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慧病房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271553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6 11: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智慧病房系统,包括:多个床头显示装置,一一对应设置在各个病床的床头,用于显示病床的病人信息及提醒信息;多个视频监测装置,一一对应设置在各个病房内,用于拍摄病房内的视频信息;多个监测手环,一一佩戴在各个病人手腕处,用于监测病人的生命特征信息;第一报警终端,设置在护士站,用于输出报警信息;多个智能开关,一一对应设置在各个病房内,用于控制病房内的电灯;多个智能机器人,用于输送药品、进行巡房;服务器,分别与床头显示装置、视频监测装置、监测手环、第一报警终端、智能开关和智能机器人通讯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智慧病房系统,实现无人化、智能化的病房管理,能够及时高效的应对病房内的各种异常问题。题。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慧病房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病房系统
,特别涉及一种智慧病房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国内越来越多的医院也正加速实施基于信息化服务平台和系统的整体建设,以提高医院的服务水平与核心竞争力。但目前医院对病房的管理,多数还停留在护工定时查询、床头报警呼叫等阶段,信息化程度较低,无法及时高效的对病房内的各种问题进行反馈。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了一种智慧病房系统,实现无人化、智能化的病房管理,能够及时高效的应对病房内的各种异常问题。
[000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慧病房系统,包括:
[0005]多个床头显示装置,一一对应设置在各个病床的床头,用于显示病床的病人信息及提醒信息;
[0006]多个视频监测装置,一一对应设置在各个病房内,用于拍摄病房内的视频信息;
[0007]多个监测手环,一一佩戴在各个病人手腕处,用于监测病人的生命特征信息;
[0008]第一报警终端,设置在护士站,用于输出报警信息;
[0009]多个智能开关,一一对应设置在各个病房内,用于控制病房内的电灯;
[0010]多个智能机器人,用于输送药品、进行巡房;
[0011]服务器,分别与床头显示装置、视频监测装置、监测手环、第一报警终端、智能开关和智能机器人通讯连接。
[0012]优选的,智能机器人包括:
[0013]本体,底端设置有行走机构;本体内部设置有设备腔和供药装置;供药装置包括:供药腔,供药腔为开口腔体,在供药腔的开口位置有第一电控门;
[0014]控制器,设置在设备腔,与第一电控门电连接;
[0015]无线通讯模块,设置在设备腔内,与控制器电连接,用于与服务器通讯连接;
[0016]摄像头,设置在本体顶端,与控制器电连接;
[0017]扬声器,设置在本体顶端,与控制器电连接;
[0018]显示器,设置在本体顶端,与控制器电连接;
[0019]麦克风,设置在本体顶端,与控制器电连接。
[0020]优选的,智能机器人还包括:
[0021]供水装置,设置在本体内,与控制器电连接;
[0022]供水装置包括:
[0023]供水腔,设置在本体内,为开口腔体,在供水腔的开口位置设置有第二电控门;第二电控门与控制器电连接;
[0024]储水腔,设置在本体内,通过出水泵与设置在供水腔内的出水端连接;出水泵与控制器电连接;
[0025]电加热机构,设置在储水腔内,与控制器电连接;
[0026]出杯机构,设置在供水腔下方,与控制器电连接;用于将水杯输入到供水腔内。
[0027]优选的,出杯机构包括:
[0028]储杯腔,设置在供水腔下方,通过第三电控门与供水腔连通;第三电控门与控制器电连接;
[0029]第一升降平台,设置在储杯腔底端,用于放置水杯,与控制器电连接;
[0030]电控导轨,设置在供水腔一侧侧壁,与控制器电连接;
[0031]第一伸缩单元,一端滑动设置在电控导轨上,与控制器电连接;
[0032]取杯体,滑动设置在第一伸缩单元远离电控导轨的一端。
[0033]优选的,第三电控门和电控导轨分别位于储杯腔的两侧;第三电控门的门体在靠近储杯腔的一侧设置为第一弧形;取杯体靠近储杯腔的一侧也设置为第二弧形;第一弧形的长度小于水杯的外周的一半;第二弧形的长度大于水杯的外周的一半。
[0034]优选的,供水装置还包括:回水机构;
[0035]回水机构包括:
[0036]多个回水孔,设置在供水腔底部;
[0037]回水腔,设置在本体内;回水孔通过管路与回水腔连通。
[0038]优选的,供药装置还包括:出药腔,设置在供药腔下方,与供药腔连通;
[0039]第二升降平台,设置在出药腔底部,与控制器电连接;
[0040]至少一个出药机构,设置在出药腔旁,出药机构的出药滑道的出口位于出药腔的侧壁上;
[0041]出药机构包括:
[0042]储药腔,设置在本体内,位于出药腔旁;
[0043]分药腔,设置在储药腔下方,并与储药腔连通;
[0044]分药转轴,转动设置在分药腔内;分药转轴大小与分药腔大小相适应;分药转轴外周设置有多个可容纳药片的凹槽;
[0045]推药单元,设置在储药腔侧面靠近底部位置,用于将药片推入分药转轴外周的凹槽内;推药单元包括:推药体和第二伸缩杆;推药体为楔形;第二伸缩杆一端与推药体固定连接,另一端固定设置在位于储药腔侧面的设置槽内;设置槽的大小与推药体的大小相适应;
[0046]出药滑道的进口设置在分药腔内;出药滑道为斜向设置;
[0047]储药腔上端与供药腔连通,并在连通位置设置有密封盖。
[0048]优选的,智能机器人包括:垃圾回收腔,为开口腔体,在垃圾回收腔的开口位置设置有第四电控门;第四电控门与控制器连接。
[0049]优选的,本体顶端为圆顶型;以本体顶端的中心至边缘的连线将本体顶端分为四个区域;第一电控门、第二电控门和第四电控门分别设置在本体顶端的一个区域,剩余的一个区域内设置摄像头、扬声器和显示器;第一电控门与第四电控门以本体的中轴线对称;第二电控门与显示器以本体的中轴线对称;从本体顶端的中心至边缘位置依次设置摄像头、
显示器和扬声器。
[0050]优选的,控制器执行如下操作:
[0051]通过无线通讯模块与服务器通讯连接,获取目标病人的身份信息、用药信息及导航信息;
[0052]基于导航信息,控制行走机构动作,移动到目标病人的位置;
[0053]当移动到目标病人的位置时,通过摄像头拍摄病人图像基于身份信息对病人身份进行验证;
[0054]当验证通过时,通过显示器和扬声器播放预设的交互画面及交互语音;
[0055]当识别到表示同意意向的语音时,打开第二电控门和第一电控门,为病人提供药片及水;
[0056]通过摄像头确认病人服药过程并拍摄画面进行存储;
[0057]当病人服药完成后,打开第四电控门,接收病人投入的水杯。
[0058]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专利技术而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0059]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0060]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61]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智慧病房系统的示意图;
[0062]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智能机器人的俯视图;
[0063]图3为对应图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慧病房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床头显示装置(1),一一对应设置在各个病床的床头,用于显示病床的病人信息及提醒信息;多个视频监测装置(2),一一对应设置在各个病房内,用于拍摄病房内的视频信息;多个监测手环(3),一一佩戴在各个病人手腕处,用于监测病人的生命特征信息;第一报警终端(4),设置在护士站,用于输出报警信息;多个智能开关(5),一一对应设置在各个病房内,用于控制所述病房内的电灯;多个智能机器人(6),用于输送药品、进行巡房;服务器(7),分别与所述床头显示装置(1)、所述视频监测装置(2)、所述监测手环(3)、所述第一报警终端(4)、所述智能开关(5)和所述智能机器人(6)通讯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慧病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机器人(6)包括:本体(11),底端设置有行走机构(10);所述本体(11)内部设置有设备腔(34)和供药装置;所述供药装置包括:供药腔(12),所述供药腔(12)为开口腔体,在所述供药腔(12)的开口位置有第一电控门(13);控制器(33),设置在所述设备腔(34),与所述第一电控门(13)电连接;无线通讯模块(31),设置在所述设备腔(34)内,与所述控制器(33)电连接,用于与所述服务器(7)通讯连接;摄像头(32),设置在所述本体(11)顶端,与所述控制器(33)电连接;扬声器(29),设置在所述本体(11)顶端,与所述控制器(33)电连接;显示器(30),设置在所述本体(11)顶端,与所述控制器(33)电连接;麦克风(44),设置在所述本体(11)顶端,与所述控制器(33)电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慧病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机器人(6)还包括:供水装置,设置在所述本体(11)内,与所述控制器(33)电连接;所述供水装置包括:供水腔(21),设置在所述本体(11)内,为开口腔体,在所述供水腔(21)的开口位置设置有第二电控门(19);所述第二电控门(19)与所述控制器(33)电连接;储水腔(27),设置在所述本体(11)内,通过出水泵(28)与设置在所述供水腔(21)内的出水端(20)连接;所述出水泵(28)与所述控制器(33)电连接;电加热机构(26),设置在所述储水腔(27)内,与所述控制器(33)电连接;出杯机构,设置在所述供水腔(21)下方,与所述控制器(33)电连接;用于将水杯(23)输入到所述供水腔(21)内。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慧病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杯机构包括:储杯腔(45),设置在所述供水腔(21)下方,通过第三电控门(22)与所述供水腔(21)连通;所述第三电控门(22)与所述控制器(33)电连接;第一升降平台(24),设置在所述储杯腔(45)底端,用于放置水杯(23),与所述控制器(33)电连接;电控导轨(42),设置在所述供水腔(21)一侧侧壁,与所述控制器(33)电连接;第一伸缩单元(41),一端滑动设置在所述电控导轨(42)上,与所述控制器(33)电连接;取杯体(40),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一伸缩单元(41)远离所述电控导轨(42)的一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慧病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电控门(22)和所述电控导轨(42)分别位于所述储杯腔(45)的两侧;所述第三电控门(22)的门体在靠近所述储杯腔(45)的一侧设置为第一弧形;所述取杯体(40)靠近所述储杯腔(45)的一侧也设置为第二弧形;所述第一弧形的长度小于所述水杯(23)的外周的一半;所述第二弧形的长度大于所述水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书文
申请(专利权)人:湖州市中心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