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脂包覆帘线以及充气轮胎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261553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6 11:20
树脂包覆帘线包括:n根帘线,该n根帘线相互隔开间隔地配置;包覆树脂,其包覆帘线;以及粘接树脂,其配置于帘线与包覆树脂之间,该粘接树脂的拉伸弹性模量比包覆树脂的拉伸弹性模量大,在将配置有帘线和粘接树脂的部分的宽度方向尺寸的合计值设为A并将厚度方向尺寸的最大值设为B时,满足以下的(1)式:B<(A/n)(n≥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树脂包覆帘线以及充气轮胎


[0001]本公开涉及树脂包覆帘线以及充气轮胎。

技术介绍

[0002]在日本特开2014-210487号公报中公开了这样的轮胎,即:在轮胎骨架构件的胎冠部呈螺旋状卷绕加强帘线构件(树脂包覆帘线)而形成带束层,该加强帘线构件是用树脂包覆层包覆加强帘线而形成的。这样使用树脂形成带束层(树脂包覆带束层)的轮胎与使用橡胶形成带束层(橡胶包覆带束层)的轮胎相比较,胎冠部的面外刚度变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
[0004]为了形成日本特开2014-210487号公报所记载的那样的树脂包覆带束层,并且为了提高树脂包覆帘线中加强帘线与包覆树脂的一体性,优选在加强帘线的周围设置粘接树脂。然而,根据粘接树脂的形状、弹性模量,有时难以确保树脂包覆帘线和由树脂包覆帘线形成的树脂包覆带束层的面内刚度。
[0005]本公开确保树脂包覆帘线的面内刚度和由树脂包覆帘线形成的构件的面内刚度。
[0006]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0007]第1技术方案的树脂包覆帘线包括:n根帘线,该n根帘线相互隔开间隔地配置;包覆树脂,其包覆所述帘线;以及粘接树脂,其配置于所述帘线与所述包覆树脂之间,该粘接树脂的拉伸弹性模量比所述包覆树脂的拉伸弹性模量大,在将配置有所述帘线和所述粘接树脂的部分的宽度方向尺寸的合计值设为A并将厚度方向尺寸的最大值设为B时,满足以下的(1)式:
[0008]B<(A/n)(n≥1)
···
(1)。
[0009]在第1技术方案的树脂包覆帘线中,帘线和包覆树脂利用粘接树脂粘接。在包覆树脂中埋设有n根帘线,“配置有帘线和粘接树脂的部分的宽度方向尺寸的合计值”A除以n而得到的值比“配置有帘线和粘接树脂的部分的厚度方向尺寸的最大值”B大。
[0010]也就是说,关于粘接树脂,每根帘线的宽度方向尺寸比厚度方向尺寸大。此外,粘接树脂的拉伸弹性模量比包覆树脂的拉伸弹性模量大。由此,与每根帘线的宽度方向尺寸为厚度方向尺寸以下的情况相比较,树脂包覆帘线的沿着宽度方向的刚度(即面内刚度)较高。
[0011]在第2技术方案的树脂包覆帘线中,所述粘接树脂在宽度方向上相连结。
[0012]在第2技术方案的树脂包覆帘线中,包覆n根帘线的粘接树脂彼此连结。因此,与粘接树脂彼此未连结的情况相比较,拉伸弹性模量较小的部分较少,能够提高刚度。
[0013]第3技术方案的充气轮胎包括:胎体,其跨一对胎圈芯地形成;以及树脂包覆带束层,其配置于所述胎体的轮胎径向外侧,是将第1技术方案或第2技术方案所述的树脂包覆帘线呈螺旋状卷绕而形成的。
[0014]在第3技术方案的充气轮胎中,将第1技术方案或第2技术方案所述的树脂包覆帘线呈螺旋状卷绕而形成树脂包覆带束层。因此,与用橡胶包覆帘线而成的橡胶包覆带束层、不将树脂包覆帘线呈螺旋状卷绕的树脂包覆带束层相比较,环刚度变高。因此,胎面不易向沿着轮胎周向和轮胎宽度方向的环状面的面外变形,能够抑制充气轮胎的变形。
[0015]此外,由于第1技术方案或第2技术方案所述的树脂包覆帘线的面内刚度提高,因此应用了该树脂包覆帘线的树脂包覆带束层不易发生剪切变形,侧偏刚度增大。
[0016]而且,由于第1技术方案或第2技术方案所述的树脂包覆帘线的帘线周围的龟裂得到了抑制,因此能够抑制树脂包覆带束层的面外变形。此外,由于抑制了水从龟裂处向树脂包覆帘线内部渗入,因此能够提高充气轮胎的耐久性。
[0017]第4技术方案的充气轮胎包括:一对胎圈芯,该一对胎圈芯是将第1技术方案或第2技术方案所述的树脂包覆帘线呈螺旋状卷绕而形成的;胎体,其跨所述胎圈芯地形成;以及带束层,其配置于所述胎体的轮胎径向外侧。
[0018]在第4技术方案的充气轮胎中,将第1技术方案或第2技术方案所述的树脂包覆帘线呈螺旋状卷绕而形成胎圈芯。因此,与用橡胶包覆帘线而成的胎圈芯相比较,胎圈芯的扭转刚度变高。由此,胎圈部不易自轮辋脱落。
[0019]此外,由于第1技术方案或第2技术方案所述的树脂包覆帘线的帘线周围的龟裂得到了抑制,因此能够抑制面外变形。由此,能够抑制胎圈部自轮辋脱落。
[0020]专利技术的效果
[0021]根据本公开,能够确保树脂包覆帘线的面内刚度和由树脂包覆帘线形成的构件的面内刚度。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表示使用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树脂包覆帘线形成的充气轮胎的一例的半剖视图。
[0023]图2是表示使用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树脂包覆帘线形成的树脂包覆带束层的一例的立体图。
[0024]图3A是充气轮胎的树脂包覆带束层的局部剖视图。
[0025]图3B是形成充气轮胎的树脂包覆带束层的树脂包覆帘线的剖视图。
[0026]图4A是表示将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树脂包覆帘线形成为长方形的截面的变形例的剖视图。
[0027]图4B是表示在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树脂包覆帘线中埋设有两根加强帘线的变形例的剖视图。
[0028]图4C是表示在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树脂包覆帘线的粘接树脂形成有缩窄部的变形例的剖视图。
[0029]图4D是表示在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树脂包覆帘线中埋设有三根加强帘线的变形例的剖视图。
[0030]图5A是表示在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树脂包覆帘线中包围两根加强帘线的粘接树脂被分割的变形例的剖视图。
[0031]图5B是表示在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树脂包覆帘线中包围两根加强帘线的粘接树
脂在树脂包覆帘线的延伸设置方向上被局部地分割的变形例的剖视图。
[0032]图5C是表示在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树脂包覆帘线中包围三根加强帘线的粘接树脂被分割的变形例的剖视图。
[0033]图6A是表示在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中由树脂包覆帘线形成胎圈芯的变形例的侧视图。
[0034]图6B是在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中由树脂包覆帘线形成的胎圈芯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5]在图1中示出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以下称为“轮胎10”。)的沿着轮胎宽度方向和轮胎径向剖切而得到的剖切面(即从沿着轮胎周向的方向观察到的截面)的单侧。另外,图中箭头W表示轮胎10的宽度方向(即轮胎宽度方向),箭头R表示轮胎10的径向(即轮胎径向)。这里所说的轮胎宽度方向是指与轮胎10的旋转轴线平行的方向。此外,轮胎径向是指与轮胎10的旋转轴线正交的方向。此外,附图标记CL表示轮胎10的赤道面(即轮胎赤道面)。另外,图1示出充气轮胎10的填充空气前的自然状态的形状。
[0036]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沿着轮胎径向距轮胎10的旋转轴线较近的一侧记载为“轮胎径向内侧”,将沿着轮胎径向距轮胎10的旋转轴线较远的一侧记载为“轮胎径向外侧”。另一方面,将沿着轮胎宽度方向距轮胎赤道面CL较近的一侧记载为“轮胎宽度方向内侧”,将沿着轮胎宽度方向距轮胎赤道面CL较远的一侧记载为“轮胎宽度方向外侧”。
[003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树脂包覆帘线,其中,该树脂包覆帘线包括:n根帘线,该n根帘线相互隔开间隔地配置;包覆树脂,其包覆所述帘线;以及粘接树脂,其配置于所述帘线与所述包覆树脂之间,该粘接树脂的拉伸弹性模量比所述包覆树脂的拉伸弹性模量大,在将配置有所述帘线和所述粘接树脂的部分的宽度方向尺寸的合计值设为A并将厚度方向尺寸的最大值设为B时,满足以下的(1)式:B<(A/n)(n≥1)
ꢀꢀꢀꢀꢀꢀꢀꢀꢀꢀꢀꢀꢀ
···
(1)。2.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藏田崇之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