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腿部康复训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26800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6 11: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腿部康复训练器,包括上固定部和下固定部,所述上固定部和所述下固定部通过连接部活动连接,所述连接部包括转轴,所述上固定部和所述下固定部绕所述转轴自由转动,所述上固定部用于固定患者大腿,所述下固定部用于固定患者小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紧凑简单,设计合理;患者不仅能够自行进行膝关节的康复训练,而且能够根据需要进行膝关节固定牵引训练;特别适用于疾病早期需卧床、不能做起、合并有下肢骨折且存在膝关节功能障碍患者的康复治疗。者的康复治疗。者的康复治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腿部康复训练器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腿部康复训练器。

技术介绍

[0002]由于车祸伤、高处坠落伤等原因,临床上下肢骨折、软组织损伤非常多见。肢体在创伤初期,由于血管损伤、扩张充血、微小血栓的产生致微循环不畅,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等炎性物质在局部浸润,使血管壁通透性增加,损伤部位及其周围组织血浆、纤维蛋白原等血管内容物增多,使组织间胶体渗透压增高,引起组织发生水肿。而疼痛是由于创伤后血肿压迫或炎性致痛因子刺激局部末梢神经所致;长时间肿胀疼痛会导致关节活动受限、肢体肌肉萎缩等。同时这些患者往往合并有脊柱骨折、骨盆骨折及胸腹部损伤等多处损伤;发病初期,由于患者无法坐起或下床活动,从而致使患者下肢早期功能性康复受到限制。
[0003]关节活动度训练、关节牵引及关节周期肌群肌力训练等治疗手段,可以缓解疼痛、减轻肿胀、改善关节活动度和恢复关节功能,但这些功能训练通常需要康复器械辅助。
[0004]现有康复科用于膝关节治疗的腿部康复训练装置大多结构复杂,且调节能力较差,需要患者坐起或下床去进行康复,灵活性差,使用比较麻烦,同时对骨折部位固定较差,不适合早期卧床患者;同时对于一些在家做下肢肌力训练及牵引等康复的患者来说,现有的训练器体积较大,同时价格较为昂贵,因此现有的训练器不适合普及推广使用。
[0005]鉴于上述缺陷,本技术创作者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和实践终于获得了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缺陷,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在于,提供一种腿部康复训练器,包括上固定部和下固定部,所述上固定部和所述下固定部通过连接部活动连接,所述连接部包括转轴,所述上固定部和所述下固定部绕所述转轴自由转动,所述上固定部用于固定患者大腿,所述下固定部用于固定患者小腿。
[0007]较佳的,所述上固定部包括固定板和对称设置的两上调节柱,所述上调节柱与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设置,且两所述上调节柱平行设置,所述上调节柱设置有若干上绑带,所述上绑带端部通过第一调节部与所述上调节柱连接。
[0008]较佳的,所述上绑带的一端与一所述上调节柱连接,所述上绑带上还设置有魔术贴,所述上绑带通过所述魔术贴粘结形成环形结构。
[0009]较佳的,所述下固定部包括下调节柱,所述下调节柱上设置有若干托板,所述托板上设置有下绑带,所述托板通过第二调节部与所述上调节柱连接。
[0010]较佳的,所述固定板和所述托板上均设置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为弧形凹槽。
[0011]较佳的,所述固定板和所述托板上均设置有垫板,所述垫板设置为内充棉花的皮革或棉布织物,所述固定槽设置在所述垫板端面上。
[0012]较佳的,所述连接部还包括分度盘,所述分度盘固定设置在所述上固定部上,且所
述分度盘和所述转轴同轴设置;所述分度盘上环形开设有若干各角度定位孔,所述下固定部上设置有固定孔,通过角度定位销可同时穿过所述角度定位孔和所述固定孔。
[0013]较佳的,所述下固定部还设置有配重柱,所述配重柱上套设有配重块。
[0014]较佳的,所述第一调节部包括调节块,所述调节块固定设置在所述上绑带的端部,所述上调节柱沿所述上调节柱的延伸方向设置有调节槽,所述调节块横截面设置有T型,所述调节槽横截面设置为凸型,所述调节块设置在所述调节槽内,且所述调节块和所述调节槽卡接,所述调节块可在所述调节槽内自由移动。
[0015]较佳的,所述调节块包括横板和竖板,所述竖板垂直设置在所述横板的中心,形成T型结构,所述上绑带端部和所述竖版固定连接,所述横板在靠近所述上绑带的端面上设置有第一卡齿条,所述第一卡齿条对称设置在所述竖板的两侧,所述调节槽的槽壁上对应所述第一卡齿条设置有第二卡齿条,所述第一卡齿条和所述第二卡齿条可相互卡接。
[0016]与现有技术比较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结构紧凑简单,设计合理;患者不仅能够自行进行膝关节的康复训练,而且能够根据需要进行膝关节固定牵引训练;特别是对于发病早期需卧床、不能做起、合并有下肢骨折且存在膝关节功能障碍的患者,可在保证下肢骨折部位有效固定的前提下,进行卧位下肢康复训练。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所述腿部康复训练器的结构正视图;
[0018]图2为所述腿部康复训练器的结构侧视图;
[0019]图3为所述第一调节部的结构正视图;
[0020]图4为所述第一调节部的结构剖视图。
[0021]图中数字表示:
[0022]1-上固定部;2-下固定部;3-连接部;11-固定板;12-上调节柱;13-上绑带;14-垫板;15-调节块;16-调节槽;17-第一卡齿条;18-第二卡齿条;21-下调节柱;22-托板;23-下绑带;24-固定孔;25-配重柱;26-手柄;31-转轴;32-分度盘;33-角度定位孔;34-角度定位销。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上述的和另外的技术特征和优点作更详细的说明。
[0024]实施例一
[0025]如图1、图2所示,图1为所述腿部康复训练器的结构正视图;图2为所述腿部康复训练器的结构侧视图;本技术所述腿部康复训练器包括上固定部1和下固定部2,所述上固定部1和所述下固定部2通过连接部3活动连接,所述连接部3包括转轴31,所述上固定部1和所述下固定部2通过所述转轴31活动连接,且所述上固定部1和所述下固定部2可绕所述转轴31自由转动。所述上固定部1用于固定患者大腿,所述下固定部2用于固定患者小腿,通过所述上固定部1和所述下固定部2绕所述转轴31的转动,从而实现患者的膝关节活动。
[0026]所述上固定部1包括固定板11和对称设置的两上调节柱12,所述上调节柱12与所述固定板11固定连接设置,且两所述上调节柱12平行设置。
[0027]较佳的,所述上调节柱12设置有若干上绑带13,所述上绑带13的一端与其中一所
述上调节柱12固定连接,所述上绑带13上还设置有魔术贴,所述上绑带13通过所述魔术贴粘结形成环形结构,用于实现对患者大腿的捆绑固定。
[0028]具体的,所述魔术贴包括毛面和勾面,所述上绑带13的端部设置有勾面,在未设有所述上绑带13的所述上调节柱12上设置所述毛面,通过所述毛面和所述勾面的连接,从而实现使所述上绑带13和所述固定板11之间形成闭合的放置空间,患者腿部固定在所述放置空间内,从而实现所述上绑带13对患者大腿的固定。
[0029]同样的,所述勾面也可设置在设置有所述上绑带13的所述上调节柱12上,或设置在同一所述上绑带13上,将所述上绑带13经所述固定板11的一端面至另一端面,并将所述勾面和所述毛面粘结,使所述上绑带13形成环形结构,从而将患者腿部固定在所述固定板11上。
[0030]所述下固定部2包括下调节柱21,所述下调节柱21上设置有若干托板22,所述托板22上设置有下绑带23,通过所述下绑带23可将患者小腿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腿部康复训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固定部和下固定部,所述上固定部和所述下固定部通过连接部活动连接,所述连接部包括转轴,所述上固定部和所述下固定部绕所述转轴自由转动,所述上固定部用于固定患者大腿,所述下固定部用于固定患者小腿。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腿部康复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固定部包括固定板和对称设置的两上调节柱,所述上调节柱与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设置,且两所述上调节柱平行设置,所述上调节柱设置有若干上绑带,所述上绑带端部通过第一调节部与所述上调节柱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腿部康复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绑带的一端与一所述上调节柱连接,所述上绑带上还设置有魔术贴,所述上绑带通过所述魔术贴粘结形成环形结构。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腿部康复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固定部包括下调节柱,所述下调节柱上设置有若干托板,所述托板上设置有下绑带,所述托板通过第二调节部与所述上调节柱连接。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腿部康复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和所述托板上均设置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为弧形凹槽。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腿部康复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和所述托板上均设置有垫板,所述垫板设置为内充棉花的皮革或棉布织物,所述固定槽设置在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文祥杨东升倪朝民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省立医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