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盘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26274 阅读:1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托盘裙。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V型托盘,其适于通过最小化与液晶显示装置的液晶显示板的接触面积来减小液晶显示板的损坏。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V型托盘包括:主托盘;辅助托盘,液晶显示装置放置在该辅助托盘上以对该液晶显示装置进行模块处理,并且该辅助托盘的中间部分下沉以在整体上具有V型;以及多个支承件,所述多个支承件形成在所述主托盘上,用于将所述辅助托盘固定到所述主托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托盘,更具体地说,涉及在液晶显示装置的制造处理线中传送液晶显示装置的托盘。
技术介绍
通常,液晶显示(下文中称作“LCD”)装置是一种代表性的平板显示装置,其将光束的透射率控制为对应于视频信号,从而显示画面。特别是,LCD装置由于诸如轻、薄、驱动功耗较低等的特性而有着其应用范围得到拓宽的趋势。根据这种趋势,将LCD装置用于办公自动化装置和笔记本计算机的显示装置中。图1是表示现有技术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液晶显示板的示例图,图2是表示现有技术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制造处理的流程图。即,如图1所示,液晶显示装置的液晶显示板10包括:用于接收驱动信号的薄膜晶体管(下文中称作“TFT”)基板11;包括滤色器层的滤色器(下文中称作“C/F”)基板12;以及插在TFT基板与C/F基板之间的液晶层13。如图2所示,包括上述液晶显示板10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整个制造处理分成基板制造处理S202、液晶显示板处理S204、液晶显示板检查处理S206和模块处理S208。首先,基板制造处理S202分成使用经清洁的玻璃基板制造TFT基板的处理和制造C/F基板的处理。TFT基板制造处理是在下玻璃基板上形成信号线、多个薄膜晶体管和像素电极的处理。C/F基板制造处理是在上玻璃基板上依次形成黑底、滤色器层和公共电极ITO的处理。接下来,液晶显示板处理S204是通过将TFT基板和C/F基板接合在一起并在TFT基板与C/F基板之间注入液晶来制造液晶显示板的处理。-->通常,在一个原始板上形成多个液晶显示板。液晶显示板处理由多个单元处理组成,这些单元处理诸如配向膜形成处理、摩擦处理、单元间隙形成处理、装配处理、单元切割处理、液晶注入处理、研磨处理等。接下来,液晶显示板检查处理S206是对已经经过液晶板处理中的单元切割处理和研磨处理的液晶显示板检查导线是否有故障以及是否存在点缺陷等的处理。并且,该液晶显示板检查处理是使用自动探测器(autoprobe)AP由用户的眼睛亲自确认的。最后,模块处理S208是最终处理,其将液晶显示板与信号处理电路部相连接,由模块处理完成液晶显示装置。图3是表示现有技术的模块处理的处理线的示例图,详细示出了模块处理S208。此外,图4是表示现有技术的平托盘的使用状态的示例图,对放在该平托盘上的液晶显示装置进行图3中所示的各个处理。此刻,通过传送器连接图中所示的各个处理部,下面将简要说明各个处理。首先,液晶显示板装载部31用于装载已经经过液晶显示板检查处理S206的液晶显示板。TAB处理部32是将起偏器、TCP和PCB与由装载部31输入的液晶显示板相组合的地方,可以由多个工人手动地组合起偏器、TCP和PCB,或者由机器人等自动地组合起偏器、TCP和PCB。此刻,为了防止由杂质造成的损坏,在形成在液晶显示板的TFT基板上的数据焊盘和选通焊盘上涂覆树脂,并使用作为各向异性导体的ACF将TCP和PCB粘附到这些焊盘上。背光接合部33是将液晶显示板与背光单元相接合的地方。背光单元被构造成包括:盖底,其为板形,并由金属或合成树脂材料形成;设置在盖底上的反射器,其为板形,并由白色或银色的金属材料形成;平行地排列在反射器上的多个灯;以及设置在灯上的光学片部分。顶壳组合部34是将顶壳与处于与背光单元相接合的状态的液晶显示板的上部相组合的地方,在其间组合有螺钉等,以使得顶壳与液晶显示板不会分开。-->保护膜粘合部35是将保护膜粘到液晶显示板的与顶壳相结合的表面以保护该表面的地方,该保护膜用于防止在后续处理中产生液晶显示板的表面损坏。翻转部36是用于对在处于与背光单元相组合的状态下的液晶显示板中粘有保护膜的液晶显示装置的上表面和下表面进行翻转的地方。即,直到保护膜粘合部35的处理都是在液晶显示板的C/F基板(即,液晶显示板的画面实际上向其输出的表面)面朝上的状态进行的。背光组合部37用于在由翻转部36而使得背光单元的上表面面朝上的情况下利用螺钉等将背光单元与液晶显示板完全结合。并且,在背光接合部33中仅仅进行将背光单元和液晶显示板的组件放入支承主体等中的操作,而背光组合部37将这些组件完全地组合。线缆连接部38是用于将各种电缆等连接到形成在面对上表面的背光单元的背面中的PCB基板的地方。老化部40是用于确认由以上处理制造的液晶显示装置是否存在缺陷的地方,使液晶显示装置在指定条件下工作(例如,在50℃的空间中工作4小时)以进行检查。最终检查部41是用于确认经过老化部40的产品是否存在缺陷的地方。在最终完成该检查后,对经过了最终检查部41中的处理的液晶显示装置进行包装以装运。这里,在现有技术的装配处理中,从背光接合部33到背光组合部37的处理称作预处理,从线缆连接部38到最终检查部41的处理称作后处理。另一方面,如上所述,各处理部通过传送器而连接,并且各处理部中的处理在平托盘60中进行,如图4所示。即,在背光接合部33、顶壳组合部34、保护膜粘合部35、翻转部36、背光组合部37、线缆连接部38等中,如图4所示,操作员在将液晶显示装置70定位在平托盘60上之后进行在各个处理中必要的处理。此刻,在直到保护膜粘合部35的处理中,液晶显示板面朝上,在背光单元紧贴平托盘60的状态下进行各个处理。然而,在背光组合部37-->中,如图4所示,在粘有保护膜71的液晶显示板与平托盘60相接触的状态下执行各个处理,以组合背光单元部、连接线缆等。另一方面,在背光组合部37中如上所述地在液晶显示板与平托盘60相接触的状态下进行处理,因此存在以下问题:由于液晶显示板与平托盘60以及形成在平托盘表面上的微粒等的摩擦而在液晶显示板中产生划痕,从而可能产生次品。因此,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在由保护膜粘合部35将保护膜71粘合到液晶显示板的表面上之后,由翻转部36使粘有保护膜的液晶显示板与平托盘60相接触,如图4所示。然而,为了粘合保护膜71,额外地需要保护膜组件,并且在处理中需要类似保护膜粘合部36的空间,因此存在如下的问题:在空间上有限制,并且产品成本提高。此外,存在以下问题:由于额外地需要粘合保护膜71的操作员,因此人工成本提高。此外,在后处理中,应当在再次去除保护膜71之后执行最终检查,特别是,为了进行老化部40(其执行使液晶显示装置在高温下工作的处理)中的处理,可能由于保护膜的粘附而产生瑕疵。此外,根据保护膜的重新粘合而可能需要额外的操作员,并且由于在老化部中或在后处理过程中产生保护膜破裂现象的问题而需要额外的处理。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V形托盘,其适应于通过最小化与液晶显示装置的液晶显示板的接触面积来减小液晶显示板的损坏。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的这些和其他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的V形托盘包括:主托盘;辅助托盘,将液晶显示装置放在该辅助托盘上以对该液晶显示装置进行模块处理,并且该辅助托盘的中间部分下沉以在整体上具有V形;以及多个支承件,所述多个支承件形成在所述主托盘上,用于将所述辅助托盘固定到所述主托盘。在所述V形托盘中,所述辅助托盘的下沉部分根据所述液晶显示装置的尺寸而形成为指定角度。-->在所述V形托盘中,所述液晶显示装置的仅仅边缘部分与所述辅助托盘相接触。在所述V形托盘中,所述辅助托盘与所述液晶显示装置的顶壳相接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V形托盘,该V形托盘包括:主托盘;辅助托盘,液晶显示装置放置在该辅助托盘上以对该液晶显示装置进行模块处理,并且该辅助托盘的中间部分下沉以在整体上具有V形;以及形成在所述主托盘上的多个支承件,其用于将所述辅助托盘固 定到所述主托盘。

【技术特征摘要】
KR 2006-8-8 10-2006-00747901.一种V形托盘,该V形托盘包括:主托盘;辅助托盘,液晶显示装置放置在该辅助托盘上以对该液晶显示装置进行模块处理,并且该辅助托盘的中间部分下沉以在整体上具有V形;以及形成在所述主托盘上的多个支承件,其用于将所述辅助托盘固定到所述主托盘。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V形托盘,其中,所述辅助托盘的下沉部分根据所述液晶显示装置的尺寸而形成为指定角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V形托盘,其中,所述液晶显示装置的仅仅边缘部分与所述辅助托盘相接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V形托盘,其中,所述辅助托盘与所述液晶显示装置的顶壳相接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彦昊李昌容蔡政植
申请(专利权)人: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KR[韩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