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喜庆专利>正文

一种祛风止疼的外用中药配方及制备方法组成比例

技术编号:2726556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6 11: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祛风止疼的外用中药配方及制备方法,涉及中药祛风止疼领域。该一种祛风止疼的外用中药配方,包括樟脑、冰片、密麻黄、黄连、姜黄、丁香、细辛,并将药材进行粉碎处理,再浸泡在酒精中,最终获得药酒。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简单,并采用各种中药合理搭配,制备的药酒具有祛风止疼,活血化瘀、消炎抗菌的作用,并且效果明显。果明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祛风止疼的外用中药配方及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中药祛风止疼
,具体为一种祛风止疼的外用中药配方及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风湿病是一组侵犯关节、骨骼、肌肉、血管及有关软组织或结缔组织为主的疾病,其中多数为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多较隐蔽而缓慢,病程较长,且大多具有遗传倾向。广义上认为凡是引起骨关节,肌肉疼痛的疾病皆可归属为风湿病。
[0003]以及正常的活动中,经常发生跌倒摔伤事件,严重情况发生创伤。创口是皮肤及其深部组织连续性中断所形成的裂口。各种机械外力都可形成,其大小和形状与外力性质、损伤部位和作用方向有关。
[0004]本专利技术中采用不同的中药合理搭配,樟脑、冰片等药材,缓解疼痛,姜黄、丁香、细辛等药材,活血化瘀,促进细胞的增殖再生,使得药酒具有祛风止疼,活血化瘀、消炎抗菌的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祛风止疼的外用中药配方及制备方法,采用不同的中药合理搭配,生产出祛风止疼,活血化瘀、消炎抗菌的作用药酒。
[0006](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祛风止疼的外用中药配方,包括樟脑、冰片、密麻黄、黄连、姜黄、丁香、细辛,所述各中药的配比为樟脑8~10g、冰片6~10g、密麻黄9~12g、黄连9~10g、姜黄10~12g、丁香10~14g、细辛8~13g。
[0007]优选的,所述密麻黄的制作步骤为,取用炼蜜,并用加入清水稀释化开,接着加入麻黄,充分搅拌,最后使用文火进行炒制,炒制手指触摸麻黄,且不黏手即可,静置放凉备用,所述麻黄和炼蜜的配比为10g:4~6g。
[0008]优选的,一种祛风止疼的外用中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内容:S1 筛选:对中药进行过筛,并且挑选出变质药材以及杂质;S2 粉碎:将各种中药材按比例混合,使用破碎机进行粉碎处理,或者混合药物粉末,也可以逐次对每种中药材进行单独粉碎处理,接着各种中药材按比例进行均匀混合,获得混合药物粉末;S3 浸泡:将混合药物粉末置于酒精中进行密封浸泡,并将容器置于常温避光处进行静置,时间为80~100天,获得药酒;S4 除杂:第一步使用纱布对药酒进行过滤,获得滤液,接着采用离心的方式获得澄清的液体,即目标药物。
[0009]优选的,所述粉碎步骤中采用50目的筛网进行筛分。
[0010]优选的,所述浸泡步骤中酒精和药物粉末的配比为1500g:1~3g,且酒精浓度为95%。
[0011]优选的,所述除杂步骤中采用3~5层纱布进行过滤,所述除杂步骤中离心机的转速为3000~4000r/min,离心时间为15min。
[0012](三)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祛风止疼的外用中药配方及制备方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采用全中药生产出的药酒,具有祛风止疼,活血化瘀、消炎抗菌的作用。
[0013]2、本专利技术,药酒的生产步骤简单,易于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5]实施例一: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祛风止疼的外用中药配方,包括樟脑,具有止痒,消肿止痛之功效;冰片,用于疮疡肿痛;密麻黄,用于风湿痹痛及阴疽、咳痰等病症;黄连,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之功效;姜黄,可用于通经止痛、跌打损伤;丁香,用于脾胃虚寒,呃逆呕吐,食少吐泻;细辛,具有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温肺化饮的功效,各中药的配比为樟脑10g、冰片10g、密麻黄10g、黄连10g、姜黄10g、丁香10g、细辛10g。
[0016]密麻黄的制作步骤为,取用炼蜜,并用加入清水稀释化开,清水的用量为炼蜜的用量的两至三倍即可,接着加入麻黄,充分搅拌,最后使用文火进行炒制,清水使用量过少,炒制过程中容易焦黄,清洗使用量过多,炒制时间长,效率低,炒制手指触摸麻黄,且不黏手即可,静置放凉备用,麻黄和炼蜜的配比为10g:5g。
[0017]使用上述中药配方进行制备,过程如下:S1 筛选:对中药进行过筛,并且挑选出变质药材以及杂质,保证成药的质量;S2 粉碎:将各种中药材按比例混合,使用破碎机进行粉碎处理,或者混合药物粉末,粉碎后需要进行过筛处理,也可以逐次对每种中药材进行单独粉碎处理,粉碎后需要进行过筛处理,接着各种中药材按比例进行均匀混合,获得混合药物粉末,采用50目的筛网进行筛分,优选为药材单独破碎,再进行按比例混合;S3 浸泡:将混合药物粉末置于酒精中进行密封浸泡,酒精和药物粉末的配比为1500g:1g,且酒精浓度为95%,并将容器置于常温避光处进行静置,时间为90天,获得药酒;S4 除杂:第一步使用3~5层纱布对药酒进行过滤,获得滤液,接着采用离心的方式获得澄清的液体,即目标药物,离心机的转速为3000~4000r/min,离心时间为15min。
[0018]实施例二: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祛风止疼的外用中药配方,包括樟脑,具有止痒,消肿止痛之功效;冰片,用于疮疡肿痛;密麻黄,用于风湿痹痛及阴疽、咳痰等病症;黄连,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之功效;姜黄,可用于通经止痛、跌打损伤;丁香,用于脾胃虚寒,呃逆呕吐,食少吐泻;细辛,具有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温肺化饮的功效,各中药的配比为樟脑8g、冰片9g、密麻
黄10g、黄连10g、姜黄12g、丁香12g、细辛12g。
[0019]密麻黄的制作步骤为,取用炼蜜,并用加入清水稀释化开,清水的用量为炼蜜的用量的两至三倍即可,接着加入麻黄,充分搅拌,最后使用文火进行炒制,清水使用量过少,炒制过程中容易焦黄,清洗使用量过多,炒制时间长,效率低,炒制手指触摸麻黄,且不黏手即可,静置放凉备用,麻黄和炼蜜的配比为10g:4g。
[0020]使用上述中药配方进行制备,过程如下:S1 筛选:对中药进行过筛,并且挑选出变质药材以及杂质,保证成药的质量;S2 粉碎:将各种中药材按比例混合,使用破碎机进行粉碎处理,或者混合药物粉末,粉碎后需要进行过筛处理,也可以逐次对每种中药材进行单独粉碎处理,粉碎后需要进行过筛处理,接着各种中药材按比例进行均匀混合,获得混合药物粉末,采用50目的筛网进行筛分,优选为药材单独破碎,再进行按比例混合;S3 浸泡:将混合药物粉末置于酒精中进行密封浸泡,酒精和药物粉末的配比为1500g:2g,且酒精浓度为95%,并将容器置于常温避光处进行静置,时间为80天,获得药酒;S4 除杂:第一步使用3~5层纱布对药酒进行过滤,获得滤液,接着采用离心的方式获得澄清的液体,即目标药物,离心机的转速为3000~4000r/min,离心时间为15min。
[0021]实施例三: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祛风止疼的外用中药配方,包括樟脑,具有止痒,消肿止痛之功效;冰片,用于疮疡肿痛;密麻黄,用于风湿痹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祛风止疼的外用中药配方,其特征在于,包括樟脑、冰片、密麻黄、黄连、姜黄、丁香、细辛,所述各中药的配比为樟脑8~10g、冰片6~10g、密麻黄9~12g、黄连9~10g、姜黄10~12g、丁香10~14g、细辛8~13g。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祛风止疼的外用中药配,其特征在于:所述密麻黄的制作步骤为,取用炼蜜,并用加入清水稀释化开,接着加入麻黄,充分搅拌,最后使用文火进行炒制,炒制手指触摸麻黄,且不黏手即可,静置放凉备用,所述麻黄和炼蜜的配比为10g:4~6g。3.一种祛风止疼的外用中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内容:S1 筛选:对中药进行过筛,并且挑选出变质药材以及杂质;S2 粉碎:将各种中药材按比例混合,使用破碎机进行粉碎处理,或者混合药物粉末,也可以逐次对每种中药材进行单独粉碎处理,接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喜庆
申请(专利权)人:林喜庆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