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梧州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桑寄生米酒及其酿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26243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6 11: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桑寄生米酒及其酿造方法,属于食品加工领域。其配方包括糯米、桑寄生槲皮素提取液和甜酒曲;桑寄生槲皮素提取液的添加量为糯米质量的4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桑寄生米酒及其酿造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食品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桑寄生米酒及其酿造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桑寄生(Taxillus chinensis(DC.)Danser.)为桑寄生科钝果寄生属属植物,因为常常被人们晒干后热水冲泡使用,故有常常成为桑寄生茶。现代研究表明其主要成分是黄酮类化合物,其中槲皮素含量最高,而槲皮素作为药物中有抗自由基、抗氧化、抗菌、抗病毒、抗癌、抗血小板聚集及抗糖尿病等作用;但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的现代化研究不够深入,以及寄主植物多样,可能会对寄生茶的质量稳定和安全应用造成影响。
[0003]酒类作为发酵类最大的食品,由于现代人的健康追求,人们减少了高度白酒的饮用量,而转向低度具有保健功效的酿造酒。随着我国的酿酒行业政策的转变和酿造技术的发展,果酒、米酒等低酒精度发酵酒的生产成为研究热点。目前,关于杨梅米酒、芦荟米酒、绿豆米酒、紫米酒、黑米酒、枸杞米酒等的报道较多,而对桑寄生米酒研究的较少。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风味良好的桑寄生米酒及其酿造方法。
[0005]为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0006]一种桑寄生米酒,包括组分:糯米、桑寄生槲皮素提取液和甜酒曲;所述桑寄生槲皮素提取液的添加量为糯米质量的4-8%;所述甜酒曲的接种量为糯米质量的0.8-1.2%。
[0007]优选地,所述桑寄生槲皮素提取液为桑寄生经过石油醚超声波提取后再经过乙醇超声波提取的提取液。
[0008]优选地,所述桑寄生槲皮素提取液先使用石油醚超声波提取,然后再用乙醇超声波提取;所述石油醚超声波提取的中桑寄生和石油醚的料液比为 1:20;温度为50℃;所述乙醇超声波提取的乙醇为80%体积分数的乙醇溶液。
[0009]优选地,所述桑寄生槲皮素提取液的添加量为糯米质量的5%;所述甜酒曲的接种量为糯米质量的1.0%。
[0010]为实现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0011]一种桑寄生米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0012](1)称取糯米并浸泡;
[0013](2)蒸煮糯米,然后用水冲淋后分散晾开;
[0014](3)将甜酒曲和桑寄生槲皮素提取液加入糯米中并搅拌,密封培养发酵;
[0015](4)将培养后的酒醪液过滤取上清液;
[0016](5)上清液密封加热杀菌,得桑寄生米酒。
[0017]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糯米的浸泡时间≥1天,浸泡温度≥27℃。
[0018]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蒸煮时糯米被包裹,在蒸煮后用≤20℃的无菌水冲淋,冲
淋后将糯米摊开冷却。
[0019]优选地,所述步骤(3)中,将糯米晾开至表面沥干后,将甜酒曲和桑寄生槲皮素提取液分三次均匀撒入冷却的糯米中搅拌并压实,在压实后的糯米中部挖出孔;并在温度28-32℃下密封恒温培养发酵36-60h。
[0020]优选地,所述步骤(5)中,所述密封加热杀菌的温度≥75℃,加热时间 15-20min。
[0021]优选地,所述步骤(3)中,所述桑寄生槲皮素提取液的添加量为糯米质量的5%;所述甜酒曲的接种量为糯米质量的1.0%;
[0022]所述步骤(4)中,发酵温度为30℃,发酵时间为48h。
[0023]本专利技术以桑寄生、糯米为原料研制出一种风味独特的桑寄生米酒。本专利技术通过实验确定了桑寄生米酒的最佳工艺参数,此时的此时的桑寄生米酒呈现红棕色,有桑寄生清香与米酒的醇香。味道协调柔和,有桑寄生米酒独特的风格。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桑寄生米酒制备工艺流程图;
[0025]图2为槲皮素添加量对桑寄生米酒感官评价的影响;
[0026]图3为甜酒曲添加量对桑寄生米酒感官评价的影响;
[0027]图4为发酵温度对桑寄生米酒感官评价的影响;
[0028]图5为发酵时间对桑寄生米酒感官评价的影响。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对于本专利技术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0030]材料与仪器:
[0031]桑寄生(梧州市桑寄生研究会);糯米;酒曲(安琪甜酒曲);蔗糖;柠檬酸;无水乙醇(分析纯);甲醇(色谱纯);甲酸(分析纯);高锰酸钾(分析纯);石油醚(分析纯);磷酸(分析纯);
[0032]试剂如表1所示,仪器如表2所示:
[0033]表1主要实验试剂
[0034][0035]表2实验使用仪器
[0036][0037]一,前期准备
[0038]1.桑寄生中槲皮素的提取
[0039](1)将桑寄生清洗干净,烘干并粉碎后过20的目筛。在桑寄生粉中按料液比1:20加入石油醚,在50℃下用超声提取法提取,离心得到实验产物后 70℃烘干。
[0040](2)在烘干的桑寄生残渣中,加入80%(体积比)的乙醇溶液,重复三次超声提取,除去脂溶性物质,抽滤并浓缩,将溶液移至容量瓶中,加入80% (体积比)的乙醇,定容至刻度,即得桑寄生槲皮素提取液备用。
[0041]2.米酒的制备
[0042](1)称取一定量的糯米清洗干净后,加入适量的水,在27℃下浸泡1d,待浸泡到米粒无白心且膨胀,手捏即碎为宜。
[0043](2)用清水冲洗白浆后,在蒸锅中加入水,用纱布包裹着糯米置于锅内蒸格上开始蒸煮。蒸煮约45min,检查米粒呈疏松具有弹性、透明发亮内无白心,无未熟和过熟的状态后;用约20℃的无菌水冲淋,水淋冷却后立即晾开,待完全冷却后饭温接近室温。
[0044](3)沥干后将甜酒曲和桑寄生槲皮素提取液分三次均匀撒入冷却的米饭中充分搅拌,压实后中部挖出一个倒圆锥状的小孔,以保持适当的溶氧量。在30℃下进行糖化发酵,密封恒温培养2-3d。
[0045](4)在糖化后,将发酵结束的酒醪液进行压榨,米粒自然沉降于底部,上部液体澄清透明,固型物过滤得清酒。将米酒用发酵罐密封加热至75℃左右杀菌15-20min,冷却后即制得桑寄生米酒。
[0046]二,单因素试验方法
[0047]以感官评价为指标,分别考察桑寄生槲皮素提取液添加量、甜酒曲添加量、发酵温度、发酵时间4个因素对桑寄生米酒理化指标和感官评分的影响,通过控制表变量法进行单因素试验。
[0048]1.酒精度的测定
[0049]分别制备体积分数为0.5%、1.0%、1.5%、2.0%、2.5%的乙醇水溶液,各取5mL于试管中,分别加入2.5mL的K2Cr2O7和10mL的H2SO4,沸水中加热10min,冷却后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桑寄生米酒,其特征在于,包括组分:糯米、桑寄生槲皮素提取液和甜酒曲;所述桑寄生槲皮素提取液的添加量为糯米质量的4-8%;所述甜酒曲的接种量为糯米质量的0.8-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桑寄生米酒,其特征在于:所述桑寄生槲皮素提取液为桑寄生经过石油醚超声波提取后再经过乙醇超声波提取的提取液。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桑寄生米酒,其特征在于:所述桑寄生槲皮素提取液先使用石油醚超声波提取,然后再用乙醇超声波提取;所述石油醚超声波提取的中桑寄生和石油醚的料液比为1:20;温度为50℃;所述乙醇超声波提取的乙醇为80%体积分数的乙醇溶液。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桑寄生米酒,其特征在于:所述桑寄生槲皮素提取液的添加量为糯米质量的5%;所述甜酒曲的接种量为糯米质量的1.0%。5.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桑寄生米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称取糯米并浸泡;(2)蒸煮糯米,然后用水冲淋后分散晾开;(3)将甜酒曲和桑寄生槲皮素提取液加入糯米中并搅拌,密封培养发酵;(4)将培养后的酒醪液过滤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春林廖梅凤王珍杨红梅
申请(专利权)人:梧州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