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认训专利>正文

一种治疗皮肤病的外用中药液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26419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6 11: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是一种治疗皮肤病的外用中药液,所述中药水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白醋5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治疗皮肤病的外用中药液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是中草药酒的制备与生产领域,更具体地说是一种治疗皮肤病的外用中药液。

技术介绍

[0002]皮肤病是一种常见病,种类繁多,病因复杂,病情顽固难愈。我国中医把皮肤病大致分为两种,皮肤感染和皮肤病变。皮肤感染常见的有:疖、疔、疮、痈、丹毒;皮肤病变的常见有湿疹、皮炎、脓疱疮、荨麻疹、皮肤瘙痒症等。导致皮肤病的主要原因有:一是湿热太重,湿热毒浸淫肌肤;二是某种物质过敏引起的;三是由真菌感染引起;四是皮肤不清洁或虫、蚊、痱子咬后因痒用手搔破被细菌感染;五是四季气候变化,风、热、寒、湿引起发病;六是接触性感染引起。
[0003]中医把皮肤病发病因素归纳为热、湿、风、暑、气滞、血瘀、痰、毒等范畴,尤以热、湿、风、毒为重。传统中医认为皮肤病病机为外感火热毒邪,内感虚火过旺,许多医学资料表明,皮肤病的核心是湿热毒邪过重引起。
[0004]目前,治疗皮肤病主要分为西医治疗以及中医治疗,西医多以镇静、安定、催眠及抗组胺、激素类药物,或采用普鲁卡因静脉封闭或钙剂静脉注射,西药不仅效果不佳,而且副作用大,常伴有皮肤过敏等不良反应,易造成肌体组织和皮肤损伤,且容易复发,患者多苦其所累。中医则多以疏风利湿,清热、利湿、止痒;或清肝泻火,养血祛风润燥,养血润燥为目的,往往一证一方,虽针对性强,但使用范围小,具有较大的局限性,且易复发。中医药物治疗主要分为口服药和外敷用药,口服中药起到调理治疗的作用,整个药效比较慢,而且少数口服用药配方具有毒性,损害使用者的身体健康,而外敷用药可使药力直达病灶,见效快,治愈快。
[0005]所以本方案研发出一种针对于皮肤病的外用药液,直接喷涂于皮肤表面上,利用中草药有效的药用成份直抵病灶处,不仅消炎杀菌见效快、治愈率高,而且无毒安全无负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公开的是一种治疗皮肤病的外用中药液,其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和缺点。
[0007]本专利技术公开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8]一种治疗皮肤病的外用中药液,所述中药水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白醋50-60份、食用酒精15-20份、生姜3-5份、黄莲1-3份、大蒜1-3份、黄豆水5-8份、盐1-3份、蜂蜜8-10份、板蓝根3-5份、荞麦水5-8份和小苏打1-3份。
[0009]更进一步,所述中药水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白醋54份、食用酒精15份、生姜3份、黄莲1份、大蒜1份、黄豆水5份、盐1份、蜂蜜8份、板蓝根3份、荞麦水8份和小苏打1份。
[0010]更进一步,食用酒精的酒精度为50
°-
60
°

[0011]更进一步,所述外用中药液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0012]步骤一:制备黄豆水与荞麦水,分别使用清水浸泡黄豆和荞麦1-1.5小时,然后再将它们分别进行高温水煮40-60分钟,冷却后,得到黄豆水与荞麦水;
[0013]步骤二:将生姜、黄莲以及板蓝根进行混合粉碎,得到粉碎的药材混合物,然后将白醋、食用酒精、蜂蜜、小苏打以及步骤一制备的黄豆水、荞麦水加入到药材混合物中,得到原始药液;
[0014]步骤三:将步骤二得到的原始药液密封浸泡三个月,得到原始药酒液;
[0015]步骤四:将步骤三得到的原始药酒液进行静置和沉淀,然后进行过滤和灭菌,得到澄清的药酒液体;
[0016]步骤五:将步骤四得到的药酒液体进行瓶装及包装,最终得到外用中药液成品。
[0017]更进一步,所述步骤一中高温水煮的温度保持在90-100摄氏度。
[0018]更进一步,所述步骤二中的食用酒精采用高粱酒。
[0019]本专利技术方案的药理分析:
[0020]本专利技术所用药物以食醋、酒精及蜂蜜为主药,以生姜、黄莲、大蒜、板蓝根、黄豆水及荞麦水为辅药,利用浸泡的传统工艺,将药用成份有效地留存在药液中,利用清热与通利活血有机地结合,达到消炎排毒,养血活经的目标,其功效明显,最终实现标本兼治的疗效,治愈快且无反弹的优点。
[0021]为证明本方案中药液的治疗效果,本申请人通过20多年来至少500例皮肤病患者喷涂本中药液而得到的实际疗效的统计:
[0022]疗效判断标准:
[0023]治愈:瘙痒、剥脱、渗出等症状消失,随访6个月无复发;
[0024]显效:瘙痒、剥脱、渗出等症状消失或显著改善;
[0025]有效:瘙痒、剥脱、渗出等症状均较前有所好转;
[0026]无效:瘙痒、剥脱、渗出等症状均无好转。
[0027]患者治疗情况统计表:
[0028][0029]通过上表治疗情况表明,本专利技术中药液对于常见的皮肤病,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0030]实施例1
[0031]一种治疗皮肤病的外用中药液,所述中药水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白醋54份、食用酒精15份、生姜3份、黄莲1份、大蒜1份、黄豆水5份、盐1份、蜂蜜8份、板蓝根3份、荞麦水8份和小苏打1份。
[0032]实施例2
[0033]一种治疗皮肤病的外用中药液,所述中药水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白醋50
份、食用酒精17份、生姜4份、黄莲3份、大蒜3份、黄豆水5份、盐1份、蜂蜜8份、板蓝根3份、荞麦水5份和小苏打1份。
[0034]实施例3
[0035]一种治疗皮肤病的外用中药液,所述中药水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白醋55份、食用酒精15份、生姜3份、黄莲3份、大蒜1份、黄豆水5份、盐1份、蜂蜜8份、板蓝根3份、荞麦水5份和小苏打1份。
[0036]更进一步,所述外用中药液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0037]步骤一:制备黄豆水与荞麦水,分别使用清水浸泡黄豆和荞麦1-1.5小时,然后再将它们分别进行高温水煮40-60分钟,冷却后,得到黄豆水与荞麦水;
[0038]步骤二:将生姜、黄莲以及板蓝根进行混合粉碎,得到粉碎的药材混合物,然后将白醋、食用酒精、蜂蜜、小苏打以及步骤一制备的黄豆水、荞麦水加入到药材混合物中,得到原始药液;
[0039]步骤三:将步骤二得到的原始药液密封浸泡三个月,得到原始药酒液;
[0040]步骤四:将步骤三得到的原始药酒液进行静置和沉淀,然后进行过滤和灭菌,得到澄清的药酒液体;
[0041]步骤五:将步骤四得到的药酒液体进行瓶装及包装,最终得到外用中药液成品。
[0042]更进一步,所述步骤一中高温水煮的温度保持在90-100摄氏度。
[0043]更进一步,所述步骤二中的食用酒精采用高粱酒。
[0044]本专利技术方案的药理分析:
[0045]本专利技术所用药物以食醋、酒精及蜂蜜为主药,以生姜、黄莲、大蒜、板蓝根、黄豆水及荞麦水为辅药,利用浸泡的传统工艺,将药用成份有效地留存在药液中,利用清热与通利活血有机地结合,达到消炎排毒,养血活经的目标,其功效明显,最终实现标本兼治的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皮肤病的外用中药液,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水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白醋50-60份、食用酒精15-20份、生姜3-5份、黄莲1-3份、大蒜1-3份、黄豆水5-8份、盐1-3份、蜂蜜8-10份、板蓝根3-5份、荞麦水5-8份和小苏打1-3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皮肤病的外用中药液,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水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白醋54份、食用酒精15份、生姜3份、黄莲1份、大蒜1份、黄豆水5份、盐1份、蜂蜜8份、板蓝根3份、荞麦水8份和小苏打1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皮肤病的外用中药液,其特征在于:所述食用酒精的酒精度为50
°-
60
°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治疗皮肤病的外用中药液,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用中药液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认训
申请(专利权)人:黄认训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