侧面。相较于现有技术,由于本专利技术的直下式背光模组采用散热片,该散热片的基座紧贴该反射板的背侧面,可以直接通过热传导将灯管产生的热量传导给多个鳍片后散发出去,该多个鳍片增加散热面积,因此可提高本专利技术直下式背光模组的内部散热效率;同时,由于本专利技术直下式背光模组的反射板不具有开口,可以将投射在其上的光线全部反射到扩散板,从而充分利用光源,提高背光模组的亮度。【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直下式背光模组的剖面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直下式背光模组第一实施方式的剖面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直下式背光模组第二实施方式的剖面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直下式背光模组第三实施方式的剖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2,是本专利技术直下式背光模组的第一实施方式。该直下式背光模组20包括多个灯管24、扩散板21、增光片22、扩散片23、反射板25、散热片26和一外框27。该扩散板21、增光片22和扩散片23依序设置在该灯管24上方。该反射板25设置在该灯管24下方,具有一反射面251和一背侧面252,用以将该灯管24产生的光线由该反射面251反射到该扩散板21。该散热片26具有一基座261和多个设置在该基座261上的散热鳍片262,该基座261紧贴该反射板25的背侧面252。该外框27具有一底板271和多个侧板272,该外框27设置在该散热片26下方并包覆该反射板25和散热片26。该灯管24为冷阴极萤光灯管,该扩散板21相对于灯管24的部位设置有多个散射结构211,该散射结构211可扩散灯管24发出的光线,使灯管24发出的光线经过扩散板21、增光片22和扩散片23后转换为均匀的平面光。该散热片26的基座261通过螺钉263固定在反射板25上,该螺钉263的高度小于该基座261与该反射板25的总厚度,因此,当该螺钉263固定基座261与反射板25后,并未伸出该反射板25的反射面251,避免对反射面251的损坏。由于该直下式背光模组20是采用散热片26,该散热片26的基座261紧贴该反射板25的背侧面252,可以直接通过热传导将灯管24产生的热量传导给多个散热鳍片262后散发出去,该多个鳍片262增加了散热面积,因此可提高该直下式背光模组20的内部散热效果;同时,由于该直下式背光模组20的反射板25不具有开口,其反射面251为一完整表面,可以将投射在其上的光线全部反射到扩散板21,从而充分利用光源,提高该直下式背光模组20的亮度。请参阅图3,是本专利技术直下式背光模组第二实施方式的剖面示意图。该直下式背光模组30同第一实施方式直下式背光模组20的区别在于:反射板35具有多个截面为三角形的突起351,该突起351的厚度较反射板35其它部分的厚度大,因此,可以将螺钉363设置在该突起351的部位,以在反射板35的厚度较薄时,依旧可以增加-->散热片36与反射板35的结合强度;外框37的底板371和侧板372分别具有多个开口373和374,该多个开口373和374不在同一平面上,因此可以更好地通过空气自然对流将散热片36的热量散发出该直下式背光模组30。请参阅图4,是本专利技术直下式背光模组第三实施方式的剖面示意图。该直下式背光模组40同第二实施方式的直下式背光模组30区别在于:外框47的底板为向靠近反射板45方向凹入的结构,其中接触到反射板45的底板部分做为散热片的基座471,散热片的散热鳍片473则设置在该基座471上,如此,该直下式背光模组40的热量即可直接散发出该直下式背光模组40。而且,该外框47的侧板472高度H大于或等于该反射板45的高度H1与该散热鳍片473的高度H2,以使侧板472围成的框体可以保护该散热鳍片473免受碰撞和损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直下式背光模组,包括多个灯管、一设置在该灯管上方的扩散板和一设置在该灯管下方的反射板,该反射板具有一反射面和一背侧面,其特征在于:该直下式背光模组进一步包括一散热片,该散热片具有一基座和多个设置在该基座上的鳍片,该基座紧贴该反射板的背侧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直下式背光模组,包括多个灯管、一设置在该灯管上方的扩散板和一设置在该灯管下方的反射板,该反射板具有一反射面和一背侧面,其特征在于:该直下式背光模组进一步包括一散热片,该散热片具有一基座和多个设置在该基座上的鳍片,该基座紧贴该反射板的背侧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下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该灯管为冷阴极萤光灯管。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下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该扩散板相对于灯管的部位设置有多个散射结构。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下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一外框,该外框设置在该散热片下方并包覆该反射板和散热片。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直下式背光模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庆州
申请(专利权)人: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